弥陀的救度
各位法师、领众、台中分会的会长,以及北部、中部的同修:南无阿弥陀佛!
念佛道场为当地带来吉祥
现在是冬天,前几天台北还下着雨,但是今天阳光普照,风和日丽,是一个好日子,难得今天可说是诸上善人聚会一处。凡是有佛的地方,就会放光;凡是佛教修行的道场,就有护法神;所以,凡是念佛的地方,都给当地带来了利益,你们在这里建设道场,给这个地方带来了吉祥。尤其据说道场前方的公园以前是坟地,现在公园里有一座「万善堂」,可以说这里是孤魂野鬼所活动、所居住的地方。我们在这里建设念佛的道场,就等于带来了吉祥光明,带来了使他们得以超度、离苦得乐的希望。
人生最重要的是念佛往生极乐
这里是属于净土宗念佛会的台中分会,我们的宗旨是很明确的,就是「念佛往生」。也就是说,我们有目标、有方法,目标就是极乐世界,方法就是「专念南无阿弥陀佛」。方法与目标是一个人生存在世界上的价值,也是一件东西之所以能被保存的价值;所以,人生最重要的就是要有目标,而且有方法。当然,这个目标必须是关系到生存的最高目的,才有价值。我们的目标就是往生极乐世界,往生极乐不只是学佛者最后的希望、永恒的目标,也可说是人类唯一的目标。
六道轮回的众生之所以能解脱,必须出生到人道,为什么?因为佛法的弘扬,大多以人间为主要对象。六道之中,天界纯是享乐的果报,阿修罗还有瞋恚斗争的习性,三恶道不是痛苦就是愚痴;只有人,有苦有乐,也有时间思惟怎么离苦得乐,怎么永恒地离绝对苦、得绝对乐。地球上六十亿的人口,都应该有解脱的机运,可是如果福报不够,就不能遇到佛法;或者善根不足,即使遇到佛法,也不能掌握解脱的法门。因为,佛陀成道后四十九年,讲经说法三百余会,都是随着众生的根机,有方便性的、有真实性的,最终的目的是以方便导入真实。
净土的法门是佛法的归宗结顶
学佛如果不知道分辨方便与真实,不晓得方便是进入真实的通道,而执着、停留在方便上,就无法解脱了;这一辈子没有解脱,还要等到未来世。如今我们不只生而为人,且遇到佛法,更遇到佛法之中能真实解脱、当生成就的净土法门,这可说是百千万世承受阿弥陀佛慈悲智慧的导引,才使我们这一辈子本来不能出生为人而终于出生为人,不能逢遇佛法却在种种顺境、逆境中,遇到了弥陀救度的法门。
往生极乐不只是永远脱离了六道轮回,且能拥有与阿弥陀佛相同的无量寿命、无量光明,具足四十八大愿的功德。所以,往生极乐是人生宇宙,也是佛教八万四千法门中最崇高的目标;可说是佛法的结晶、所有行法的归宗结顶。而往生的方法又很简易,只要称念「南无阿弥陀佛」就可以了。目标是那么崇高,果报境界是那么殊胜,方法却是这样的平淡、平凡,毫不奇特艰难,甚至让人轻视,为什么会这样呢?因为背后有阿弥陀佛的愿与行。
四十八愿,一一誓愿为众生
一个人必须发菩提心、行菩萨道,广修六度万行,才能脱离轮回、圆满佛果,之后广度众生。阿弥陀佛大慈大悲,祂晓得十方众生,尤其是五浊恶世的娑婆众生,有的是无心于出离,或是不晓得出离,只知五欲的享乐;有的虽晓得享乐造罪会轮回受苦,必须修行,却有心无力,这个心还是被贪瞋业力所占据。这些阿弥陀佛都知道,祂悲悯我们,所以预先为我们发愿、为我们修行;也就是说,阿弥陀佛经过五劫思惟所成就的四十八大愿、所建设的极乐世界,主要是为了我们十方众生。所以《般舟赞》中善导大师说:
四十八愿因兹发,一一誓愿为众生
在四十八愿中,大部分的愿都在建设极乐世界,如何使它清净,没有贪瞋痴慢疑,没有三恶道乃至六道的众生界;怎样使一切众生往生之后,就能跟佛一样达到涅槃── 所谓涅槃,就是不生不灭,也就是心经所讲的「不垢、不净、不增、不减」;所以到极乐世界,就能成佛。
四十八愿一一愿言:念佛往生
然而这四十八愿,可说每一愿都为了众生的往生极乐世界,每一愿也都在说明:只要念佛,必定往生。为什么这么说?因为极乐世界固然有百千万亿无量无边的庄严,但如果我们不能往生,种种的庄严、清净都没意义了。就像大陆三峡的移民,要为他们建设流畅的交通,要有学校、邮局、银行,现代化的房子……种种美好的环境,只有一个目的,就是能吸引三峡的百姓,迁到这里来,如果不是这样,那么一切的建设都徒劳、白费了。同样的,阿弥陀佛要设想一种不但能吸引我们愿生极乐世界,同时使十方众生都能轻易往生的方法,这就是阿弥陀佛五劫思维而成的四十八愿,其中每一愿都告诉我们:只要念佛,就能往生。
万德洪名
