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我的阅读记录 ▼

慧净法师书信集 壹、书信篇( 1-10章)▪P2

  ..续本文上一页死?

  偏营眼前之事,不虑后世者,愚也!

  

人到底为什么而生?又为了什么而活下去?非活下去的理由是什么?生存的目的又是什么?

  

你这样每天过着同样吃、睡、工作的生活可以吗?你的人生就这样结束满意吗?这些事你曾否考虑过?生而为人,若对这些不加以深切思惟,就太枉费生而为人的价值了!

  

你们听闻佛法有段日子了,应该知道得人身是极为困难的,这种困难度实在太难以形容。当听到得人身如掌中土、如盲龟浮木、如高山垂线时,心中有何感想?若没被惊吓到当晚睡不着,显然善根太浅、根器太钝了。如果认为那是天方夜谭,是乡村老太婆的迷信,那真是「一阐提」了!

  

听闻佛法,要以法印心,深入思惟到自己就是那样。人身既然难得,可见一旦失去人身,后生便要堕入三恶道。即使幸而为动物,应知被割被烹之后、摆在桌上的那块肉就是自己;一般人每天杀生吃肉,只怕连当动物的缘都说不上,除了地狱,别无去处。既是这样,则若今天一死,今天就要承受地狱中无法形容、难以忍受之苦。而人生无常,此身脆弱,人随时都会死,地狱之火就在每一个人脚下。善导大师说:「三恶火坑,临临在足下。」这比什么都现实、都严厉,是真可惊可怖,不是儿戏。这是人生之大事。学佛就是要知道人生有这一大事,而在今天这口气还在时,立刻把握,非解决不可。尽管每个人之性情、趣味、事业各有不同,但只要生而为人,就有这件大事,而且非早日解决不可,否则若还能不恐怖、不惊慌,岂非愚顽不灵?

  

我们知道有这人生之大事要解决,有这人生之目的要完成,但世上还有更多的人未闻未知,而这些人都曾是自己生生世世以来的父母兄弟,怎忍心看他们堕入火坑,承受遥远漫长的火烤油煎之苦而不动心?因此,应该发起大志,要救度自己,也要想度他人,而能救度自己及生生世世的父母兄弟的,唯有弥陀伟大的悲愿。

  

不用说这要下很大决心,似乎很难。但请想想,人生到最后得了什么?又带走什么?岂不是「世上万般带不去,一双空手见阎罗」吗?人们常藉口说民生问题很重要,是的,但只要不饥不寒,便可度年度日。「世间虚假,唯佛是真」,人为虚假的事付出一生,却将真实佛法的事看作业余,而在工作、娱乐之暇才想到学习,这谈得上聪明有智慧吗?人生在世,谁能免死?偏营眼前之事,不虑后世者,愚也!

  

另外,从事布教也很重要,使这法门深入民间,散播到各阶层,引接每个人,所谓「自信教人信,真成报佛恩」(善导大师)。若能如此,则是将道业、学业、事业三者贯串,三者合一。不像一般学佛者,道业是学佛,研究的学问却与这没相关,而事业、兴趣就离得更远了,这样一生的光阴、精神、力量分散开来,难以集中、专一,多么可惜!

  

青年人啊!你要早日奋起,地狱必须离,极乐须求生。

  

青年人啊!你要竖耳倾听:弥陀在呼唤,群生在哀嚎。

  

青年人啊!你要深刻觉悟,世事梦幻不真,人生老少不定。

  

青年人啊!你要即时放下,勿迷于私欲,勿为五斗米折腰。

  

青年人啊!你要恢弘其志,要坚定不移。法门需要你弘扬,群生需要你救济。

  

青年人啊!你要给大众带来往生的信心、不死的希望,带来踊跃的欢喜,天上天下无可伦比的价值与意义。

  

青年人啊!不要为了尝一滴蜜,而使自己及生生世世的父母兄弟永在恶道,万劫不复。

  

青年人啊!你要有大志,不要迷心丧志,伟大的弘法事业在等着你。

  

青年人啊!你要充满使命感,任重而道远。弘法是家业,至死而不渝。

  

青年人啊!请你细思,为弥陀的家业,为广大的众生,岂非真价值、真意义。

  

青年人啊!你要早日解决人生的大事,完成人生的目的,才有人生的价值与人生的意义。

  

青年人啊!你要知道,向净土前进的人,步步都踏着弥陀慈悲的爱,时时浴在永远不灭的光中。

  

《乐邦文类》云:

  

「噫!梦幻非真,寿夭难保,呼吸之顷,即是来生,

   一失人身,万劫不复,此时不悟,佛如众生何。

   愿深念于无常,勿徒贻于后悔。」

  

一九九二年四月一日

  

  四、人生是梦

  

  

