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续本文上一页上道!若有众生,以法药世医、救疗诸疾、历数算计、工巧博弈、世典文笔、歌咏赞叹、讲论戏处,导以度人,随类同事,接引世俗,令发菩提,正见正受,共我有缘,得入佛道!
二者大愿:若有众生,毁谤于我,瞋恚于我,刑害杀我,是人于我、自、他常生怨恨,不能得解,愿共我有缘,令发菩提之心!
三者大愿:若有众生,爱念我身,欲心见我,求得于我,于我身上、于他身上盛行谄曲、邪见、颠倒,及生净行、不净行、诸恶不善,愿共我有缘,令发菩提之心!
四者大愿:若有众生,轻慢于我、疑虑于我、枉压于我、诳妄于我,毁谤三宝,憎嫉贤良,欺凌一切,常生不善,愿共我有缘,令发菩提之心!
五者大愿:若有众生,贱我、薄我,惭我、愧我,敬重于我、不敬于我,妨我、不妨我,用我、不用我,取我、不取我,求我、不求我,要我、不要我,从我、不从我,见我、不见我,悉愿共我有缘,令发菩提之心!
六者大愿:若有众生,常杀生命,作屠儿魁脍、畋猎渔捕,怨命现前,更相杀害,无有断缘,世世相报,杀心炽盛,不生悔过,卖肉取财,自养性命。如此之心者,永失人身,不相舍离报对,如是令发菩提之心!若有他人,取我财物、我与财物,或施我财物、我施财物,所得财物及不得者,愿共我有缘,令发菩提之心!
七者大愿:若有众生,供养我者、我供养他者,或我造、他造寺舍、僧房、伽蓝、佛塔、禅房、兰若独静之处,或我造、他造一切功德,及造菩萨、诸佛形像,令他布施,修立福佑,遍于法界,回向一切诸佛菩提,令一切有情同沾此福,及有他人、自己、朋友、同伴、师长、弟子修行苦行,节身断食,持戒、破戒、有行、无行,和尚、阿阇黎教导称说,听受我教、我受他教同行、同业,共我有缘,令发菩提之心!
八者大愿:若有众生,广造诸罪,堕于地狱,无有出期,经无量劫,受诸苦恼,从地狱出,生于五趣,先作畜生,将命还于前生,负物作驼、驴、猪、狗、牛、羊、象、马、奴婢、仆从,偿他宿债,累劫赔命还他偷盗,无有休息。我于五道随形受化,常生同世,教化于人,或作贫穷困苦、盲聋、喑、最下乞人,于一切众生众中,同类、同缘、同事、同行、同业,导引得入佛道,共我有缘,令发菩提之心!
九者大愿:若有众生,纵恣身心,我慢贡高,故于我法中污佛法、师长、弟子,无惭无愧,用僧佛钱、菩萨财物,杀生、偷盗、邪行、妄语、绮语、恶口、两舌乱,纵恣贪瞋,不拣良善,劫夺他财,拒讳谩人,不识善恶,广造十恶一切诸罪,死堕阿鼻,入诸地狱,从地狱出,轮回六趣,入生死海,诸趣恶道,愿共有缘同业、同道,随缘变化,当以救之,令得出离!共我有缘,发菩提心求无上道!
十者大愿:若有众生,当于我法,若我有缘、若我无缘,同我大愿,则是我身,共我无别,行四无量心,心等虚空,广度有情,无有休歇,愿达菩提登正觉路!』大圣曼殊以圣性愿力,不入三界,亦不出三界,心如虚空,常在如来清净性海真如藏中,安住法界,遍在众生心识体性。
曼殊室利言:『我有大愿以圣性力加持有情,令罪垢消灭,得入菩提、诸佛圣果!则是名菩萨十种大愿。』
如是曼殊发广大愿已,我某甲亦发如是大愿!三千大千世界六种震动,天雨曼陀罗华,遍满虚空。其时大会诸众尽见其花,同时赞叹曼殊大士圣力自在,不可思议,不可言说。尔时诸大会众咸皆欢喜,信受奉行。」
中华民国五十年孟秋台湾斋明法会重印
山西五台山十方碧山寺原版
文殊真言念诵略法
能海上师传授
(一)加行法
大慈大悲愍众生,大喜大舍济含识,相好光明以自严,众等自心归命礼。
归依
南无归依金刚上师文殊师利菩萨摩诃萨三称
归依佛竟 永不归依天魔外道
归依法竟 永不归依外道典籍
归依僧竟 永不归依外道邪众
发心
我今发心不为自求人天福报、声闻、缘觉,乃至权乘诸位菩萨,唯依最上乘发菩提心。
愿与法界众生
一时同证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三称
礼拜
文殊身 从空显出紫磨金
文殊意 诸法自性相应明
文殊语 韵音和雅无碍声
文殊尊 我今至诚头顶礼
赞叹
诸佛佛子之自性,诸佛佛子摄为一,诸佛佛子尊中尊,文殊师利我赞叹。
供养三次念
以水作净加持供品
愿此香花云,遍满十方界,一一诸佛土,无量香庄严,具足菩萨道,成就如来香。
法供
能如说修行,利益诸众生,摄受于有情,代众生受苦,勤修诸善根,不舍菩萨业,不离菩提心,法供养如是。
忏悔
上师妙吉祥,十方诸如来,正法贤圣僧,慈悲忆念我。
无始至今生,由贪瞋无明,起身口意业,作十恶无间,
破三皈五戒,别解脱戒等,违菩萨律仪,背密教誓句,
不孝轻慢师,不敬梵行侣,惰逸远三宝,骂僧谤正法,
轻辱有德者,危害有情类,自作若教他,或见闻随喜。
人天解脱障,轮回诸苦因,我今大惭愧,一一皆忏悔。
随喜无边善 回向遍有情 我礼妙吉祥 愿大悲哀愍。
(二)正修法
文殊自性诸法现量境,不来不去不住同虚空,
如如大悲离时界生灭,于中幻化众生影色现。
若来若去性相实非有,此之所缘显现犹水月,
一切诸佛智慧妙吉祥,惟愿慈悲哀愍来降临!
