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我的阅读记录 ▼

清宫佛堂中的西方极乐世界道场(王子林)▪P2

  ..续本文上一页佛,达到无量圣界,终成无量之身。

  三、清宫西方极乐世界道场

  清帝崇信无量寿佛,于宫中开辟了众多的极乐世界道场,以供膜拜,向往其美妙的环境和与佛等量的无量寿命及无量光,以成就无量无边的功德。

  清宫极乐世界道场,并没有独立的佛堂,它只存在于佛堂之中,如佛堂中的一间。极乐世界道场以乾隆时期所开辟的为最多。据档案和现存原状,贴有乾隆御笔“西方极乐世界安养道场”横条的只有雨花阁一层和养和精舍东间两处,重华宫虽设有西方极乐世界,但原状今无存,其供奉形情如何己不可知。其他佛堂若开辟供奉有无量寿佛的法器、唐卡和造像等,则我们可以确定为与西方极乐世界道场有关的佛堂。

  1、雨花阁一层“西方极乐世界阿弥陀佛安养道场”

  雨花阁建于乾隆十四年(1749年),一层设有西方极乐世界阿弥陀佛安养道场,档案记载:

  雨花阁下层仙楼内五彩堆金龛一座,内供……花莲罩上御笔横条一张,“西方极乐世界阿弥陀佛安养道场” 。

  据现存原状,雨花阁供奉密宗四部神祗,共三层,第一层即下层分为仙楼、后殿和前殿,仙楼供奉密宗功德品,后殿供密宗智行品,前殿为抱厦,空间开阔。前殿与后殿之间建有花莲罩以隔开,罩上贴磁青泥金字乾隆帝御笔“西方极乐世界阿弥陀佛安养道场”横条一张,表明前殿为西方极乐世界道场。

  由于前殿开辟为极乐世界道场,故后殿密宗四部中的第一部智行品所供诸尊调整为以莲花部诸尊为主,无量寿佛是其中心,后殿佛龛上的说语帖落曰:此层供奉智行品佛,应念智行品内无量寿佛、四臂观世音菩萨、尊胜佛母、白救度佛母、积光佛母、大悲观世音菩萨、绿度母佛母、随求佛母、白伞盖佛母等经。

  后殿佛龛正中供奉无量寿佛,是此层的主尊,唪无量寿佛经,无量寿佛是莲花族的部尊,部主是观音菩萨,由于此层已标明是阿弥陀佛的道场,祈寿延年是其宗旨,因此莲花族诸神占据了主要地位:以《大乘无量寿经》为根本经典的无量寿佛位居中心,四臂观音菩萨和大悲观音菩萨即十一面观音菩萨跟随其后,白度母和绿度母为其眷属。其他四尊为佛族尊胜佛母、白伞盖佛母、积光佛母和随求佛母。

  前殿正中供奉紫檀龛一座内供金释迦一尊、金四臂观音菩萨一尊、金文殊菩萨一尊。乾隆十四年十一月二十八日太监胡世杰奉旨在紫檀龛前案上安供大西天利玛药师佛八尊、大西方利玛八大菩萨八尊。乾隆十七年(1752年)奉旨前殿东次间供奉白檀香观世音菩萨一尊,像背后的题记曰:“乾隆十七年十二月二十六日奉旨供奉番造白檀香自在观世音”。于阿弥陀佛道场中供奉观世音菩萨(Padmapani),一方面是由于观世音菩萨是莲花族部主,他生于阿弥陀佛观想中的一道白光;另一方面则是历代阿弥陀佛信仰与观世音菩萨信仰相互融合的反映,观世音菩萨在《妙法莲华经

  观世音菩萨普门品》中是一个大慈大悲、救苦救难的形象,《妙法莲华经

  观世音菩萨普门品》云:

