打开我的阅读记录 ▼

华雨集第二册 中编「大乘佛法」第七章 护持佛法与利乐众生▪P4

  ..续本文上一页,大概为了适应世俗,却又编在经中。『日藏分』中,光味仙人说日、月、星宿,推为过去驴唇──佉卢虱咤Kharos!t!i^仙人说二十八宿(22)。星宿命运占卜,就这样的成为「大乘佛法」!星宿推算吉凶,本是古代的天文学与民 [P318] 间神秘信仰结合的产物,有些佛弟子,认为也是佛弟子所应该知道的(23)。如吴竺律炎共支谦译的『摩登伽经』,二卷;西晋竺法护Dharmaraks!a译的『舍头谏太子二十八宿经』,一卷。广说宿曜吉凶,与「日藏」、「月藏」的意义相同。「天竺三藏若罗严」在于阗译出的『时非时经』,一卷,说明十二月中,那些时日是「时」是「非时」(24)。这些,显然的还是世俗信仰而附入佛法。唐不空Amoghavajra所译的『文殊师利菩萨及诸仙所说吉凶时日善恶宿曜经』,二卷,性质相同,却与文殊师利Man~jus/ri^菩萨拉上了关系。最希奇的,赵宋施护Da^napa^la译的『十二缘生祥瑞经』,二卷,竟然以「无明……老死」等十二支,配日月,论吉凶!部分佛弟子,不自觉的沈迷于神秘的低级信仰,牵强附会,「佛法」时代的理性精神,似乎存在的非常有限了!

  

  护法神群,从四大天王、四大比丘以来,都是分别护持四大部洲的一洲。当然,佛法流行的现实人间,从印度、(广义的)西域到震旦──中国,经中是特别重视的。『日藏经』中,佛以四洲的二十大支提[塔]圣人住处(有在于阗的,也 [P319] 有在震旦的),付嘱诸大龙王。由于龙王贪睡,又好淫欲,为了免得误事,所以又付嘱二十八夜叉大将,协助护持(25)。『月藏经』的付嘱更多:一、欲界的空居四天,四大天王,(天仙)二十八宿,七曜,十二童女,分别的以一天、一天王、七宿、三曜、三天童女护持一洲(26)。二、四大天王又分别护持南阎浮提洲的十六大国。又以阎浮提洲的东、南、西、北,分别付嘱四大天王与他的眷属(27),这是不局限于印度的十六国,而扩大到阎浮提洲全部了。三、波罗奈国:付嘱善发干闼婆,阿尼罗夜叉,须质多罗阿修罗,德叉迦龙王,大黑天女,及他们的眷属;……震旦国:付嘱毗首羯磨天子,迦毗罗夜叉,法护夜叉,坚目夜叉,大目夜叉,勇健军夜叉,摩尼跋陀夜叉,贤满夜叉,持威德夜叉,阿荼薄拘夜叉,般支迦夜叉,婆修吉龙王,须摩那果龙王,弗沙毗摩龙王,阿梨帝鬼子母,伊罗婆雌大天女,双瞳目大天女,及他们的眷属(28)。震旦就是中国,比起其他国家,护法神特别多,这是值得注意的!还有没有被分配的,如娑伽罗等一百八十万大龙王,箭毛等八频婆罗夜叉大将,罗!7亩罗等六万那由他阿修罗王, [P320] 歇等六十二百千大天女,凡是「不得分(配)者,应当容忍」,也要在所住处护持佛法(29)。二十八宿,也分别的付嘱各国;七曜与十二辰,也应该「摄护国土、城邑、聚落,养育众生(30)。『日藏』与『月藏经』,这样的广列龙王、夜叉等名字,付嘱护法,与梁僧伽婆罗Sam!ghavarman初译的『孔雀王咒经』,有同样的情形。如说:「钩留孙陀夜叉,住弗(衍文)波多利弗国;……常在阿多盘多城」的大力夜叉(31)。「二十八夜叉大军主名,守护十方国土」(32) 。还有十二大女鬼,……五大女鬼;八大罗剎女,……七十一大罗剎女;佛世尊龙王,……两小白龙王(33)。辛头河王,……毗摩罗河王[河神];……须弥山王,……摩酰斗山王[山神];……蔼沙多哿摩诃里史大仙人,……阿已里米虏大仙人(34)。这都是罗列夜叉等鬼神,分布各方,能护持佛法的。虽然『孔雀王咒经』属于密典,而罗列鬼神群,从鬼神得到护持,与『日藏』、『月藏』的精神相符。这都应该是西元四世纪集成的;论师们正从事于深细严密的论究,而一分通俗的教化者,正加速进行,佛法依赖鬼神护持的方向。 [P321]

  

  佛法要依赖鬼神护持的理由,如『大方等大集经』(一0)『虚空目分』(大正一三‧一七二上──中)说:

  

   「我今以此正法,付嘱四大天王,功德天女,四大龙王,诚实语天,四阿修罗王,具天,大自在天,八臂天地神女等。何以故?善男子!或有众生,其性弊恶,有大势力,多造重业,不受是经。是人死已,受恶鬼身、恶龙之身,是恶鬼、龙欲坏佛法,降注恶雨恶风,……如是恶鬼(龙),复令如来所有弟子:剎利、婆罗门、毗舍、首陀、大臣、长者,悉生恶心。恶心既生,互相残贼,……谁当流布如是经典?是故我今不以是经付嘱菩萨、比丘、比丘尼、优婆塞、优婆夷及诸国主,以付四王乃至地神,如是天神至心护持」。

  

