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我的阅读记录 ▼

俱舍论讲记 上▪P14

  ..续本文上一页有断掉,因为根如同透明的光芒,它不是能断,而且以它也没有断除其他法的能力,故也不是所断,之所以身根在身体上,而手在外活动,这说明手上有能遍的风,这种能遍的风没有消失,手指断掉的那一部分还是可以动,但却没有身根。然而加悟论师在讲义中说:应该有身根,比如有些人的鼻子断了以后,把它再次重新安上还会有感受。而世亲论师在其他讲义中说:这种说法不合理,如果断掉的部分有身根,那当它断掉并与身体分离时,应该有触觉,但很显然是没有的,而当鼻子又重新安在原来位置上,触觉恢复时,它与原来的身根已融入一体,说明身根没有断掉,若如此承认倒是可以。

  再比如蚯蚓,当它的身体断开后,两截身体都是有生命的,都可以动,所以身根还没有断。这种说法可否成立呢?实际也是不合理的,蚯蚓的身体已经断成两截,按理来说是会死的,但是现在两边的蚯蚓仍旧活着,那是不是一条蚯蚓变成两条蚯蚓呢?或是原本在一个身体上的触觉变成两个众生的身触了?《前世今生论》中说:并不是一个众生变成两个众生,中阴身的数量不可思议,就像微尘一样多,当蚯蚓刚刚死去,身体还未改变时,有另一个中阴身很快进入蚯蚓的身体中,这样一来,原来的一条蚯蚓不会变成两条蚯蚓,因为众生只有一次生命,不可能变成两个。

  声音也既不是能断也不是所断——这是有部宗的一种特殊观点,他说色香味触都是有相续的,而声音不同,因为发音的位置是以四大组合的身体,以这种身体使前面刹那的声音产生后面刹那声音的过程是没有的,这方面的辩论在下文还有。《智者入门》中也说:声音是没有相续的。

  八无碍界是心与心所,因为无有身体亦就无法断掉。那么,除心与心所以外,无表色、无为法能不能断开?对于这个问题,各个讲义中也都没有宣说。但是,小乘所承许的虚空,是可以断开的。

  如同外四界既是能断也是所断一样,被火所烧,能用秤称量的也是此四界。这种说法,有一部分有部论师不太承认,他们说,在果所触中有轻重,因此色法可以过秤,可用秤来衡量,但是香、味、触用秤来称量则是不合理的。而另外有一些有部论师则认为,不但色法可以称量,而且香、味、触也可以。其他的十四界在颂词中没有明显的宣说,但间接也已经说明了。

  对于能烧所称的问题,有很多不同观点。有些人说:能烧唯一是火,所称唯一是重量,因为此二者均可包括于所触之中,所以能烧与所称二者唯一是所触。还有人说:并不是唯一的所触,而是外四界。世亲论师在《自释》中未作任何破立,但实际上,他也是认为所谓的能烧所称应该是所触,这种观点比较合理。但也可以这样想:其实在火的群体中也是具足色、香、味、触的,因为所有的物质都具足八种微尘,只是在火的群体中,其他的微尘不明显而已,既然如此,说色、香、味、触是能烧也应该不相违,比如以火烧木板,在能烧火的群体中,色、香、味也应该存在,那么,当火成为能烧时,其他的色、香、味也已经成为能烧了。

  丙四、三生之分类:

  异熟生与长养生,即是内在之五根,

  声者非为异熟生,等流生及异熟生,

  即是八种无碍法,其余则有三种生。

  十八界中属异熟生与长养生的是内在的眼等五根;声界非为异熟生,而是长养生与等流生;属于等流生及异熟生的是八种无碍界;剩余的色香味触四界则三种皆有。

  何为三种生?三种生是指异熟生、长养生、等流生。异熟生,指即生不观待任何因缘,是由前世善恶业产生的果报,比如前生造善业或恶业感得今生是人的身体,不管此身体好或不好,现在想在本质上改变是不可能的事情,这就是异熟果的一个特点。异熟因有两种,即善业和恶业,异熟的本体,非善即恶,无记的异熟是没有的,而异熟果是无记的,不可能有善或恶,比如使现在身体产生的因,或是善业或是恶业,然而此身体的本身处于无记状态之中,身体的本体不可能是善或恶。

  长养生不观待前世之因,而是指于即生中通过饮食、睡眠、禅定、抚摸或者通过某种加工可以使之增长。有部宗说:异熟生对身体起最重要的作用,它在里面;长养生对身体的外面起作用。身体最中心的力量是异熟生,对外面的皮肤起作用的是长养生,现在有些人不相信前世的异熟因,只相信今生的长养生,每天为身体装扮,做各种各样的人工手术,这个当然也起一点点作用;实际上有些修行人等持特别好,脸色或身体也会特别好;还有睡眠,若晚上睡得很好,脸色也会很好,而且身体会胖起来,戒律中也说:肥胖与睡眠有很大关系,因为都是愚痴性的缘故。外道认为,现在的身体、生命是世间的造物者所造,或者说是偶尔产生的,但佛教徒对于这种种观点并不赞同。在佛教徒中,有些人不论遇到任何事,都说“这是前世业力现前”,这种说法也不能一概承认,比如身体生病,有的病是前世异熟果,这样的病依靠吃药、打针或念经不一定会好,因为异熟果不是因缘能够轻易改变的。而有一些病是由四大不调引起的,这时吃药、打针可能就会起作用,也就是说,长养生在即生中可以改变,但异熟生则不会改变。

  等流生是指前刹那产生后刹那,除加行道最后获得见道的刹那以外,其他一切有为法均为等流生。等流所生之果有感受等流果与同行等流果的差别。

  十八界中哪几界属于异熟生?哪几界属于长养生?哪几界属于等流生?

