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我的阅读记录 ▼

安居讲法第二十四讲

   上一讲讲到由于愚痴不知道无常,所以当生死无常到来的时候,有的是父哭子,有的是子哭父。乃至兄弟夫妇更相哭泣,不知道生死无常的道理。兄弟之间也有这种情形,夫妇之间或夫哭妇,或妇哭夫,种种的情形。由于不知道无常,在人与人之间的情爱放不下,所引起的一种过患。

   如此之人。曚冥抵突。不信经法。心无远虑。各欲快意。痴惑于爱欲。不达于道德。迷没于瞋怒。贪狼于财色。坐之不得道。当更恶趣苦。生死无穷已。哀哉甚可伤。这一段说我们由于愚痴的缘故造恶受苦,以及我们造恶受苦的情形。

   如此之人。这在给我们说明由于愚痴夫妇,父子相互贪恋,把时间耽误了。由于愚痴的缘故来造恶来受苦,在生死当中,这种恩爱不把这一关过了,往往把心沉溺于我们现在在世间上的情欲恩爱上。现有的很多年轻人学佛,很想出家, 心里有出家的念头,但是放不下。第一是父母亲放不下;第二是夫妻恩爱放不下;第三是子女放不下;第四是世间的五欲享受放不下,出不了家啊!父母放不下,结婚了你想跑出去出家,心里非常可怜对方。其实世间上谁都能离开谁,所以生死只是早晚的事情。由于世间的父子、夫妇、儿女之间的关系,修行的时间非常少,要跳出这几关还是非常不容易的。我刚出家就只有父母,父母都是千阻拦万阻拦,他们心里很想不通,我们养儿防老,你走了我靠谁。我就给他们讲道理,我在家里给父母添加的烦恼还更多,由于不懂事,经常还跟父母闹别扭。你真正能帮父母什么呢?你还是帮不了。父母亲生病了,你在床前能代替他吗?你在他跟前他就会好一点吗?好不了多少。这一点他们想通了。可他们又想,世间上人看你出家了,他们认为丢人,世间上的人会怎么说你呢?我说随便他们怎么说,你不出家他们照样说。生活在世间你叫人家不说怎么能办得到呢,我们生活要看自己心安理得,理得就心安。有很多人听到这句话说,师父是不是出家了,我们家庭就不要了?要看你出家成熟没有,情爱关要过了,下面要看你自己了。像上面这种愚痴的人,贪爱放不下的,情爱放不下的这些人,会怎么样?

   曚冥抵突。这种愚痴的人,有眼睛但是是肉眼,没有慧眼,见不了佛法的道理。不知道善恶因果,所以在人与人之间就只能起冲突毛病斗争,那叫抵触。只是自私自利,在人与人之间你自私我自私就要打架。由于有眼不能见,暗昧无知,对于佛经对于佛法不能相信。信心就是一种善根,而今天我们信心没有,没有信心的善根,对于佛经,自己从来不看,对于佛法,自己从来不听。一说到佛法的时候就认为是迷信,落后的东西,你问他什么叫佛法他不知道,你不知道怎么知道是迷信呢?世间上教育就这么说的“佛教迷信,道教迷信,宗教都是鸦片。”这些人根本不理解。所以不信经法,心无远虑。我们的心只是看见眼前的一些利益,不能够看到将来。我们现在大多数的国民看到的是什么?有没有官当,有没有钱挣,有没有好处,有没有好吃的,有没有花前月下的快乐。只是追求目前的快乐,没有一种高的立足点,眼光看得不长远,对于未来的没有很好的规划,也不知道未来是掌握在自己手里的。所以大多数是过一天算一天,没有明天。在今天也是,心无远虑,不知道有后事这种事情。说到后事的时候,普遍的老百姓都说下一辈子的事情太遥远。究竟有没有我们还不知道呢。信都不相信,你叫他为下一辈子做打算他有没有?没有。只顾目前的享乐,所以无所不用其及,心无远虑。人人都想顺从自己的意愿来求现在的快乐,这是第一种。由于愚痴的缘故,不信经法的缘故,用凡夫的意识,大快自己的心肠,与智慧相违背。没有法律的保障的自由是非常危险的,你可以杀我我也可以杀你。你说这种自由有保障吗?所以要知道一种整体的意识,要站在整体的角度,不能只发展个人和自己,那样就没有一种规律节制,就麻烦了。所以现在寺庙里每个居士不注意寺庙里的规矩,寺庙里就会乱。所以这是第一种意思。希望能知道我们自己的自私自利心,不信经法,所带来的造恶。

   各欲快意。痴惑爱欲。不达于道德,迷没于瞋怒,贪狼于财色,坐之不得道。自己让自己的心被世间上的欲望包了,现前我们没有智慧,原因就在于我们世间上的情欲太重,愚痴太重,所以这一辈子没有这种智慧。好多居士问,怎么样开启智慧?放下这种愚痴和疑惑。对于世间上的情爱欲望我们放不下,智慧我们显现不出来。你的愚痴和怀疑心不掉,你怎么能认识善恶道理呢?所以不达于道德就是由于这些愚痴疑惑情爱欲望。更进一步是常把自己丧失在嗔恨心当中,丢在愤怒心当中。只要没有我执,世间上对你的损伤就小了。现在你以为踩着他了,他有智慧,把自己空掉了,都无实体,就没有嗔恨心了。世间上有我的执着,你踩着他了,他就要发嗔恨心,把自己的道德给埋没了。一念嗔心火,烧尽功德林。我们内心的嗔恨心就像一把火,嗔心一发起来不得了,见什么烧什么,平时再好的朋友,你去劝架,他也不认你了,父母亲去劝他,他也不认,他在气头上没办法。