  「大乘佛法」要依天(鬼)神护法,才能久住世间,这可说是离奇的,然从苦难的现实人间来说,也是可以理解的。这一倾向,表示了政治与宗教的相关性,也表示了「衣食足而后知礼义」的意义。佛法虽进入大乘时代,而传统「佛法 [P322] 」──声闻乘与大乘,主要还是依出家众来住持宏通的。出家众的经济生活,以及塔寺的兴建,都依赖于在家信众的布施。将来弥勒Maitreya出世成佛,当时有轮王的仁慈治世,社会和平繁荣与佛法昌明同时,是佛弟子理想的现实人间。反之,如政治衰乱,佛法也要蒙受损害。佛法在西北印度,扩展到现在的巴基斯坦Pakistan ,及阿富汗Afghanistan,俄属中亚细亚的一部分,并通过Wakhan 山谷,到达西域的于阗等地方。从西元前三世纪后期起,臾那人,波斯(即安息)人,赊迦人,先后进入西北印度。西元一世纪,大月氏──贵霜Kus!a^n!a 王朝,又统治西北印度,并侵入中印度。到西元四世纪中,!2嫢哒Hephtalites人又侵入北印度。虽说这些民族,渐受佛法的教化,特别是被指为释迦族后裔的赊迦人,都信奉「大乘佛法」,但西北印度及以外的西北地区,在异民族的不断兴起,也就是在不断的动乱苦难中,佛法也受到了伤害,所以说:「将有三恶王,… …由于是之故,正法有弃亡」(35)。在民族复杂,政局动乱过程中,佛教为了适应生存,僧品不免渐渐低落,所以有「乃至(佛灭)千岁,正法衰灭」的预言 [P323] ,也就是「末法」思想的来源。依此去理解上面所引的经文:「恶鬼恶龙欲坏佛法,降注恶雨、恶风、尘坌,为诸修行三业比丘而作重病。……吹吐恶气置饮食中,故令食者得大重病」:这是风雨不调,疫病流行。又说:恶鬼令一切人「悉生恶心,恶心既生,互相残贼」;弄到「国土城邑空荒无人」:这是不断战争所造成的现象。在这种情形下,人的力量太小了!虽不是没有少数杰出的修行者,但对和合僧伽(代表佛教)的流布佛法,不免有「谁当流布如是经典」的感慨。恰好西元四世纪初,笈多Gupta王朝在中印度兴起,梵文学复兴,传统的宗教 ──印度教也兴盛起来;印度群神的信仰,在民间也增强起来(唯识等论师,也是兴于中印度的)。面对这一情势,佛法要在社会安定繁荣下发展,北方的佛教人士,也就只有付嘱鬼神来护持佛法了。

  

  『日藏经』说:「有于恶心诸饿鬼等,常仰食啖一切众生精气血肉以为生活」;「欲夺于菩萨精气,又以恶气而欲嘘之」(36)。恶鬼神会夺人的精气,也会以恶气吹入人体,人是会失心、疾病而死的。反之,如『禅秘要法经』说:「 [P324] 释提桓因在左,护世诸天在右,持天药灌顶,举身盈满。……恒坐安隐,快乐倍常」(37)。『观佛三昧海经』说:「作诸天手持宝瓶想,持药灌想;药入顶时,遍入四体及诸脉中」(38)。这是善天以天精气来滋益人,或作这样的观想了。这种增、损精气的思想,是印度及一般民间宗教所固有的,如中国古人说:「天夺其魄」,也是这类神秘信仰的一种表示。「精气」,不知原文是什么,意义是相当广的。如『大方等大集经』(一五)『月藏分』(大正一三‧三二二下)说:

  

   「不令(鬼神)数数恼乱众生,以此方便,令四天下,大地余味而不速灭,精气安住不复损减。以地精气不损减故,众生精气不损减;众生精气不损减故,正法甘露精气不损减;正法甘露精气不损减故,众生心法作善平等增长。以是因缘,令三宝种得不断绝,如是如是法眼久住,闭三恶道,开于善趣及涅槃门」。

  

  经上说到三种精气:地精气,众生精气,正法甘露精气。地精气,从经文的「大地余味」,想到了劫初时,大地的地味pr!thivi^-rasa充满,因众生的贪着而 [P325] 渐渐隐没的传说。地精气是自然物,使五榖花果中,富有营养资益的成分。众生精气是众生的,特别是人类,使人身心健康、和平安乐的内在因素。正法甘露精气,是佛法的,清净而向善向涅槃的力量。这三者有相互关系:地精气增减,众生精气增减,正法甘露精气也就增减──佛法的兴盛或衰落。这与上文所引,付嘱天神护法的意义,是相通的,如『大方等大集经』(一五)『月藏分』(大正一三‧三二一下)说:

  

   「若彼(恶)天、龙乃至毗舍遮,于阎浮提作于一切斗诤、触恼、非时风雨、疫病、饥馑、(严)寒(酷)热等事,(善天、龙等)各各随分而遮护之,……寒热等事皆悉休息,令阎浮提所有华果、药草、劫贝、财帛、五榖、甘蔗、蒲萄,及酪蜜等皆得成熟,所有苗稼不令衰坏」[地精气不减]。 「于阎浮提诸处人中,及!C摡鹿鸟兽,随其所欲,皆无乏少」[众生精气不减]。 「以无乏故,令彼众生修诸善行,修正法行,修真实行,勤修而住,…… 世尊正法则得久住」[正法甘露精气不减]。 [P326]

  

  经文上面,是从…

《华雨集第二册 中编「大乘佛法」第七章 护持佛法与利乐众生》全文未完,请进入下页继续阅读…

菩提下 - 非赢利性佛教文化公益网站

Copyright © 2020 PuTiXia.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