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我的阅读记录 ▼

《佛说阿弥陀经要解》讲义 十六

  《佛说阿弥陀经要解》讲义(十六)

  南无本师释迦牟尼佛(三称)

  无上甚深微妙法,百千万劫难遭遇,我今见闻得受持,愿解如来真实义。

  阿弥陀佛!

  三十七道品是我们修学佛法的次第,非常关键。弥陀经当中没有写四念处、四正勤、四如意足,只讲到五根、五力、七菩提分、八圣道分,因为前面这些对于极乐世界的众生早已熟悉,他要从五根五力七菩提分八圣道分修起。

  【五根者。信正道及助道法名信根。行正道及诸助道善法。勤求不息。名精进根。念正道及诸助道善法。更无他念。名念根。摄心在正道及诸助道善法中。相应不散。名定根。为正道及诸助道善法。观于苦等四谛。名慧根。】

  第四科、五根。曰根,有两层含义:一、生长义。好比树木的根,能够生长出树木花果。二、能持义。不仅能生长出树木花果,同时要通过根不断地输送营养,保持树叶长青。插在花瓶里的花要不了多久就会枯萎,就是没有根的原因。修行也是一样的道理,如果没有根,那我们的修行就不能保持和增上。什么是修行的根呢?就是信、进、念、定、慧。

  一、信根。“信正道及助道法名信根。”正道法是什么?一切众生本来是佛。但是由于无明、妄想、执著,覆盖了我们的佛性没有办法显现。对于修学信愿念佛法门的同修,信愿念佛是我们的正道,念佛成佛。同时修学五戒十善,净土三福,四摄六度,就是我们的助道法。修学净土法门的同修,不要以为修学念佛法门就是念一句阿弥陀佛,其他什么也不管,家里的事情也不管,单位里面事情也不管,在社会上别人觉得修行人好像是一个怪人,这就不对了。佛菩萨所在之处要令一切众生欢喜,如果搞得格格不入,跟世间的人没有办法融合在一起,那就证明修行上有问题,就是助道法没有修好,也会影响别人对佛教的印象,产生不好的影响。真正修学佛法的人,正道跟助道要能够同时进步。

  二、精进根。“行正道及诸助道善法。勤求不息。名精进根。”我们修学净土法门,就是要执持一句阿弥陀佛佛号不间断。助道法是净土三福,诵经、持咒、六度万行,也要精进不懈怠,正道跟助道要同时精进。

  三、念根。“念正道及诸助道善法。更无他念。名念根。”对于修学净土法门的同修,我们要将一切妄念转化成一念,就是与正道法跟助道法相应。跟佛号相应,跟四摄六度、净土三福等等助道法相应,没有任何妄念,这样下去,我们的念功深就能成就。

  四、定根。“摄心在正道及诸助道善法中。相应不散。名定根。”我们要将心定在所修的正道及助道上。有人觉得“定”就是坐在那儿打坐,双腿一盘,这也叫定,是身定。身坐在那儿定下来了,但是心里面妄想纷飞,或者在睡觉,这就不对了。我们要让心跟佛号相应,只有佛号这一念,不起别念,不起其他念头,就是得定了。

  五、慧根。“为正道及诸助道善法。观于苦等四谛。名慧根。”苦等四谛,就是苦、集、灭、道,“谛”是真理。苦集灭道是世间跟出世间的二重因果,我们要智慧地观照这四谛法。苦谛,是生死的苦果。集谛,是生死苦果之因,就是惑业,迷惑造业就是集,造业所感之果就是苦。灭谛,是解脱之果。道谛,是解脱生死之因,如果能在正道及助道上这样观察,那我们就能够渐离生死。对于信愿念佛求生净土的同修来讲,我们要观娑婆世界只有苦、集二谛,因为皆是迷惑在造种种的恶业,这些恶业就感召了苦果,我们要厌离。极乐世界有灭、道二谛,通过修道可以灭除一切烦恼,最后趋向解脱大道,一生成就,我们要愿生。有了这种观想,那我们会对净土生起无比的信心,具足如是正慧观察即是慧根。五根当中慧根是根本,其他的四根都要依靠慧根做指导。修行有智慧就好比一个人有眼睛在指挥方向,所谓“智目行足到清凉地”。

  【五力者。信根增长。能破疑惑。破诸邪信。及破烦恼。名信力。精进根增长。破种种身心懈怠。成办出世大事。名精进力。念根增长。破诸邪念。成就一切出世正念功德。名念力。定根增长。能破乱想。发诸事理禅定。名定力。慧根增长。能遮通别诸惑。发真无漏。名慧力。】

  五根、五力,这两个概念很容易混淆,我们举个例子说明。好比一颗小树,刚刚把它栽下去,这时它有根但是根基不牢,经不住风吹雨打,没有力量。经过一段时间的成长,小树的根基扎牢了,就有力量能够抵挡风吹雨打,这就是五力。我们修行有了五根,把五根扎牢有了力量,就是五力。弥陀经告诉我们,现在是“五浊恶世”,五浊已经是非常颠倒了,再加上恶,说明五浊已经到了非常严重的地步。五浊当中我们单讲一个见浊,知见上面经常容易出错误。《楞严经》有“末法时期。邪师说法。如恒河沙。”这个时候我们没有真智慧,或者根基不牢没有力量,容易随邪魔外道而去。如何才能有真智慧去分辨呢?我们一定要依照佛的经典,依照佛的圣言量决定不会错。五力就是五根扎牢之后所起的力量,能够破除一切障碍,不被扰乱。

