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我的阅读记录 ▼

佛说观弥勒菩萨上生兜率天经讲释(常照法师)▪P4

  ..续本文上一页,走向前合掌恭敬站立在佛陀的前面。

  【释义】

  「广长舌相」:是佛陀三十二相中之其中一相,世尊之舌伸出时,能覆全面,上至发际。如果施展神通力,能覆整个大千世界,或无量世界。为什么世尊有此相?是从无量劫以来不恶口、不两舌、不妄语、不绮语所修来。

  为什此法会故意出广长舌相?因为此法会意义甚深,不是凡小所能相信了解,也为了方便摄受众生,使未来世众生难解者能解,难信者能相信,所以出此广长舌相,以表明授记弥勒菩萨,济度末世众生。众生修行愿到他的世界净土者,绝对能够往生,以至于未来世得不退转。出广长舌相者,表示不妄语。

  「放千光明」:由舌中放出光明者,是表示本经功德殊胜,相信、持诵、回向则得解脱。光明之相如线有千条之多,是显示贤劫世界有千佛出世,破众生无明黑暗。尤其是弥勒佛为贤劫第五尊,功德更为不可称量,度众生更难计数。

  「一一光明各有千色,一一色中有无量化佛」:每一光明各有千色及每一色中有无量化佛者,根据窥基大师和太虚大师的注释谓「是表示中千世界各有化佛。以及大千世界将来同一时期有百亿弥勒佛降生。」

  「陀罗尼」:是梵语,译中文谓之「总持」。就是持善法不使善法散,持时有力量不使恶法起。大智度论五说:「陀罗尼者,秦言能持,或言能遮。能持者集种种善法,能持令不散不失。譬如完器盛水,水不漏散。能遮者,恶不善心生,能遮不令生,若欲作恶罪,持令不作,是名陀罗尼。」陀罗尼共为四种。

  「阿难陀目佉陀罗尼」:阿难陀译为「喜」,目佉译为「有」。就是说明初地菩萨,证得以前从未证得之诸法本有之真实性。能辨自他得利之殊胜功德,既能未证能证,未得能得,即生大欢喜,再由初地至七地,地地皆能断烦恼证真如,因此总称为「喜有」。

  「空慧陀罗尼」:七地菩萨功用既能达到究竟,一切法相虽然不能动摇于心,可是在无相境界中还有功用,而这个功用就是提升至八地,证第一义空,所以名谓空慧。

  「无碍性陀罗尼」:所谓无碍者,是四胜无碍,这是证得九地菩萨境界,四胜包括法、义、词、辩。  

  法无碍者:能如实了知一切法句。  

  义无碍者:能如实自在通达一切法义真如之理。  

  词无碍者:能自在设施一切言词。  

  辩无碍者:能遍布十方,随心而适宜为正法运用辩说。

  有这四无碍境界,自能广摄一切法,正是在一陀罗尼中摄持无量陀罗尼,当然不到九地菩萨是没有这种境界。

  「大解脱无相陀罗尼」:这是十地菩萨或是等觉菩萨,所证得的自然作用,这种菩萨所作的事,皆得到自在无碍,所以说「大解脱」。所谓大解脱,就是四种不可思议之境界作用,法陀罗尼,义陀罗尼,忍陀罗尼,咒陀罗尼。  

  法陀罗尼:从法云地至等觉境地,一切运用非常自然,能诠一切道法教导有情。  

  义陀罗尼:就义理无量,法门无量。说「有」法者能诠不同层次法门,示「空」性者即能表缘起如来性空。  

  忍陀罗尼:证无生法忍境界。  

  咒陀罗尼:为秘密言句,又为真言。就是佛菩萨在禅定中发出之秘密真言,此咒能除众生一切障蔽无明。所以说:神咒总持无量妙义,及无尽功德。

  「世尊以一音声,说百亿陀罗尼」:佛陀以一音声说出无量法义,目的是要法会中的弥勒菩萨深深悟解。

  「会中弥勒菩萨,闻佛所说,即得百亿陀罗尼」:本法会重点,宣说弥勒菩萨的未来及众生因缘,所以主要菩萨,闻佛法音相应而悟解。不只悟解,百亿法门尽皆通澈领悟,证悟后之弥勒菩萨实时起座离位,步至佛前站立,以待佛陀授记为未来佛。

  优波离有疑请示佛陀

  【经文】

  尔时,优波离亦从座起,头面作礼而白佛言:「世尊!世尊往昔于毗尼中及诸经藏,说阿逸多次当作佛,此阿逸多,具凡夫身未断诸漏,此人命终当生何处?其人今者虽复出家,不修禅定,不断烦恼,佛记此人成佛无疑,此人命终生何国土?」

  【白话】

  会中另一位阿罗汉叫优波离,看到弥勒菩萨站立佛前,以一种疑惑的眼光,也站了起来,来到佛前,作礼后就请问世尊说:「世尊!已往经藏说:阿逸多(弥勒)是世尊以后第二位佛陀,可是这位阿逸多,现在还是凡夫相,他尚未断除诸漏,虽然今生有出家,可是他不修禅定,也不断烦恼,佛陀偏偏授记此人成佛无疑,到底此人今生命终后,往生那个国土?」

  【释义】

  「优波离」:在印度四姓中,优波离属于首陀罗,首陀罗是奴隶贱族,他学理发做为生活职业,后来由人介绍,入迦毗罗王宫,为释迦族的王子们理发。

  二十岁那年,他给佛陀理发,才结下了出家因缘。几年后由舍利弗引进,参见佛陀而出家,由于优波离持戒严谨,不久即证四果罗汉。当初佛陀涅槃后,大弟子们在结集经藏时,大家公推优波离结集律藏。当他升座诵律时,一一说明每一戒条,是佛陀在何时、何地、以何种因缘,对何人而制定,说得淋漓尽致,众人对他的细心记忆,佩服得五体投地,那时优波离已是一位七十多岁的老比丘。

