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我的阅读记录 ▼

山法宝鬘论讲记▪P4

  ..续本文上一页千万不要死在城市当中。

  诚如法王无著菩萨所说:“贪恋亲方如沸水,嗔恨敌方如烈火,遗忘取舍愚暗者,抛弃故乡佛子行。”珠滚仁波切也曾经说过:“抛弃故乡就是修法成功的缘起。”我们应当将这些道理付诸实践,身体力行。

  谁如果能够抛弃故乡,那他的修行肯定会成功的;如果没有抛弃故乡,在家修法是很难成功的。因此,抛弃故乡是修法成功的一个非常好的缘起。

  自己已经在寂静圣地安住下来,就绝对不能再回家乡。

  这一点大家应该记住!现在我们这里应该是真正的寂静圣地,已经具足了札嘎仁波切所说的许多条件——具有上师和道友,安住在这里不会非常散乱的,否则你自己住在一个没有任何人的地方,那你的行为不一定会如理如法。

  所以,有上师和道友的地方就是寂静圣地,不要到城市当中去;已经在寂静地方安住下来以后,就不要再到其他地方去了。

  为什么这样说呢?

  打个比方来说,自己是一个受了沙弥戒或比丘戒的僧人,那么你还能恣意残杀生灵吗?你还能干偷窃盗取的勾当吗?你还能胆大妄为地寻欢行淫吗?毋庸置疑,这是根本不行的。

  这一点当然是不行的,杀害众生会犯杀生戒,虽然根本戒中主要是指杀人,但随意杀害众生也肯定是不行的,其他的偷盗、行淫等更是绝对不允许的。

  同样的道理,作为住山的修行人应不应该动辄就返乡探亲?当然不应该,这是毫无疑问的。

  这里札嘎仁波切将出家人返回家乡当作犯四根本戒一样对待,也就是说,作为一个出家人可不可以犯四根本戒?当然不可以!同样的,住在山里的修行人唯一要做的就是闻思修行,千万不要回到家里去。

  现在有些人请假的借口特别多:“哥哥要结婚、姐姐要生孩子……”如果你是相士的话,回去给你姐姐的孩子取个名字倒也可以,但是你可能根本没有这个能力,因此回去也无有丝毫利益,还是不要回去!

  如果自己能够完完全全地做到不与家人往来,那么家人们逐渐也就打消了叫你回来的念头。

  如果你的意志很坚定——不管怎样都不回去,那从此以后,家里人想要叫你回来的念头就自然而然地打消了,而且他们也会对你坚强的意志十分佩服……

  自己坚定不移安住在寂静神山这是所有誓言的根本。如果毫不违越誓言,那么你的修法一定能够成就,也必然会活到老修到老,相续中必定会生起殊胜的五道十地功德。对于不恪守誓言的修行人,想要得到这一切那是根本不可能的。

  所有誓言的根本就是不离开寂静深山。

  如果能够坚守“安住寂静深山”这一誓言,那你的修法一定会成功的,而且活到老修到老的这一修行传统也会圆满实行;如果不遵守自己的誓言,今天回去一趟、明天回去一趟,毫无疑问,你的修行也肯定不会坚持到底。

  我们应该清楚地认识到这一点。

  

  二 远离亲友

  诱惑的后果

  即便自己已经做到与家人不见面,安住静处,但是也免不了会出现重重违缘障碍。自己虽然不返故土,可是亲戚朋友们来到这里滔滔不绝地讲起家乡的喜忧,怨敌、亲人的繁杂琐事,由此因缘,自相续中三毒烦恼自然而然就会增长,于是乎便指手画脚地说出“这应当做,这不应当做”的话来,从而积累了许多罪业。

  自己虽然没有回去,但依靠亲朋好友所说的话语,或者从其他道友那里听到的有关家乡的消息,你的心里也开始为了这样那样的事情忧心如焚,并且对亲戚朋友所说的事情多方指点,告诉他们:“你们应该如何、不应该如何……某某人对我们比较有利,某某人对我们不利……”如此便造下了诸多罪业。

  或者,与自己关系比较密切的道友每天对你讲述一些无聊琐事以及无有任何意义的话题,自此之后,你相续中的贪嗔痴也会不断增上,从而生起诸多烦恼。

  所以必须要远离这些是非来源的亲友们。

  不论亲戚朋友还是居士、道友,对修行人来说都是一种很大的违缘,因此一定要远离。

  一般来说,亲戚们首先是奉送一点食品、衣物。那位修行人依照情理便和他闲谈起来,于是这位亲戚满面愁容地说:“现在咱们家乡出现了这桩不幸之事,你说该怎么办呢?”完全是一副诚心诚意讨教的口吻。修行人本来是因为他供养衣食才如此客气相让,经他这般诚意讨教,便飘飘然生起慢心,也就不可能对亲友们的甘苦袖手旁观了。

  这些所谓的亲戚朋友首先会对你供养一点儿资具受用,博得你的欢心,之后他们会说:“我们那里出现了这样的事情,你认为应该怎么办?”

