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我的阅读记录 ▼

山法宝鬘论讲记▪P61

  ..续本文上一页重重苦难生起深深的厌离心的话,就必须将此生所显现的一切事物都当作儿戏、看成幻术、视为水泡,生起无有实质的信念。快乐、痛苦、好坏等一切的一切都是无常的本性,每一刹那都在走向灭亡。

  如果没有对轮回生起厌离心,就没办法断除苦谛现前灭谛,也就是说,现前智慧必须依靠出离心,但想要对轮回与恶趣生起真正的厌离心,就必须认识到今生的一切所作所为都是一种幻术、水泡,虽然显现却没有丝毫实质,这样也就不会对它产生贪执。

  世间的一切万法都是水泡、幻影一样,世间的人们只是在未经观察之下享用而已,真正观察,今天欢乐的心态明天已经不复存在,今天享用的财产明天已经成为一堆废弃物,一切所作所为、所见所闻、所思所想都没有丝毫实质。《大圆满前行》中,华智仁波切非常详细地说明了一切人事万物每一刹那都在趋向灭亡的无常本质,通过各种意喻阐述了无常的深奥道理。

  房屋、财产、亲友等任何人任何物均不可靠,自己死亡的时候所有的这一切均不能跟随,自己连一根毫毛也无法带走,一个伙伴也不能相守,既然如此,那这一切还有什么可信赖的呢?

  既然一切的一切都不是常有,死亡时也无法带走任何一样东西,那这个世间还有什么是可以信赖的呢?我们的所作所为、世间的人财物都是无常的,总有一天会各自离散,了知这一点之后,自相续的贪执心也就很容易断除了。

  不仅这些身外之物华而不实,就是这个身体也是由种种不净物所组合的,除此之外不会有任何可取的精华。

  不要说身外的财产受用以及亲戚朋友,就连时时刻刻跟随自己的身体也是无常的,是由三十六种不净物组成的,没有任何可以贪执的地方。

  亲友就像集市上擦肩而过的过客一样,不可能长久相伴。

  熙熙攘攘的街道上,我们遇到的每一位路人都不会长时间伴随在自己身边,同样,亲戚朋友也是如此,在茫茫的轮回旷野中,我们曾经遇到过的亲人数不胜数,但是没有一个人可以长时间伴随自己,最终必将分离,随着各自的业力在轮回中流转。

  住宅就像位于人流过往的集市中的旅店一样,本来只是暂时容身之地,却被人们执为我所,最终必将弃之而去,自己没有主管的权力。

  有些人确实没有观好无常,如果无常观得很好,别人把你的房子拆了、财物拿走了也不会痛哭流涕,因为这些身外物,能用的已经用过了,离开自己也已经很多次了,没有什么可以执著的。

  按照中观说法,由于无始以来的习气导致,一般人对自己身体的贪著很难断除。但是,对房屋之类的财产确实没必要特别执著,它虽然可以提供一些修法的助缘,可是一旦失去也没必要如是的伤心、痛苦,应该认识到这就是万法的本性,这样也就不会出现哀号伤心的场景了。

  作为修行人,闻思修行非常重要,作为我所的身外物没必要过分重视,应该了知,对于房屋等,自己根本没有主管的权力,别人享用也可以、拆毁也可以,它的本性就是无常的,必须随着万法的本性运行。

  财物也同样是无常的本性,就像草尖上的露珠一样仅能存留片刻,瞬间即已不复存在,并且来世投生饿鬼等处以后食财更会一无所有。

  这一点在个别大老板的身上表现得特别明显——今年是有几千万资产的大老板,明年可能连基本的生活都无法得到保障。所有的财物都是无常的,如果财物不是无常的,它们就应该一直呆在你身边不会离开,然而事实并非如此,我们可以亲眼见到财物损毁离散的过程。

  如果未生起这种观念,那恐怕只会一味地追求现世利益,怎么可能生起希望后世中离苦得乐的信念呢?如果连后世离苦得乐的信念都不能生起来,要想生起弃离轮回、了脱生死的愿望实在无有是处。

  如果连后世中远离痛苦获得快乐的心念都无法生起,那就根本不可能放弃轮回的一切幻化景象。

  由此一来,再如何勤修生圆次第等高深之见也是徒劳无益,相续中不可能生起证相。

  这样一来,即使你精勤修行大手印、大圆满也是白费功夫。

  因为生起这些证悟的因是厌离心与出离心。

  相续生起高深境界的因,就是要生起厌离心与出离心。如果根本没有生起厌离心和出离心,那想要生起修法的境界也是根本不可能的。

  因缘尚未聚合不会生果这是有为法最基本的规律。

  果要产生就必须聚合因缘,这是有为万法的自然规律。那么,看一看你相续中到底有没有产生厌离心、出离心?如果在一心一意地想要获得世间利益的同时,又想获得修行的高深境界,那绝对是痴心妄想,根本不可能实现。所以,修行人首先打好基础非常重要。

  通过观修无常而看破红尘的正道是非常迅速的。

  为什么有些高僧大德修得很快,有些修行人非常精进却一直也不成功呢?原因就是没有修无常,方法不对是没有办法成功的。

  由于不贪执今生,所作所为便会唯一追求来世的利益,日日夜夜也就必然会极其精进欢喜修行善法、净除罪业。

  名声、地位、财产、亲友都是如幻如梦的,即使百般贪执也不会获得丝毫利益。看破世间真的非常重要,如果没有看破的话,既容易违背佛法,也容易违背国法;假设了知一切万法如同水泡一样没有意义,对任何法都不会像世间人那样执著,自己的所作所为也就会全部用于希求来世的解脱上,不会散乱的。

