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我的阅读记录 ▼

山法宝鬘论讲记▪P9

  ..续本文上一页我供养?”但他在心里非常想得到这些物品,于是以一种转弯抹角的方式暗示施主:“这几天我生病了,药费也没有、衣服也不保暖、吃得也不好、牛粪也买不起……这个人民币虽然是一种纸,但这样的纸也不容易得到,看看怎么办呢……”这时施主马上说:“没有关系,我这就给你汇一笔钱,你不要着急……”这位修行人也立刻随声附和:“是嘛,是嘛,嗯……我会好好加持你们的,你们放心……”其实真正有困难的话,直接说也是可以的,因为现在的人都很聪明,对你心里面的所思所想,基本上能猜个八九不离十。

  依靠这种方式获得供养也是不清净的,现在的修行人应该好好观察自己的所言、所行。

  如果施主没有供养,或者即使供养了也只是少量劣等之物,于是这位修行人便会气急败坏地恶言相骂道:“供养如此劣物,你自己今生也将得个贫穷的下场,来世还会投生到恶趣。你不供养,还有许多能贵物相赠、恭敬爱戴我的其他施主。你的这些菲薄之物本人不需要。”这种为得到供养巧立名目的做法即是“巧取讹索”,也是语言威仪不清净的表现。

  巧取讹索是指公开地说“某某施主,你的某种做法不好……”,这样一来,施主认为自己的供养确实太少、供品也不够好,于是马上重新发心,把更好更多的钱物拿来供养。

  有些人确实是这样的,给他供养财物太少的时候,他经常会不高兴。去年有位大施主,他一直给一位大活佛打电话,希望活佛能够到他家里来。这位大施主原本经常对其他上师发心——供养车、房子、钱财……然后这位大活佛来了之后,施主拿出了3000块钱供养,这时活佛非常不高兴,于是说:“你不供养的话,我还有其他的很多大施主。”这位施主也是很会说的:“既然有很多大施主,那你昨天还跟我说这里困难、那里困难的干什么呀……”他们就这样吵起来了。这位施主说:“本来我这段时间有点困难,手头的现金不多,但看活佛再再表示自己的寺院多么多么困难,所以才拿了这些钱出来,没想到他还不愿接受,那不接受就算了吧……”后来这位活佛还是勉强接受了。这种现象比较多的。

  上面三种是语言不清净的表现。

  还有的人明明是用自己的钱财做了一件高档的法衣,却向施主炫耀说“这是某某施主供养我的”以令那位施主供养同样的法衣,如果这位施主也如法炮制供养了法衣却没有献上美食,他又启发说:“别的施主不仅供养了衣物,还赠送了食品。”这种为得到衣食而使用的伎俩,称为“赠微博厚”。它是身体、语言均已包括的一种邪命。

  本来是你自己做的衣服,却对别人说是其他施主供养的,希望别人也如此供养。或者本来别人已经供养了衣物,但你却说:“其他人还供养了一些饮食,可是你只供养了衣物,是不是少了一点儿,像你这样了不起的人不应该这样……”这就是赠微博厚。

  赠微博厚还有一种解释方法,也即你首先给施主一些微薄财物,比如照片、金刚带、加持品,之后对他说出自己希望获得某某数量的钱财等想法,以求得更多丰厚的财物。

  《俱舍论》中讲到了五种邪命,《别解脱经》中解释得也特别多,对此,诸多论师的解释方法都各有不同。

  上述五种邪命,第一种诈现威仪是通过身体造作的,谄媚奉承、旁敲侧击、巧取讹索是通过语言造作的,第五种赠微博厚包括了身体和语言两种。

  通过上述的五种途径而获得的财物纯属不清净的邪命。

  总而言之,享用通过诈现威仪、谄媚奉承、旁敲侧击、巧取讹索、赠微博厚这五种邪命所得的不义之财实在是不清净。

  有些修行人的所作所行完全是一种邪命养活,是不清净的,但他根本不知道,所以首先认识五种邪命非常重要。

  认识之后能不能做到?这就要看自己的修行和重视程度了。人和人之间还是有很大差别的,大家应该详详细细地观察轨正自己的相续,这一点非常重要。

  最初所做本体不清净的缘故,最终感受的果报也是不清净的。

  最终所感受之果报也不清净:享用由这样不清净的发心而得的生活物品,罪业十分严重,极难清净。《俱舍论》云:“贪心所生身语业,邪命难净故另说,设若贪图资具引,与经违故非如是。 ”

  这种身语之业非常难以清净,所以佛在十种不善业以外专门宣说了五种邪命,由于是由贪心引发,所得也就并非善法,为什么这样说呢?违背佛经之故。《俱舍论》中以这种方式作了宣说。

  由于心贪恋欲妙,割舍不下,于是为了追求名闻利养而通过身语的行为谋求财产,心中向往获得上好的丰富的财物,贪婪之心不禁油然而生;并由于只供给自己微乎其微、极为下等之物而对施主等耿耿于怀,心生嗔恨;由于相续中对利养恭敬始终贪得无厌,不知满足,对三门不善恶业一窍不通,愚痴所蒙,不勤防护三毒烦恼,行为放逸无度,自相续的清净戒律已被堕罪的垢染所玷污。如此一来,后世必将堕入三恶趣中感受剧烈难忍的苦果。因此说,最终所受之果报是不清净的。

