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我的阅读记录 ▼

般若摄颂释▪P4

  ..续本文上一页礼圣者文殊师利!

  

尔后世尊为彼等四众眷属皆大欢喜,复说此般若波罗蜜多。尔时,世尊说此等偈曰:

  

第一品

  

心怀喜敬最胜信,除盖烦恼而离垢,

  

行众生利寂静者,请听般若勇士行。

  

此赡部洲诸河流,具花果药林得生,

  

悉源住无热恼海,龙王龙主威神力。

  

如是佛之诸声闻,说法讲法依理诠,

  

获无上乐得彼果,皆依如来威德力。

  

何故如来宣法理,佛陀弟子修学彼,

  

现前所学如实说,佛威力致非自力。

  

最胜般若不可得,菩萨觉心皆不得,

  

闻此无痴不恐惧,彼菩萨行善逝智。

  

色无受无想行无,识处纤尘亦非有,

  

不住万法无住行,无取获诸佛菩提。

  

如遍行派之具鬘,慧观无缘灭蕴得,

  

菩萨通晓如此法,不证涅槃彼住智。

  

此慧为何属何者?何来思择法皆空,

  

详察无沉无畏惧,彼菩萨即近菩提。

  

设若不知有色想,受行识蕴而行持,

  

思此蕴空而菩萨,持相非信无生理。

  

非色非受非想行,于识不行无住行,

  

彼不缘行智慧坚,具无生智胜寂定。

  

菩萨于此自寂静,彼是前佛所授记,

  

彼无我入起定想,因彻知法自性故。

  

若如是行行佛智,彼知无行真行故,

  

行持何法皆不缘,此即行持胜般若。

  

何法非有彼称无,凡愚观其为有无,

  

有无此二是无法,菩萨知此则定离。

  

此知五蕴如幻术,不执幻蕴各相异,

  

离种种想寂灭行,此即行持胜般若。

  

具善知识具胜观,闻诸佛母全无惧。

  

谁依恶友仰仗他,彼如新罐触水毁。

  

何故此者名菩萨?能断贪求尽诸贪,

  

无贪获证佛菩提,是故此得菩萨名。

  

何故彼名大菩萨?堪为有情众之最,

  

断众生界诸重见,是故得名大菩萨。

  

大施大慧及大力,趋入诸佛胜大乘,

  

披大铠甲降魔幻,是故得名大菩萨。

  

幻师十字街幻变,多士众首斩千万,

  

所杀如是菩萨知,众生如化无畏惧。

  

色想受行以及识,未缚未解本非有,

  

行持菩提无怯心,此是正士胜铠甲。

  

何名菩提之大乘?乘之令众趋涅槃,

  

此乘如空无量殿,得喜乐安最胜乘。

  

谁乘去所不可得,谓趋涅槃实不得,

  

譬如火灭无去处,因是称说彼涅槃。

  

菩萨前际与后际,现在不得三时净,

  

彼是无为无戏论,此即行持胜般若。

  

菩萨通晓证知时,思维无生如此行,

  

起大悲无众生想,此即行持胜般若。

  

若起众生痛苦想,思利众生除痛苦,

  

执我众生之菩萨,此非行持胜般若。

  

知诸有情与我同,知一切法如众生,

  

无生与生不分别,此即行持胜般若。

  

世说尽其有名法2,普皆离生真实灭,

  

唯得无死妙本智,故名般若波罗蜜。

  

菩萨无虑如此行,知具妙慧住等性,

  

彻了诸法无自性,此即行持胜般若。

  

第二品

  

不住于色不住受,不住于想不住行,

  

不住何识住法性,此即行持胜般若。

  

乐苦爱厌常无常,我与无我真如空,

  

得果罗汉皆不住,不住独觉及佛地。

  

导师不住无为界,不住有为无住行,

  

如是菩萨无住住,无住即住佛说住。

  

思成善逝之声闻,欲成独觉成佛陀,

  

不依此忍不能得,如同不见此彼岸。

  

讲法听闻所说法,证果缘觉世怙主,

  

明智所得之涅槃,此皆如幻如来言。

  

四种行者不畏彼,知谛佛子不退转,

  

罗汉除垢断怀疑,四善知识所摄持。

  

明智菩萨如是行,不学罗汉缘觉地,

  

为一切智学佛法,一无所学即为学。

  

色增减取故非学,非执种种诸法学,

  

学亦缘取一切智,定生此即喜德学。

  

色非智慧色无智,识想受行皆非智,

  

此等中亦无有智,此同虚空无异体。

  

所缘自性无有边,有情自性亦无边,

  

虚空界性亦无边,世间解智亦无边。

  

导师说想是此岸,破想而断趋彼岸,

  

离想得此到彼岸,彼等安住佛经意。

  

设佛恒河沙数劫,住世普传众生音,

  

本净有情岂能生?此即行持胜般若。

  

如来此述某一时,我随说胜波罗蜜,

  

尔时先佛授记我,未来之时得成佛。

  

怙主行持此般若,何人恭敬而受持,

  

毒刃火水不害彼,魔王魔眷亦无机。

  

有者于佛灭度已,建七宝塔供养之,

  

佛塔数等恒河沙,遍满佛土千俱胝。

  

设若无边俱胝刹,尽其所住众有情,

  

唯以天花香涂香,三时劫或过彼供。

  

于生导师之十力,佛母经函谁缮写,

  

系带供奉花涂香,造塔供养福不及。

  

佛此般若大明咒,能灭有情众忧苦。

  

过去十方世间怙,学此明咒成药王。

  

行利心怀慈悲行,学此明咒智证觉。

  

当知有为无为乐,一切安乐由此生。

  

种播于地将出生,得以聚合生众色。

  

五度菩提诸功德,此等皆由般若生。

  

轮王常由何道行,七宝四兵经彼道,

  

如来般若从何行,诸功德法随彼行。

  

帝释提问请佛答,设若恒河沙佛刹,

  

盈满如来之舍利,然我取受此般若。

  

我非不敬舍利子,般若熏修成应供,

  

如依王人受敬重,佛陀舍利依般若。

  

具德无价摩尼珠,置于何箧应礼敬,

  

取出亦于箧爱重,彼等功德即宝珠。

  

如是依胜般若德,佛灭舍利得供养,

  

《般若摄颂释》全文未完,请进入下页继续阅读…

✿ 继续阅读 ▪ 闲谈问答录

菩提下 - 非赢利性佛教文化公益网站

Copyright © 2020 PuTiXia.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