  以何因缘名观世音,观世音菩萨即时观其音声皆得解脱,若有持观世音菩萨名者,设入大火火不能烧,由是菩萨威神力故。若为大水所漂,称其名号即得浅处。若有百千万亿众生,为求金银琉璃车磲马瑙虎珀真珠等宝,入于大海,假使黑风吹其船舫,飘坠罗刹鬼国,其中若有乃至一人,称观世音菩萨名者,皆得解脱罗刹之难。……威神之力巍巍如是,若有众生多于淫欲,常念恭敬观世音菩萨,便得离欲。若多慎恚,常念恭敬观世音菩萨,便得离慎。若多愚痴,常念恭敬观世音菩萨,便得离痴。无尽意,观世音菩萨,有如是等大威神力多所饶益,是故众生常应心念。

  同时,此菩萨在弥陀净土经典中又是弥陀佛的协侍者和往生人的接引者形象。南北朝以来,人们就由于这个原因而信仰崇拜观音,冀之能闻名即来解人之厄难。刘宋傅亮《光世音应验记》、刘宋张演《续光世音应验记》等记载了大量的南北朝人信仰观音、乞之解难的事例,反映了当时观音信仰的兴盛。但是,到了后来,由于观音也是弥陀的协侍菩萨和往生人的接引者,而弥陀净土信仰为了自身的发展又需要弥陀佛也能有一点《妙法莲华经》中观音菩萨的救苦救难的职能,所以,弥陀信仰和观音信仰很容易地就走向了融合。这种融合的结果就是,信仰观音菩萨不仅能解苦解难,同时也具有和信仰弥陀佛一样的往生西方的效能。反之,信仰弥陀佛不仅死后往生西方,同时也具有和信仰观音一样的解苦解难的效能。

  此后前殿还陆续供奉了众多的唐卡、法器、以及《佛说无量寿佛经》里所描绘的宝树、琉璃塔等。其中琉璃宝塔里供奉无量寿佛,五层六角楼阁式紫檀木宝塔各东西两座,分别供奉270尊绿度母和白度母,而绿度母和白度母均属于莲花族神,白度母被称为长寿三尊之一(即无量寿佛、尊胜佛母、白度母)。

  乾隆二十一年又增供三座坛城,从建造三座坛城的档案中,我们得知雨花阁一层被称为无量殿,档案记载:

  [乾隆十九年四月十九日]奉上谕:“坛城几时得?”随回奏:“秋天得,暂时不能镀金,若镀金之后陈搁日期恐擦金色粗糙,俟无量殿告竣以前,奴才等镀金安供。”

  2、养和精舍东间“西方极乐世界安养道场”

  养和精舍位于宁寿宫花园粹赏楼西,是一座二层的转角楼,据现存原状,养和精舍一层东间楠木莲花门框上贴有乾隆帝御笔“西方极乐世界安养道场”横条一张,表明此间开辟为西方极乐世界道场。其南壁上贴有乾隆帝《题养和精舍》御制诗贴落一幅,诗曰:“和于气为春,和于理为仁。夫人所宜养,最要者为君。九寓及万物,方寸怀应肫。有时或用义,由仁施乃纯。洁治宁寿宫,聊以备倦勤。精舍号养和,拟议非不伦。乾惕励此日,优游待他辰。苟诚得斯憇,余年颐此身。仁尚可勿居,义更何足论。养和乃真养,图称无事人。”

  养和精舍东间西方极乐世界道场,空间狭小,不足6平米,是乾隆帝开辟的最小的极乐世界道场。

  3、重华宫西方极乐世界道场

  重华宫位于西六宫北,是乾隆帝的潜邸。乾隆二十年(1755年)的一则档案记载,说明重华宫佛堂里开辟有西方极乐世界道场:

  [乾隆二十年十月二十五日]交黑漆龛一座,释迦佛、文殊菩萨、观音菩萨、佛一尊、白衣救度佛母、释迦佛、文殊菩萨、铜佛一尊,传旨将龛上铜镀金顶子起下,刮金熔化配出檐顶子,龛门亦去了,并龛里刮金熔化另配玻璃欢门,龛里从漆其龛内之佛照重华宫极乐世界一样配做安供。