而为了完成这个大愿,阿弥陀佛因地时又以兆载永劫的时间,累积了无量无边的德行,把这些德行都融入在这一句名号里。因为,我们凡夫众生若要成佛、度人,必须发菩提心、修六度万行、行菩萨道,所谓「众生无边誓愿度,烦恼无尽誓愿断,法门无尽誓愿学,佛道无上誓愿成」,但是我们空有其心而毫无其力,所以阿弥陀佛代替我们发菩提心、行菩萨道,然后一点一滴的把功德融入六字名号中,再把这名号送给我们。就如同中央银行所有的钱容纳在一张金融卡,宇宙的万德也全部收在这六字名号里,所以称为「万德洪名」。
不管是谁,只要称念这六字名号,就具足六度万行,就是在发菩提心、行菩萨道。所以,要脱离轮回、往生成佛,最方便、最简捷,每一个人都做得到的,就是称念「南无阿弥陀佛」── 这是阿弥陀佛为我们准备,释迦牟尼佛向我们介绍的,也是十方诸佛主动为我们赞叹证明的。因此,这个法门才能称为「易行道」,除了念佛以外的法门,都是「难行道」。
万修万人去的「易行道」
所谓「易行道」,就是让这句名号,听入众生的心中,让他们可以忆佛念佛,专称名号,这才是易中之易。所以易行道的「易」,不只是很简单、很容易、很稳当,而且是说,任何众生,只要机缘成熟,都做得到的。也因为这样,念佛法门,才被赞叹为「三根普被,利钝全收,万修万人去」。
因此,从结论上来讲,我们人生的目标、学佛的目的,都很明朗确定,就像旗子鲜明挂在高空中,四面八方的人抬起头就看得到:这就是目标──「往生极乐世界」,方法──「专称弥陀名号」。每一个人就依他当下的根器去念这一句名号,没有任何条件的限定,或者某一种水平的规定;他是在家就依在家的身分、出家就依出家的身分去念佛;他的个性比较调柔、无诤,就以调柔无诤的个性去念佛;他的个性比较刚强,凡事都要问清理由,或者烦恼比较重,念起佛来就妄想杂念纷飞,这都没关系,只要他念佛就可以了── 不管他有没有妄想,个性刚强或调柔。因为每个人本来的业力、根性都各自不同,就好像人生下来,自然就有男女的差别、有各个面貌的差别,而虽有这些不同,只要他念这句名号,都同样承受名号的功能,而被牵引到极乐世界去。
也就是说,这句名号本身就能消除我们的业障、增长我们的福德,使我们临命终时,自然进入极乐世界的涅槃境界,就像地面上的千江万水,最后都流入大海,所谓「上善若水」。这句名号是万德万行的结晶,只要我们专一称念,最终毕竟归入弥陀极乐世界的大海。我们念「南无阿弥陀佛」,是为了往生极乐;而往生极乐,只要念「南无阿弥陀佛」。如果我们念佛不是愿生极乐,而只为了人间的福报,或希望来世再投胎为人,或者生天,这样的话,就会随着愿力的牵引,到那个境界去。但我们不是那样,我们的心愿,念念都是为了往生极乐的。
主动、平等、无条件的救度法门
所以,念佛是三根普被,也就是上、中、下各种根机;三根是约略讲,三三是九,九九八十一,就有无量的根机;每一种根机只要专念「南无阿弥陀佛」── 这当中没有要求念到什么水平:所谓「功夫成片」、「梦寐一如」、「正念相继」,甚至破除见思二惑……以为要这样才更有往生的把握;完全不是这样!而是只要我们念这句名号,自自然然,不管我们的心境如何,时间一到,阿弥陀佛就会来接引,我们就会被这句名号的功德、能量,牵引进入极乐世界。
所以,唯有我们这个法门才是所谓的「主动的、平等的、毫无条件的」;也唯有这个法门,是当生成就,万修万人去。这背后就是阿弥陀佛的功德,是阿弥陀佛为我们发愿、为我们修行。为了完成这句名号来救度我们,祂累生累世为我们牺牲、奉献,经典上常有的施舍头、目、脑、髓、「舍身喂虎」、「割肉喂鹰」,为我们布施的骨头,超过须弥山,所为我们牺牲的血水,远胜过四大海,点点滴滴都为了我们的往生。也就是说,一个众生要脱离六道轮回,必须先还清业债── 也就是生生世世以来,每个众生所累积的五逆十恶无量无边的罪业。譬如说,我们永劫以来的杀生,还有偷盗 (拿不应该拿的东西,赚不应该赚的钱)、邪淫 (感情的不当 )、妄语 (说骗人的话)……等恶业不计其数;我们现在要离开娑婆世界了,这些罪业有一丝一毫没还清,就不能脱离六道轮回。而阿弥陀佛就是这样,点点滴滴为我们累积偿还业债的功德,为我们累积往生的资粮;甚至极乐世界的种种庄严── 地上铺设的一片黄金,空中飘落的一朵莲花,或是七宝池、八功德…
《慧净法师讲演集一 弥陀的救度》全文未完,请进入下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