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与慈悲的故事
编辑序
依据经典的记载,释迦佛尚未成佛前,曾经无量劫生在无佛出世的时代,或为国王、大臣、长者、居士、外道,不但在人类受生,也在鸟兽中受生,总是尽一己之能,利益大众。佛陀本生故事中,有关菩萨牺牲小我,利乐一切有情的事迹,不可胜数,例如菩萨曾经是一只小鸟,见到山上树林失火,恐怕众多同伴葬身火窟,于是飞到水边,以翅膀沾水,再飞回树林洒水,一次又一次,不休不息,这便是释迦佛前身的作为。中国佛教自明末以降即呈现衰败的现象,弘法盛况不复以往,取而代之的是附庸佛教,竞逐物欲的功利主义,洪钟毁弃,瓦釜雷鸣,佛法中难能可贵的菩萨思想几近销声匿迹。
近年来,海涛法师的足迹遍及海内外,尽心利益一切有情众生的行,不能不说是菩萨精神之重现于人间。因为社会人心动荡,政局不安,因此而有八关斋戒之举办,以寂静化解纷乱,以柔软取代刚强,以斋戒净化人心,以期消弭社会之对立及仇恨。因为物欲高涨,众生口腹之欲毫不节制,身心苦迫加遽,因此强调素食戒杀之必要,以放生对治杀生,以慈悲化解暴戾,以活命之喜乐取代害命之恐惧。又因为邪说横行,道德沦丧,因此而有讲经弘法、印经送书之热诚,以正直调伏偏邪,以智慧化导愚痴,以光明照破黑暗。
真如妙法亘古常新,法尔如是,但众生执像而求,咫尺千里,相逢而不相识。法师向来自谦不高谈玄妙,但以浅显之因果道理契入世俗人心,化导群萌,循循善诱。所化育者,非惟年长耆宿,亦不乏稚龄幼童;所遍及者,非但人类旁生,亦不择地狱鬼趣。而于弘法演教之过程,利、衰、毁、誉、称、讥、苦、乐,尽在其中,若非亲历其境,不能遍知菩萨胸臆之深广无尽也!
有鉴于此,编辑同仁于法师众多讲演纪录中撷取精要,分门别类而有六篇,汇集成书。篇名中所谓「愍伤物类」,内容以彰显放生及施食之意义为主。所谓「春风化雨」,乃校园及监狱之弘法实况。所谓「修身齐家」,属于清净斋戒之活动内容。所谓的「心灵飨宴」,数数列举祖师大德之开示。所谓「见贤思齐」,包含生动活泼的经典故事或问题解答。所谓「世法世范」,强调待人、处世、接物、生活经验等。概括而言,本书所搜罗之题材,举凡义理文句、经典故事、慧心法语、所见所闻、生活经验、红尘往事,以及落发出家以来之心路历程等,无一不入法音宣流之谱。法师布教用心至此,称其为殚精竭虑,为法忘躯,亦不为过!但愿读者诸君能起敬慎之心,借镜取法,随文起观,不生讥嫌,不起轻慢,以期入理会义,方不辜负法师慈悲度生之一片赤诚。
编辑部敬序
海涛法师简介
「不为自己求安乐,但愿众生得离苦」的精神,是海涛法师的信念与行动准则。出家十余年来,在护国、护教、护众生的前提下,海涛法师积极投身于入世的利生事业,长年奔走于全台各处、大陆地区、以至于海外等各处弘法,并于海内外各地成立近一百多所生命教育中心,做为弘法度众以及利世的据点,藉以提升世间的祥和之气,为社会注入清流,净化人类心灵,以回报社会,利益众生。
愍︱伤︱物︱类─救命的功德
自古以来,只要有新的国王,或新的领导者上任,通常他们第一件事作什么?大赦,大赦囚犯,甚至大放生。根据佛教所说的因果法则,你给众生快乐,自己也快乐;你让他们自由,自己也获得自在。经常有人问起:为什么我们要作烟供?烟供的对象是一般的山神,树神,海神,或孤魂野鬼,我们以慈悲心供祂们食物,使祂们饱足快乐。所以在佛寺里只要举行法会,一定作大施食。另外,关于烟供的起源是来自西藏,因为当时的国王建大佛寺的时候,鬼神捣乱,一直无法完成。他迫于无奈,只好从印度礼请莲花生大士来修法,大士来了之后,他告诉国王必须对鬼神慈悲,应该准备上好的食物供养祂们,为祂们诵经持咒,为祂们超度,这就是烟供的起源。
大家要明白,世间的鬼神也需要食物,我们人是以咀嚼的方式进食,鬼神则是吸食味道,所以当你祭祖,拜王爷,食物经过祭拜之后便失去了气味,因为被祂们吸走了。而我们现在烧的这些东西都是很香,很好吃的东西,这是为了烧出香味让祂们吸食,也藉这机会为祂们诵经说法,使祂们脱离鬼道,离苦得乐。
鬼神若得度生天,第一件事情总是先了解是什么因缘获得生天的果报。一看,原来是因为某某人的慈悲救拔而成就的,从此,祂们与佛教便结下了善缘。像关圣帝君就是佛教的护法,韦驮菩萨也是护法。关圣帝君,一般民间称之为关公,当时他死了之后,魂魄四处飘荡,一直喊着:「还我头来⋯。」一天,祂遇见普净法师,法师问祂:「你整天向人索命,想找回你的人头,你不想想,当初你过五关斩六将,砍了那么多人,他们向谁去讨人头呢?」关公一听,如大梦初醒,于是心定了下来,作了大山神。祂的威德力很大,但因为杀人无数而无法生天。到了唐朝,智者大师有一次在大树下禅坐,关圣帝君,也就是这个大山神出现了,传说他是枣红色的脸,丹凤眼,祂问智者大师来这儿作什么?大师说,他来荆州弘法利生,希望建个道场,普度众生;因为关圣帝君护持佛教很虔诚,于是以祂的威神力,七天之内铲平了一块地交给了大师,大师又为祂说法,使祂更发广大菩提心,生生世世护持佛教直到现在,所以中国佛教称祂为伽蓝菩萨。