  从这则档案可知,黑漆龛里的佛是照重华宫西方极乐世界里所供的佛一样成做的,但有关重华宫西方极乐世界的陈设布置,因原状无存,又不见档案记载,而无从得知。

  4、慈宁宫大佛堂中的无量寿佛供奉

  清宫早期对无量寿佛的崇拜主要集中在慈宁宫区域,因这一区域自明嘉靖以来就定为为皇太后居住有关,始于康熙时期。

  慈宁宫建于明嘉靖十五年(1536年),《明会典》记:“以仁寿宫故址并撤大善殿建慈宁宫。”《世宗实录》记:“仁寿宫故址,并撤释殿之地,作皇太后宫一区,以备皇祖一代之制。”从此,慈宁宫就成为太后居住之所。清沿明制,慈宁宫继续是太后居所。康熙时,慈宁宫后殿即大佛堂供奉佛像,《国朝宫史》记:“后殿供奉佛像,圣祖仁皇帝匾曰:“万寿无疆”。” 此匾现存,据匾上题款,为康熙十八年二月初八日进。从康熙所题“万寿无疆”匾来看,慈宁宫佛堂是为太皇太后祈寿而建的。又康熙二十五年(1686年),为太皇太后祝寿,特铸四臂观音像,供奉于慈宁宫佛堂中,其铭文曰:“大清昭圣慈寿恭简安懿章庆敦惠温庄康和仁宣弘靖太皇太后,虔奉三宝,福庇万灵,自于康熙二十五年岁次丙寅奉圣谕,不日告成,永念圣母仁慈,垂 众生,更赖菩萨感应圣寿无疆云尔。”观世音菩萨属莲花族神,而莲花族主尊就是阿弥陀佛,信奉二尊,既可救苦救难,又可往生西方极乐世界 。慈宁宫佛堂实质上是康熙用来为太皇太后祈寿的佛堂。

  乾隆二十三年(1758年),慈宁宫佛堂中间供奉铜无量寿佛一尊 ,以祈求太后长寿,并供太后祈拜。《佛说无量寿经》云:“无量寿佛,寿命长久不可称计。汝宁知乎。假使十方世界无量众生皆得人身,悉令成就声闻缘觉,都共集会禅思一心竭其智力,于百千万劫悉共推算,计其寿命长远劫教,不能穷尽其限极。 ”祈求长寿,往生西方极乐世界,达到无量寿命,是慈宁宫佛堂的主题。

  属于慈宁宫区域的慈宁宫花园里的咸若馆,亦供奉有千尊瓷无量寿佛造像,乾隆三十七年(1772年)“正月初七日交铜佛五十六尊,传旨着在改做欢门红木塔内安供,其配对楠木得时不必在大报恩寺安供,着在慈宁宫咸若馆安供。” 又在慈宁宫安供了一座七层八角红木塔,内供56尊无量寿佛。

  5、养心殿、养性殿仙楼佛堂中无量寿佛供奉

  养心殿仙楼佛堂建于乾隆十一年(1746年),养性殿仙楼佛堂仿养心殿仙楼佛堂,建于乾隆四十一年(1776年),二者所供奉的诸神唐卡,以五方佛为中心,供奉于仙楼的正面。仙楼唐卡的分布呈对称组合规律即组合成如意观音、成锁观音、白伞盖、尊胜佛母即菩萨佛母类;八大菩萨类;四大天王类和本尊类。

  由于受仙楼实际空间的限制和宫廷佛教特殊性的影响,仙楼唐卡是围绕着仙楼的中心无量寿宝塔来布置的,无量寿宝塔,为乾隆十二年(1747年)安供,样式为紫檀木七层八角阁楼式,象征无量圣界里诸佛、天人所居之宫室楼阁,塔每层有八个玻璃欢门,档案所记塔内供佛,即供于这八个玻璃欢门里,据现存原狀,所供佛即为铜无量寿佛,每层8尊,七层共计56尊。整个佛堂的空间突出了无量寿宝塔这一中心主题。

  仙楼唐卡组合以五方佛为中心,八大菩萨和金刚护法为外围的格局,符合密宗经典《妙吉祥…

《清宫佛堂中的西方极乐世界道场(王子林)》全文未完,请进入下页继续阅读…

菩提下 - 非赢利性佛教文化公益网站

Copyright © 2020 PuTiXia.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