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续本文上一页所以是来世的噩兆,这两大噩兆是无法避免的。
修行人到城市中去,从以下两个方面观察也可以发现,这确实是一件非常不吉祥的事情。首先,离开上师、离开寂静处到喧闹的地方去,这是今生的噩兆;其次,在繁华的都市当中,不知不觉会造下种种罪业,这是来世的噩兆。这两大噩兆绝对无法避免,因此大家千万不要到城市中去。
斩断牵连
遣除这些噩兆,不入城市。
作为修行人,一定要遣除如上所述的噩兆,千万不要进入城市。
平日里,如果亲友奉送给自己衣食,接受就是。除此之外,他们如果说许多世间上庸俗不堪的胡言乱语,自己不妨装疯卖傻,显出痴相。如果被逼无奈,非语不可,那就对他们说:“你们现在不要把我当正常人来看待,我心里感觉好像心脏病正在发作,简直成了疯子,没有一点值得信赖的。”
自己的亲戚朋友如果供养衣食,就顺其自然地接受,但以此为借口,经常给你增添麻烦的话,你就可以这样说:“你们最好不要接近我,我现在心脏病正在发作,你再这样说下去,我肯定会发疯的……”
这么一说,就可制止他们没完没了的纠缠。此后,与亲友的关系也会越来越淡漠,他们除了以虔诚的信心供给自己衣食之外,平时与自己不会有什么来往交流。这样行持善法就不会掺杂贪嗔的成分,所作所为完全是清清净净的。
这些世间人如果以虔诚信心供养衣食,坦然接受也是可以的,但不管怎样,作为修行人不应该参与世间各种各样的事情。
确实如此,一位修行人对家里任何事情都不予理睬的话,那这些亲戚朋友会以一种可怜或者信仰的心态对你供养一点儿资具受用,除此之外,他们也会说:“这个人对我们的家庭根本漠不关心,我们只要给他一点儿衣食,其他的就不要管了……”这样一来,你就可以一心一意地修持正法,再也不会有人打扰你了。
如果与亲友们的关系日渐淡化,就是在实地行持阿底峡尊者的教言。尊者是这样说的:“居于静处的目的就是要与俗世断绝关系,断除对亲友的贪执,断除了这些,就不再有任何贪恋感情等纷纷妄念与散乱的外缘,此后经常内观自己是否具有一颗真正的珍宝菩提心,刹那也不跟随担忧世间琐事遭致衰败的分别念。”
修行人居于寂静地的目的是什么?阿底峡尊者告诉我们:“住在寂静地的目的就是要断绝与亲友们之间的关系,之后便可以专心修行,有关世间琐事方面的各种分别妄念再也不会出现。”
作为修行人,如果“世间出世间两手抓”确实有点儿困难,因此,亲戚朋友们找自己的时候,你可以寻找各种理由拒绝。米拉日巴尊者说:“断绝与亲友的联系之后,他们会觉得你就好像死了一样,再也不会打扰你,这样一来,你的修行会成功的,否则,稍微有一点儿小事,你就要马上跑回去,那你的修行也已经彻底失败了。”
顾虑多余、病转道用
若有人想:如果彻底与亲友断绝联系,在自己身体健康、安然无恙并且也能前去化缘的情况下住在静处生活也能够自理,不需要劳烦他人照顾,当然是可以的,但自己老态龙钟力不从心,不能出去化缘,或者患上极为严重的疾病,备受折磨,到那时连一个给自己拿药侍候的人也没有,所以还是需要亲友。
有些人忧虑重重地想:现在身体等各方面状况还不错的时候,与亲友断绝关系倒是可以,但是老了或者生病的时候,如果连亲友也不联系,那恐怕有点儿困难……
很多修行人确实有这方面的担心:“老了怎么办?”其实这是一种愚痴人的想法,对此札嘎仁波切说:
这纯粹是不明事理的无稽之谈,自己老了以后不能去化缘,重病缠身,无人侍奉,那亲友又能起到什么作用呢?