诵观空
瓮梭巴哇修达萨哇达玛梭巴哇修多杭
嗡梭巴哇修达萨哇达玛梭巴哇修多杭
诵观空真言竟,从空之中阿字转成月轮。月轮中间如水生沤显现黄色字,旋成宝剑。剑中复现字。字上放光,召请十方诸佛、菩萨、无量本尊,融入字中。次复化为执金刚尊,童真文殊金身黄色,右手执剑,左手当心持梵经帙,金刚结跏,趺座而坐。三十二相、八十种好,发结五髻,一切庄严以为庄严,胸间种子字。字周围轮旋绕,放无量光。光中放出种子字,加持一切父母有情。如是诵已,应观自蕴及圣福田由是乃至别余诸法,一切皆是缘起安立。是故远离断、常等边,自性无我,当体即空也。如是想已,然后如法观想,念五字真言数千百遍。诵毕,回向。
嗡 阿喇 八扎 纳地
嗡 阿喇 巴札 那谛数次
(三)回向
大悲尊以极遍智光明,尽除我心愚痴诸黑暗,契经及论教典皆证得,愿赐智慧辩才咸显现。
任何时中或欲见,及有少许欲问者, 于所怙主妙吉祥,愿无障碍常得觐。
十方虚空尽边际,有情普利修习故, 文殊如何所行为,愿我行为亦如是。
《金刚顶经五字真言胜相》云:「若人纔诵一遍,如诵八万四千十二围陀藏经。若诵两遍,文殊、普贤随逐加被,护法善神在其人前。又善男子、善女人,有能持此真言,才诵一遍,即入如来一切法平等、一切文字亦皆平等,速得成就摩诃般若。又若诵一遍,能除行人一切苦难。若诵二遍,除灭亿劫生生重罪。若诵三遍,三昧现前。若诵四遍,总持不忘。若诵五遍,速成无上菩提。若人一心独处闲静,梵书五字轮坛,依法念诵,满一月已,曼殊菩萨即现其身,或于空中演说法要。是行者得宿命智,辩才无碍,神足自在,胜愿成就,福智具足,速能皆证如来法身。但心信受,经十六生决成正觉。」
轮字观门依师禀受之
陆、文殊菩萨相关经典
初期大乘经,与文殊师利有关的,部类相当的多,印顺导师在《初期大乘佛教的起源与开展》一书中,把它分成三大类,并对其作了详细分析:
A.佛为文殊说的,共七部。
B.以文殊为说主,或部分参加问答的,共二十八部,这是「文殊师利法门」的主要依据。
C.偶而提到的,或参与问答而只一节二节的,共十二部。三类合计,共四十七部。
最早提到文殊经典的是《内藏百宝经》一卷,后汉支娄迦谶译。支谶在桓帝、灵帝时译经,约在西元一七○年前后。从所译的《首楞严三昧经》,《阿阇世王经》来说,文殊法门已发展得相当完整,并已影响到其他(C类)部类了。特别是晋代的竺法护,从晋太始二年(西元二六六)译《须真天子经》,到永嘉二年(西元三○八)译《普曜经》,传译的工作,先后长达四十三年。竺法护是传译文殊教典最多的译师:在三类四十七部经中,竺法护译出了半数──二十五部。
尤其是(B类)文殊为主体的二十八经,竺法护所译的,竟占三分之二。文殊部类的译出,可分为二期:竺法护(及同时)及以前所译的,是前期,共有三十四部。竺法护以后所译的,是后期,大体是三世纪以后所集出的。
《大正藏》中文殊菩萨相关经典总览
般若部
文殊师利所说摩诃般若波罗蜜经》《文殊师利所说般若波罗蜜经》《佛说濡首菩萨无上清净分卫经》
华严部
《文殊师利发愿经》《文殊指南图赞》(诸宗部)
宝积部
《文殊师利佛土严净经》《大圣文殊师利菩萨佛剎功德庄严经》《文殊师利所说不思议佛境界经》《佛说宝积三昧文殊师利菩萨问法身经》
事汇部
《文殊师利菩萨无相十礼》
经集部
《文殊师利问菩萨署经》《佛说文殊悔过经》《佛说文殊师利净律经》《佛说文殊师利现宝藏经》《佛说文殊师利般涅槃经》《文殊师利问菩提经》《文殊师利问经》《文殊问经字母品第十四》《佛说文殊师利巡行经》《佛说文殊师利行经》《佛说大乘善见变化文殊师利问法经》《佛说妙吉祥菩萨所问大乘法螺经》《文殊支利普超三昧经》《曼殊室利咒藏中校量数珠功德经》《文殊师利菩萨问菩提经论》
密教部
《大圣妙吉祥菩萨说除灾教令*轮》《佛说大方广曼殊室利经》《金刚顶经瑜伽文殊师利菩萨法》《金刚顶超胜三界经说文殊五字真言胜相》《金刚顶经曼殊室利菩萨五字心陀罗尼品》《金刚顶经瑜伽文殊师利菩萨供养仪轨》《曼殊室利童子菩萨五字瑜伽法》《大乘瑜伽金刚性海曼殊室利千臂千钵大教王经》《千钵文殊一百八名赞》《文殊菩萨献佛陀罗尼名乌苏咤》《文殊师利菩萨六字咒功能法经…
《认识文殊菩萨》全文未完,请进入下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