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续本文上一页功德的人就可以称为圣者种性。
这些圣法的实践并不仅仅是停留在口头上而需在日常生活中断除将衣食住卧等方面的一切身外之物执为我所,以及将自己执为我而以妙衣珍馐对身体加以精心保养。
所谓的圣法,只在口头上说说是不行的,在实际生活中,一方面应该对衣食住行等我所的一切身外之物断除执著,另一方面对营养我、保养我的这种以“我”为中心的执著也应尽量断除,这时圣者的真正境界也会自然而然生起来的。
也就是去除珍爱身体受用之心,随之根除我执与我所执。如《俱舍论》中所说的“三者即是知足性”,这其中的含义是指依靠褴褛法衣即知足,依靠菲薄斋食即知足,依靠简陋卧具即知足,这三种知足就是圣者所具有的风范。
衣服、斋食、卧具只要简简单单就可以了,这就是修行人的风范。
何出此言,因为凡是圣者无一例外都具有知足这一崇高品德。
现在很多人,除了像蒋扬钦则旺波尊者那样可以直接享用妙欲的大成就者以外,一般人都需要具足这三种风范,不应该随意享用种种欲妙。
有时在珠日神山、刚日托嘎见到一些真正的修行人,确实特别随喜他们的生活。学院里的修行人也非常值得大城市中的人随喜,这些修行人以前在大城市过着怎样奢华的生活,但现在在这里坚持着一种无法想象的苦行,确实非常了不起。
最起码也是对闻思修行兴趣浓厚,这是圣者的事业。
大家应该想一想:上述所说的四种条件自己是否具足?如果已经具足,你就是真正的修行人。
作为圣者恒时奉行的事情就是断除所断,向上修行正道。由于前三种知足是与圣者的品德相一致,后一种闻思修行与圣者的所行之事相符合,所以才如是称呼的。
对这部《山法》不应在文字上希求,而是在每字每句所表达出的意义中对照自相续,这样才会真正有所收获。
对衣食住卧知足的修行人与圣者的品行相统一,因而成为永不知足穷奢极欲的所有世间人的上师。
真正能够知足少欲的人,他就是所有世间人的上师。
简言之,自始至终知足少欲之人才可堪为名正言顺的大富翁。
最勇敢的英雄
修行人不仅是富翁,而且也是当之无愧的真正英雄豪杰。世间上所谓的英雄人物只不过是能令他人惧怕自己而自己不能被他人吓倒的一种人。
世间人所谓的英雄,就是“别人特别害怕自己,自己不害怕别人”,这样的一种人被称为真正勇敢的人。
无论在世间上是如何坚强不屈的英雄,但也只能令那些不及自己势单力薄的人闻风丧胆、担惊受怕而已,对于那些与自己势均力敌的人非但不能使对方害怕,反而自己倒总是惶恐不安、心神不宁。
所有人都害怕的世间英雄根本找不到,只不过你的手下人会害怕你罢了,比你势力强大的人根本不害怕,所以世间上的英雄根本不是真英雄。
修行人独自一人无拘无束、自由自在,因为上无管束的长官、下无侍候的仆人,既无有庇护的亲友,也无讨伐的怨敌。纵然是军队铺天盖地遍布山谷,而修行人也不会有任何一个敌对的人。所以说修行人是真实不虚的大英雄。
但做一个好修行人的话,你就真的已经没有怨敌了。我有时想:在座的全部是修行人,不然这里的每个年轻人可能都会有很多敌人,打架斗殴之类的事情也就不可避免了。但我们这里,只不过刚出家的人,家里人会四处找你,最后也是边哭着边回去了,有些虽然做出种种威胁,但你一直修安忍波罗蜜多,他们也就拿你无可奈何。
有些人想:如果我不还俗,学院会不会遭受一些违缘,那不如我还俗吧!可能他的家里人挺厉害的。不过这种担心也没必要,学院里这么多修行人都是修持慈悲心的,不会轻易遭受违缘,你不用还俗。还有些人出家两三天,觉得“我这样可能不行,有点儿对不起家里人,他们毕竟养了我这么大……”没有什么对不起的,只要你如理如法地修行,绝对对得起,即使把他们气死了,也不用过分伤心,人总是要死的,给他念经超度就可以了,没有什么。
不仅如此,而且如理的修行人也会令人们生起信心而成为世人的应供处,并且奉行善法的天神们也会无限欢喜,赐予生活资具。就算是从前与自己势不两立的人,不但不会继续与自己为敌,相反还会以信心供养给自己斋食。再者,由于修行人对爱造罪业的鬼王、非人、妖精等凶神恶煞、妖魔鬼怪心生慈悯,常修悲心,由此而来,这些鬼神也立下誓言不予加害,反而供养等,关于这方面的史实不乏其数。
修行人经常如理如法地修行,经常对妖魔鬼怪修慈悲心,这样一来,世间人特别害怕的妖魔鬼怪也不会加害你。这一点在《地藏经》等经典以及《极乐愿文大疏》等论典中都有讲述。
人天、非人谁也不能加害,哪里有修行人这样的大英雄?
不要说人,即使天人与非人也不会加害你,世间哪里有这样的大英雄?