  如果生起了无常的观念,就会看破今生。

  看破今世非常重要,而想要看破今世就要努力修持无常观,这一点非常关键。

  很多禅宗的禅房门口经常写着“看破、放下、自在”,但如果在前面加上一个无常会更好,因为有了无常才会看破,看得破才能放下,放得下才能自在。不然只是口头上看破,实际有些事情来到跟前时却根本看不破,这样就根本无法放下,非常的痛苦,在痛苦的过程中也就不可能自在的,整天随着贪嗔烦恼所转。

  倘若能看破今生,自相续中的一切善法自然会像堆积财物一般层层累积。

  无常观得好,相续中的善根就会在不知不觉中增长。

  《喻法书》中云“所谓俄音难”,意思是说,在学习发出长音调的整个过程中,要数一开始发出俄字的音调最最困难了。如果这一难关已经突破,那么随后的一切就不再困难。同样的道理,如果了达低级的正道并最初从无常观入手,那么一切功德在相续中生起自然轻而易举,因此依此而修可以说是速道。

  最初观无常的时候很困难,很多人相续中根本无法生起无常的观念,但是经常的串习,久而久之,观修无常就像自己的呼吸一样轻而易举,这时,其他的修法也就很容易修行成功。

  如果一开始就夸下海口说:“我现在要修一切诸法实为空性的正见,通过观修生起次第而清净平庸的贪执,再依靠圆满次第修炼风脉明点瑜伽。”

  有些人一开始就说:“我现在正在观生起次第,要将所有平庸的贪执转为清净。”或者说:“我现在正在修持风脉明点、宝瓶气。”他可能根本不知道所谓的宝瓶气是应该把气放进去还是放出来,只是盲目地把自己观成一个大肚子的瓶子,这样修还是很危险的,到时候,气已经把自己的肚皮胀爆了也不一定。

  很多人以前都是学气功的,因此对于“气”这个字眼特别敏感,有些人上课一直打瞌睡,但一提到气脉明点,眼睛就睁得大大的。确实,观托嘎、风脉明点是非常殊胜的法,很多高僧大德已经依靠它修行成就了,但是没有无常作为基础的话,今天观一观明天就放弃了,这样不会成功的。

  一直将着眼点放在诸如此类的许多高级法门上,结果会令你大失所望的是,如此修道非但不会迅速,反而更加持久缓慢。

  大圆满原本是即生成就的法,但是你修了这多年还是没有一点儿感觉,这是什么原因呢?就是最初没有观无常的缘故,无常观的好的话不会这样。所以大家应该按照规律来修,这是打开心地宝藏的金钥匙。

  之所以出现这种结果,是由于法门很高,但自相续的根性过低,以致于人与法不相称,这样一来,心里虽说很想快速修成,可是由于法与人二者高低相差悬殊,好似天地之别,因此,表面上无论再怎么修持,相续中也无有生起证悟的时机。

  虽然你很想修行佛法,也选择了一些高深的法要,但是你的根基还比较下劣,与法根本无法相应,这样的话,无论你怎样修持都是不会成功的。

  例如,要进入屋内起初需经门而入。假设不从门进去,只是在心里寻思我要在这座房子里安住下来,并享受里面所有的财物。

  虽然想要进入房子,但是一直打不开门也就很困难。不过现在是现代化的社会了,即使不经过门也可以进去,有些修行人也是,根本不用修无常,利用钱财也可以先进去。

  无论你再怎么尽情享受,也无法步入房间内。因此,首先由门而入的人先根本不想住在屋内享用财物等类的问题,只是一心想能从门进去,结果很快步入屋里以后便可尽情享受财物了。

  同样道理,有些人并没有想着快快证悟,只是一心一意地修持无常,但是依靠无常法不可思议的加持力,一旦真正看破世间以后,高法、大法的境界也会随之生起。

  通过这次讲述《札嘎山法》,希望你们一定要对自己的修行有所认识,尤其应该对无常观生起一种定解,使自己的相续有所改变。

  伟大的善知识博朵瓦也曾以十分生动的比喻来说明这一点:“未经忆念无常的所有修法都如同冰上的建筑一样,当你处于悠闲自在的时候,空性的境界好像颇高,可是在千钧一发之际,这种境界就会烟消云散、彻底瓦解。

  这是当前有些人的真实行为写照。大家应该知道,冬天时,冰雕装饰的建筑确实非常壮观,但逐渐接近春天,这个高大的建筑就会摇摇欲坠直至坍塌。我们有些修行人,最初在修法行为等各方面似乎非常不错,在自己快乐悠闲的时候,也认为通达了空性的境界,可是过了一段时间,自己所有的修行就如同冰上建筑一样土崩瓦解了。

  因此,不要只是在具足顺缘的时候境界很高,应该想一想:在我失去房子的时候能不能修持?在别人拿着刀子指着我的时候能不能修持?如果这时候还是可以如是修持的话,说明你的境界确实非常不错,但很多人在这样…

《山法宝鬘论讲记》全文未完,请进入下页继续阅读…

✿ 继续阅读 ▪ 旅途脚印

菩提下 - 非赢利性佛教文化公益网站

Copyright © 2020 PuTiXia.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