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续本文上一页,点了一大堆菜,我不行,我不吃,我要简单,你觉得你这个对吗?也不对,你还是有执着,你还是有框框,拿来你就吃,猛吃。吃是干什么?填肚子的嘛。我的讲法,为什么要吃饭?让它别闹,你好干事,它一闹可麻烦了。所以生死的问题,解脱的问题,佛法说到底就是让你六根六尘接触的时候,这个六识,不被它所左右,你就成功。而不是说六根不看,把眼睛闭上,把耳朵堵上,这个东西还是不管用的。你把眼睛闭上脑子里也在想哈,你把耳朵堵上,你看他们在干什么,没有消停的。佛法的精神是什么?就是你六根眼耳鼻舌身意遇到色声香味触法六尘的时候,六识起来的时候不在六根六尘里打转转。这才是高妙的。而我们人啊,修行往往就是六根对六尘的时候,他心里起了执着了:哎,我今天又起执着了。你往往是干了坏事才想起,而佛法为什么说要活在当下这一念,就是六根六尘六识三个对着的时候,你当下觉照,这一念才是真功夫。所以唯识佛法里头把这一点最讲得清楚。你比如,你投胎了,投胎生命肯定有差异了,有差异了《瑜伽师地论》就讲,我们凡夫众生的所有东西都是我执起作用,就是32页讲的计我、我所,完了就有我慢,这一切的问题就起来了,但是现实世间的色声香味触法,在我们凡夫你还觉得很好玩的,可是在圣人中,这些色声香味触法在他们看来都是苦,苦的因,轮回的因。在因为你的内心总是跟着它转,你造无边的业,你今天才有生死的苦,所以这个《瑜伽师地论》就讲,
又种子体,无始时来相续不绝。性虽无始有之,然由净不净业差别熏发,望数数取异熟果,说彼为新。
又种子体至说彼为新者:此种子体即阿赖耶。摄大乘说:一切有生杂染品法于此摄藏为果性故,又即此识于彼摄藏为因性故。是故说彼阿赖耶识名种子体,亦复说名一切种识。由彼种子因果展转,如暴流水,恒无止息,是故说言无始时来相续不绝。此种子体虽如前说,随所生处自体之中,余体种子皆悉随逐。然要待业差别熏发,彼随逐种方能取果。由熏发业或净不净,彼所取果爱非爱别。如是数数能取果故,随尔所时,说彼种子假名为新。理实本有,非新起故。如有颂言:无始时来界,一切法等依,由此有诸趣,及涅槃证得。此中界言,即种子义。无始时来,即本有义。复次,当知爱非爱果由业熏发,业异熟故,名异熟果。能取彼业既受果已,势力便尽。此受尽已,余业当生,于五趣中流转不绝。由是说言数数取异熟果。
“又种子体,无始时来相续不绝。性虽无始有之,然由净不净业差别熏发,望数数取异熟果,说彼为新。”什么意思呢?种子体,种子体在哪?阿赖耶识里,“无始时来相续不绝”我在给大家说一下,什么叫相续不绝?佛法对生命的看法,既不同于断灭论者,就是说人死如灯灭,人死了什么都没有了,也不同于常见论者,就是以为生命的永恒的,不变化的。佛法对生命的认识就是相续不绝的。也就是《成唯识论》《摄大乘论》里说的相似相续的。就像人一样,比如我十天不见你,一年不见你,看到还认识你,为什么?因为它是相似相续的,在相似中相续,在相续中相似。你比如你原来的老朋友三五年不见,你看到还认识他,为什么呢?哪怕遇到说:哎,你胖了点,你瘦了点,有点变化,但是他的影子还在,为什么?它的相似,可是五年为什么还胖了点,瘦了点呢?因为是相续的。所以佛法对生命的判断是相似相续,所以就构成了无始来过去现在未来的生命链。“性虽无始有之”,这个性是善恶。就是我今天的话讲,质量。“无始有之”就是你的善恶业好久有点,分不清楚,无始时来。可能是前生,在前前生。就是你的生命转了很多圈了,你搞不清楚的。“然由净不净业差别熏发” 净不净业就是善恶业,善就是指净业,不净业就是恶业。差别熏发就是各有不同嘛。善是善业,恶是恶业。善业也不同的,有的力量大,有的力量小,都是不一样的,“望数数取异熟果,说彼为新”什么叫数数取异熟果,那个异熟果就是我们今天的生命,就是你今天感的果报。为什么呢?我举个简单的例子,你比如你今生受的这些报,业力是什么时候的?前世。从时间上讲,佛法讲现报的一般很少,除非的极重的,要遭现世报的,有点哦。一般的都要通过一定的时间。哪怕的现时报只能叫现世报,还不能叫现时。马上造业就感果的基本上不存在。它一定要有个时间,有个周转期。数数是什么?我们不是讲有情叫数取趣吗,所以数数就是轮回。就是你不是在这个地方就是在那个地方,就在六道轮回里,你不是在人道就是在畜生道,不是在畜生道就是在恶鬼道,要不在天,都是这样转。数取趣就是整个轮回生死。异熟果就是果报体。总的来讲就是我们整个轮回就是由善业恶业所成就的。
若果已生,说此种子为已受果。
若果已生说此种子为已受果者:果未生时,种子但有与果功能,不名已受果。若至现果寿量尽边,无间得生,名已受果。即尔所时,亦名与果。种子势力随与果生故。