   把自己自心放于这些嗔恨心之间,来迷失自我,贪婪于财色。一方面是在嗔恨心当中受到伤害了,发怒,发嗔心,烧尽功德林。贪狼于财色。在这种顺境的时,我们的贪心没有厌足的时候,就像饿狼一样,所以那种贪心就像狼一样的残酷。很多人不明白为什么贪心残酷。当一个男人喜欢一个女人,大家爱上了就要占有对方,从心上要占有,从身上还要占有。热天你看,两夫妇牵着手在路上走,男的看旁边这个女人还漂亮,女人就不干了,不准乱看,他要占有别人心。我们的心在顺缘间长养贪心,在逆缘当中长养嗔心,只有造业。你因为嗔恨心要骂人,要杀人,要惩罚人,嗔恨心能干什么好事呢?不能。伤害自己同时伤害别人,你在贪心当中又能干什么好事呢?由于占有,自私自私贪心发起来。只是对别人的伤害,所以说爱是一种奉献,是一种无我。要能这样亲近关心众生,这种慈悲心就能生化这种爱心。所以出家人不说爱是不是就没有爱呢?出家人的爱是大爱,是清净的爱。一般就不说爱,就只说慈悲。慈能予乐,悲能拨苦。真实关心对方怎么样能离苦得乐,那是一种奉献,不是一种占有。所以要有清净慈悲心,不要有染污的贪爱心。由于愚痴,迷没于瞋怒。贪狼于财色。过患就大了。由于愚痴不懂道理,我们在人世之间只能找冲突矛盾。根本不明了道理,到处去搞斗争,只图自己舒服,不管以后的因果。这是第一种愚痴的过患。第二种是迷惑于自己的情爱与欲望。无知。把自己的心遮住了。第三种过患,由于愚痴来长仰贪心和嗔恨之心,都是烦恼之心。

   由于前面这三种原因。因为愚痴只能搞斗争 ,搞不和协。由于愚痴长养自己的嗔恨心,所以说我们今天修行根本不能得道,得不到修行的善法。我们得不到这种佛法,得不到修行的利益,在现实的世间上我们就要受苦了。修行就是离苦得乐,安祥,我们修行得了这种利益,痛苦不能解脱,还因为这些嗔恨心长起来了,烦恼心长养起来了,将来还要更加去遭受苦难,所以还要再来受罪。我们今天听闻佛法我们还希望自己遭受轮回的苦吗?不希望了。不要再受恶趣之苦,由于愚痴没人给他讲说,无明,所以他将来还要受恶趣苦,将来还有更厉害的苦在等着他,生了又死,死了又生,轮回无穷,没有停止的时间。我们这一辈子已经受够了,你不要说世间其他有什么痛苦,我们在世间经历的痛苦太少,但足可以让我们惊心动魄。世间上人比我们受苦的还多,世间上人人的苦如果加在我一个人身上你能受得下来吗?我们自己稍微受一点苦都不得了了。现在是受苦了罪,不受苦很难消业。你睡觉出汗,功德法没增长,你上殿出汗功德法增长了。所以要能分析这种道理,在生死无穷的三界里,我们不知道还要受多少苦难。现在生死无穷的痛苦我们能接受下来吗?很艰难。释迦牟尼佛替我们伤感,你们不知道痛苦伤感吗?不知道出离吗?当更恶趣苦。生死无穷已。哀哉甚可伤。所以释迦佛在看到众生受苦来伤叹,叫我们要发厌离心,出离心。把世间上的无明,愚痴,贪心嗔恨心都要放下,要学习这些。这是第二段。

   或时室家父子,兄弟夫妇,一死一生,更相哀愍。恩爱思慕,忧念结缚,心意痛著,迭相顾恋,穷日卒岁,无有解已。教语道德,心不开明。思想恩好,不离情欲。昏蒙闇塞,愚惑所覆。不能深思熟计,心自端正,专精行道,决断世事。便旋至竟,年寿终尽,不能得道,无可奈何。这一段给我们说由于愚痴爱欲所以自己贪恋。没有时间去听经闻法,在情欲牵扯中你障碍我,我障碍你。自己不能下决心,等你在世间的情欲牵扯中过了五六十岁,一瞬间我们的人寿也就尽了,一转眼间人生就老了,年寿终尽,年寿已高,寿命快要没有了,道业还没修成,无可奈何,你有什么办法呢?因为我们在生的时候不知道把这些爱欲放下,小的时候我们迷恋父母,我们稍大一点迷恋于朋友之间,把时间荒费了。再大一点要成家立业,一结婚你要照顾我,我要照顾你,还生个小孩,又为下一代忙,下一代长大了,又为下一代的下一代想。

   恩爱思慕。忧念结缚。心意痛著。迭相顾恋。穷日卒岁。无有解已。教语道德。心不开明。由于愚痴,亲戚之间你回忆我,我回忆你。到这个时间有的是一家人,父子之间,父亲过世了,儿子在痛苦之中,随时随地想父亲在世的时候又怎么样。今天父亲走了,我就一个人,人际关系人家都不认了。兄弟夫妇之间也是这样,一个在生,一个在死,人一死之后还能管吗?想起生前的种种好处,面对现在人过境迁,更加哀伤,想一回哭一回,在生时候的恩爱到现在生离死别,成为相互间的思念爱慕,怎么样怎么痛苦。想起在生时候的恩爱,心里一想起来…

《安居讲法第二十四讲》全文未完,请进入下页继续阅读…

直接转到: 第2页 第3页

菩提下 - 非赢利性佛教文化公益网站

Copyright © 2020 PuTiXia.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