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续本文上一页平等。究竟说起来,这二句只有成佛才能达到,菩萨还能见到上面有圣——即是佛,所以他要成佛。成佛了再也不见圣,同时也不见凡,见一切凡夫本来都是佛,一切处当下是净土。这等于是说往生就成佛。
「一得往生」:一旦往生,有「必定」、「立即」二种意思。
「则烦恼恶业,彻底消灭;功德智慧,究竟现前」:说「彻底」、说「究竟」,都是佛的地步。十地菩萨还有最后一品无明烦恼未破,只有佛才是「彻底消灭」。凡夫本性功德,与佛平等,但是凡夫在迷,功德智慧,没有现前,得不到受用。阿罗汉功德智慧已经现前,但还很小;菩萨功德智慧现前了很多,但是也没有究竟。所谓「究竟」,就是成佛了,性地中所具有的功德智慧彻底开发出来,现前大用,没有遗漏。烦恼恶业既然彻底消灭,功德智慧也就究竟现前,说的是一回事,也就是成佛了,不过一个正说,一个反显罢了。
26. 「成佛度生」之文
于此法门,
极生信愿,专精修行,
则无尽烦恼,不难顿断;
无量法门,自然证入。
其圆成无上佛道,度脱无边众生,
若操左券而取故物矣。(增广卷四.净土问答并序)
你对于念佛往生法门:
「极生信愿」:你没有疑惑心,一丝一毫都不怀疑。
「专精修行」:我就念「南无阿弥陀佛」,专,还要再专,不杂。「精」就是不杂,「专」也是不杂。
「众生无边誓愿度,烦恼无尽誓愿断,法门无量誓愿学,佛道无上誓愿成」,这叫菩萨「四弘誓愿」。这「四弘誓愿」,我们读一读还可以,要和我们的心相应,不容易!
「众生无边誓愿度」;打死一只蚊子。
「烦恼无尽誓愿断」;「别理我,我在念咒,你不要打扰我!」起了烦恼。
「法门无量誓愿学」;一个没学通。
「佛道无上誓愿成」;还是做凡夫。
如果是净土念佛法门,决定可以往生西方。到西方:
「无尽烦恼,不难顿断」:当下无尽烦恼就消除了──「烦恼无尽誓愿断」,就断了。
「无量法门,自然证入」:到极乐世界,无量无边妙法门,你自然而然就证入了,不是说「我还在那里死抠文字」,到极乐世界不用学文字,不用去读书,无量妙义自然而然都在我们心中显现,自然有证、有入。
「圆成无上佛道,度脱无边众生」:像什么呢?又是刚才的比喻:
「若操左券,而取故物矣」:同样道理,这句南无阿弥陀佛六字名号里边,就有四样东西叫「故物」,哪四样?
持名往生四兑现
第一个,你拿着六字名号来了,那就把「烦恼无尽誓愿断」给你了,你烦恼无尽,当下「不难顿断」。第一个先兑现,烦恼没有了,「哗」消失了。
第二个,有哪一件物品呢?「法门无量,自然证入」。你能念六字名号,到极乐世界,阿弥陀佛保证兑现第二个给你,你无量妙法门自然证入了。
第三个兑现的,这六字名号里面有无上佛道,「圆成无上佛道」,当下让你圆满成佛。
第四个兑现的,成佛之后马上到十方世界度化众生。
所谓「若操左券,而取故物」。故物——原先就存在那里的,本来就是为你预备的东西。如果到了极乐世界,阿弥陀佛不给你成佛,你就问祂要:「阿弥陀佛,我左券都拿来了,为什么我的东西不给我?」──不可能的!祂都兑现给你,立即兑现,全面兑现,毫不拖欠。
看下面这一段:
果能信愿真切,一心念佛。
至临命终时,决定蒙佛接引,往生彼国。
既得往生,则俯谢凡质,高预圣流。
见佛闻法,证无生忍。
神通智慧,不可思议。
然后乘本愿轮,回入娑婆,
种种方便,度脱众生。
如观世音菩萨,应以何身得度者,即现何身而为说法。
普令一切众生,同出生死,同成佛道。
方可圆证自己本具之妙真如心,
方可究竟契合乎菩萨四弘誓愿,
与阿弥陀佛四十八愿,
及普贤菩萨十大愿王也已。(增广上.与心愿居士书)
什么叫「俯谢凡质」呢?「俯」就是往底下;「谢」就是扔掉;「凡质」就是我们的肉体凡胎。你要往生西方极乐世界,这个肉体凡胎就像脱了一件衣服一样,「啪」就扔掉了,多潇洒!多自在!你要烧也好,给蚂蚁啃也行,无所谓。
当下怎么样呢?
