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我的阅读记录 ▼

享受修行▪P3

  ..续本文上一页「见精」就接近「自性」了,但还不完全是「自性」,已经可以感觉到它是不会老的。为什么它不会老呢?因为它是无住的,它是纯粹的能知!讲到这里,各位还是会有一个问题,「我能确定自己有能知吗?」我告诉你,我马上就可以让你确定。像我站在这里,你看见了;我讲话,你听见了,这就证明你有能知。所以,这个不老、不死的纯粹的能知,你可以感觉得到。波斯匿王体会到了以后,痛哭流涕,不是悲伤得痛哭流涕,而是高兴得痛哭流涕。在座的还没有痛哭流涕,大概还没有体会到。

  修行就是在享受不死的乐趣

  我再举一个例子,让大家知道自己真的是不会老。你们一定还记得小的时候,上课听老师讲课的心情,和现在听我讲课的心情,有没有不同?不是讲课的人有没有不同,而是听课的心情,有没有不同?有没有变老?答案是不会变老的,这个心情是不会变的,所以,我们说「人老心不老」。就像我母亲年纪很大的时候,已经快往生的了,我跟她谈话,我觉得她不觉得她自己老了呀!只是觉得这个身体不听使唤而已。所以,老的是我们的肉体,不是自性,我们的自性是不会老,也不会死的。

  当你体会到自性,体会到无住的自性的时候,你就会知道你那最纯粹、最珍贵、最重要的那个部分是不死的。这时你面对死亡,还会有恐惧吗?一点恐惧都没有。当你不怕死的时候,你还会怕什么?什么都不会怕了。这时你就会展现出你的自信,你的坚韧,你可以面对任何灾难!这样和一个会怕死的人相比,和一个没自信的、软弱的人相比,你不是在享受吗?所以,能够体会到无住、能够体会到自性、能够体会到纯粹的能知、能够体会到不死的自性,你整个人就变了,这就是佛法带给我们的好处!我们修行就是在享受不死的乐趣啊!

  五、以爱情为例

  以爱情来做例子,因为大家对这个话题比较有兴趣。

  我现在用「有住」和「无住」来观察爱情。也可以说,从爱情里面来观察「有住」和「无住」的差别,因为爱情是实践的问题,实践的问题一定是「有住」和「无住」相互作用,它不会完全「有住」也不会完全「无住」,而是来来往往、相互激荡的一种平衡状况。

  我们再从它的性质上来分析,从「本明、无明、行、识、名色、六入」来看,「本明、无明、行、识、名色」是属于心灵的部分,之所以会留下「六入」,是因为「爱情」和「身体」是有关系的,至于「六入」以下就不讲了。

  「本明」生出来的是「慈悲喜舍」四无量心,是纯粹的「无住」

  从「本明」这里生出来的,就是「慈悲喜舍」四无量心,它的等级是纯粹的「无住」,是完完全全的「无住」,这样生出来的感情,就是「慈悲喜舍」,是佛菩萨等级的感情。

  「无住」的爱情带有空灵、包容、永恒不变、源源不绝的性质

  接下来,从「无明」来看,「无明」就是「识蕴」、「阿赖耶识」(第八识),属于心理学的「潜意识」。这个层次也会有「无住」的爱情,但是并不纯粹,带有不少「有住」的成分,与四无量心的「慈悲」来比,是受很多限制,因为是「爱情」,就一定会被限定在特定的一男一女之间,这已经是「有住」了。虽然是在这样「有住」的条件限制之下,它里面还是有「无住」的成分,当然,这和「四无量心」相比,它的「有住」就多了。只是在这么多「有住」的限制之下,它还是有一点点「无住」的空间,这样的「无住」的爱情,它带有空灵、包容、永恒不变与源源不绝的性质出来,这就是「有住」中的「无住」。

  「行」的层次的爱情展现出来的是有目的、有责任、有情欲

  再来从「行」来看,「行」就是「行蕴」、「末那识」(第七识),是有逻辑性的思维系统。因此「行」的特质就是展现一套有计画、有系统、有目标的行动;同时也展现了「意志力」的特质,因为要依目标、计画而行的话,是要有「意志力」的。所以,就「行」这个层次来看爱情,就是依目标、计画而执行的爱情,所展现出来的内容是:有目的、有责任、有情欲的……这些都是「有住」的爱情,不是「无住」的爱情!

  所以,依目标、计画而去获得的爱情,一定是「有住」的爱情,得不到「无住」的爱情!因为「十二因缘」就是从「本明」生出「无明」,生出「行」,又生出「识」……因此若依目标、计画而「行」,以「意志力」来得到爱情的话,一定是在十二因缘的「行」以下的爱情。至于情欲,就一定是在「六入」这里,和身体有关,就只能得到情欲这个层次的爱情了。没办法得到上面「无住」的部分,它生不出上面的部分来的,一定生不出来。

  我们知道古代人常是听媒妁之言、父母之命来结婚的。这样就是依目标、计画而「行」,所以得不到那种「无住」的爱情。那么如何才能得到「无住」的爱情呢?现在因为是自由恋爱了,自由恋爱就是不依目标、计画,自由碰到的。这样就会有比较多的机会得到「无住」的爱情,机会比古人要多。

