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我的阅读记录 ▼

《瑜伽师地论科句披寻记》读书会现场实录 第10讲▪P4

  ..续本文上一页本身世界上色身香味触,这些东西都是烦恼,我们学百法里头,那个烦恼多了,根本烦恼,贪、嗔、痴、慢、疑、不正知、不正见都是根本的,还有小随烦恼,忿、恨、恼、覆、诳……这些都是属于烦恼。由于烦恼长期干扰,不能自拔,所以出离心也生不起来。你想,你每天一天到晚心里头,都是发火啊、生气啊,先不要说那个根本烦恼啦,就是那个小随烦恼天天在你心里头,你都很难得把它摆脱,还不要说根本烦恼。

  第五个“恶友所摄故”,恶友,用佛法再翻译一下,就是恶知识,就是和善知识相反。有哪几种情况呢?就是“无羞耻”,无惭愧心。“有邪见”,那多了.佛法讲如是因就有如是果,有些人不相信因果,就是有邪见。“有懈怠”,其实我们今天都是在与这些为伍的。所以第一个讲无羞耻,所以佛法里面为什么讲“惭愧得安乐”,就是有惭愧心才具备修行的基础,没有惭愧心就很难,那就不知道修行,你看今天人就最缺这个,无耻就很麻烦。你看今天人干了坏事,他还觉得不会干坏事的人没本事,今天这个风气都很盛行,这就麻烦了,所以今天常常有人跑到我那里讲,说:“师父,”我说:“干嘛?”他说:“我做生意,要是我不偷税我就赚不到钱。”要是全社会成这个风气就很危险;还有“我不搞假也赚不到钱,不做假账也赚不到钱。”这个就有点无羞耻的状态,所以今天这个人要修行还要成佛还要当菩萨,他哪管那么多哦,只觉得吃串串香好吃,这就是有情众生堕落的一个重要的标志和现象。大家要引以为戒的,实际上我觉得老老实实做生意的还是能赚钱,也不是不能赚钱。我们有时候就是给自己找个借口。因为他们那样干,所以我要干,这个理论是不成立的。所以没有羞耻就很麻烦。佛教里面讲生惭愧心,干了坏事内心里面要觉得良心过不去,最基本的要有这个观念。而不是干了坏事脸都不红,那就麻烦了,就是没有羞耻。这样的人你说他还可以去修出离心吗,当然不是。邪见更是,那是不懂因果呢,今天世间人的观念受断见的影响,人死了就没有了,哪还有什么因果,所以杀人都不眨眼睛。因为他无所谓么,他不害怕。所以无惧者无畏,无畏者的力量就太大了。所以佛法里的发心用今天的话讲就是爆破力,你能发出离心爆破力来,那你就不是下根、就不是钝根。佛法里怕的就是这种人自甘堕落,“我不行,我就这样。”你拉都拉不动,这就麻烦了,这样的情况他也不会去修出离心的。这五种情况就会离欲退,就会从出离心的行列里退下来。总的一句话,就是有了这五种情况,就会让你长期沉沦于生死苦海,你出离不了。

  谓利根者,成就上品诸恶意乐现行法故;

  成就上品诸恶意乐现行法者:乐欲所作相应烦恼数现行故,名现行法。令堕恶趣,故名为恶。行相猛利,故上品摄。由彼种子未被损伏、未被永害,得成就名。

  下面一个,“云何断善根?”这条也很重要,特别是我们原来学唯识的人,解深密经里讲五种,人天种性、声闻种性、缘觉种性、菩萨种性、还有个不定种性。过去有讲决定性有情,绝对不能成佛。学到这个地方你都知道,那些都是方便说,一定不是究竟说。按佛法讲一切众生都可以成佛的,包括这个地方讲断善根,翻过来一页,有这一句话,20页第二行,“非由永拔彼种子故”,如果说断善根,那就永远没有机会了,照这个样子讲。“非由永拔彼种子”不是永远都没有机会了,他还有机会,只是说在这一个阶段,他没有机会,所以我们一定要注意,不要以为那个人断了善根,就永远没有成佛的机会了,不对。

  下面翻回到19页来看,“云何断善根?”在什么情况下叫断善根呢?“为利根者,成就上品诸恶意乐现行法故”,注意,你可能想不通的了,后头是成就上品,“诸恶意乐现行法故”,就是干大坏事的人,就是上品诸恶,就是最坏最坏的。“意乐现行法故”,干大坏事,不仅是人坏,还干出大坏事来。前面那个“为利根者”,我跟你讲,佛法就这个样子,利根就是根性好的,发心不正能干大坏事,发心一正能干大好事,所以佛法里面讲为什么有个“放下屠刀立地成佛”呢,往往干大坏事的人也是很聪明的人,但是不是鼓励大家去干坏事哈,不是说干不了坏事就不聪明了,那不对。就是这种人,按照佛法的话讲,他断了善根,“成就上品诸恶意乐现行法故”,这里面实际包括了“成就上品诸恶意乐”,这只是意业;“现行法故”,就包括口业、语业和身业,从身口意三方面来讲,他都是最坏最坏的。“乐欲所作相应烦恼数现行故,名现行法”,现行法,就是表现有行为了。“令堕恶趣,故名为恶”,有了恶的行为,造的有恶业,有了恶业就要堕恶趣,恶业是因,恶趣是果。“行相猛利,故上品摄。由彼种子未被损伏、未被永害,得成就名。”这个成就,就是指的恶种子没有被降服掉、没有被对治掉。“永害”的害可以讲是对治。佛法一定是对治之法。这种情况下叫断善根。但是你看后面那句话,“由彼种子未被损伏、未被永害,得成就名。”按照我们的讲法,他干了坏事,断了善根了。但是这个地方的解释是,“由彼种子”,这儿种子是指恶业、极大的恶业;“未被损伏、未被永害”,这里面就还潜藏着一层意思,也有可能被损伏,也有可能被永害。所以这个地方讲断善根也是方便说,就是他造了极大的恶业,恶业的力量大,因此他在这一阶段,恶业起作用,他的善根生不起来,所以这个时候他就不可能发的起出离心、发的起菩提心,能够修行。所以看起来他和学佛成佛无缘一样,但是只要他这个恶业的力量结束了,他还会遇到善法,他还会成佛,知道吗