  很多人在获得名闻利养之后,心里自然而然地产生了种种希求,贪心也就油然而生,依靠这些不如法的行为,会使很多信徒生起邪见。

  以前大多以“我是某某活佛”、“我是某某大德”的方式骗取信众钱财,现在汉地的个别女众与藏地的个别高僧大德通过“双运”和“空行母”的手段享用财物的比较多。

  听说这几天有个女居士到处找一个喇嘛,她说:“那个喇嘛来找我,说让我做他的空行母,我们两个都是四十多岁,但我这几天一直找不到他。”当时有人问她:“那个喇嘛怎么说的?”她说:“我也不知道,他说是通过神通观察我们前世还是很有缘分的,但现在我的儿子都已经读大学了……”你们到学院来,不是为了寻求解脱、利益众生,就是为了寻找“空行母”、“地行母”,这样的话,希望你们还是尽快离开比较好。

  现在这种现象似乎特别多,很多人说是“我们前世有缘……你是空行母……”,然后有点儿钱财的人,马上把自己的钱拿出来供养,这个所谓的活佛也对她说:“你明年到藏地来,对众生的利益会非常大。”那天有个女居士也是得意洋洋地说:“某某活佛对我说了,我是一位空行母,如果我们俩在一起生活对众生的利益非常大……”当时我非常生气地对她说:“你们这样对众生有没有利益我也不敢说,但肯定对佛法的损害有一定“利益”。”现在汉传佛教原本就对藏传佛教有一定误解,说“藏传佛教搞双运,是邪法”,然后个别人却如此“开诚布公”地大肆宣扬,这样肯定会对佛法有所损害的。个别“高僧大德”可能因此不高兴,不过不高兴也没有办法。

  而且有些人说是“前世我们非常有缘,赤松德赞时期是这样的,松赞干布时期是那样的,朗达玛灭佛的时候如何如何……”,这样说的时候,据说他们可以一幕一幕地回忆起来。但到底是不是真正能够回忆,还是像根登群佩所说那样:只是依靠种种语言在心里产生的各种各样的邪思分别念。

  希望你们不要故意毁坏佛教!现在毁坏佛教比较容易,但弘扬佛教却非常难,如果你们真的有特殊的前世因缘,最好暂时不要公开,因为很多人接受不了,也许他们不会把你看成空行母,反而认为你已经把一个出家人给染污了,一旦这位出家人被发现也肯定会被寺院开除的,这样你们自他都没有任何利益。即使你是真正的空行母,那在弘法利生事业已经真实开展时再说也不迟。

  这一点确实值得注意,对于那些要来藏地弘法利生的人,我们应该说:“你连牦牛都骑不来,到藏地来干什么呀?”确实如此,现在越来越多的人通过这种方式“弘扬”贪欲,依靠这种方式抢夺财产,这种行为没有丝毫利益。这类现象的出现,藏地出家人和高僧大德有责任,汉地的个别人也特别愚笨,单单说你们前世有因缘就已经信以为真,你为什么不想想是怎样的因缘?所谓的前世有因缘没有什么了不起,不要说做夫妻,无始以来所有众生都做过自己的父母,这有什么的,确实有因缘……

  有些人来到这里不是学佛的,就是来学习一些贪心、嗔心的,希望这些人还是统统离开好一点儿,没有必要继续住下去,这里不是求贪嗔痴的地方。

  享信财小心

  当今时代,有些人仅仅舍俗出家就觉得可以了,从未详细考虑过有没有资格享用信财,这实在是一种无知的表现。《戒律花鬘论》 中云:“无学道者主人享,有学道者授受享,具有禅定能力者,得到开许而享用。”

  作为一个修行人,到底有没有资格享用信众的财物?这一点确实值得观察,很多人出了家以后,认为做什么都是可以的,实际上并非如此。

  这其中的含义即是说,已经摧毁了一切烦恼的诸阿罗汉众以主人的方式享受信财,

  阿罗汉已经摧毁了一切烦恼,可以以主人的方式享受信财——主人自己的财物自己可以随意享用,不会有什么果报。

  诸如预流果位的有学道者以接受信士供养的方式享受信财,

  预流果等有学道位的得果者,别人对你供养时,可以接受并且享用。

  具足清净戒律并精进闻思修行的僧人们以世尊开许之方式享用信财。

  戒律很清净并且精进闻思修行的人,世尊开许享用信财和亡财。

  一般戒律清净的标准很难界定,以前有人针对这一点作过观察,学院的辩论考试中也曾对此问题提出过辩论。但藏地的律师没有对这个界限进行过说明,《大海论》中说:以根本戒为主。在藏地,这部《大海论》还是非常有名的,但里面也并未引用律藏的教证。上师如意宝曾经说过:“戒律清净的界限方面必须查阅佛经教证,如果只是依靠高僧大德自己的智慧抉择也存在很大困难。”麦彭仁波切和龙钦绕降的戒律书并不多,所以这方面的开遮并不是很清楚。

  但不管怎样,戒律清净也具足闻思修行的人可以享用信财亡财。然后仅仅具足闻思修行但戒律不清净是不开许的,而戒律清净却无有闻思修行也是不开许的。

  失毁戒律、不护三门之人如果随意享用信财则比吞食火焰熊熊的铁球还严重。

  札嘎仁波切在本论中有好几处将失毁戒律和不护三门放在一起宣说,一…

《山法宝鬘论讲记》全文未完,请进入下页继续阅读…

✿ 继续阅读 ▪ 旅途脚印

菩提下 - 非赢利性佛教文化公益网站

Copyright © 2020 PuTiXia.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