  一、信力。“信根增长。能破疑惑。破诸邪信。及破烦恼。名信力。”修学佛法,信为能入,信为道源功德母,信很重要。如果我们的信根发不起信力,对甚深的大法就没办法生起信心,还带有疑惑,有了疑惑那念佛也不得力了,做任何佛法上的事情,得不到佛法的真实利益,只能得到一些人天福报。如果我们的信根成为信力,那就能够破除对佛法的疑惑,同时能够破除一切邪见,与佛法不相应的见解都属于邪见。及破烦恼,三大烦恼,罗汉所断的见思烦恼,还有尘沙烦恼、无明烦恼,无明烦恼断尽就成佛,信力增长能够破烦恼恶。

  二、精进力。“精进根增长。破种种身心懈怠。成办出世大事。名精进力。”精进根增长,就是我们能够于一种法门一门深入,这样下去就能成就。比如修学信愿念佛法门,就是要以执持阿弥陀佛名号为我们的正行,以诵经、持咒、礼忏乃至做一切善事为我们的助行,这样精进行持下去,就能破除身心懈怠。身体懈怠就是懒惰,心理懈怠就是昏沉与散乱,坐在这儿妄想纷飞,昏沉睡觉,就是心懈怠了。我们修学佛法,为什么发不起精进心,原因就在此地,身心懈怠。如果能够一门深入执持名号,那你必定成就,往生西方极乐世界易如反掌。

  三、念力。“念根增长。破诸邪念。成就一切出世正念功德。名念力。”当我们的念根增长,它能产生力量,能够破除一切邪念。比如念佛法门,我们要将一切妄念,将万念转化成正念,正念就是念阿弥陀佛。行也阿弥陀,坐也阿弥陀,睡觉也阿弥陀,到了最后阿弥陀佛来接引你,这就是念力强大的缘故。前段时间我在上海念佛堂,有位居士跟我讲,说师父我来念佛怎么总是感觉好像有鬼。念佛怎么会念出鬼来了,后来问了才知道,他整天就看巫婆神汉搞附体的碟片,他看这个东西,就念这个东西,所以就感召了鬼来了。你念佛就是佛来,念鬼就是鬼来啊。所以念力非常重要,一定要有正念。

  四、定力。“定根增长。能破乱想。发诸事理禅定。名定力。”定根如果能增长,这是一种定境,就能够止住一切妄想。比如念佛,如果念出功夫来,念出定力,浑身就有一种轻安的感觉,很轻松。或者念到身心皆空的境界,这是一种殊胜的境界,但是不能执著,要持续地念下去。如能持续地念下去,就能断除见思烦恼,见思烦恼断就得到事一心不乱。功夫再深一点,再持续下去,得到理一心不乱,就断见思,断尘沙,开始断无明,法身大士啊。

  五、慧力。“慧根增长。能遮通别诸惑。发真无漏。名慧力。”慧根增长能遮住通别诸惑。通惑即见思烦恼,是三乘共断的烦恼,断除之后能显现出共般若,即一切智。别惑是尘沙烦恼、无明烦恼,是菩萨所断之烦恼。见思、尘沙、无明烦恼统统断除就成佛了,我们的无漏智慧就能现前。五根、五力实为一体,五力是五根增长,而起大力用。

  【七菩提分。亦名七觉分。智慧观诸法时。善能简别真伪。不谬取诸虚伪法。名择法觉分。精进修诸道法时。善能觉了。不谬行于无益苦行。常勤心在真法中行。名精进觉分。若心得法喜。善能觉了此喜。不依颠倒之法而喜。住真法喜。名喜觉分。】

  第六科、七菩提分。菩提,印度语,中文翻作觉,七菩提分又名七觉分。三十七道品是修学佛法的次第,而现在大多学佛人都不了解,甚至没听说过,每天只知道念五根五力七菩提分八圣道分,并不理解什么意思,这就是迷惑。不管修哪一种法门,都要按照三十七道品的次第去修学,就不会走错路。从第一科四念处,以智慧观察世间一切法的真相——苦、空、无常、无我、不净,知道了一切法虚伪不实,就开始修学四正勤、四神足、五根、五力,通过这样的修学能够产生跟自性相应的无漏智慧,有了这些无漏真智慧,下一步开始择法,修学七菩提分就让我们在一切境界当中不迷惑了。

  一、择法觉分。“智慧观诸法时。善能简别真伪。不谬取诸虚伪法。名择法觉分。”我们对一切法不要盲从,而是用智慧去简别它的真伪,与无漏智慧相应就是真法,反之就是伪法。如果细说的话,真伪法当中不但有真伪,还有正邪,有善恶等等诸法,我们有了无漏智慧要能够对这一切法历历分明。比如,我们知道一切世间法都是因缘所生法,本体是空相,如果我们执著于我相、人相、众生相、寿者相,那就是伪法。佛经有“凡所有相。皆是虚妄。”再比如念佛人,我们在这里念佛,如果不发愿往生西方极乐世界,那所念的佛就变成人天福报,人天福报就是虚伪法,不真实,我们往生极乐世界才是真实法。所以念佛一定要发信愿往生之心,得生与否全凭信愿,没有信愿,念佛就没有方向,就不知道到哪里去了。信愿决定方向,念佛是能量。再如布施做功德,若是著相布施就是虚伪法,如能不著相,达到最高境界就是三轮体空,这就是真实法。所以择法非常关键。佛法的修学法门很多,因为众生有八万…

《《佛说阿弥陀经要解》讲义 十六》全文未完,请进入下页继续阅读…

直接转到: 第2页 第3页

菩提下 - 非赢利性佛教文化公益网站

Copyright © 2020 PuTiXia.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