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我的阅读记录 ▼

般若摄颂释▪P5

  ..续本文上一页r">由此谁欲持佛德,应取般若此解脱。

  

布施前行即智慧,戒忍精进禅亦尔,

  

为善不损故摄持,此示诸法唯一理。

  

如赡洲树千俱胝,不同种种多形色,

  

唯说树影之一名,影无种种无差别。

  

佛陀此五波罗蜜,亦得般若之名称,

  

为遍知果普回向,六度一味归菩提。

  

菩萨若本未尽知,宣说色想受行识,

  

无常行持假般若,智者永不坏诸法。

  

非色非受不缘想,不缘行识尽了知,

  

万法无生空性理,此即行持胜般若。

  

有化恒河沙数刹,众生皆证罗汉果,

  

书此般若经函赠,最上有情福更胜。

  

因说第一修学此,能宣诸法此空性,

  

闻彼声闻速解脱,证得独觉佛菩提。

  

无芽世上不生树枝叶花果岂能出?

  

无菩提心世无佛,焉生帝梵声闻果?

  

何时日轮光芒照,尔时众生勤行事,

  

智为慧生菩提心,依智众具功德法。

  

如无热海无龙王,此赡洲河岂能流?

  

无河不生花及果,亦无大海众宝色。

  

无菩提心善逝智,一切世间岂能生?

  

无智无德无菩提,如海佛法亦成无。

  

此世能明诸含识,为照亮故放光芒,

  

日轮一光最至上,能明群光皆不及。

  

所有声闻施持戒,修行所生福德资,

  

菩萨一念随喜心,声闻众福不可比。

  

先佛俱胝那由他,住千俱胝无边刹,

  

离忧世间诸怙主,为灭痛苦示宝法。

  

初发殊胜菩提心,至诸导师妙法尽,

  

期间如来诸福德,具波罗蜜佛陀法,

  

佛子声闻学无学,有漏无漏之善法,

  

菩萨集已作随喜,利生回向大菩提。

  

回向设若心起想,觉想回向众生想,

  

想故住见心著三,有缘非入普回向。

  

如是此法即灭尽,回向之处彼亦尽,

  

知不以法回向法,彻知此理乃回向。

  

执相彼非真回向,无相菩提真回向,

  

如吃杂毒上等食,佛说缘白法亦尔,

  

故当如是学回向,依佛洞悉善行相,

  

如此出生如此相,随喜如此普回向。

  

福德回向大菩提,无毒成佛依佛说,

  

如是回向之勇士,胜世有缘诸菩萨。

  

无导天盲千万亿,不晓道岂入城市?

  

无慧无目此五度,无导不能证菩提。

  

何时以慧尽摄持,尔时得目获此名,

  

如画竣工无眼目,未点睛前不得资。

  

有为无为黑白法,慧破尘许不得时,

  

世间入于般若列,犹如虚空毫不住。

  

设思我行如来智,解众那由他多苦,

  

计众生想之菩萨,此非行持胜般若。

  

菩萨先前行持时,行此般若无疑知,

  

闻即彼起本师想,依此速证寂菩提。

  

昔行时事无量佛,然若未信佛般若,

  

闻已慧浅彼弃此,舍无救护堕无间。

  

故欲证佛最胜智,于此佛母当起信,

  

犹如商人至宝洲,荡财返回非应理。

  

当知色净果清净,果色清净遍知净,

  

遍知果净色清净,如虚空界不分割。

  

第三品

  

勇士所行依般若,真超三界非解脱,

  

虽除烦恼示投生,无老病死示死殁。

  

众生身陷名色泥,漂似风轮生死中,

  

知迷众如兽入网,智者如禽游虚空。

  

行清净者不行色,不行识想受及行,

  

如是而行断诸贪,行解脱贪诸佛智。

  

明智菩萨如是行,断贪趋向无贪执,

  

如离罗睺日昭住,失火焚烧草木林。

  

诸法自性净普净,菩萨慧观般若时,

  

不缘行者一切法,此即行持胜般若。

  

第四品

  

天王帝释问佛尊,菩萨如何勤行智?

  

蕴界尘许不勤行,不勤于蕴菩萨勤。

  

谁闻此法如幻化,无疑学复行加行,

  

知彼久远入大乘,事佛俱胝那由他。

  

入多由旬荒道人,见牧牛人交界林,

  

思乃临近村城兆,得安慰无盗匪惧。

  

如是寻觅菩提时,得闻诸佛此般若,

  

彼得慰藉无畏惧,非罗汉果缘觉地。

  

如人为观海水往,见树林山仍遥远,

  

不见彼等遥远相,思近大海无怀疑。

  

当知已入妙菩提,听闻如来此般若,

  

纵未得佛亲授记,不久自证佛菩提。

  

春季好时树叶落,枝不久生叶花果,

  

谁手中得此般若,不久获证佛菩提。

  

犹如孕妇受苦逼,彼谓已至分娩时,

  

菩萨听闻如来智,生喜求疾证菩提。

  

行胜般若瑜伽者,不见色之增与减,

  

不见非法法法界,不证涅槃彼住智。

  

行此不计佛诸法,五力神足寂菩提,

  

远离分别依加持,行此即行胜般若。

  

须菩提问说月佛,何为喜功德者障?

  

佛言成为障碍多,从中稍略普宣说。

  

缮写佛此般若时,不同辩才纷涌现,

  

未利众生似闪电,疾速退失是魔业。

  

讲此之际有生疑,导师于此未言及,

  

我名种族地姓氏,不闻弃此是魔业。

  

不明此理舍根本,愚昧不解寻枝叶。

  

如得象复寻象迹,听闻般若寻经同。

  

如人获具百味食,得妙食寻菲薄食,

  

菩萨得此波罗蜜,罗汉果寻菩提同。

  

贪求恭敬图利养,以有见心熟俗家,

  

舍法而行非法事,弃道入歧是魔业。

  

尔时希求起信已,去听闻此微妙法,

  

知说法师依琐事,不喜不悦而离去。

  

是时出现此魔业,彼时扰乱众比丘,

  

不令受持此般若,余多违缘亦屡现。

  

有人已得无价宝,稀有恒时害亦多,

  

如是如来胜般若,法宝难得害亦多。

  

新入乘之浅慧者,未…

《般若摄颂释》全文未完,请进入下页继续阅读…

✿ 继续阅读 ▪ 闲谈问答录

菩提下 - 非赢利性佛教文化公益网站

Copyright © 2020 PuTiXia.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