说起建道场这件事,经常有人要我建道场,我常回答他们不必了,我在台东已经有六间道场——六间监狱、看守所,我已经快忙不过来了,经常没空去探望徒弟呢!这些人更需要帮助。各位也不妨将自己的生活圈子当作道场,一有空就放生,作烟供,累积福德资粮。如何累积呢?很简单,只要火一点,用一些供品就可以了,如果不会念太长的经咒,至少念「嗡阿吽」,然后洒洒水,这个水一洒出去都变成甘露水,鬼道都可以吃得到,这样你自然与周遭的众生结了善缘。
佛经里说,有一种病是业障病,前世造了恶业,怎么医都医不好,这种病必须透过虔诚的忏悔来弥补。好比一杯水放了盐巴,很咸的,如何淡化它?你必须加很多开水让咸味变淡,这是世尊教我们改变命运的方法。世间第一等恶业是什么?世间每个众生,包括蟑螂、蚂蚁都想活命,都想快乐,所以世间最大的恶业是伤害生灵。你如果认为:人死了什么都没了,一了百了,那一旦人们得了癌症,干脆都自杀算了,何必活得那么苦?但事实不是这样,人死后有轮回,有来世,有因果报应。身体会败坏,但生命不会结束,众生必须为过去所造的恶业付出代价,也因为过去所造的善业而获得快乐。我们仔细想想,如果自己惨遭杀害,做了鬼,你一定想找人报仇;而众生遭到杀害,一样会记仇的,所以千万不能杀生,否则将来免不了冤冤相报。
谈到这个,有的父母跟我说:师父,我欠儿子的债,欠得好苦,真不知如何是好!各位,放生就是还债,就是弥补杀业的过失。大家应该听过一句话:「吃人一块肉,还人万万债。」你杀了鸡,还吃了它,以后免不了报应在自己身上。佛经里有个故事,一位尊者托钵的时候看见路边有个妇人,一手抱着小孩,另一手抓着一条鱼,吃得津津有味,吃完之后,鱼骨头扔在地上,一只小狗跑来想吃,妇人一脚踢走了它,小狗舍不得骨头又跑回来。尊者观察了这一段因缘之后,说了一句话:「口食父肉打其母」,意思是说,妇人所吃的鱼正是过去生的父亲,踢走的那只狗正是过去生的母亲。「怀抱杀己之冤仇」,怀里抱着的小孩是过去世的仇人,现在却万分疼惜。「妻子啃食丈夫骨」,那只狗一直想吃地上的鱼骨头,它不知道那一条鱼正是过去生的丈夫。这一个故事说尽了世间轮回的真相,也道尽了众生的颠倒。
各位若明白因果轮回的道理,你就知道什么该做,什么不该做,懂得思惟衡量,做什么事情对生命,对感情,对家庭,对事业有利益?什么事情做了会伤害自己?这世间,人人总是希望一切成就,一切吉祥,一切如意,不要有业障。什么叫业障?所谓「业」是身口意的造作,过去所作的恶业,未来必定有苦报,使你不顺心,这叫业障。比如你喜欢吃海鲜,结果身体没有愈吃愈健康,反而得了癌症,发生意外,发生灾难,小孩子短命,苦得不得了。明白这道理之后,应该大慈大悲告诉大家,要爱惜生命,不杀生,多吃素。我刚从台东来,一路上好像有什么庙会的样子,熙熙攘攘,很热闹,什么寒单爷,什么王爷都请出来了,路上还看见很多宴席,这是民俗文化,大家也是想求平安,但做法不正确,杀猪宰羊,满桌的鸡鸭,到处在杀生,真是杀戮战场啊!各位要知道,前几年在东南亚发生的海啸,什么时候发生的?十二月二十五日,平安夜隔天发生的,大家大砍大杀之后,共业现前了。像以前流行的SARS,怎么来的?也是杀业的报应啊!
但大家也不用太害怕,比如这是一杯水,火一来就熄灭了;但如果这一杯是汽油,那最好离火远一点,否则有危险。这意思是说,要让自己像清水一样,不要让自己变成汽油,早晚要惹祸上身。如果自己是清净的,不是易燃物,身上没有那种业因,你大可不用害怕。今天我们准备了四部鱼车,载满了乌鱼,准备放生,各位吃过乌鱼子吗?一定吃过,是吧!可怜喔,不要再吃了,从今开始要起惭愧心,别再动乌鱼子的念头了,再吃要生病的。一条鱼有那么多鱼子,只因为嘴馋,而将它开膛剖肚,各位想想,这么残忍,怎么可能没有报应?因此我们买来救它们的命,也消除我们过去的杀业。
讲到这里,各位要记得,家中的蟑螂蚂蚁都跟我们有缘,没有缘就不来了,所以不要小看它的形象是蟑螂,啪!让你死,那你就是打死父亲了。千百世的轮回中有无量的父母,你只要投胎一次,就有一对的父母,你看有多少众生与你有缘!如果我们…
《爱与慈悲的故事》全文未完,请进入下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