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续本文上一页nter">诸佛之此菩提生,离有实性虚幻生。
水滴满瓶始末间,涓涓必渐盈彼器,
初心亦胜菩提因,渐圆白法终成佛。
行空无相无愿法,不证涅槃不持相,
犹如舟子善往来,不住两岸不住海。
如是行持之菩萨,无佛记证菩提想,
此无菩提无畏惧,此行即行善逝智。
世间荒途饥馑疾,见而不惧披铠甲,
后际恒勤尽了知,尘许不生厌倦意。
菩萨行持如来智,知蕴本空且无生,
未入定悲入有情,期间佛法不退失。
如有善巧诸德人,具力知技勤难事,
投抛工巧臻究竟,知成幻术欲利生。
偕同父母及妻子,行至众怨荒野路,
彼化勇敢众多士,安稳行程还家园。
尔时善巧之菩萨,于众生界生大悲,
尽越四魔及二地,住胜等持不证觉。
风依虚空水依彼,大地依彼生依地,
有情造业因即此,虚空何住思此义。
如是菩萨住空性,知有情愿作所依,
展现众多种种事,不证涅槃不住空。
何时菩萨明而知,行此空寂妙等持,
其间全然不修相,住无相寂最寂行。
如飞虚空鸟无处,非住于彼不堕地,
菩萨行持解脱门,不证涅槃不持相。
如学箭法空射箭,余箭随后不间断,
前箭不得落地机,彼人想时箭坠地。
如是行持胜般若,智方便力神变行,
彼等善根未圆满,期间不得妙空性。
如比丘具神变力,住空顿时显神奇,
行住坐卧四威仪,彼无厌烦无疲倦。
聪睿菩萨住空性,智神变竟无有住,
为众生现无边事,俱胝劫间无疲厌。
如人处于大悬崖,双手撑伞空中跃,
身体下落不坠入,大深渊底直行进。
具有智悲之菩萨,手握方便智慧伞,
悟法空性无相愿,不证涅槃法亦见。
如欲珍宝赴宝洲,已得珍宝返家中,
商主非独以安生,令亲友众不悦意。
菩萨诣至空宝洲,获得禅定根及力,
不喜独自证涅槃,而令众生心忧苦。
如求利商熟知故,中经都市城邑村,
不住彼处及宝洲,知不住家通路途。
明了菩萨则通晓,声闻独觉智解脱,
不住于彼及佛智,不住无为解道理。
何时慈心结缘众,行空无相愿等持,
彼者既不获涅槃,亦不可立有为处。
如化人身非不现,彼以名称亦能立,
行解脱门之菩萨,彼以名称亦能立。
若问行为以及根,菩萨不说空无相,
不讲不退转地法,知彼尚未得授记。
第五品
罗汉地及缘觉智,三界梦中亦不希,
见佛亦为众说法,知彼得不退转记。
梦见有情三恶趣,刹那发愿断恶趣,
谛实加持熄烈火,知彼得不退转记。
人间鬼魅疾病多,利悲谛实加持息,
而无执心不生慢,知彼得不退转记。
自在种种谛加持,我得授记起慢心,
执余菩萨予授记,当知住慢智浅薄。
名因生魔至近前,说此即汝及父母,
汝祖七代之间名,汝成佛号乃是此。
头陀戒行如何得,汝昔功德亦如是,
闻此骄慢之菩萨,当知着魔智浅薄。
依于极静村落城,深山静林阿兰若,
自赞毁他之菩萨,当知着魔智浅薄。
常居村落都城邑,成熟有情勤菩提,
不求罗汉独觉地,此谓佛子之远离。
五百由旬之深山,布满蛇处住多年,
不知寂静之菩萨,得增上慢杂而居。
菩萨勤利众生得,禅力解脱根等持。
轻思此非行寂静,佛说彼住魔行境。
于住村落或静处,离二乘心定大觉,
利生寂静之菩萨,妄念揣度坏自己。
故勇意寻妙菩提,善巧必定摧我慢,
如患为愈依良医,无懈怠依善知识。
菩萨入佛大菩提,具波罗蜜依善师,
随彼等说修行地,二因速证佛菩提。
过去未来十方佛,道皆般若非余者,
此度是入大菩提,光灯日轮胜导师。
犹如般若法相空,知诸法相与彼同,
尽晓万法空无相,此行即行善逝智。
众生妄执欲求食,贪轮回意恒流转,
我我所法非真空,凡愚虚空打疙瘩。
如顾虑想引发毒,毒未入内而昏迷,
凡愚执我许我所,我想非真念生死。
如是执著说染污,无我我所说清净,
此无成为染与净,菩萨证悟智慧度。
赡洲尽其有众生,无余发胜菩提心,
俱胝千年作布施,利生回向菩提因。
何人精进于般若,甚至一日随同行,
布施福蕴不及彼,故当不懈恒入智。
行胜般若瑜伽者,起大悲无众生想,
时智者成众应供,恒行乞食具实义。
菩萨为度长结缘,人天三途之众生,
大道彼岸欲示众,昼夜精进行般若。
人昔未得之至宝,别时已获心欢喜,
得即不慎已遗失,失而求宝恒忧苦。
如是趋入大菩提,如宝般若行莫弃,
如获宝取勤缠裹,疾速而行消忧苦。
如离云日光灿灿,驱散所有重重暗,
映蔽一切萤火虫,含生群星明月光。
行胜般若之菩萨,善行空性及无相,
摧见浓暗胜众生,罗汉独觉多菩萨。
王子施财欲实义,成众尊主乐亲近,
此今尚令群生悦,得势在位何须说?
如是巧行智菩萨,施甘露令人天喜,
此今尚勤利群生,住法王位何须说?
尔时恶魔怀刺痛,忧凄苦恼气焰消,
《般若摄颂释》全文未完,请进入下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