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我的阅读记录 ▼

佛学与科学的交会▪P5

  ..续本文上一页它吸进去,那个地方就变成黑洞。科学讲的黑洞是这样子的。那我们佛法有没有呢?是有对应的。但是你要修行,修到涅槃。涅就是黑、盘就是圆,一个黑的、圆的,不就是黑洞吗?

  

这个在形象上面已经对应了。至于涅槃是什么味道?你要修呀!你没有修,光是听这个名辞,你是不知道的。你修,就是拿自己做实验;自己进入涅槃,就是进入黑洞。等你进过一次以后,就会知道,原来涅槃是这么回事。这个要自己做的,佛法不会跟你戏论。

  

  

如果你自己不修,自己不做,涅槃是什么味道,终究与你无关。涅槃是什么?用世间人的说法,就是死跷翘,什么都没有了,彻底的空解。那个什么都没有啊,是很彻底的,连命都没有,是这个状况。通常一个人如果功力不够,靠近涅槃状况的时候,就会害怕。因为那个跟死差不多的,他会害怕,马上就出来,不敢进去。那是不是我们大胆一点,进去就是了?功力不够的,进去就出不来了,圆寂了!所以你问:「有什么关系?」,就是这样的关系。

  

  

反物质对应到佛法的哪一个部分?这个我不知道。至于黑洞之后有没有白洞?有,有白洞,那就是从涅槃出来,也就是乘愿再来。所以,科学的那些东西,都可以在佛法修行里面找到对应的。

  

  

你喜欢对应吗?我告诉你更精彩的!修行到了相当程度,你自己心中会有星星、月亮、太阳,全部都有。但是,如果你自己没有实际体验,就只好听人家胡说八道,是真是假,你也不知道。这个完全都是要靠自己去体验的。

  

  

  

问:佛法所讲的地狱,或者无间地狱,在物理学上,有可能被证明出来吗?

  

  

师:物理学没有办法。佛法涉猎的很多内容,是科学接触不到的。因为科学自己把它限制在一定要用五官、六根所能够测量、观测、接触的对象,除此以外,他不管。佛法没有这么狭隘的限制,所以不一样。

  

  

问:请问梁教授,涅槃的经验,是需要经过打坐,还是其他任何的方式都可以?

  

  

师:并不一定要打坐,但是在到达涅槃的过程中,是要有打坐这个过程。以我自己的经验,它出现的时候,并不是在打坐的时候。我每次那些很特别的状况出现的时候,都是在跟我的道友在聊天的时候,它就出来了。真正有意要它出来时,反而出不来。

  

  

问:涅槃是不是跟「定」有关系?是不是要从定来进入涅槃呢?

  

  

师:有,有关系。而且那个定,要定到什么程度呢?八地菩萨的不动定。不动就是不变,那个时候,才能够破时间。

  

  

问:第九地还是第八地?

  

  

师:八地,至少八地。当初我了解时间的时候,大概在第八地。

  

  

问:到第八地?我知道通常我们入定,有初禅、二禅、三禅…,可是我不知道八地菩萨的定是到哪里?

  

  

师:那就不用知道,没关系啦!我们要有一个态度,不知道就不知道,知道就知道,这样子就好了。

  

  

问:梁教授,如果要测量定的层次,最好的尺度是什么?

  

  

师:要看你用什么尺度去量啦!我现在讲的尺度,不是一般讲的这种尺度。

  

  

问:测不准吗?

  

  

师:不是测不准,是测不到。不可测、不可量、不可说、不可思、不可议,思议所不及。

  

  

问:请问梁教授,要达到无生法忍,要到第八地才成;对我来说,禅定好像非常难,我的心比较乱,定不了那么深,可是我要想今生今世解脱,是不是念佛比较保险一点?

  

  

师:你说往生是吗?