确实修行人是很英雄的,如果不是修行人的团体,我们这里这么多人恐怕也是很麻烦的,但学院建立这么多年以来,只要真心在这里闻思修行的人,都没有遭受什么违缘,这完全是修行的功德力所致。
世间上的人越是勇敢,对他的身体、受用、亲友等恨之入骨寻机陷害的人就会越多。
这也是我们有目共睹的事实。
这些所谓的英雄,他们自己也总是疑虑别人会暗中加害于他,于是日日夜夜身上一直佩带一把锋利的匕首,整天都是疑神疑鬼、提心吊胆,这怎么能称得上是勇敢无畏的英雄呢,实在徒有虚名。
世间上所谓的英雄确实如此,他们经常在身上带两三把长的短的刀。据说有些修行人也在身上带刀,这肯定不是一个好修行人,因为需要用刀维护自己的话,他的修行肯定不会好的。如果特别喜欢刀、枪的话,可能你很快就会还俗了,这是一种恶兆。
修行人无论去往何方,住在何地,身边连一根小针般的兵刃也不需要带,并且心里也坦然地想我哪里有什么敌人可防,于是行住坐卧都会有一种安安稳稳的踏实感。
作为修行人,不论到任何地方,都不会想:在这里会不会出现我的敌人?但世间人不是这样,他们经常在出门时就会想:今天要去的地方可能会遇到我的敌人,因此应该有所防范。
善知识奔公甲仁波切曾经谈及自己的亲身体验时说:“我从前作为在家人的时候,随身总是需要携带着弓箭,腰里别着两三把锋利的刀子,可是我的敌人却多得惊人,朋友却少得可怜。我一个堂堂的男子汉,自己拥有四十亩庄稼,被人们称为四十定 大亨。白天里做土匪抢劫,晚上到城里当盗贼,即便如此,却经常食不果腹。
奔公甲是认识、观察自己过失最有名的一位善知识,但他在家时,腰里经常带着两三把锋利的刀子,敌人多得数不过来,即使这样,却还是吃不饱、穿不暖。
如今我放下兵器,结果一个敌人也不复存在,连口水吐在石头上的事也不用做却丰衣足食,
一般藏族人形容某人家里特别富裕时,经常会说:“他们家里特别富裕,连口水吐在石头上的事也不用做。”其实“口水吐在石头上”也不是什么事情,但这一点也没有必要做。
即使出现饥荒的灾难,也好像与富人的脖子连在了一起一样,根本不愁吃穿。以前我为了糊口需要四处寻觅食物,而今食物主动来寻找我的嘴,有吃不完、喝不尽的饮食,佛法的力量真是不可思议。”
就好像在悬崖边上,两只用绳子拴在一起的小牛,如果掉下去就会一起摔死,要活也会一起活下来。同样,与富人的脖子连在一起的话,即使出现再大的灾难,这个富人没死之前你也不会饿死。也就是说,修行好的话,这些富人肯定会供养你,不会饿死的。
在座很多人,在家时连三餐温饱都解决不了,怨敌多的不得了,但现在吃得非常好,一个敌人都没有了。以前我上小学的时候,有个同学叫琼巴,我们两个经常打架,但我出家之后,有次回去的时候,他拿了五块钱和一根哈达来到我面前,说是“以前我们两个经常打架,现在你出家了,我都没想到你会有这个福报,我现在一定要忏悔……”现在我们两个关系特别好,前段时间见面的时候还谈了很多以前打架的事情……讲起来也挺精彩的。所以,确实出家以后所有的怨敌就自然而然消失了,这就是三宝的加持。
他的话一点也不夸张,事实的确如此,整天佩带着利刃的人怨敌反而越来越多,不要说成为最勇敢的英雄,反倒是越来越会成为一名软弱无能、不堪一击的懦夫。
确实,世间所谓的英勇者,他们虽然手里拿了很多兵器,但最后还是会死在别人的手里。
而修行人在身上一根小针般的武器也不带、一个友伴也没有的情况下,独自一人无忧无虑地睡在公路上,却不会有一个敌人来危害。
可是修行人不管住在哪里都特别放心,任何事情都不需要担心。确实,像一般十几个人的团体就会经常打架,但我们这里,这么多的人,每天只是非常安静地闻思,这就是修行的威力。
所以这才真正是最为勇敢的大英雄。连唾液吐在石头上的事也不需要做,心态安然若无其事地住在幽雅的寂静处,正如善知识奔仁波切所说的,完全不需要到处去寻觅饮食,饮食反而像主动上门前来寻找我们一般不求自得。
以前经常到处寻找食物,但现在住在寂静地方,施主们会主动前来供养。
所以说修行人才真正是最为富裕的大亨。
世间上的人们起早贪黑手忙脚乱地寻财,可是却常常苦于得不到财产,即使是侥幸得到了但也守不住,即便是想尽办法能够守护住,却也维持不了多久就会用得精光,所以他们才是最贫穷、最可怜的乞丐。
世间人首先是得不到,最后得到了也无法守住。只有修行人是最快乐、最富有的,是最大的富翁。
这些道理不管你承不承认,事实就是这样的。
最高的地位
世间人的地位再高,也只是五六年或者十几年,而真正如理如法修行的人,不仅这辈子地位很高,即使离开人间,地位仍然是很高的。
如理奉行正法的修行人也是地位最高的人士,为什么这样说呢?世间上所谓的身居高位的那些人只是暂时高高在上,终有一天必然会一落千丈,一败涂地。
这一点大家非常清楚,不论以前还是现在,曾…
《山法宝鬘论讲记》全文未完,请进入下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