真正年老以后,亲友们能不能帮助你呢?真正生病的时候,亲友们会不会替你分担呢?实际上,他们也没有任何办法,根本起不了什么作用。
对于人们的生老病死,所谓的亲友根本无可奈何,除了在旁边看一眼、说两句话之外,任何事情也做不了。对于这一点,真正已经迈入老年的人才心有体会,只有他们知道:其他的亲戚朋友确实没有任何办法。对于已经生病的人,哪怕旁边的人如何亲切也减轻不了他的痛苦。因此,这些世间人能够起到什么作用呢?没有任何作用。
说什么“年老以后不能化缘时如何如何”,你能确定在年迈之前自己就不离开人世吗?假使说你到了老朽不堪真的不能去化缘的时候仍然在世,但如果你从小到老所作所为完全符合正法,那么年老以后的生活也绝不可能落到穷困潦倒的地步。
你说“年老之后无法出去化缘”,从而担心自己的生活出现困难,但你能够保证在年迈之前仍未离开这个世间吗?假设在你年老之时仍然住在世间,也无须担心,只要你从小的行为符合正法,到老年时,生活也绝对不可能出现穷困潦倒的窘况。
表面看来,这句话不一定具有很深的价值,但真正观察就可以发现,它实际已经说出了修行的内在真理,因为从小到老都是一个好修行人的话,那年老时根本不会出现生活上的困难。这一点许多老修行人都深有体会,一方面他的修行非常圆满,不会出现这样那样的痛苦;另一方面,在他年老时不会没有人在旁边照顾,生活也是十分快乐的。
世间上的很多人,事先总会有各种各样的打算、准备,但到头来,自己的愿望却很难实现。比如父母从小抚养自己的孩子,希望年老时能够得到照顾,结果孩子长大以后,真正到你年迈体衰的时候,他们根本连看你一眼都不愿意,而照顾你的经常是一些素不相识的人,这种现象相当普遍。
一般而言,行持正法的人抛弃故乡,依于静处时最初的一两年中可能会出现缺衣少食生活窘迫的现象,但是如果真正做到如法而行,所需生活资具也就不会拮据贫乏,这是一种普通的规律。
有些修行人刚开始修行的一两年确实会出现修行、生活、住处等各方面有点儿困难的情况,但只要他如理如法修行,这样的状况肯定会逐渐改善的,即使以前在社会上连基本生活都无法保证的一个人,这时也会变得胖胖的……
大格西博朵瓦曾深有感触地说:“修行人在今生中也与其他世间人截然不同。我作在家人时,曾三次去挖金,结果一无所得,现在每一天都有许多两黄金;
博朵瓦格西曾经到“金矿”去了三次,却一点儿黄金也没有得到,但现在每天都有许多两黄金。
有些出家人也是这样,在家时很穷困,但现在依靠三宝不可思议的加持,只要回去一趟就有很多人供养,确实存在很大差别。
在庸巴地方卡隆巴要算是最为快乐、最有名气的人了;龙秀地方现鄂瓦也是最安乐的。这都是来自于修持佛法。”
佛法的加持的确不可思议,有很多修行人,以前在家时非常贫穷痛苦,但现在每天都是特别快乐。
有些人以前在家时比较富裕,但现在可能越来越贫穷了,这一点倒是非常值得赞叹的,因为以前的生活带有一种染污性,是不清净的,现在通过自己的苦行加以忏悔,这是非常值得随喜的。
难道你将这些言教忘得一干二净了吗?
对于博朵瓦的教言,你们这些修行人难道已经忘得一干二净了吗?
有些人可能连听都没有听过这样的教言,也就无所谓忘不忘了,但是已经听过这些教言的人,还是应该时刻提醒自己,是不是已经将如此殊胜的教言全部抛之脑后了呢?
如果你的举止言行与正法不相违背,长期坚定不移地在静处安住,那么你必定会处于财源滚滚而来、众人倍加恭敬的境地,这些不成为修法的违缘已经是值得满足的了,这是一条约定俗成的法则。
对于如理如法住在寂静地方的修行人,很多财富都会不断涌现,许多人也会对你非常恭敬,这时,它们能够不成为修行的违缘,就已经非常满足了。
一般来说,学院交通不方便,也不太可能有很多人供养,但是汉地的寺院里,有些修行人经常会收到信众的供养,现在桑耶等地在山中修行的人也会经常有人供养。有个修行人这样说:“人们能够见到的地方没有办法修行,因为财富太多了,会变成一种违缘……”因此,他经常会更换自己修行的山洞。
所以,对于如理如法修行的人来说,财富不成为违缘已经心满意足了。这一点也可以现量见到,有很多修行人只是自己一心一意修行,根本没有到处去化缘,但还是会收到很多供养,这就是修行人不可思议的法则。
另外,那些世间人也会为了万事遂意、人畜兴旺而满怀信心地来到旷日弥久一直安住在静处的修行人那里,献上丰厚的供品,祈求加持。
而且,世间人为了自己今生能够圆满顺利,经常依靠种种目的、满怀信心地来到住于静处的修行人面前祈求加持,这种现象非常多。
为了超度亡人也不能不供养一定数量的回向财物,这种风俗人情也是当下我们有目共睹的。
尤其在藏地这种普遍信仰佛教的地方,如果有人去世,他们一定会供养僧众,希望能够超度亡人。
因此,根本没有必要担心年老体衰之时不能外出化缘而致生活贫困。
在座很多人都有这种想法,总是担心自己年老时没有生活来源,但是谁能保证你在年老之前不会死呢?即使没有死,住在寂静地方的你也不会没有任何生活来源,藏族有句俗语说:有一个因缘有一条路,有一条路必定有一家人,有一家人就会有一碗饭。确实这样的,自己如理如法地修行,虽然会有种种不同的因缘,但绝对不会出现生活上的困难。
前几天有一个70岁的老人家,他说:“我现在人老了,家里人一直想念我,所以我把房子卖了,回家去……”当时我问他:“房子已经卖了没有?”他说:“已经卖完了。”原本想是房子还没卖的话,要狠狠批评他一顿,但是他已经房子卖了、车票买了,现在只是象征性地给我打个招呼,这样我也就没有说什么。
其实70岁不是很老,以前开极乐法会的时候,我有个亲戚一直坐在齐美仁真和我旁边念经,后来站起来的时候身体有点重,齐美仁真问:“你老人家多大岁数了?”他说:“我现在83岁,倒不是很老,就是身体不知道怎么,有点不太好……”还有一次我们去炉霍,在那边见到一个老年人,九十多岁了,他也说…
《山法宝鬘论讲记》全文未完,请进入下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