  一定是这个样子的,不是永远都没有机会,一定是暂时没有机会。

  得随顺彼恶友故;

  得随顺彼恶友者:信顺恶友,恶思所思、恶说所说、恶作所作故。

  第二种情况,“得随顺彼恶友者:信顺恶友,恶思所思、恶说所说、恶作所作故。”什么意思呢?就是以恶友为善知识。就是你的言行举止、起心动念完全都是跟恶友言听计从,就是老百姓的话讲的“跟好人学好人”,我们老家讲的跟着斋公跳大神,跟着谁就受谁的影响,所以跟着恶人干恶事,善法就生不起来,当然断善根。所以这个“断”,我的理解是什么?叫做“覆藏”,就是把它暂时的盖起来了、暂时的覆盖住了。就等于天上的太阳月亮一样,乌云密布的时候云层把那个太阳遮住了,本来有太阳时是有光明的,可是乌云一过去,把太阳遮蔽了以后,是不就是黑暗了?可是黑暗以后并不意味着光明永远没机会了,乌云再一过去,太阳又要来的,它一定是短暂的。这是第二种情况。

  彼邪见缠极重圆满到究竟故;

  彼邪见缠极重圆满到究竟者:于无施与、无爱养、无祠祀等所说义,自心生起决定胜解,名邪见缠。最极厚重上品所摄,故名极重。乃至少分未能损减,故名圆满。摧伏善法,不为善法之所摧伏,名到究竟。

  第三种情况。“邪见缠”,“缠”字就很简单了;“邪见”,有没有一成不变的邪见?有没有固定的邪见?没有嘛!一听这个缠字就知道了。什么叫缠?看这个筒筒,你看这个绳子,绑在上面叫缠,它甚至把里面这根粗线缠在里面你都看不见,但是它们绝对不是一起的,一旦你把缠在外面的这根线剥掉,里面的线还是要露出来,所以邪见啊就好比缠到我们人的自性啦,懂吗?所以叫缠。最后这个邪见一拔出去、一破掉之后,自性还会露出来的,这是“邪见缠”。“极重圆满”,什么叫极重圆满?就是邪见到了极点。就像刚才说的一样,比如这个绳子,把这个筒筒缠的密不透风了,就叫极重圆满。如果缠的很稀,这么缠,还没有把它覆盖住。所以有可能邪见起作用,也有可能自性还起点作用。而全部缠的密不透风,一点缝隙都没有,那就全部是邪见的作用。主要是这个意思。那什么叫“究竟圆满”呢?就是最后那句话,“摧伏善法,不为善法之所摧伏。”它把善法覆盖住,善法拿它没有作用,也就是说,这个时候的力量,用今天的话讲,善恶交锋的时候,恶法是占绝对优势。是你拿它没办法,你翻不了盘的,只有等到最后善法的不断积累,善法的力量占到优势的时候,恶又处于劣势。修行就是这样子的,就是我们没有修行之前呢,恶法是占绝对优势的,慢慢的修慢慢的修,善法的力量加强,恶法就不是绝对优势了,只是相对优势。从相对优势到最后没有优势了,那善法的力量就起来了。到最后,慢慢的,你看,它一定是这样子,开始时恶法绝对优势,相对优势,到最后慢慢的是没有优势,棋逢对手了。慢慢的,善法一增长,善法就有优势,相对优势、绝对优势。它一定是这个样子的。这是第三种情况,叫断善根。所以你看这些断善根的情况实际上是不是叫断呢?断了没有?没有

  就等于刚才说的覆盖住了、覆藏住了。就像乌云把太阳遮住了一样。乌云遮住太阳是永远的吗?是短暂的、有阶段性的。所以这个地方说的断善根也是有阶段性的。

  彼于一切恶现行中,得无畏故;无哀愍故;能断善根。

  彼于一切恶现行中等者:谓于一切身语恶不善业诸现行中,无有厌恶,心生欢喜,不见少分所有过患,是故无畏。于他有情乐为损害,名无哀愍。

  第四,“彼于一切恶现行中,得无畏故;无哀愍故;能断善根。”你看,今天的人就是最 这个了。你看,“得无畏故”,他无所畏惧了。“无哀愍故”,就是对一切有情众生的苦难无怜悯之心、无悲悯之心,就是连丝毫同情心都没有。今天我看这种事情还是有的呢,你看穷人靠乞讨为生,他还去偷穷人的钱,你说还有哀愍之心吗?我们一般一看弱势群体就已经很可怜,顿生同情心,他不但不同情,反而去摧毁它,他根本就没有同情之心,这个就叫断善根。“彼于一切恶现行中,得无畏故。”什么叫得无畏?“谓于一切身语恶不善业诸现行中,无有厌恶”,他不厌恶,干坏事干得好,还要为干坏事的人放鞭炮;“心生…

《《瑜伽师地论科句披寻记》读书会现场实录 第10讲》全文未完,请进入下页继续阅读…

菩提下 - 非赢利性佛教文化公益网站

Copyright © 2020 PuTiXia.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