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我的阅读记录 ▼

「入解脱门」与「出菩提路」(上)

  

「入解脱门」与「出菩提路」(上)

  

  

主讲:梁乃崇教授

  

  

时间:2004年5月2日

  

地点:新竹─台中─台北连线法会

  

纪录:张春美

  

整理:汪满妹

  

  

  

真爱在你、我的内心里

  

  

我们以前就探讨过「美在哪里?」这个问题;我现在可以扩大来问「感情在哪里?」「爱在哪里?」「慈悲在哪里?」或者是「真情在哪里?」当我们这样问「爱在哪里?」时,大家心里大概就会浮出两个恋人在拥抱或是亲吻的形象、符号。那我就要问:恋人在拥抱或是亲吻,就代表有爱吗?真的那就是爱吗?这样一问时,你也许会发现其实不是;可是世人都会认为那样就是。那真正的爱在哪里呢?还是像以前问美在哪里时的答案一样:在人的心里!

  

  

人是在追求美、追求爱的,可是这个观念如果没有理清楚的话,就会搞错了地方;搞错了地方就会追求不到,自以为得到了,事实上是没有得到!所以这个部份最重要的就是要把它看清楚。

  

  

很多电影明星,他们是在追求美、追求爱的,可是他们所做的却全弄错了。所以现在的影片,每一部一定都有拥抱或亲吻,不这么做不行的。他们会这么做就是要表达爱,但是爱却不在那里!那么爱在哪个地方呢?我告诉大家:爱在心里!这个答案对我有用,对大家有没有用呢?那是要大家自己去探索的。一旦探究出来了,真正体会到「爱在心里」,这样你就等于活过来了;如果没有弄懂,就等于没有活过来。用现在的语气来讲,你等于是一个机器人;用佛法的语言来讲,你是一个着相的人。尽管你也亲吻、也拥抱了,你以为追求到了,以世俗、社会的标准来看,也好像你已经得到了;但是你的内心深处知道你没有得到,所以你会不安,会继续更努力地追求,更努力地去拥抱、亲吻;而当你这样苦苦地去追寻的时候,你会发现只找一个对象拥抱、亲吻不够,得找第三个、第四个……

  

  

你看现在有些名人,尤其是西方的那些名人,他们的生活型态就是这样!他们的目标找错了,他们找的是爱的形式,那里并没有真爱!所以当他们找到的时候,也就是结束的时候。我很少看报纸,偶尔一翻开报纸就会看到这些状况,像是英国足球明星贝克汉,搞了一大堆乱七八糟的事情,我一看就是这个问题呀!很多人看到他们这种搞法,很羡慕的,不然报纸为什么登那么大?还有那么多人去看!他们这种努力追求的方式,在我看起来就是人类的病、人类的痛苦!因为事实上他的内心会感受到不对;因为感受到不对,于是就会想要再突破;而突破的方式却又更不对,更有问题。整个问题的症结出在哪里呢?最大的症结就是目标弄错了!爱不在拥抱、不在亲吻这些被知的形象上;而是在你、我的内心里!

  

  

他追求的愿望是对的,只是方法错了!为什么会错呢?就是着相,只看到爱的形象;看不到爱的本质,爱的本质不在形象上。这种情况下,我们要做的一件事情,就是去寻找「真正的爱」在哪里?不是我告诉你:在你、我的心里;而是你自己要去找的!我告诉你:我找到了,「真正的爱」就在心里。那对我有用,对你是没有用的;要对你有用,得自己去找!

  

  

  

要把心中的爱启发出来还是得借用工具

  

  

对我来讲很简单啊!既然我知道爱在心里,我就在心中追求啊!我就不会去做那些颠三倒四的笨事情,不会有这个问题呀!我知道自己该怎么做;那我要怎么帮助别人在心中追求呢?这时我就要用到外面的形式了,像拥抱、亲吻这一类的东西就得去运用。正如同一个艺术家要把心中的美感传达给别人时,他该怎么做?他就画一幅蒙那丽沙的微笑给别人看啊!就把别人的美感启发出来了。方式完全一样,我就借用外界的这些工具,把别人心中的爱启发出来,这样就有真正的爱了。如果我在使用工具的时候,以为这些工具就是爱,那就弄错了,那里是没有爱的,只是启发爱的工具而已。这一点只要弄清楚,那么我们就可以度别人;如果你已体会到了「爱在心里」,所以认为这些工具都不是真的爱,都是假的,因此统统都不用,完全排斥掉,那么你就只能自觉自度,没有办法觉他度他。

