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我的阅读记录 ▼

药师经 讲记 六▪P2

  ..续本文上一页,应于地狱、旁生、鬼趣,流转无穷。若得闻此药师琉璃光如来名号,便舍恶行,修诸善法,不堕恶趣。

  这第二种利益就是由于这些众生,他们听闻了药师琉璃光如来的名号,对于自己受了戒了,破了戒了,他可以忏悔干净,能够舍弃破戒的一种罪恶。有的人虽然说没有破戒,但是他破了常住的一种共住规律,就是规则,清规戒律。清规,是指这个寺庙上大众和合共住,一种约法。戒律,是自己修行,那就是尸罗。所以,有的不破戒律他也破了常住上的规矩了;有的不破这种戒律和规矩,但是他毁坏自己的正见了,没有正确的知见;有的人虽然说不毁正见,但是他不听经闻法,所以说把这种多闻利益放弃了;有的人因为没有多闻,对于佛所说的契经上的深意那就不能明了,不能了解;有的人虽然说也能够听经,在闻思修当中自己也非常精进,但是他有贡高我慢,有增上慢心。什么叫增上慢心?他不修行,不听经,他还没有慢心,就因为听了很多经,修了很多年法,自以为了不起,就把功德作为自己骄傲的本钱。所以这就叫做增上慢。由于这种增上慢,把自己的心隐蔽了,自视非他,就是把自己抬得很高,什么都是自己对,别人不对。要诽谤别人,还要“嫌谤正法”,对于那些正法自己要嫌弃,自己要诽谤,那就要“为魔伴党”,着魔了,那就是魔子、魔孙,作那些魔的伴党。

  “如是愚人,自行邪见”,像这种愚蠢的人,自己有这种错误的见解,“复令无量俱胝有情,堕大险坑”,就由于他有这种邪见,他也要让所有的众生也要跟着他学。学的是什么?学的也是邪见。所以说由于这些邪见,把无量无边的众生都引导到三恶趣当中。“此诸有情,应于地狱、旁生、鬼趣,流转无穷”,就因为毁了正见,贡高我慢,不听经闻法,乃至破了戒律,破了规矩,就由于这种业,将来要堕落地狱当中,堕落饿鬼当中,堕落畜生当中。“流转无穷”,不知道要受多少的苦。但是如果说听闻药师琉璃光如来名号,由于忆念佛的恩德,就把这所有的恶行能够彻底丢弃。如果勤修善法,它就能够转恶为善,能够转堕地狱的这种果报到往生西方极乐世界,到往生药师琉璃光如来的净土。所以说,我们听闻药师琉璃光如来的名号,就有这些功德。

  “设有不能舍诸恶行,修行善法,堕恶趣者,以彼如来本愿威力,令其现前暂闻名号,从彼命终还生人趣,得正见精进,善调意乐,便能舍家趣于非家,如来法中,受持学处,无有毁犯;正见多闻,解甚深义,离增上慢,不谤正法,不为魔伴,渐次修行诸菩萨行,速得圆满。

  就是说,假如暂时还不能够把犯戒,犯规矩那些恶行全部舍掉,还不能修行善法,还堕在恶趣当中的人,因为听闻药师如来的名号,以药师佛的本愿威力,就让这些众生能够在现前“暂闻名号”,哪怕是听闻一次,哪怕是两次,都能够听闻到药师如来的名号。因为听闻药师如来的名号,“从彼命终还生人趣”,就从恶趣当中舍命了,然后再转生为人趣。转生人趣当中,还能够得到正见,有正知正见,能够精进修法,还能够善巧地调治内心。让内心里面,对修行佛法有善法欲。“便能舍家趣于非家”,那就是能够出家修行,不乐在家。在“如来法中,受持学处”,或者说受持比丘戒,或者说受持比丘尼戒。“无有毁犯”,受了戒律了,一点都不毁犯。就“正见多闻”,以正知正见听闻佛法,了解契经甚深的义趣,远离贡高我慢。自己不管怎么修行,也不作为骄傲的本钱,不诽谤正法,不作为魔子、魔孙、魔长。所以说,渐次修行六度波罗蜜,能够迅速得到菩萨道的这些圆满。这就是第二种好处。