  人人心中想要追求的都是「无住」的爱

  以下都是不幸的例子。

  实例1:以责任为爱。

  有些人决定结婚,是因为要负起责任,所以就答应结婚。但是,现在这个时代,愈来愈开放,大家对真心、真爱的要求愈来愈多,这样的婚姻就会产生问题。我知道很多人接受了这样的婚姻以后,并不幸福。为什么呢?因为人非常奇怪,虽然没有讲出来,可是,大家内心要追求的都是「无住」的爱。

  当然,如果已经决定结婚了,就是已经绑在一起了,合约已经签好了,合约就是条件——不可以再三心二意、东想西想了,想的话就是犯罪——已经是「有住」啊!这时,要他生出「无住」的爱情,生不出来了;他能够生的是「有住」的,因为他是在依目标、计画「有住」的状态做下去的。只能往下生,生不出上层「无住」的爱情的。什么时候才能够生出「无住」呢?就是把限制条件拿掉,没有限制了,就有机会生出来,这是没有办法强求的。

  我上次去美国,听到这么一个例子,已经结婚有了小孩,还是离婚了。他当初是为什么结婚呢?因为他的女朋友告诉他,已经怀孕了,所以就结婚了,其实并没有怀孕。结了婚他还是好好的,并没有问题;可是他的太太有问题,他的太太找人跟踪他、监视他。他在任何一个地方工作,都被跟踪、监视,让他受不了了,后来就离婚了。而他的太太为什么要跟踪、监视呢?因为他是为了负责任而结婚的,可是她心中想要的是「无住」的爱情,她觉得没有得到,所以,一直费心地跟踪、监视……

  一定要在婚前就生出无住的爱

  实例2:以「怜悯」为爱。

  有一对年轻人,相亲后,开始还觉得不错;但是一段时间过后,就发觉不适合,于是,他就直接告诉对方,结果女方受不了,求他不要这样子,不要放弃她。而且扬言他不娶她的话,她就要自杀了。这时男孩子的怜悯心就出来了,就决定:好吧!结婚吧。结婚以后,小孩子一生出来就反目成仇,因为大家要的不是怜悯,是要无住的爱啊!但是,她也弄错了,你用求的,用自杀来威胁,只能得到别人的怜悯啊!所以,如果在婚前没有生出「无住」的爱,结婚以后就糟糕了,「无住」的爱是生不出来的。所以,一定要在婚前就生出无住的爱。

  以上都是因为没有把「有住」与「无住」弄清楚之故,若弄清楚了,你就知道,如果用「有住」的方式,比如说,想要追这个女孩子,然后,定下计画一步步执行,这样是可以把人追到,但是「心」追不到!过去几十年前的人没那么讲究,只要人追到就算成功了,至于「心」有没有追到,就比较不讲究了;但是现在愈来愈讲究了,所以,不幸的问题就跟着来了。

  实例3:英国查理王子与黛妃、卡蜜拉的爱。

  我们再来看英国的查理王子与黛妃的婚姻,黛妃的悲剧是很让人惋惜的。查理王子先认识卡蜜拉,当他还很年轻,可能还不到二十岁的时候,就认识了卡蜜拉,而且感情不错。可是,卡蜜拉没有贵族血统,只是一个富商的女儿。这个时候,我猜想卡蜜拉和王子之间,已经产生了「无住」的爱情。但是,王子还那么年轻,哪能搞得清楚什么「有住」、「无住」?他们那边也没有佛法,是不是?即使有佛法,也没有人讲啊!今天我是第一个讲的。当然他搞不清楚自己的爱,到底是属于哪个层次的?有多重要?所以,在王室的反对之下,他也就算了,没有坚持,屈服了。也可以说,他不知道「无住」的爱是那么的重要,他也无法了解。这时,王室就帮他找了有王族血统的黛妃,黛安娜人也非常美丽,条件很不错,当帮他们配对的时候,我想,他看了也觉得不错。但他们之间的交往,却是依目标、计画而行;当然,他们之间应该也会产生好感啦、吸引力啦,不然怎么会接受呢?所以,当他们已经决定结婚而还没结婚的时候,卡蜜拉受不了了,就找另外一个军人结婚了。当然查理王子的婚姻也是轰动全世界的,大家都会想:从此王子与公主过着幸福、快乐的日子……

  可是两人结婚以后一点都不幸福,也不快乐,为什么?因为他们之间没有生出「无住」的爱!「无住」的爱还没生出来就结婚了,那就永远生不出来了,没有办法。结果,查理王子当然又偷偷地与卡蜜拉来往,于是就被狗仔队逮到了。我想逮到与否,结果都一样,黛妃早就感觉到了。因为大家对「无住」的爱,在潜意识层次是清楚的。后来,又晓得他们在暗通款曲,她当然受不了,之后,她就开始报复,因爱生恨,弄到最后车祸身亡,悲剧收场。

  而卡蜜拉在黛妃还没死时,就跟先生离婚了,直到现在,终于和查理王子结婚。他们的爱情苦熬了三十年,太悲惨、太辛苦了。早知道,他们一开始就坚持,就不会发生后来…

《享受修行》全文未完,请进入下页继续阅读…

菩提下 - 非赢利性佛教文化公益网站

Copyright © 2020 PuTiXia.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