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顾与前瞻
刘锐之
金刚乘学会于民国四十二年(西元一九五三年)七月七日,假座宇宙会所,会议成立,迩来三十五周年矣。及今香港会址设于北角英皇道,而台湾地区广阔,分设四个学会:台北设于南京东路,台中设于宁夏东一街,高雄设于觉民路,台南设于武圣路。各会会员:香港约一百余人,台湾四会约合计五百余人。自五十二年冬始将西藏密宗静坐法普传而后,在香港已是四十六届,从学者达万人;台湾四个会所及嘉义举办,不下三十余届,从学者亦达一万余人。彼等多数欲知本会会史,甚至本人简史,值此三十五周年纪念,约略及之:
一 不堪回首
锐之广东省东莞县员山乡人,民国三年出生,父少弼先生,从师习刑名钱谷(前清之政治专门学),为名幕府(约等于负实际职务、责任之高级顾问;主管尊之为上宾,称之为老夫子。)先后受广西抚台、广东制台、广东总督、巡按使、省长等之聘请入数幕凡数十年。常以「前清不服官,民国不入党」自励,廉洁逾于常人,即僚属年节礼物,亦拒不受,清风两袖,悠外自得。好写作,著述丰富,有「一卢存稿」印行,赠送亲友;稿分甲乙两集,甲集为诗古文辞,乙集为官文书。暮年侨居杳港,亲友送子弟来,从习国文专修,皆豪富者,编有丙寅字课、庚午字课以传授之,来学者颇众,为适应港例故,兄、姊、及余均为助教,如是者有年矣,「九一八」日寇侵略而后,抗战歌曲盛行,时值少年,势血腾沸,每听松花江等曲,涕泪纵横。跽父母前请准回国参战,不许,因以国亡将必家破,请之再三,乃许,遂返国依父执,共赴国难。李汉魂将军台儿庄大破日军后,升任第三十五集团总司令部,使允同中校秘书。代军法处处长;将军旋调任广东省主席,兼全省保安司令,派余充该部军队简任三阶主任秘书(同上校职同少将衔 .胜利后主席去职,因亦告辞。旋为行政院善后救济总署广东分署凌道扬署长,聘允简任专员,负责新闻职务:后以竞选广州市参议员,部署刚竣,山河变色。只身逃港,以窘穷故,父母妻子,留滞乡间,于是不敢再用「其钝」原名,改以锐之别字行矣,往事真不堪回首,如是将四十年。
二 学佛因缘
父以崇奉儒学、祇祀祖先,其余但不许。但余出世九日,以急惊风死而复生;从此樨龄多病,母乃秘密寄养于观世音;十二岁随母听宝静法师开示八大人觉经,有经典派赠,取而置衣襟内,「见父未为所觉;夕睡,以电筒掩映在床上读之,每晚以为常,及今思之,当年盖莫名其经义也,好之而已。十八岁时嫡母年逾六十,忽患孔癌;生母则患肺痨已第三期,两者均为绝症矣。群医朿手。堂上之门生蔡渊茗,夙奉瑜伽密宗;时有赵士觐兄,修得相应,为人修法加持,恶疾立愈,迭奏奇效,蔡代乞为两母修法,赵以必须家人同修,余发愿,请命于父许之,如是而受灌顶,修法、放生,不舍精进;翌年生母嫡先后弃养,无常迅速,定业不可转移,世俗胜义二谛,所知无多,法海渊深,发愿深入,决尽形寿以学之,学佛因绿,如是云尔。
三 编事诸师
所陈皆学会未成立之前尘影事,故删节之。
四 组会缘起
佛法最重缘起,本学会之组织,瞬已三十五年,及今回顾,当年绝无组设学会之构想,更无作为人师之意念;如是缘起非一,以组学会而论;可分为远因、及近缘;略分述之:
(一) 远因 退居香港不久,有李世华君,约至其办公室,为之宣说般若心经,每星期二次至三次,将及一月,敬谨奉上数百元以为酬,婉却之;则曰:君之比我较为多之佛学,已经不断给我;而我之比君较为多之钞票,敬以奉君,奈何不受?余曰不然,我之导君至清净法界,君乃长我贪欲,陷我于地狱,是乌乎可!李经营建筑业,邀为巡视工程,以非所学即。曰不然,我亦非学建筑工程者,假如君自营居室,亦必亲身巡视,余以事忙,故请君代,如易以他人,又恐协同作弊,今祇薄具夫马费,便从事工程者,不敢偷工减料,助我良多也;乃许之。
(二) 近缘 及既承事 吐登利嘛师闻受咕噜咕叻佛母法,既圆满已。 师以法缘日开,衣履咸集,铃鼓声喧,每为不肖员弩所干扰;乃思成立会所,免此烦恼。余供奔走,既决筹备设立「真如藏密院」,力促肩负秘书之责,乃以无力担负恳辞。初以深受 页噶师恩,亟拟亲近。为吐登师所闻,乃坦承未受高法灌顶,如会所成立,实欲迎请页师莅港,传授四灌。遂长跽发愿,愿供驱策,粉身碎骨,在叫不辞。及将开幕。盛宴诸山大德;即请供奉 贡师法相以加持,吐师听侍者之言以否决:既开幕已,秘书亦为侍者所当,遂悄然引退。