  本法会优波离由疑而请示,因优波离为二乘之器,所以不明大乘菩萨之上机,不知弥勒乃是法身大士,所以由疑而问。

  大乘等觉菩萨,终其究竟,必入禅定,断尽尘沙烦恼。但是大乘道以化度众生为主,愿心未了,龙华三会未办,不急入于涅槃。待龙华会上愿心已了,弥勒自然在龙华树下入定,而即刻顿断,但又是入于无余涅槃,未来重新倒驾慈航,再度众生。

  佛陀证实弥勒往生补处

  【经文】

  佛告优波离:「谛听谛听,善思念之,如来应正遍知,今于此众,说弥勒菩萨摩诃萨,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记,此人从今十二年后命终,必得往生兜率陀天上。」

  【白话】

  佛陀向优波离说:「注意听吧!注意听吧!还要好好起念思考,如来我是应供,是正遍知,现在为在座的众位,说出这位大菩萨弥勒,证无上正等正觉的记别,他从今日起十二年后命终,必定往生兜率陀天上。」

  【释义】

  「谛听」:就是仔细的听着,佛陀恐优波离对于下文不求甚解,所以重说谛听。

  「思念」:是思惟想念,闻法不思惟者即不明全义,佛陀要优波离仔细听,还要思惟。

  「如来」:佛陀自身福慧圆满已至涅槃,故称如来。

  「正遍知」:谓十号之一,遍知一切智、一切法、一切事。

  「记」:谓记别,佛陀分别记众弟子成佛之事,说明每一弟子以何种因缘成就佛道。

  「兜率陀天」:译为知足天,为欲界第四天。根据长阿含经忉利天品说:兜率陀天之天人,皆由人道众生,身口意善,命终而往生,初生时身高如人间五岁小孩。成长后身高四由旬(每由旬四十里)。衣重一铢半。天寿四千岁,寿终随六道转,人间四百年为兜率天一日一夜。此天男女之事,执手而成阴阳,女人生产时,小孩自然化生于膝上。(上述为兜率天外院情形,内院则不同,出生方式不同,生活方式不同,寿终去处不同。)

  兜率天子造弥勒内院

  【经文】

  尔时,兜率陀天上,有五百万亿天子,一一天子皆修甚深檀波罗蜜,为供养一生补处菩萨故,以天福力造作宫殿,各各脱身栴檀摩尼宝冠,长跪合掌发是愿言:「我今持此无价宝珠及以天冠,为供养大心众生故,此人来世,不久当成,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我于彼佛庄严国界,得受记者,令我宝冠化成供具!」如是诸天子等各各长跪,发弘誓愿亦复如是。时诸天子作是愿已,是诸宝冠,化作五百万亿宝宫,一一宝宫有七重垣,一一垣七宝所成,一一宝,出五百亿光明,一一光明中,有五百亿莲华,一一莲华,化作五百亿七宝行树,一一树叶,有五百亿宝色,一一宝色,有五百亿阎浮檀金光,一一阎浮檀金光中,出五百亿诸天宝女,一一宝女,住立树下,执百亿宝无数璎珞,出妙音乐,时乐音中,演说不退转地*轮之行。其树生果如颇黎色,一切众色入颇黎色中,是诸光明,右旋婉转流出众音,众音演说大慈大悲法,一一垣墙,高六十二由旬,厚十四由旬,五百亿龙王围绕此垣,一一龙王,雨五百亿七宝行树,庄严垣上,自然有风吹动此树,树相振触,演说苦、空、无常、无我、诸波罗蜜。

  【白话】

  那时兜率陀天上,有五百万亿天子,每一天子都是修持布施度而往生兜率陀天。他们为了供养一生补处菩萨,所以以天福之神力造作宫殿。此时每一天子即刻脱掉头上之摩尼宝冠,跪下合掌发愿说:「我们今日特别献出这些无价宝珠和天冠,是为了供养这位大心菩萨,这位菩萨来世不久,即成无上正等正觉,我们能够在未来佛庄严国界中,得到授记,就令我们的宝冠化成供具。」诸天子发愿后,天子们的宝冠,即刻化成五百万亿的宝宫,每一宝宫有七重围墙,每一围墙是七宝所造成,每宝放出五百亿光明,每一光明中有五百亿莲花,每一莲花又化作七宝行树,每一片树叶有五百亿宝色,每一宝色有五百亿阎浮檀金光,每一阎浮檀金光中,出现了五百亿诸天宝女,每一位宝女都站在七宝行树下,手执着百亿宝器和无数璎珞。宝器中谱出微妙音乐,音乐中唱出「不退转之修行法门」。七宝行树生很多颇黎色的果实,颇黎色中射出光明,也流放声音,这些声音是唱出「大慈大悲法门」。

  每一道围墙,高度是六十二由旬,厚度是十四由旬。总共有五百亿龙王,围绕在这些围墙,龙王降雨浇七宝行树。在庄严的墙上,自然有风吹动这些宝树,树枝互相抵触发出声音,声音中唱出「苦、空、无常、无我,以及诸波罗蜜法门」。

  【释义】

  兜率陀天是六欲天之第四天,天子于人道时修十善业而往生,而那些天子一生中深行布施度,所以说:「天子皆修甚深…

《佛说观弥勒菩萨上生兜率天经讲释(常照法师)》全文未完,请进入下页继续阅读…

菩提下 - 非赢利性佛教文化公益网站

Copyright © 2020 PuTiXia.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