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我的阅读记录 ▼

《瑜伽师地论科句披寻记》读书会现场实录 第3讲▪P3

  ..续本文上一页、尘、雾,及空一显色。”这几个懂不懂?青黄赤白这几个颜色谁都懂。这几个里面,“光”和“明”是相对的;“影”和“暗”是相类似的,但是我们一般人都是“光明光明”连着用的。实际上这两个是不一样的,我的理解:光的亮度要强烈一些,明的强度要暗一些。所以它们有人打了个比方:什么光呢?太阳照出来的叫“光”;比如星球月亮那些发出来的叫“明”。这个“影”和“暗”也是有不同的:“影”是什么呢?就是一个物体在太阳光或灯光下照射,这一面照进来的,另一面看不见,就投射出一个影子在下面,这个叫“影”;什么叫“暗”呢?比如我们这么一个平面,我的手放在这个地方,灯光全部可以把我的手照着,你都可以看见;但是如果那个上面有一个东西稍微有点挡,那我这个手背被挡的这一块是不是就看不见、没挡住的这一块是看得见的,是吧?所以“暗”是指的部分、局部被其它的光线所遮住了、看不见物体内部,这就叫暗,明白不?下面这个好懂了,“云”,云是色法哦,搞清楚哦。“烟”,云和烟有什么不同?(学生答:云要高一点。)烟要低一点啊,哈哈哈。(学生答:烟是固体颗粒。)你说烟是颗粒,那下面那个“尘”呢?大的颗粒。哈哈。那么雾呢?(学生答) 啊,不再讲这些东西是吧。

  最难的是后面那个“空一显色”。这是个什么色?琢磨一下,“空一显色”很简单的,你比如这个屋子里,如果什么都没有放,就是空的,对吧。但是这里面有东西,那这个地方放一块,这个物体就把这个空间占据了,但是这个东西占据了,它还有没有占据的;这边有一块物体把这边占据了,这两个物体之间的这个空间是什么

  就是这个“空一显色”,这个也是色,你别以为什么也没有,不对,“空一显色”。

  这是显色的部分,还有形色。过去讲百法的时候,把这个形色叫什么?我们过去对这个有定义的呀。哟,你们学的都忘了?形色就是形状啊,你看那个下面,“长、短、方、圆”那个表色就是肢体、姿态吗,你看坐的、站的、走的。用今天的话你要转的过弯来呢,是吧?形色者,谓长的、短的、方的、圆的、粗的、细的、正的,不正的是什么?就是歪的、斜的。“哦,那个东西是正方形的,那个东西是多边形的。”就是指的这个。“高”,高度。“长”是这样横着的,高是竖着的么。这儿还有个“下色”是什么?就是低的嘛。这是第二种“形色”。

  第三种“表色”。“表色者,谓取……”什么叫取啊?就是拿。拿是不是有动作?舍就是忍,“不是有动作?屈”,像这样胳膊是弯的。“伸”,就这样伸出去。“行”是什么?就是走嘛。“住”,就是站在那个地方。“坐”,坐的方式更多了。“卧”,就是睡觉,睡觉的姿势很多了。当然佛教提倡右胁而卧。你们怎么睡啊?各种姿势都多,那照下来看一下。为什么佛教讲右胁而卧呢?因为佛陀圆寂之前,就是右胁而卧,佛教把这个叫吉祥睡。过去和尚编了几句话,怕你不这样睡,就说“仰睡死尸仆睡畜,左睡金刚右睡禅”。仰着睡的是死人,没看到死人是趴着睡的,所以仰着睡是死人,两个脚两只手朝天。“仆睡畜”,畜生都是趴着睡的,走路都是趴着的,你看嘛。“左睡金刚右睡禅”,右睡就是佛教讲的吉祥卧,所以佛教里有句话,讲卧的姿势“卧如弓”,你看见过卧佛没有?但是今天造像有人把卧佛弄成直的,实际上严格意义上讲卧佛是有曲线的、甚至是复线的,它一定不是直的。但是你看那些画画的、造像的人,都给它弄成直的啦。他不懂佛教。“如是等色”,这都是表色。所以我给你们讲,心经里“色不异空、空不异色”,那个“色”是什么呢?是物质。你看我们这讲了这么久,长短方圆是不是物质?它是形状。行住坐卧是不是物质?它只是姿势。但是你要记住,形状也好、姿势也好它从哪儿来体现啊?都是由物质这些东西来体现。你看下面解释的,什么叫空一显色?

  空一显色者:谓世间成时,诸有清净第一最胜精妙性者,成苏迷卢山。此山成已,四宝为体,所谓金、银、颇胝、琉璃。绕苏迷卢成七金山及四大洲。谓南赡部洲、东毗提诃洲、西瞿陀尼洲、北拘卢洲。如是四洲面苏迷卢,随一空中宝色显现。如赡部洲上所见色,即琉璃宝之所显现。余随所应,当知亦尔。由是故名空一显色。

