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续本文上一页起理破自性生,最感希有而由衷赞叹。
以上述中观理论观察抉择,内外一切诸法,皆由因缘和合假立而生,如此深义,并非妄计自他生等诸分别心所能揣测,以此缘起力故自能破除一切夹有偏袒的邪见恶网。《中论》云:“能说是因缘,善灭诸戏论。”又云:“悉断一切见,我今稽首礼。”即便是未具真实缘起性的修证智慧,仅以通过闻思缘起理论所引生的妙慧亦能破除执所知法为实有的分别恶见,了认宇宙万有如梦如幻,树立中观大空性的正见,依此见解逐渐步入实修之道,如实起修后,不仅能于所知法了达无性,且于能执的种子亦能日趋灭尽,使之消融于法界的本性中一味无别。
总之中观义,即是缘起理之妙力,能灭除种种烦恼戏论、种种非理谬论以及未见真实而妄起的诸般邪执。由灭种种戏论故能彻底遮破自性实有,证得诸法的寂灭本性,出离生死的戏论苦海,步入无为极乐的大般涅槃城,所以一切分别妄执全赖缘起正观方能彻底遣除。
丑叁(认定以理观察之果)分二:一、说观察之果;二、明果之因应需观察。
寅壹(说观察之果)分二:一、断除分别念之理由;二、断除分别念是观察之果。
卯壹、断除分别念之理由
有性乃生诸分别,已观自性咸非有,
无性彼等即不生,譬如无薪则无火。
执外境诸法有自性者,乃为生起内在诸分别妄心之因,已由正理观察抉择诸法的自性毕竟非有。若能了知诸法无有自性,彼等分别妄执亦即决定不生,譬如无薪为因,则决定无有由此因所生彼果之火。
众生不能直接通达诸法空性,并非是因受外境的阻碍,而是被内分别心的执著所蔽,形成了现见法性的直接障碍。此分别心又由将无实法执为实有、无常法执为常法等引生。对此若能认知空无实体、彻观诸法本性,如是数数熏修,渐能寂灭对诸法生起的实执分别心。诸瑜伽师由修正理所抉择的真实义、不见尘许自性之法,在获证圣道时,其根本大般若智不见戏论境相唯见真实义,至此无始以来由无明熏习执著诸法实有的分别心皆得寂灭。如眩翳者涂以安膳那药,令眼根痊愈后,随之毛发等乱相悉归于灭,如是所得之果,并非是令毛发等乱相转成余性之境,而是毛发等自相本来不生,复又回归于本然。
卯贰、断除分别念是观察之果
异生皆被分别缚,能灭分别即解脱,
智者说灭诸分别,即是观察所得果。
诸异生凡夫尚未了知如前所述诸法法性之理,皆被无始以来的分别疑网所束缚,若能依理寂灭内分别识,即能解脱网缚而获得安乐,由此诸大智者皆异口同声地说,破析外在的分别所境,息灭内在的诸分别识,即是依龙树菩萨诸中观正理观察所得之果。
异生凡夫不得解脱的主要原因,是不具备通达诸法无我的空性智慧,因而被束缚在分别疑网之中,以此分别妄心非但不能如实了认诸法本性,且起颠倒实执,诸如于无我执著为有我等。尤于必修的诸行无常、诸受是苦、诸法无我、涅槃寂静四法印中,诸法无我是生死的唯一解脱门。是故必以通达诸法无我的空性智慧才能破开一切无明疑网,灭尽无明种子,现证缘起性空与本来清净的法界本性,彻底顿超轮涅二边,趋证本来寂静的大般涅槃。《中观四百论》云:“若法有自性,见空有何德,虚妄分别缚,彼是此所破。”此说诸法若有自性,并许此为诸法的真理,则于修见诸法自性本空应成无有功德。实则不然,唯由虚妄分别将无自性法倒执为有自性而被系缚,若能依理破除诸分别执著,即是由中观理论观察所获得之果。
寅贰(明果之因应需观察)分二:一、伺察真实义无误故应观察;二、具有功德故应观察。
卯壹、伺察真实义无误故应观察
论中观察非好诤,为解脱故显真理,
若由解释真实义,他宗破坏亦无咎。
龙树菩萨在中观诸论中敷演诸般观察法性的理论,并非是好以诤论或仅伏他宗之举,而是为令有缘信士解脱一切束缚,故演说了中观以观察为主的甚深理论而以显示万法真理。若谓,汝虽此说,然以尽破他宗、独扬自宗,难道不是好以诤论吗?答曰:诸有偏执谬论,乃为通达真理之障,由解释真实义时,他宗观点本性脆弱,所有教理亦不能真实建立,诸有偏执的一切见解皆被真实正理遣除。这样的他宗纵然破坏了,我中观宗亦并无好诤之咎。
月称论师说:在龙树菩萨的中观诸论中所述诸般能观察抉择法性的甚深理论,如以理论遮破外道以及内道有部、经部、唯识诸宗的偏执见解,树立中道正见时,并非龙树菩萨以智慧辨才而好以诤论,亦非以烦恼心破斥他宗、护扬自宗,而是为具善缘信士能解脱分别实执的疑惑系网,以及能超出由分别心形成的生死轮回,特为显示宇宙万有的甚深真理,导引众生无倒通达诸法的真实本性,现证大空离戏的法界本体,乃为中观宣说观察正理的主要目的。有者疑曰:汝等论中岂非以理广破他宗,仍是喜以诤论,并非唯使分别心获得解脱果而造汇集善察正理之诸论。答曰:此诸观察理论实非好诤而为等起,亦就是说,非为诤论而与诤论,是为令众生解脱疑网束缚而显示真理。为解脱而示真实义之正理时,他宗夹有偏执的观点本非真实正见,故经不起正理的观察,无疑被正理遣荡无余,自然不得成立。如是由释真实义时,纵然破坏他等夹有偏袒之宗,亦不会有任何过失,宛若日光遣除黑暗般。《中观四百论》云:“诸佛虽无心,说法摧他论,而他论自坏,如野火焚薪。”如此破邪显正的这一善举,非但无有好诤等过咎,且有极大功德。
