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续本文上一页内外世间皆由因缘所生,并非无因无缘而有生也。
午贰(别破世间无有后世)分二:一、顺世外道许无后世之意示为非量;二、彼示为倒意。
未壹、顺世外道许无后世之意示为非量
汝论所说大种性,汝心所缘且非有,
汝意对此尚愚暗,何能正知于他世。
如汝顺世派论中所说四大种性为分别心的作者(因),实际上汝心所缘(四大种)的自体尚且非有,汝意对此最粗大浅显之义尚被厚重愚暗所蔽而不能知晓,何能正确了知最极细微之他世是有或无耶?
顺世外道师承许无有前后世,唯有现世,并认为现世中真实有常法的自体,即地、水、火、风四大种有堪忍自体,此无前后的时差循环,仅唯现在自现。如以酒为例:酒是由四大种变异差别便有狂醉功能,如是诸有情界亦由四大种变异差别,便产生心识,乃至了知一切诸法。由是内外诸法唯从现世自生,非为前世造业,今世成熟;今生造业,后世成熟,当知除今世以外,决定无有他世。譬如,彼欲受用美女时,为令美女了知无有后世而曰:“美女善行善饮啖,妙身已去非汝有,此身唯是假合成,去已不返不须畏。”彼宗如是妄计无有前后世,许现世分别心的近取因是常有的四大种(所缘)。其实真正以理观察时,四大种决定不是分别心的近取因,因为四大种在正理面前本无堪忍自体,而是刹那生灭无常的本性,只是汝之邪分别念妄计为常法而已。由此可以推断汝意极为愚暗,因为就于现世中正在刹那刹那已流逝的最极粗法,你都尚不能知晓,何况前后久已流逝的极细微之他世,怎么能正确无偏地了知呢?因此汝以极为愚暗的妄分别识来妄加论断没有前后世,是极不应理的。
未贰(彼示为倒意)分二:一、明顺世外道意与所知性成颠倒识;二、彼喻破释妨难。
申壹、明顺世外道意与所知性成颠倒识
破他世时汝自体,于所知性成倒见,
由具彼见同依身,如计大种有性时。
在遮破前后之他世时,汝顺世派自体之心相续于所知法的本性尚未真实通达,因而形成了颠倒邪见。由于具彼邪见(谤无他世)共同依于有漏的身躯故,犹如汝宗前所妄计大种有自性时的邪见,亦是以有漏的身躯为共同所依。
该颂明示了顺世外道意与所知性成颠倒识。妄遮前后世的顺世师在破除前后之他世时,自己的心对大种这一所知法的本性未能真实了知,妄计为自性实有而成为一种颠倒的邪见,又因为产生谤无他世的邪见与妄计大种有自性的邪见有共同所依之因,那就是有漏身蕴,所以在这两种观点中随立何者,另一者都可以作为同喻,有共同所依故。由此可见二种观点立则同立,破则同破,故说“如计大种有性时”。敌宗狡辩说,我见大种有自性时,不是颠倒邪见,故于同喻中无有所立法。破曰:本来无有的大种汝等妄计为堪忍自体的实有,此难道不成邪见吗?
申贰、彼喻破释妨难
大种非有前已说,由前总破自他生,
共生及从无因生,故无未说诸大种。
彼诸大种非有自性,如前已说。由前在总破承许诸法从自生、他生、共生及从无因生时已将一切所知法抉择为本来无生、远离四边八戏的大空性(以四大种亦摄于一切所知法中),故于抉择一切所知法无自性时,虽未单独说诸大种的一一名称,但实际上已经涵摄了四大种的一切本性。
此喻不仅能破顺世外道之邪执谬论,亦能遮破一切有执及邪执之宗。如本论自释中云:“如是谤一切智、计诸法有性,计诸法无性,计大自在、计时,计微尘、计自性、计自然、及余执著。如云:“谤正觉时汝自体,于所知性成倒见,由具彼见同依身,如计大种有性时。”如是有无等见皆破,然吾自宗全无过失。”以此为据而说:“许自在天汝自体,于所知性成倒见,由俱彼见同依身,如计大种有性时”等如是类推就能通破凡有执著之宗,将颂文前句稍改即可,破尽分别疑网,成立无偏胜义智宗。若谓,汝等中观师亦同犯此过。答曰:我宗并无此过。因为不仅无有成立我宗为倒见之喻,相反能成立为应理之正见。如云:“我达他世为有时,即成正见所知性,由具此见同依身,如许通达无我时。”如是例云:“我达一切智有时,即成正见所知性,由具此见同依身,如许通达无我时。”
卯叁:如是成立义故结尾
由无自他共无因,故说诸法离自性。
这是破四边生的共同结尾。由甚深理论观察抉择的结果,即无有自生、他生、共生、无因生,故说一切诸法远离自性。此明破四边生后,依止正因引生比量之理,能摧破心相续中的一切执著,通达无生、本来大空性的法界本体,是破除四边生最为根本的必要。
寅贰(如是破者妨难)分二:一、破自性诸见之难;二、破无现基名言中亦不应现之难。
卯壹(破自性诸见之难)分二:一、明自性不现之因;二、宣说因亦无自性。
辰壹(明自性不现之因)分二:一、以何因不能见自性;二、以喻成立彼者。
巳壹、以何因不能见自性