「高预圣流」:我们到了极乐世界,「虚无之身,无极之体」,所谓「诸上善人,俱会一处」,我们扔掉这个身体,像脱了一件旧衣服一样。但是,我们如果不念佛往生,脱了人的衣服,还要穿上猪的衣服;脱了猪的衣服,又要穿上牛的衣服,总在轮回。现在不一样,莲花化生,「高预圣流」。
乘阿弥陀佛的本愿,阿弥陀佛发愿是来回票:
第一,「去程票」。第十八愿说:「你念我名号,到西方极乐世界来。」
第二,还有第二十二愿——「回程票」,说:「你到我极乐世界成佛之后,再回娑婆世界度众生,我都有愿力加持你。」
如同观世音菩萨一样。观世音菩萨是古佛示现,我们也是古佛示现。你应以何身得度,我就现何身为你说法。
大家在这里都很羡慕观世音菩萨,真羡慕,到极乐世界,你回来,就一样。
回来后还是弘扬净土念佛法门,用六字名号的网,法网、佛网、光明网,把众生拉到极乐世界。希望不要有一个漏网的。
我们本来有一颗「妙真如心」,跟佛一样,是无量光、无量寿,但是我们在这里只是讲讲,只有往生西方极乐世界,我们才可以圆证自己本具的妙真如心。「圆证」就是圆满证悟,菩萨只是分证,没有圆证,圆证就是成佛。
「方可究竟契合乎菩萨四弘誓愿」:我们在这里发四弘誓愿,是可以鼓励自己,提醒自己。如果你真的要究竟契合四弘誓愿,要先念佛到极乐世界。
把发愿当作儿戏
「与阿弥陀佛四十八愿」:也有人说:「你不发菩提心、不发四弘誓愿,怎么能往生?你没有像阿弥陀佛一样发四十八大愿,你怎么能往生?你没有像普贤菩萨一样发十大愿王,你怎么能往生?」
我们凡夫怎么能够发得起十大愿王?怎么能够发得起四十八大愿?四十八大愿是法藏比丘经过五劫思惟而发的,你五天思惟都没有;人家是法藏比丘,菩萨的身份,五劫思惟,「超发无上殊胜之愿」,说:
我建超誓愿,
必成无上道。
十方诸佛菩萨的誓愿都没有超过法藏比丘的誓愿,不是说你也能发。阿弥陀佛说:「我发四十八愿要救你;你让我来救就好了。」
就像造船的科学家和工程师,他发愿造一艘船,船造好了,就让你上这个船,可以渡你到彼岸;不是让你再来发愿造船,你哪来得及呢?你也没有那个智慧啊!
阿弥陀佛发四十八愿,已经建好了六字名号大愿船,喊你上船就可以了;你能上船,你就可以到彼岸。你到了彼岸,四弘誓愿、四十八愿、十大愿王都有了。
还有人讲:「阿弥陀佛发四十八愿,我发四十九愿,超过一愿。」
还有人说:「你发四十九愿,我发五十愿,超过你!」
把发愿当作儿戏,就以为讲数字越多越好──不是那么简单的事情。法藏比丘发四十八大愿,天雨妙华,大地六种震动,空中有声赞言:「决定必成无上正觉!」你发四十九愿,谁来给你证明啊?大地震动了吗?罪恶生死之凡夫,所言所行总要与我们的身份相应,不能妄允圣位大菩萨口气,以凡滥圣,自招罪过。
27. 「归宗结顶」之文
净土法门,
乃一切诸法归宗结顶之法。(增广下.济南净居寺重兴碑记)
织帽喻:归宗结顶
「归宗结顶」:一听就很殊胜。到顶点了,如泰山之顶,其它细壤都在下面。千法万法,都归到这个地方来,都以这里为归宗、以这里为结顶。好像织帽子,钩线钩到最后要结一个顶,所有的线都收在这里。所有的法门,都归结在净土法门,在这里归宗结顶。别的法门,是支线;净土法门,是结顶。学净土念佛,所有支线法门,就通通包括在内了。
念佛往生一法,
乃一切众生速出生死之第一要道,
实一切诸佛疾成正觉之最上法门。(增广上.与某居士书 代了余师作)
「一切众生速出生死」:生死大苦,要快点出去。不是说「我一辈子不行,两辈子;两辈子不行,三辈子……」那个就不叫「速出生死」了。我们今生今世一定要离开生死轮回,那么,只有这一个法门是「第一要道」,最重要的一条道路,再没有第二条道路了。
诸佛成佛之前,都是菩萨,要快速成佛,祂最后都要经过这个法门。像普贤菩萨一样,已经是等觉菩萨,祂为什么要到极乐世界?因为到那里成佛快——「疾成正觉」。要快速成正觉的最上法门,就是净土念佛法门,再也没有超过的了。
净土一法,
乃十方三世一切诸佛,
上成佛道,下化众生,
成始成终之总持法门也。(续编上.覆济善大师书)
这话讲得很彻底、很干脆!
什么叫「成始」呢?从祂自己开始修行到成佛,叫「成始」;什么叫「成终」呢?祂成佛之后,再来度众生,都离不开这一个法门──「成始成终之总持法门」。这个总持法门你把握住了,所有的法门都在这里边了。就如同刚才讲的「归宗结顶」,这个帽子顶你抓住了,每一根线都在这里边;不会抓了东线漏了西线,抓了西线就漏掉东线。抓住这个顶,全部都有了,所有一切法门都在这之内。
大矣哉!净土法门之为教也。
是心作佛,是心是佛,
直指人心者,犹当逊其奇特。
即念念佛,即念成佛,
历劫修证者,益宜挹其高风。
普被上中下根,统摄律教禅宗。
如时雨之润物,如大海之纳川。
偏圆顿渐一切法,无不从此法界流;
大小权实一切行,无不还归此法界。
不断惑业,得预补处;
即此一生,圆满菩提。
九界众生离是门,上不能圆成佛道;
十方诸佛舍此法,下不能普利群萌。
是以:
《华严》海众,尽遵十大愿王;
《法华》一称,悉证诸法实相。
最胜方便之行,马鸣示于《起信》;
易行疾至之道,龙树阐于《婆沙》。
释迦后身之智者,
说《十疑论》而专志西方;
弥陀示现之永明,
着《四料简》而终身念佛…
《印光大师精要法语讲记 壹、安心篇 三、念佛胜易》全文未完,请进入下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