  

  

问:对。

  

  

师:往生是比较容易的一条路,但是很慢哦!你到了阿弥陀佛那个世界的话,那边很慢哦。

  

  

问:那没关系,慢慢学。

  

  

师:那也可以,不是说不可以。像我的师父,以前对我们讲的话,对我们问的:「往生阿弥陀佛好不好?」他说:「唉呀!不要、不要,那是幼稚园,不要去,太慢了!」现在我不这样讲,因为我后来的了解,可以去,如果那边嫌慢的时候,就再回来。我们这个娑婆世界,就是高风险、高利润;阿弥陀佛那里是低风险,低利润。

  

  

问:如果有人说,涅槃只是一个假设,我们要怎么样来回应?

  

  

师:不需要回应,不用回应啊。笑一笑就好了;或者就说:「是不是假设,你自己去涅槃一下,不就知道了。」当然也不是他要去就能去,不是那么简单的。并不是死翘翘就是涅槃;你死了还不算涅槃,涅槃是连识心都死掉。

  

  

问:涅槃跟空有什么关系?

  

  

师:涅槃比空还要深。

  

  

问:请问梁教授,科学是属于客观性、逻辑性的东西;而梁教授您的经验,以科学的观点来看,都是比较个人的。有什么办法,可以帮助科学来了解您的经验?

  

  

师:不需要啊!要了解的话,他们自己来了解,他们自己来修就可以了。但是他们自己如果有很多限制,不可以这样、不可以那样,那他也进不来。佛法并没有说,不准你来学;都是他们自己限制的。

  

  

我体会到的东西,都是宇宙里真实存在状况;用佛法来讲,那叫做实相,并不是去编造的。至于说,能不能repeat,要不要repeat,还是一句老话,你要去做。佛经里面写了那么多东西,那个都是人家repeat过的纪录,还不是照样在repeat、重复啊!等你修过的那个路程,你就会发现:「哦!原来他们讲的东西,就是我走过的路。」

  

  

你们问我,我读经的经验,是怎么样?那个经,当我不懂的时候去读它,我不会懂的。并不是一个本来不懂的人,读了经就变懂,我觉得不可能;经书是给已经懂的人拿来印证的,「哦!我的经验跟他是一样的。」是这样子的。我从来没有一次,把一个不懂的经,就这么读、读、就读懂了,从来没有。都是等我懂了以后,才恍然大悟,「噢!原来经上讲的是那么回事!」,都是这个样子。所以我知道,那个经典留下来,是给已经懂的人拿来验证的。这个验证很重要哦!如果你自己虽然有了这个经验,但没有人验证,你心里面就还是会疑惑,这个到底对还是不对,是不是幻觉啊?会有这些问题。与经典互相验证以后,你心里就踏实了,「哎!找到了,原来三千年前,有人也走过这条路!」所以,经典是用来验证的。

  

  

你们问我,身体的病痛,和修行有没有关连?当然有,关连非常密切,而且非常复杂。里面丰富到你难以想象,也复杂到你难以想象。很多佛教徒说:「这个臭皮囊不要管它,不要了。」其实,说我们的身体是臭皮囊,只是一个方便的手段,用来解脱某一种纠缠、和痛苦的一种手段。并不是说,你可以把你的身体搞得很烂,更不是一定要把它摧残得很烂,你就解脱了,不是这个意思的。身体是一个修行非常重要的工具,你要非常的珍惜它。

  

  

问:当一个人有相当的程度禅定以后,是不是会产生很细的心思,去寻找病源?

  

  

师:是可以找。

  

  

问:除非有入定?

  

  

师:对。如果我有入定,我要去找那个根源;我找到根源,就把可以它化空。当你真的把它化空,解掉了以后,那个病就不见了,就是不见了。就跟电脑,软体里面有病毒的时候,你把它拿掉,那个问题就不见了,一个道理,原因是一样的。

  

《佛学与科学的交会》全文阅读结束。

菩提下 - 非赢利性佛教文化公益网站

Copyright © 2020 PuTiXia.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