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续本文上一页,方法不同罢了。
净土宗扣是现在通行的念佛法门,从外表看来,好像是带着迷信的,可是细细考究,却正合着色空色,依他缘起之理。阿弥陀佛犹如磁,念佛众生如铁,铁遇磁则被吸而往生极乐。铁是因缘,磁是增上缘;念佛的心是因缘,佛的颐力是增上缘。磁的力量,是从铁分子依次序排列而生,念佛到一心不乱的时候,即是将心念依次排列,当然也能发生吸引力,被佛吸往极乐世界。铁成磁,铁量无增减,众生成佛,佛性亦无增减。又极乐世界不离一心,是阿弥陀佛与念佛众生共同心力所造,与上文所言观念可变物质之理相合。故以科学之理可以证净土之不谬。
佛教修心之法,为数无量,任从一法,都可明心见性,譬如算学问题,可用许多方法解答之,方法虽异,而所得的答案则一。如明此理,则对于禅净律密,自不生优劣高下之想,一一皆是佛教作心理实验的方法。作者纯从科学客观的立场,去把这几种方法,考查其合理与否,并不参杂任何主观。惜作者尚未用此方法亲自实验,故个中详情,未能奉告,而由此实验所得的效果,既未亲身体验,未便臆说,故只能根据各种佛典所载的事实,略述于下,以供参考。
七、佛教的实验效果
依佛教的理论来讲,人人皆具佛性(亦名真如),皆有无限妙用,只因众生为烦恼所障,不能显现。若能解脱烦恼,则一切通达无阻,便得六种神通:天眼通、天耳通、神足通、他心通、宿命通、漏尽通,例如:我们的眼睛只能看数十里的距离,所能见的光波,只限于红色至紫色,絮以外红以内的光线,及波长较长的无线电波,我们都无法看到。若是有天眼通的则不受此种限制了。而且看的时候,也不一定用眼,任用一根皆可。例如:楞严经载阿那律陀双目失明,后成罗汉,观阎浮提,如观掌中庵摩罗果。即是说他看地球奸像看手里的一个水果一样。又如观世音菩萨能观十方众生音声,救其苦难,这就是天耳通。阿弥陀经谓「彼国众生,常以清旦,各以衣械;盛众妙华,供养他方十万亿佛,即以食时,还到本国,饭食经行。」这就是神足通。菩萨能知六道众生各各心念,明了无遗,是名他心通。能知自身一世二世三世乃至百千万世宿命,及所作之事,亦能知六道众生各各宿命及所作之事,是名宿命通。断贪瞋等惑,不受三界生死,是名漏尽通。这六种神通,除漏尽迩外,并不是学佛者所求的目标。譬如制造工业,目的在制造甲但同时则有副产品乙附带出产。神通等于副产品,如能断惑证真,则此神通自然而有。神通有大有小,全视所除的惑障程度而定。我在高僧传上看到很多有神通的高僧,我既有理由相信神通之可能,当然相信这种记载之并非虚构。即耶回等教经典所载各种奇迹我也认为可信。
佛教的实验目标,在明心见性,认识宇宙人生的真相,解脱生死烦恼种种束缚,获得绝对的自由,真正平等的地位,享受不与苦对待的快乐,不特要自己如此,而且要世界上所有人类和动物都能如此。佛教徒对这个目标的祈求,可以四宏誓颐表明之:「众生无边誓颐度,烦恼无尽誓原断,法门无量誓颐学,佛道无上誓颐成。」佛教的宗旨,既这样的纯正伟大,所用的方法,又如此的合理而严密,我相信由此获得的效果,一定与这目标相符。科学的目的仅在获得物质的真理,使人们能利用它来增加享受。但单从这条路走,只能扩张人类的物欲,因为人我的界限未泯,心物的对待未融,故结果非但不能获得人与人及人与物之间的真正的自由平等,反而引起人与人及人与物之间的矛盾对立。例如:原子弹的发明,在一方面果已收到消灭侵略暴力的效果,但另一方面则又引起了各强国的猜忌。所以单就目标之圆满广大而论,佛教是超乎科学的。
八、研究佛经的结论