  属于异熟生与长养生的,即眼、耳、鼻、舌、身五根。眼根、耳根等好或不好,全是与前世有关系的,前世如果造善业,即生中成熟人的眼根;前世造恶业,即生会成熟饿鬼的眼根,所以眼等五根是异熟生。也是长养生,比如眼睛,敷眼药、戴眼镜,对眼睛会有好处,如果仅仅认为是前世业力现前,而不去保护自己的眼睛,这也是不好的。等流生其实也可以包括,比如耳根,第一刹那的耳根不断产生第二刹那的耳根,称为耳根的等流生,那颂词中为何不如此安立呢?因为这种刹那刹那的产生可以包括在异熟生或长养生中,不必单独安立。

  声界不是异熟生,而是长养生与等流生,因为异熟被不相应法中断后就不会再继续产生,并且只是想一想也不能产生,而声界则与之相反,在想发声的时候就可以发出声音,但异熟生并非如此。在一些注疏中也提出这样的疑问,佛陀在世时,有一个叫桑顿的人,他的声音特别特别好听,人们问佛陀:“他的声音为什么这样好听?”佛陀说:“他过去世曾在迦叶佛的佛塔上挂了一个很好听的小铃子,以这样的异熟果报,在今生中声音非常好听。”上师法王如意宝也经常说:你们要好好地念《普贤行愿品》,用最美妙的声音供养诸佛,来世的声音一定会很好听。既然如此,那声音也应该是异熟生了?《俱舍论》自宗这样回答:实际上声音不是异熟生,声音的来源是喉咙,喉咙是异熟生,因为人的身体是异熟果报现前的,而前世对佛塔供养、赞叹,这样在今生中依前世的异熟善业成熟了很好的喉咙,喉咙发出的声音就会非常好听,如同乐器会发出很好听的声音,这种好听的声音并非铁匠所发,而是铁匠所做的质量很好的乐器中发出来的。《俱舍论》是直接说声音没有异熟生,而佛经是间接而言的。所以,《俱舍论》对前世后世、因果等,从因缘的角度分析得非常细致,很多人只讲一个般若空性,认为形形色色的万法不必很透彻的研究,认为这些不重要,其实这其中已经涉及了很多生物学、心理学等世间常识,若能真正通达《俱舍论》,那对名言的法也会很快通达的。

  属于等流生与异熟生的界是无碍七心界与法界八种,如人的识是前世造善业,今生成熟的;地狱众生的识是前世造恶业所成熟的。行蕴中的心所也是同样。八种无碍界无有长养生,但有些人会想:这也不一定,比如吃的好,心情也会很好。但这种观点并不正确,前面已经提到过,身体是心的所依,若身体受到损害,对能依的心也会产生相应的影响,而且所谓的长养,是从微尘积聚上来说的,所以八种无碍界不具足长养生。其余色、香、味、触四界具足三种生。

  丙五、具实法等五类:

  具有实法唯一界,最后三界刹那性,

  眼与眼识界各自,一同之中亦获得。

  具有实法唯一是法界的一部分,最后三界具足刹那性。眼根与眼识之间存在四种关系,即先得眼识,后得眼根;先得眼根,后得眼识;同时得;皆不得。

  此颂词牵涉三个方面的问题:哪些是实法,哪些不是实法?最后三界具刹那性,此刹那性是等流生还是非等流生?眼根、眼识的得法有几种分类?

  对于实法与无实法,有部宗和经部宗的观点不同。有部宗的古代论师 ,他们认为有实法永远是恒常的,如同前面所讲的无为法;经部宗观点则与《释量论》所讲相同,能起功用的法叫有实法。这里有部宗承认的实法只有一个法界,其余十七界皆非有实法。有实法有四种:恒常稳固而存在;能起作用;自然而成;此外他法。此处是指第一种有实法而言的。颂词中说“法界”,似乎全部法界皆为有实法一样,但这里是用总称来代替别称,也就是说,法界的一部分——无为法,是具有恒常稳固实质的。

  意、法、意识三界实际是刹那性的,这三界中苦法智忍 的第一刹那中具足的意、法、意识三界是无漏法,也就是说,加行道世间胜法位以下均为有漏法,而见道第一刹那是无漏法,所以见道的第一刹那并非等流生 ,因为凡夫地的心和心所是有漏智慧,获得见道时,由原先的有漏智慧变成无漏智慧,有漏智慧非无漏智慧之同类因,因而它不是等流生的刹那性,而是时际刹那 ;它的第二刹那以后是等流生,因为是由无漏的第二刹那产生第三刹那,前前同类因产生后后同类果。

  眼根与眼识的获得有哪些分类呢?回答这一问题之前,首先应该了知,有部有一个特殊的观点——得绳。他们认为“得绳”在过去、现在、未来三个时间内成实存在,由于此“得绳”的安立,很多观点也就随之出现了。

  眼根与眼识的获得有四种类…

《俱舍论讲记 上》全文未完,请进入下页继续阅读…

✿ 继续阅读 ▪ 俱舍论讲记 下

菩提下 - 非赢利性佛教文化公益网站

Copyright © 2020 PuTiXia.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