  第三种好处,我们听闻药师琉璃光如来的名号,能够远离嫉妒与诽谤的恶法。我们往下看。

  “复次,曼殊室利!若诸有情,悭贪嫉妒,自赞毁他,当堕三恶趣中,无量千岁受诸剧苦;受剧苦已,从彼命终,来生人间,作牛、马、驼、驴,恒被鞭挞,饥渴逼恼;又常负重,随路而行。或得为人,生居下贱,作人奴婢,受他驱役,恒不自在。

  就是有那些众生,内心里面有嫉妒心,有悭贪心。自己有东西舍不得布施,见了人家布施,他又要嫉妒。所以说,对于他人的荣耀自己不耐烦,看不得他人比自己好。“自赞毁他”,经常是自己赞叹自己,经常是自己要来毁谤别人。有这种人“当堕三恶趣中”,那就是堕三恶趣的因。在三恶趣当中“无量千岁受诸剧苦”,不知道要受多少时间的苦恼。“受剧苦已,从彼命终”,把异熟果报受完了以后,转生到人间来的时候,它还有一种什么果?一种增上果,一种等流果。还要产生。所以说你再把三恶趣这种苦处受完以后,再转生人间的时候,你再变为人的时候,他还要怎么?还要做牛、马、驼、驴,还要变成畜生。“恒被鞭挞”,这些众生常常被人拿着鞭子抽,拿着鞭子打。“饥渴逼恼”,你饿了想吃东西,吃不上;渴了想喝一瓢水,喝不到。随时随地因为饥饿,因为焦渴而逼恼自己。那一生得不到这些。“又常负重,随路而行”,经常是在大路上,把东西拉上,给人家还债。“或得为人,生居下贱”,哪怕就是转生为人了,他也是下贱的人,人家不尊重他。“生居下贱,作人奴婢”,去帮人,打工。“受他驱役”,人家叫他干什么,他就干什么。“恒不自在”,一辈子自己也不能够当自己的主人。这就是由于嫉妒、诽谤的烦恼恶,产生了这些结果。

  “若昔人中,曾闻世尊药师琉璃光如来名号,由此善因,今复忆念,至心归依。以佛神力,众苦解脱,诸根聪利,智慧多闻,恒求胜法,常遇善友,永断魔绢,破无明壳,竭烦恼河,解脱一切生、老、病、死,忧、悲、苦恼。

  “若昔人中,曾闻世尊药师琉璃光如来名号”,如果说往昔时候,曾经听闻药师佛的名号。“由此善因,今复忆念”,由于有这种善根,现在还能够忆念药师佛的名号。“至心归依”,而且能够皈依三宝。“以佛神力,众苦解脱”,就由于药师琉璃光的功德名号,乃至这种神通威力,自己所受的一切苦都能够完全解脱,而且“诸根聪利”,眼、耳、鼻、舌、身、意,六根非常利,所以说非常聪明。“智慧多闻”,具备有智慧,而且广学多闻。“恒求胜法”,经常就去追求非常殊胜的法。“常遇善友,永断魔绢”,经常身边都是那些善知识朋友。能够遇上善的朋友这个很不简单。“永断魔绢”,再也不上魔的当了,再也不着魔网了。“破无明毂”,能够把根本无明完全破除。“竭烦恼河”,能够让所有的烦恼,都全部干涸。“解脱一切生、老、病、死,忧、悲、苦恼”,对于这些人生的八苦、三苦、五苦、无量诸苦,都能够全部离脱。这是第三种好处。