在既梦又苦的人生中,

  遇到弥陀慈悲的救度,

  被弥陀所拥抱的人,

  是世间第一幸福的人。

  

再怎么强调说明都不会过分的,是学佛的事。

  

学佛要知道有「三世因果、六道轮回、善恶报应」等事实(因果报应的道理是佛法的骨干)。同时以出离为动机(亦即是「出离心」),以解脱六道的生死轮回为目的(这是最低限度—— 再高一层即是发菩提心),才可称为真正佛教徒。因为佛的本怀是要众生在今生就直接脱离六道之生死轮回。因此,真正佛教徒必须是不贪恋财色、名利等世间欲乐(有出离心),了解世间虚假、人生无常。所有万物,一切是非好坏、成败得失、苦乐祸福等只是宿世之因与今世之缘暂时的和合,其本身没有一个自体,既非固定不变,也非永远不灭。有了这个观念,才具有学佛的正见,这也就是所谓的「三法印」—— 诸行无常,诸法无我,涅槃寂静。

  

但这对世间人来讲,实在很难,几乎无法做到。(若以一般法门来讲,无法也得设法做到,否则岂非永永远远都要轮回受苦)。所以真能做到的人可以称为「大丈夫」。古人说:「出家乃大丈夫之事,非将相所能为。」因出家的动机与目的都是为了出离也,就是要摆脱世间的一切烦恼束缚,而向着出世间涅槃寂静的目标前进。但若身虽出家而心未出家,则只是挂个名,不是事实,只是形似,而不具内涵。所以彻底言之可以说:「出离乃大丈夫之事,非将相所能为。」(出家者多如牛毛,能如此者少如凤角)。虽然如此,佛又不忍众生永受轮回之苦。即使烦恼重,不能在今生脱出三界,但至少来生不要堕入三恶道受苦,起码也能再生为人或生天;既不受苦,同时还必须能够遇到佛法,有学佛的缘;因此详说五戒十善的功德,目的就在这里。所以来生为人或生天只是个跳板,博个再有学佛的因缘,这是极不得已的,而不是以生人或生天为目的,更非要人注重人天的福报,因为人天的五戒十善是世间法,尚有污染、非解脱道。

  

但话要谈回来,世上有谁真正具足五戒十善的功德?虚假不实、嫉妒谄媚、贪财好色、自私自利惯了的众生,业深障重,烦恼强盛。单单五戒(不杀生、不偷盗、不邪淫、不妄语、不饮酒)之中的一戒都守不清净,何况十善!

  

经中说:

  

心常念恶,口常言恶,身常行恶,曾无一善。

  

又说:

  

心口各异,言念无实。

  

又说:

  

大命将终,悔惧交至。

  

试问我们大家,有谁不是这样,这其实是所有人的形貌。然而其后果是如何呢?佛说:「财色名食睡,地狱五条根。」又说:「一切众生,必堕地狱。」所以唐朝之善导大师悲叹的说:

  

自身现是罪恶生死凡夫,常没常流转,无有出离之缘。

  

意思是说:大部分的人,其行为是「罪恶凡夫」,其命运「永在恶道,无出离之缘」。如此的众生(我们大家),实在是无法形容的可悲可怜,无可奈何的可哀可叹,故佛说:

  

一切众生,都是可怜悯者。

  

能发出离心是「大丈夫」,是真「出家人」,是真「学佛者」。但其他绝大多数的「常沉恶道,永在轮回」的众生怎么办?阿弥陀佛的大悲愿力也就在这里显现出来。

  

阿弥陀佛老早就已深深知道我们就是这样的众生,承受常没常流转之苦,而感同身受地说:「众生苦恼我苦恼,众生安乐我安乐。」因而为我们经过五劫的时间发了四十八愿,又为我们经过兆载永劫的时间去累积菩萨行,然后完成令任何人都能往生的净土与力量。弥陀的愿为我们而发,弥陀的行为我们而修,弥陀的功德都是为我们,都是我们的。因有弥陀的成佛,只知作恶、不会修行、无愿无行的众生,但能回心念佛,便白白拥有了解脱六道轮回、往生净土成佛、还来娑婆度众生的功德。

  

但我们若对此事未闻未知未信受,则依然是个造业凡夫,轮回受苦;若有闻知信受弥陀救度,专称弥陀佛名,则必生弥陀净土。虽未出娑婆,已非娑婆的众生;未生极乐,即是极乐的菩萨。弥陀的光明永远摄取不舍,弥陀的功德纳入我心,弥陀的光明摄护我身;我在弥陀光明中,弥陀在我信念中,我入佛心,佛入我…

《慧净法师书信集 壹、书信篇( 1-10章)》全文未完,请进入下页继续阅读…

菩提下 - 非赢利性佛教文化公益网站

Copyright © 2020 PuTiXia.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