  

  

菩萨知道爱是在心里,同时也知道要启发别人的爱,是需要透过有相的工具的。为什么是这样呢?因为有相的工具是被知的,而真心是不被知的,不被知的东西人家看不见,你没有办法拿它去启发人。要让人看得见,你就要拿一个人家可以看见的东西,才能把你的讯息传递出去啊!所以度他觉他一定要用到被知的相;但是我们要了解被知的相不是爱、不是美、不是慈悲,它只是启发的工具。这样我们才能够把别人心中的爱,心中的真、善、美,心中的慈悲喜舍……等等启发出来。

  

  

我今天讲的这个爱,应该是西方所说的「Love」。西方「Love」的含意,据我所知就是中文的仁慈、慈悲;而不是佛经里的爱欲,这是翻译上造成的偏颇。大多数的含意是指慈爱,所以我用西方的「Love」就不是那么狭窄的指爱欲了。

  

  

  

如何庄严佛土、现如来

  

  

作为一个修行者,若能弄清楚真实状况,就可以走得出来。我知道很多修行者也知道爱不在拥抱、亲吻那些动作形象上;知道了以后就会修了,但也只是小乘的修法而已。他自己的内心是有了真正的爱、真正的慈悲,可是发散不出来,也就是没有办法做到自度度他、自觉觉他、觉行圆满。为什么会这样呢?爱不在有相的形式上,而是在心里——这个认知是正确的;但是因而要把这个有相的形式完全排除掉——这又不对了。因为我们把它当作启发人心中的真善美、慈悲喜舍的工具来使用的话,它是很好用,很有价值的。如此它的缺点就没有了,而它的优点就呈现出来。所以这个有相的东西的是非、善恶、功过,不在相本身,而是在于使用者的脑筋清不清楚。会用它,它就是好工具;不会用它,它就变成是你的执着、你错误的根源。

  

  

菩萨乘就是懂了这一部分,所以会用这个工具来度众生;当他用这个工具来度众生的时候,他就是在做「庄严佛土」!讲得更清楚、具体一点就是:当菩萨用有相的工具,来启发人们心中的慈悲喜舍、真善美……时,他就是在做「庄严佛土」的工作,这样就是「庄严佛土」!更深一层的话,这叫「现如来」。如来怎么现?如来是纯粹的能知能觉,是完全不被知的,怎么现?只要现,就是有相,就被人知道啦!所以《金刚经》的那句话:「凡所有相皆是虚妄,若见诸相非相,即见如来。」你要懂得这些相里没有真正的爱,但是它却是启发的工具,把别人心中的佛性启发出来,这就是「现如来」。这样的事情,我们时时刻刻都可以做。

  

  

  

未入解脱门也可以出菩提路

  

  

我们的修行是要先入解脱门,也就是体会到真正的能知能觉,再来做出菩提路。出菩提路要怎么做呢?就是前面我说的那个作法。那么出菩提路又是什么意思呢?就是从离相的世界——「入解脱门」,回到有相的世界。回来干什么?回来度众生。怎么度?回来不是来做人的,回来是来跟众生过同样的生活,众生看你,你也不过是个跟他一样的众生——外型是一样的。那你在做些什么?你就是在做启发众生心中佛性的工作啊!也可以说:你就像艺术家一样,启发人们心中的美;你就像慈善家一样,启发人们心中的善;你就像爱人一样,启发人们心中的爱……就是做这些事情!那怎么启发呢?就是借用这些有相世界的「相」来启发啊!你当然知道这些相是虚妄的;但并不因这些相是虚妄的,就不要它、不理它;而是要好好地用它做为工具,来启发人们心中的佛性。这样做就是「现如来」!就是「庄严佛土」!

  

  

我们讲出菩提路的时候,就这么讲了。可是很多人就做了个诠释:好!那我现在就专心的入解脱门;出菩提路的事情,等我入了解脱…

《「入解脱门」与「出菩提路」(上)》全文未完,请进入下页继续阅读…

直接转到: 第2页 第3页

菩提下 - 非赢利性佛教文化公益网站

Copyright © 2020 PuTiXia.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