  听到亲人如此询问之后,你自己会作如是想:他们把我当作一个有智慧的人,任何事情都来问我,既然他们如此信任,那我也应想尽一切办法使这件事情得到解决。

  这时,依靠慢心作祟,自己开始飘飘然、自以为是起来,对于亲友们请求的事情再也不好意思一口回绝。

  渐渐地,那些亲戚们进一步地诱惑说:“你这次必须回家一趟,当下有一件非常重要的事情,需要你帮助。”

  由于旁边的人再再劝说:“某某法会如果没有你很难举办,这对弘法利生的事业非常重要,所以你一定要回来……”如此一来,你自己虽然没有返回家乡的念头,但在如此恳切的说词之下,你也不得不尽一点自己的绵薄之力……

  对于诸如此类的言词,应该了知是修行的一种违缘,千万不要禁不住诱惑,给自己的修行制造障碍。

  修行人经不住再三的引诱而回到家乡,就这样,一而再、再而三地返乡,从而行为与自己背井离乡的承诺已南辕北辙了。

  虽然你已经发下了坚定的誓愿——一定要住在寂静深山中修行,但是回去一次两次之后,就如同着魔了一样,经常找出各种各样的理由想要回到家乡。

  确实如此,只要返回家乡或进入城市里一次之后,他的修行就已经不稳固了。个别人刚到这里时发愿说:“没有成就之前就不回去。”但没过几天,就说自己生病了,要回去看病,或者说去看望家人,之后就再也没有见到他的踪影……

  大家对于自己所发的誓言一定要牢牢记住,千万不能忘,否则就真的是一个无惭无愧的人了。一般来讲,生活真正有困难的话,向上师、道友寻求帮助是可以得到解决的,除此之外,对于父母病了、朋友死了等根本不用操心。如果有人因此说你没有人格也不要紧,世间人格有没有都无所谓,只要有出世间的人格就可以了,但这一点,那些世间人无论如何都不会理解,因此暂时也不用加以理会。

  理应居住的神山静处呆不下去,理应抛弃的故乡亲友却经常光顾,结果静处与上师成了他所抛弃的对象,返回故乡的次数越来越频繁,住在静处的时间越来越短暂,久而久之,最后竟然惨死在城市里,这实在是一个大噩兆。

  原本你发愿抛弃的对境是红尘世间,但现在却恰恰相反,茫茫红尘反倒成了你希求的目标——长期居住的是喧嚣繁华的城市,到寂静地的时间越来越短,对以前同修的道友一本正经地说:“我现在在某某城市建立一个密宗道场……”然而几年过去了,你的密宗道场还没有打好地基……到最后,也不得不在城市当中终了自己的一生。

  修行人死在城市里是非常不吉祥的相兆,因此我们应该发愿:一定要死在寂静的深山当中!

  修行人莫入城市

  人们常说:狮子死在城中以及修行人死在城里是最不吉祥的噩兆。

  狮子原本住在雪山之中,如果死在城市里就非常的不吉祥;作为修行人应该死在寂静地方,假如死在城市中,也是一种不吉祥的噩兆。

  不仅死在城里是噩兆,而且游逛于城乡中也是一种不好的兆头。例如,獐子、鹿子以及羚羊等野生动物在城里奔跑,世人看起来这就是一种灾难的征兆。

  修行人应该安住在寂静的地方,不要经常跑到城市当中去,否则也不是一个好兆头。就如同獐子、鹿子等跑到某个城市的话,说明这个城市将会遭遇很大的灾难。

  这种现象在藏地、印度等地都有,七几年的时候,在炉霍有好几次人们都见到鹿子、羊子在街上奔跑,结果没过几个月,炉霍、道孚一带就出现了地震,死了非常多的人。

  像这样的野生动物突然跑到城市当中,大家都认为非常不吉祥,代表着一种灾难。

  于是他们立即请人打卦、占卜,再诵经等做一系列的佛事活动予以遣除。

  由于担心出现不吉祥的事情,人们经常会做一些打卦、占卜等佛事,这是历来的一种传统。

  同样的道理,本来住在神山静处的所有修行者都是像野兽一样过着隐居生活的山中修行人,人们也尊称他们为“修行隐士”。如果有一天他出人意料地突然跑到城里,大家都会颇感意外地说“修行隐士来了”。

  同样,原本应该如野兽一样在深山中过着隐居清净生活的修行人,如果突然在山中无法生活并且来到城市当中,这时大家都会深感诧异。

  有一个喇嘛,他在学院闭关了几年,之后在色尔巴也已经闭关了七年,但是前段时间我去那边的时候,很多人说:“今天丹巴夏吉下来了……”他的出现,好像不是人类的正常举动一样,给人的感觉很奇怪。

  即使他只是出现在城中一次,但当时所有的居民全都目不转睛地盯着他,尽管谁也没有直截了当地说这是凶兆,可实际上他们的神态目光中显露出与众不同的一种怪异的表情,其实这已表明修行隐士的到来是一大恶相的特征。

  原本应该在寂静处闭关修行的人,如果突然走出来,人们都会用一种非常奇怪的眼神注视你,认为一定是出了什么事情。

  确实是不同的,始终居住在城市中的人在街道上出现,大家一点都不奇怪,但一个修行人突然跑到城市当中,大家都会非常意外。因此大家应该注意,住在山里的修行人,没有非常重要的事情最好不要到城市里去,因为修行人与世间人的很多行为举止都不相同,如果经常跑到城市里,那在人们的眼里就如同洪水猛兽一样,到头来,大家也会对你唯恐避之不及。

  而且,如果我们细究其本质,也会知道修行人出现在城里的确是一个非同寻常的噩兆。住山修行人舍弃寂静的圣处与上师,跑到喧嚣散乱的城市里,这种行为已经与正法完全背离,此乃今生之噩兆;以此不祥之兆将造下众多罪业,也就是在为自己打开恶趣的门,…

《山法宝鬘论讲记》全文未完,请进入下页继续阅读…

✿ 继续阅读 ▪ 旅途脚印

菩提下 - 非赢利性佛教文化公益网站

Copyright © 2020 PuTiXia.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