然而迎请 项师驾临之愿,反更炽燃。初世华请皈依余,峻却之,介绍皈依吐师,开幕时更以巨金奉献。时以迎 师之愿末偿,常鞅鞅不乐,世华知其然,乃以自行组会为请。商讨会名:以西藏谓显教为因乘,为般若乘;密宗为果乘、为金刚乘。佛教有学术与宗教之两部分,研求教理,应本活到老学到老之精神,遂定名为「金刚乘学会」。彼更拨出否港坚道五十六号祖居之楼下一层为会址,指定佣工一人为会役,并偕至警察局办理登记手续,是时学会已正式成立矣。若举行会议,及正式注册为有限公司,皆后话也。并确定立会宗旨为:「不捐外界资财,不受善信供养」。此本为吾师黎乙真法师创立居士林所定,盖遵仿之而决定,直至现在仍固守不渝:以君子固穷而自励焉,
五 罗致诸贤
会既成立,主理会务者为李世华、高大添、李福衡、谢卓如诸居士及余;以既求学术,人才自形不敷,乃极力罗致诸贤,使阵容充实,有足述者。罗时宪硕士:广州中山大学佛学系硕士、香港法相学会会长,当今唯识宗学派宗师、香港大学及中文大学佛学讲师、著述弘富。
冯公夏居士:香港大学学士,中文英文佛学演讲著述颇多,香港佛教联合会副会长。近年侨居加拿大国之温哥华,为当地佛教会长。韦达硕士:香港大学英文系硕士、译述有成唯识论印行。
罗致已,于是共同选举为永远董事,勷助良多。迨于五十一年四月向香港华民政务司署注册以有限公司立案,第一届董事除前者外分列如下:
李世华居士:童年皈佛,多财善贾,作大檀施,而尤致力于佛教学术文化。
高大添居士:以母亲念佛往生,境界良好,早年修持精进,曾有放下之心。
谢卓如居士:广东人经商上海,长袖善舞;承事诸位喇嘛谨诚,特于宝喇嘛前,修习拙火,畏寒全退,隆冬犹祇单衣,迎请吐登师位港,供养多年。
黄庚世居士:世代经商,事佛精进,为荣增堪布座下之同学。
六 受遥灌顶
屈映光文六先生,为 诺那上师时同学,相隔万里,未有觌面,及其违难香港,说法度生,亦无缘趋听。
殆后奉召返台,以印刷佛法书籍,函来征求校对,常以师兄弟相称。四十四年复函示举行大圆满心中心灌顶,并授遥灌;因念前于贡师曾受遥灌,为使学会同人得受法益,遂领导同受遥灌,嗣此乃师事文公。四十五年秋后奉谕函,代班禅国师遥授时轮金刚四灌,亦得恭受,并集巨资印行藏汉文字法要。五十三年秋三度遥传采达大威德金刚四灌,法喜充满。
七 大手印法会
学会成立之旨,为迎请贡噶上师驾临,乃噩耗传来,惊闻示寂;追思会上,沈痛非常。旋闻 贡师所传大手印弟子张澄基博士,由美国返台湾,四十五年十月道过香港,请其暂驻,宣说大手印多会,为不可多得之法会。并假座东莲觉苑作通俗演讲多会,听众数千人次,盛况空前。翌年澄基由台返美经港小住,续作演讲,江妙吉祥女士,为译作广州语,两者皆莲花舌灿,备受欢迎;为印行佛学四讲,乃本会印书之始。澄基并发起编纂佛经选要,本会同人多响应之。
八 佛经选要
关于佛经选要之缘起、过程、障碍等,备见本刊第一十七期不赘。发起之初,澄基亲聘罗时宪兄为主任编纂,邢肃芝(碧松法师)、江妙吉祥居士,及余为编纂,谢卓如、张沙鸥、劳健泉居士为书记,皆以象征式之夫马费作为报酬,以三年为期,以本会二楼(世华祖居)为办事地址,经常费用,由世华与吴昆生居士分负之(租金免付,工役水电均由世华供应)。不久,外间妒者纷起,俨成巨波,本会少数同人,受其影响,昆生首先退出、经费遂生问题,世华独力支持,全始全终,安然渡过,而仍有少数极力反对,以未得全票赞成,认为不应由会主办,为完成选务故,乃别组「佛经选要编纂委员会」办理之,及选事完成,分函诸山大德及诸大居士赞助,却得全部回响,会中以前之反对者寂然,故印行时,仍属本会。乃今虽对此书,多未表满意,但忆澄基发起时,认为此类佛教圣经之作,祇求其有,不必责备求全,使后之人继起而改善之,则我辈创始者之初衷也。此书自五十年印行而后,转瞬已二十五年,后继尚末见有人?迄今仍不断以祈者。
九 选派求法
四十八年以 贡师既已涅槃,瞻依失所,得张澄基博士之鼓舞,李世华会长之檀施,选派前往印度之噶林邦,向宁玛巴法王 敦珠宁波车求法,承赐金刚萨埵灌顶,由瓶灌、密灌、智灌、名词灌,四灌圆满,闭关修习,请示仪轨,复请示导引法,师以从未传授,特鉴专诚,且因其过去生中之愿力,及彼此之因绿,加以得悟谦憎为之度诏,故如瓶水泻,尽量博授,如是凡五阅月,编成大幻化网导引法一书出版。此续藏名「那也东初」,依四灌教授译成汉文者,以前未曾有也。师更赐给无上密乘教传派金刚萨睡静岔大幻化网本续灌顶传承,静忿摧坏岩出近传承,极近传承,于汉人中,得此传承,…
《回顾与前瞻》全文未完,请进入下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