我研究佛经的动机,纯粹为了「求知」,并不如若干人之因受了严重的刺激,为求得精神上的安慰而信佛的。我并不是说这种信佛的动机不对,但受刺激后的神经,不免失去平衡,因而对佛教的各部门,反不能获得客观的观察。我是学科学的,我对于科学的精神和科学的方法,是信仰很坚的。要是我见到佛教的理论与科学矛盾的时候,我是宁舍彼而就此的。我的研究佛经,是纯粹科学的探讨工作,预备把这探讨的结果,真诚坦白的贡献于我科学家之前。我研究佛经的目的,已在第(一)节裹说明,所以我特就这三点作结论如左:
(甲)佛教对于物与物、心与心、心与物的种种关系,都有精辟的理论,科学的研究对象,只限于物舆物的关系,我专就这一个关系,把佛教与科学比较,觉得现代的科学正在用实例证实佛教的理论。只可惜科学对于后两种关系,还没有进行研究,所以无从对照。但用因明学的比量的方法来推测,也可以知道后二者的理论是不会错误的。例如:佛说物物皆是依他缘起,能生之因必为所生之果,所生之果必为能生之因,因与果平等,然则佛说心佛众生三无差别,正与上面的平等主义相符,盖物与物既属平等,则心与心自亦应平等,又佛说能见之心是八识见分,所见之物是八识相分,能所皆八识所变,则非但说心物平等,更说心物直是一家,与前说亦属一贯,遮无自语相违之过失。故我断定佛教的理论是极端健全的,与现代科学是一致的。
(乙)佛教的修行方法,上文已略有论述。在家居士除受三皈五戒外,看教参禅学密念佛,任从机宜,既不妨害他的学问事业,亦不浪费时间金钱,而且于学问事业有极大的帮助。五戒中之盗淫(单指邪淫)妄酒四戒,本属世间公认的美德,惟杀戒中之持斋,在普通人看来,也许以为与现代的生活环境不合。但素食的习惯,不特是佛家的主张,就是不信佛的欧美人士,也同样提倡的。其理由在保养仁慈恻隐之心,同时亦可保持个人的健康,绝不是出于迷信的动机。如能依照佛法中的教诫处世,正是现代新生活的模范。
(丙)佛的定义是「自觉觉他,觉行圆满」,故佛即是人格的最高标准。到了佛的地位,就获得了无条件的自由。世间的自由是以人我为界限的,是受法律的限制的,而佛则不然,因为佛与佛及佛与众生,都无人我的界限,如灯光之不相妨碍,又因佛是大觉的,既无贪瞋烦恼以及种种邪见恶业,故不须受法律之限制。再到了佛的地位,心与物已成一体,心能转物,不为物转,昕以他的物质的享受是无限制的,他非但不被物质所限,连时空等观念,也是随心而变,不受他的束缚,不似我们不能留住一秒钟的时间,亦不能预知未来的事变。现代交通发达,缩地有术,然太空中无量星球,安能于半日间,游历周篇,如极乐国土之众生,佛教指示了这个最高标准,纵然不能达到,已是对人生有无上的价值。何况佛教所讲的五戒十善,均属切实易行,我国所有不识字的民众,虽国家未尝教育,然无形中已熏染了佛教的精神,大多数人信仰死后不灭,随善恶业而升沉六道,对于因果报应之说,愚夫愚妇皆深信不疑,故佛教在无形中已帮助着政府对一般民众,做着存善去恶的道德训练。其对于国家社会的利益,绝不在各级学校及各种训练机关之下。我国民族性之所以爱好和平,我可以武断的说,是受了佛教的影响,绝不是学校教育的力量。现在略受学校教育的,往往指佛教为迷信,把中国固有的美德,毁弃殆尽,这是最可痛心的。而一辈受过高等教育的,又往往为知见所障,误认佛教为宗教,为非科学,遂不层一读佛经,以致这无价的文化,湮没不彰。作者忝居科学学者之列,既以科学方法发现此宝藏,故纯以忠实客观的文字,贡献于我国学术界之前。
《一个科学者研究佛经的报告(尤智表)》全文阅读结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