世有厚痴同稠云,故诸境性颠倒现。
虽然每一众生均有本来清净的佛性,但尚未通达甚深空性的世间众生心相续中具有厚重的无明愚痴,由痴暗障蔽了本有的智慧光明,如同稠云遮蔽晴空,使其本有的日光不能现见。同样诸愚昧凡夫被浓厚的无明痴暗所障蔽,故不能现见诸法极其微妙的清净本性,因此不见诸法本性,反而执著诸境与有境为自性实有,唯是愚夫分别心的颠倒妄现而已。
巳贰、以喻成立彼者
如由翳力倒执发,二月雀翎蜂蝇等,
如是无智由痴过,以种种慧观有为。
比如眼根患有眩翳的众生,由眩翳力故,亦能颠倒执著本来无有的毛发、二月、雀翎、蜂蝇等为眼识现量所见之境,如是诸无智愚夫由无明痴心等过患力,以种种世智辩慧观察有为诸法,任由分别心论断诸法之有无而妄起种种颠倒邪执。
其实二取诸法在法界的本性中本来无有,或本来清净、毫无自性,然而对无始以来具有深厚愚痴力的众生来说,不计其数的二取诸法仍然现有,如因迷乱习气(眩翳)之力,亦能现见本无之空花乱坠,线条般之毛发、黑点般之蜂蝇、圆圈般之孔雀翎眼等比比皆是。同样众生由无明串习力故不见宇宙真象,于本无自性之诸法妄起颠倒执著,对诸有为缘起以种种分别邪慧妄作观察而执取为自性实有,如是根本未能通达因缘缘起的真实本性。
辰贰、宣说因亦无自性
说痴起业无痴灭,唯使无智者了达,
慧日破除诸冥暗,智者达空即解脱。
佛说依于无明愚痴能生起行等诸业,若无愚痴力现,诸业毕竟不生,轮回万法即归于灭。唯使无智愚者了达如是深义而增上宣说此教。智者见说无明缘行,不仅能了达诸行空无自性,且以通达缘起真理之慧日破除如冥暗之诸般无明,智者通达如是空性后,即由已断造业之无明因,故决定能获得生死解脱。
当知众生轮回生死皆由业力所感,诸业又从烦恼所生,烦恼复以无明为本,愚痴乃为生死根源,故于轮回中循环不息、感受种种痛苦,因此佛说一切行业皆由无明痴心所起。若无痴心,则无行业,无业定无后有,无因毕竟不生果故。顺为缘起之流转门,逆为缘起之还灭门。由于下根无智者尚不具备通达法界本性之力,为令彼等明了正确取舍之要(取智慧、舍愚痴)而如是增上宣说了流转与还灭之缘起理,实际本为明示一切法无自性之究竟真理。如《中论》云:“业惑从分别,分别从戏论,戏论以空灭。”此说业惑是从妄想分别而来,妄想分别是从颠倒戏论所起,凡是欲断惑业,首先应断妄想分别,欲除妄想分别,首应息灭颠倒戏论,当知唯有空性智慧才具有如此能断之力。《显句论》亦云:“世间诸戏论,皆以空息灭。”相对于真正具备通达法界本性的智力者而言,取舍均是一味大平等的。因以智慧之光破除了一切实执习气等痴暗后,能洞彻万法本性,现见法界实相。宛如日光遣除层层云雾迷暗后,于森罗万象自然能了了分明、一览无余。如《般若摄颂》云:“菩萨般若观缘起,了知无生无有尽,如日无云放光明,破无明障证菩提。”智者若能通达如是本来无生的大空性,即能获得真实的究竟解脱。
卯贰(破无现基名言中亦不应现之难)分二:一、真实妨难;二、彼者答破。
辰壹、真实妨难
若谓诸法真实无,则彼应如石女儿,
于名言中亦非有,故彼定应自性有。
若谓,色等诸法于真实胜义中均无自性,则彼应如石女儿般于名言中亦非有青黄等自体,然其不仅世俗名言中有,亦为根识所见闻觉知,是故彼于胜义中决定应为自性实有。
自性有宗与自性空宗始终难以协调,彼于自性空宗最有力的反驳论调是,许诸法自性空者,有失坏世俗名言谛的过失。彼宗为免此过,不得不肯定的说法有自性,并且对持性空见者诘难说,若许诸法无自性者,应如石女儿般在二谛中均不存在,这样所许观点岂不是有失坏名言谛的过失,汝宗欲免此过,必应承许诸法为自性实有。
辰贰(彼者答破)分二:一、以喻示难为不定;二、明自性无生与名言显现不相违。
巳壹(以喻示难为不定)分二:一、略说;二、广说。
午壹、略说
有眩翳者所见境,彼毛发等皆不生,
汝且与彼而辩诤,后责无明眩翳者。
如有眩翳者所见毛发等境,实际上彼毛发等境在二谛中悉皆不生,此与石女儿不生之理是相同的。汝且应当与彼患有眩翳者进行辩诤,当于彼诘难说:汝等唯见非有之毛发等境为何不见石女儿呢?此后再责难被无明眩翳障蔽慧眼者,同是自性不生,何故唯见色等,不见石女儿?
有实宗对性空宗妄加责难说,若诸法于二谛中皆无自性,应如石女儿不为诸根识见闻觉知。为此中观师驳曰:汝等不应先与我宗诤辩,应与染有眩翳的患根者诘问:何故汝等唯见毛发等相、不见石女儿?此二在二谛中平等无故,若不见石女儿,亦不应见毛发等相。如是攻难后,再对被…
《入中论日光疏(下)》全文未完,请进入下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