卯贰、具有功德故应观察
若于自见起爱著,及嗔他见即分别,
是故若能除贪嗔,观察速当得解脱。
若因好诤而说观察理论者,必有贪嗔等偏差执著,于自宗见解生起爱著,以及嗔斥他宗见解,即是分别妄心所起的偏袒一方之执。是故若能遣除贪著自宗、嗔斥他宗等偏执邪见,善施正理观察抉择诸法本性,必定速当获得解脱。
若以贪嗔分别加以取舍,破斥他宗、建立自宗等妄立门户之见,妄兴宗派之诤,乃为无智非理之行,唯是虚妄颠倒邪执而已。若能弃离门户之见,不贪著自宗,不嗔斥他宗,心平气和地依靠正理来观察抉择诸法本性,方能遣除一切偏执邪见,树立殊胜的中道正见,通达缘起性空的甚深真理,如实起修后,必定速能现证诸法的真实本性,寂灭一切业惑诸障,解脱生死苦海而获得无为大乐。《三摩地王经》云:“若闻此法起贪爱,闻说非法动嗔心,被骄慢摧成颠倒,由骄慢力受众苦。” 《六十正理论》亦云:“智者无诤论,彼即无所宗,自宗尚非有,云何有他宗。”又云:“若汝爱自宗,他宗则不喜,不能证涅槃,二行无寂灭。”此说若于自宗他宗不能弃离贪嗔偏见,不以正直智慧如理观察,唯以分别心增上宗派之诤,由是因缘,唯令生死系缚更加紧迫,难得解
脱。当知由大悲心赐与能得解脱安乐的最胜教言,即是不杂偏执而善察诸法本性的甚深正理。如是以理抉择法无我空性述竟。
子贰(以理抉择人无我)分二:一、求解脱者应先破我;二、宣说彼破之理证。
丑壹、求解脱者应先破我
慧见烦恼诸过患,皆从萨迦耶见生,
由了知我是彼境,故瑜伽师先破我。
凡是欲求悟入真实义,断除一切烦恼过患者,首先应作是念,生死轮回以何为本,即以正慧观察,便见贪等烦恼及生老病死等诸大过患皆从执我与我所的萨迦耶见而生。诸有智者由了知我是彼我执的所缘境,又以智慧观知彼境上无有所执之我,如是即能断除我执萨迦耶见,寂灭烦恼,出离轮回苦海,故瑜伽师应先破除俱生我。
俱生我执是轮回生死的根本,以此引生贪嗔等五毒烦恼,随之而起生老病死及与生俱来的忧悲苦恼等生死大患。众生在轮回苦海中漂泊流转的根源即是萨迦耶见,若能觉破俱生我本为妄立,并非实有,则贪嗔等烦恼无从生起,由无烦恼之因,自然从此断尽一切后有,毕竟不受生老病死这四大瀑流的冲击。然而凡夫不知生死流转的缘由,无始以来颠倒妄执我为实有,以我我所执,妄起贪嗔,造业不已,所以沉溺生死苦海中备受无量诸苦。凡是今欲出离生死苦海,必须斩断轮回之根——俱生我执,而断俱生我执,必须要生起人无我的空性智慧,是故应当以理抉择其所缘之我的本来空性,若能通过人我空性的正理引生闻思的善妙智慧,了知其所缘之我无有自性,以此逐渐起修,就能断除心相续中的俱生我执,寂灭烦恼,令身心调顺、堪能自在而获得解脱。月称论师在本论自释中引“经云:“萨迦耶见为根本,萨迦耶见为因,萨迦耶见为集。”此说一切烦恼皆以萨迦耶见为根本因,由未断除萨迦耶见而起诸行,成众患之本,招来生死众苦,故说皆以萨迦耶见为因。”《如来秘密经》云:“寂静慧,如斩断树根,一切枝叶皆当枯萎。寂静慧,如是若灭萨迦耶见,一切烦恼及随烦恼亦皆寂灭。”《集学论》云:“若善成立补特伽罗空,由断根本故,一切烦恼悉皆不生。”当知此我执种子仅以微不足道的闻思妙慧是不能彻底根除的,而应首以闻思来生起无我空性的定解,在如是定解的基础上实地起修,以此修证智慧才能彻底遣除俱生我执的种子。
丑贰(宣说彼破之理证)分二:一、破许实有之我;二、承许假立之我。
寅壹(破许实有之我)分三:一、破许我蕴异体;二、破许我蕴一体;三、破许我蕴一异体何者亦不可言说。
卯壹(破许我蕴异体)分二:一、叙计;二、彼破。
辰壹、叙计
外计受者常法我,无德无作非作者,
依彼少分差别义,诸外道类成多派。
外道数论派所妄计的神我是恒常而无有变异的,即是受者亦是常法。无喜忧暗三德,遍一切故无有作用,亦非变异的作者,依彼为主派的少分差别义,使诸外道类形成了诸多支派。
数论派是一切外道的主派,创派者主要是劫毗罗仙人(淡黄仙人),彼宗所计的神我本具五种条件,…
《入中论日光疏(下)》全文未完,请进入下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