  第四种好处,离斗讼咒诅恶。什么叫“斗讼”呢?这一辈子你生在人间,经常跟人打官司,经常跟人吵嘴打架,或者说不吃官司,不吵嘴打架,经常遇到那些人家念咒整你,人家来诅咒你这些恶。只要你听到药师琉璃光如来的名号,这些恶法都不能够加害于你。所以说你往下看。

  “复次,曼殊室利!若诸有情,好喜乖离,更相斗讼,恼乱自他,以身语意,造作增长种种恶业,展转常为不饶益事,互相谋害。告召山林树冢等神;杀诸众生,取其血肉,祭祀药叉罗刹婆等;书怨人名,作其形像,以恶咒术而咒诅之;厌魅蛊道,咒起尸鬼,令断彼命,及坏其身。

  现在世间上还有,还有这些行邪法的。所以说,有那一些众生,他就喜欢不懂事,他就喜欢去跟人家搞斗争,他就喜欢背离人家的意思而说话,你要说东,他偏要说西;你要说好,他偏要说坏;你要说对,他偏要说不对,明明就是要跟人反着干。今天有这种人。“好喜乖离,更相斗讼”,这种就更容易引起跟人家的斗争,吃官司,吵嘴打架。“闹乱自他”,不仅仅是让自己心里面不安宁,也能够让别人心里面起烦恼。“以身语意,造作增长种种恶业”,就是我们自己起心动念,开言吐语,待人接物上就是不懂事,不知道怎么为人处世,经常在人群当中造作这些恶业,增长这些恶业。“展转常为不饶益事”,他所做的事情都是不利于人的。你想想,经常去跟人家反着干的人,他能不能够说好话?不喜欢说好话。不喜欢说好话是不是经常斗争?所以说言语上就经常斗争。人家喜不喜欢他?也不喜欢他。因为人家不喜欢他,就经常跟人家斗争,他这样做不做恶业?他就做恶业。

  所以说,一天到黑,做的都是那些不善的事情,互相谋害。跟人之间的人际关系相当不和谐,不是你整他,就是他整你。甚至“告召山林树冢等神”,他去拜山神,拜土地公公,拜树神。拜这些神做什么呢?他也不是做好事。要“杀诸众生”,去杀鸡,杀牛,杀羊来祭祀。“取其血肉”,来祭祀那些“药叉罗刹婆等”,就是来祭祀那些鬼神。把这些鬼神祭祀起来干啥?他把那些冤家对头的名字写上,比如:智海,某年某月生,住在哪里,我要咒诅他明年就死掉。他经常这样干。把人家的相片拿来念咒,把人家的生辰八字写到纸条上,“以恶咒术而咒诅之”,就用这样的诅咒。“厌魅蛊道”,经常用恶的咒术,还有放蛊。“咒起尸鬼”,用坟地里面的尸体,他念咒,能够让尸体爬起来走路,去害人。“令断彼命,及坏其身”,对于他不欢喜的人,他就用这些所有的邪术来整人害人。你说这是不是冤家对头?是不是造恶?

  今天还有这样的人。你们不要小看,在圣水寺我就遇上一个,他们拿一个纸条给我,“师父,你看这个写的啥?”结果我一看,噢,他写的就是咒人。这个人要叫他某年某月死,某年某月病。我说:“三宝弟子怎么干这种事呢?”也不知道是不是三宝弟子,反正进寺庙也不应该干这种事。对不对?所以说,现在还有这些人。

  

  “是诸有情,若得闻此药师琉璃光如来名号,彼诸恶事,悉不能害。一切展转皆起慈心,利益安乐,无损恼意及嫌恨心;各各欢悦,于自所受生于喜足,不相侵凌,互为饶益。

  “是诸有情,若得闻此药师琉璃光如来名号,彼…

《药师经 讲记 六》全文未完,请进入下页继续阅读…

菩提下 - 非赢利性佛教文化公益网站

Copyright © 2020 PuTiXia.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