天二、结成
“若果已生,说此种子为已受果。”你比如我们现生,这个种子已经感了这个果报了,果报感完了业力就在阿赖耶识里消除了。
由此道理,生死流转相续不绝,乃至未般涅槃。
亥二、显差别2 天一、定受摄2 地一、标决定
“由此道理,生死流转相续不绝,乃至未般涅槃。”什么叫未般涅槃就是你没有成佛成圣贤以前,你都在生死里头的,相续不绝。什么叫生死流转相续不绝?就是在六道轮回里。这个六道轮回怎么造成的?由此道理,什么道理?就是前面讲的一节,什么我执啊,善恶业力,现前的色声香味触造成的,是轮回的因,生死的因。由此道理的此指上面一段讲的,都是我执造成的。有了我执就有我,我所,有了我所就有我慢,有了我慢就要造业,造业就是阿赖耶识里保存,有了善业恶业,自然要受报。你只要有我,你造的业力一定在轮回里,轮回和解脱的根本分水岭就是有我和无我,有我就是生死,就是轮回,无我就是解脱,就是圣人,就是大成就者。所以我常讲,今天这个世道乱七八糟的,很多人都是说他又是罗汉,又是菩萨,又是哪个转世的,前回还有个人跑来说她是观音菩萨的女,我说你简直闹笑话,观音菩萨有你这么丑个女,把观音菩萨都丑化了。所以一般人,你衡量他真的有没有成就,你看他说法里,讲开示里,或者的言行举止里他是不是以自我为中心,自我为中心他任然在生死框框里。这个必然的。可是他处处都体现为一切众生,起大悲心,没有把我放在前头,这种人是一定有修养的。我们也不敢给他贴个标签,这个是四果罗汉,这个八地菩萨,起码他是有成就的。你看嘛,那些有大成就的人,他看到谁一点火气都没有。你看到他,你有火都发不起来。不仅仅如此,他在生活上,其它上一定是非常谦卑,非常低调的,哪怕是走路他都让你走前面,吃菜都让你吃大块的,他吃小的。菩萨的精神嘛。要让别人先。哪怕自己不吃先让别人吃。所以我老讲,原来一个人跑到我这里来:师父,我买了个车,你帮我开光的挂上。好,给他一个。过了几天说:师父,我幸好挂了你那个。我说为什么?他说我今天在高速路上,如果我早五分钟去,我的车子就撞了。我说为什么?他说前面两个车子就撞了,好惨。车子也坏了,人也死了,我太幸运了。我给他讲,如果真是菩萨精神你还不够格。为什么?要是菩萨看到别人在那吃苦就会说要是撞到我的车多好。菩萨精神是代众生受苦的。不是看到别人受苦说:安逸,幸好不是我。所以这些东西实际上是可以看出来的。你发心发起来没有就是在你言行举止中。你心里装的众生你就没有我,你装了我你还能装其它人吗?就像这,我放了个杯子,还能放其它东西吗?要把这个东西拿了,什么东西都可以放。在我们内心也是,你有个我,你还能放其它东西吗?我的我的我的,我的鞋子、我的衣服、我的床铺,我的冰箱,我的工资,怎么又少拿五元。我的吃的你不能动,都这样的。所以这个习气毛病太深了。你需要去体会的。所以发起菩提心来的人,他心里时时都是装着众生的。所以这个是不容易的。所以你看那个修密教的人,前头要四皈依还要念四无量心,修四无量心,他天天都要念。用今天的话讲无非是熏习嘛。所以你每天睁开眼睛都念这个。你每天睁开眼睛都念今天牛奶热了没有?你都是念的这个。别念这个了。念汉传的也可以,每天睁开眼睛就念。要闭上眼睛的时候也念,你要念到没有我的状态,入睡了,你就成了。可是你说不行,我念了睡不着,你没有得法的,当然睡不着。所以他们老是给我讲失眠,我好象一辈子没有感觉到失眠的味道是什么。但我也睡不死,好象哪个动一下,我就醒了。所以佛法里它就是有这么微妙。我刚才讲区分成就没有成就就是看你心里是不是装着众生。只要你心里时时以他人为前提那你就入圣位。但有个问题,你有时候也装着,但一会儿你就忘了。所以你就是假菩萨。那佛菩萨他念念都是这样子的,所以他是真正的菩萨。你们这些人是受菩萨戒的嘛,说发菩提心没有?发了。是发了,豆芽。这个发心就是开始的一念起来。为什么每天都要念,就是要巩固嘛。“由此道理”就是我,最大的敌人,有了这个我,我执那就一系列的问题出来。就造成生死轮回相续不绝。如果无我,安住空性,就没有我执,没有我所,造的就是无漏的因,将来就能证涅槃。就不是生死轮回相续不绝了。就打破生死了。所以修行的路其实很简单,你不要把它搞复杂了。我们今天学佛的人只要听人说这个好,马上搞一通,听那个说那个好又马上搞一通,搞到最后什么也没有搞到。佛法路是很简单的。不要忙了半天和拣垃圾的一样,一个瓶子拣起来,一个纸拣起来,为什么?都可以卖五分钱,堆了一屋子,结果也不值几个钱,人家拣一颗黄金就是一下就比过你了。学佛修…
《《瑜伽师地论科句披寻记》读书会现场实录 第15讲》全文未完,请进入下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