  刚才我都说过一下,只不过我把这个空间给你缩小了,它这个地方讲的“苏迷卢山”,就是须弥山。这是佛教的时空观。佛教说,这个世界中央就是这个须弥山,围绕这个须弥山,四大洲、七金山都围着它;从下面到上面几十重天,这就是佛教的宇宙观。我们不具体的报告,围着须弥山,东西南北,这个须弥山是很高的,须弥山中间是香水海、七层海围着,就是水。围着须弥山,一层、二层开始慢慢的是色界、到最后无色界,色界、欲界、无色界,都是立体的,但和今天我们这个银河体系怎么对应呢?恐怕要和科学家联合起来讨论一下,或许有一些对应的办法,主要是指这个。它说的“空一显色”,此山已成,“谓世间成时”,按照佛教讲这个宇宙有什么:成、住、坏、空。当然,关于这个世间是怎么成的,佛教讲:成是多少劫、住是多少劫、坏是多少劫。今天有个物理学家叫霍金,有个说法,怎么成的?大爆炸。佛教有佛教的说法,但它一定要经过成劫,最初形成的时候,“诸有清净第一最胜精妙性者,成苏迷卢山”,有个过程,最早形成须弥山。“此山成矣”,须弥山形成以后,“四宝为体”,哪四宝呢?“金、银……”,这些都是宝贝呢。“绕苏迷卢山成七金山及四大洲”,围着它,四大洲是南赡部洲——其实平常我们叫东胜神洲、西牛货洲、北俱卢洲、南赡部洲;这个北俱卢洲是没有佛法的,所以不要去啊,那个地方即使不要护照、免费都不要去,那个地方没有佛法。所以佛法每天唱的 “要远离三灾八难”,三灾是指哪三灾?水、火、风,不是说肚子疼、脑袋疼。不是老太婆说:“哎呀,菩萨,你保佑我,没有三灾、没有八难。”问她什么叫三灾八难,她又搞不懂的。她的三灾八难就是少生病、不感冒、不咳嗽、从来不进医院。那哪有哪回事?不是的。三灾是指的远离水灾、风灾、火灾,那还不是我们现在这个风,也不是我们现在这个火。真正佛教讲这个世界要坏的时候,初禅、二禅、三禅,风吹、火烧、水淹,要离了这个三禅以上,不为这三个所动,才能远离这个三灾,这要出轮回才能行。还有八难:喑、哑、盲、聋、世智辩聪、长寿天、佛前、佛后、北俱卢州,这就是这八难,什么叫八难,简单的讲,就是因为在这些环境和条件下,你听闻不到佛法就叫“难“;不是天天生病叫难,不对!所以那个韦陀菩萨就叫三洲感应、护法韦陀尊天菩萨。为什么叫三洲感应,北俱卢洲不要他去护法,他没办法护,那里面没有佛法。我们这个世界叫南赡部洲,知道吗?所以你看念普佛,庙子里念的“一四天下,南赡部洲,中华人民共和国四川省成都市梁家巷”,就是这样念的。我们这个南赡部洲,过去讲发愿 “生逢中国,常遇名师”。你说:“哎呀,我们不就在中国么?”不是我们这个中华人民共和国,也不是那个中华民国。是指哪儿?按佛教讲,这个“中国”就是全世界最富饶、最有佛法、最有善根的地方,当然一般指中印度。所以佛出世就是在这个地方。要生在“中国”,就是要生逢佛出世,你遇到了么?发愿吧!所以和尚天天念“龙华三会愿相逢”,我过去没碰到释迦佛,怎么也得把那个弥勒菩萨逮住了,所以天天念“龙华三会愿相逢”。什么叫龙华三会?就是弥勒菩萨成佛的时候叫“龙华会”;“愿相逢”:我愿意参与其中;意思就是——把这个话再翻译一下:过去我没碰到释迦佛,但愿我来世能碰到弥勒菩萨,成佛的时候我们一起去。天天唱这个,是吧?据说现在那个鸡足山有个华守门,据说迦叶尊者拿了个释迦牟尼佛的金缕袈裟,就在那儿等着,等弥勒佛出世了就把袈裟拿出来,就在那个山里头,我去拜过。那个山很高,有个门、石头的门,还是天然形成的,比这个房子还高,叫“华守门”,你看它真是像个门啊。传说大迦叶就是跑到那个里面去了。当然去没去,我也搞不清楚啰。……据说他就是去等弥勒菩萨。所以我们要好好发愿啊,你学唯识就更有这个缘了。这是弥勒菩萨传的教法,所以你要发这个愿,一定要把弥勒菩萨等住。所以过去太虚大师发愿都是说往生兜率天,去兜率天也要注意,兜率天有兜率内院和兜率外院。要到兜率内院,弥勒菩萨才在那儿讲经说法。你跑到兜率外院,外院里面热闹的很啊,比文殊坊、锦里还热闹,肯定也有卖小吃的,你一去就被迷惑住了,不愿往里面走了,你就在外面享乐了,你也听闻不到佛法。哪个要发愿往生兜率天,要到内院,要跨进那个门槛,不要在外面逛了一圈,等于也没去。

  那么这个地方讲:这四大部洲就面对这个须弥山。你想啊,中间就是须弥山,对吧?四周有东西南北四大部洲,中间和须弥山是不是有距离?这就叫“空一显色”。我刚才把它缩小了一点,就在我们现实这个社会,就可以认识和解决掉,就是指的这个东西。

  又显色者,谓若色显了,眼识所行。

  若色显了眼识所行者:此释显色得名所以。谓青、黄、赤、白乃至空一显色,彼彼体性随一现前,有大威势,映蔽余色令不显现;唯自所现,能生眼识,成所行性,是故名为眼识所行。

  先讲一下,“行”就是“缘”的意思。这一段主要是讲眼识所缘的境界,大致讲眼识所缘就是色法,色法又分成三大类。三大类介绍完了,再进一步给你分析。“又显色者,谓若色显了,眼识所行”,“眼识所行”,什么意思呢?就是这样子的青黄赤白在面前了,就是眼识所行,就是眼识所认识、分别的对象;“若色显了眼识所行者,此释显色得名所以”,为什么叫显色,因为它是摆在面前的。“谓青、黄、赤、白乃至空一显色,彼彼体性”,“彼彼…

《《瑜伽师地论科句披寻记》读书会现场实录 第3讲》全文未完,请进入下页继续阅读…

菩提下 - 非赢利性佛教文化公益网站

Copyright © 2020 PuTiXia.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