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我的阅读记录 ▼

未曾有因缘经

  白话佛经

  

  未曾有因缘经

  

  命子出家

  

  如是我闻。一时释迦牟尼佛在舍卫国祗树给孤独园指派大目犍连说:你现在替我到迦毘罗城,问候我的父亲阅头檀王和我的姨母、三叔父。然后劝喻罗睺罗的母亲耶输陀罗,让她能割舍母子恩爱,让罗睺罗做出家沙弥,修习佛法。为什么呢?母子恩爱的欢乐是短暂的,死后堕入地狱,母子互不相知,业障黑暗,永远离别,受无穷痛苦,那时后悔晚已。罗睺罗如果修道证果,还可以渡化他的母亲,脱离轮回生死根本,和我一样证得涅槃清净。目连领命入定,运用神通之力瞬间即到了迦毘罗城净饭王的宫殿。向净饭王陈奏:世尊让我来向您问候身体康泰。及波阇波提夫人和三叔父斛饭王等康健安乐。

  

  这时耶输陀罗听到佛派遣了使者来到王宫,不知道是什么来意,于是让自己得侍女前去打听。侍女回报:世尊派遣使者是来求取罗睺罗出家做沙弥的。耶输陀罗听后立即把罗睺罗送到一座高楼上。并吩咐卫士紧闭门窗。大目犍连来到楼下,不能进入,也没有人通报。于是运用神通飞上高楼,到耶输陀罗面前。耶输陀罗看到目连来到,十分忧愁和悲伤。但是迫于无奈仍起立迎接,施礼问候:这么远来,是否劳顿?世尊派遣您有什么事?大目犍连说:太子罗睺罗已经九岁,应该让他出家修道。母子恩爱仅仅是很短时间的欢乐,一旦命终之后,堕落到三恶道。恩爱即成别离,母子互不相知。罗睺罗得道后还能渡化母亲,永远脱离生老病死的忧患,和佛一样证得涅槃。

  

  耶输陀罗回答说:释迦如来做太子的时候娶我为妻。婚后侍奉太子如同天神一样,没有一点过错。夫妇未满三年,他便舍弃了世间欢乐,逃离王宫,置身郊野。父王前去召回也不愿意反转。遣回侍从车马。说一定要修行成道才会回来。如同疯子一样批鹿皮衣隐居在山野丛林之中。六年辛苦之后证得佛果,回来却忘记了自己亲人的恩爱,如同陌路。远离父母,寄居他国。让我们母子孤独度日,绝望无助,真想一死了之。可是生命是珍贵的,我没有权利结束它,只能怀着愤恨痛苦苟且偷生。这样的生活还不如畜生,有比这更厉害的灾祸吗?现在又让人来要我的儿子做他的眷属,怎么能这样残酷。太子成道,宣扬慈悲,让众生安乐才是慈悲,现在反而让他人母子离别,最痛苦的事情莫过于此,这样看来那里有什么慈悲呢?

  

  大目犍连再三用各种方法譬喻来劝说,但是耶输陀罗根本没有听的意思。于是他告辞后回到净饭王的宫殿,陈述了事情的经过。净饭王召见大夫人波阇波提,说:我的太子悉达派遣目连尊者来领取罗睺罗出家修道,耶输陀罗智慧不足,不能明了佛法的重要。不能割舍母子恩爱,固执己见。你去劝劝她,或许可以让他回心转意。大夫人波阇波提带着五百名侍女来到耶输陀罗的宫中,用种种方法譬喻劝说再三。耶输陀罗仍然不听,对夫人说道:我未嫁时,有八个国家的君主竞相要求联姻,父母却没有答应。因为释迦太子才艺过人,所以才把我许配给他。太子当时知道要出家学道,为什么殷勤求婚?人娶妻子正是为了恩爱欢聚,生子传家,继承宗嗣。这是世间天经地义的道理。太子既然离家,又要让罗睺罗也出家,断绝国家的宗脉,是何道理呢?波阇波提听了也默然不语,不知如何回答。

  

  这时世尊以神力化现一人在空中说:耶输陀罗,你还记得多生以前的誓愿吗?释迦如来当时行菩萨道,用五百银钱从你那里买得五茎莲花供养定光佛。但是你求我生生世世和你结为夫妻。我不愿意,于是说:我行菩萨道,多生多劫布施一切,不愿违逆他人的意愿。如果你也能做到的话,我就娶你为妻。你立下誓言:“生生世世所有国家、城市、甚至我自己都随你布施,决不反悔。”为什么今天爱惜罗睺罗而不让他出家修道呢?耶输陀罗听了这番话恍然记起宿世因缘,和昨天发生的一样历历在目。爱子之心自然消歇,请大目犍连来向其忏悔。握着罗睺罗的手交给目连,和孩子告别的时候仍忍不住悲伤而涕泪交流。罗睺罗见到母亲忧愁不乐,顶礼告别时说:母亲不要悲伤,我现去看望世尊,不久一定回来,和母亲相见。净饭王为了安慰耶输陀罗,召集国中的王公贵族高知大家:王子现要前去舍婆提国跟从世尊出家,修学佛法,请大家各选一子,跟随我的孙子。众臣奉净饭王的命令,立即召集了五十人,跟随罗睺罗来到世尊的驻地,向其顶礼。

  

  佛让阿难为罗睺罗和五十名孩子剃度,全部出家。命舍利弗为他们的亲教师,大目犍连做授戒师,传授他们十善戒法成为沙弥。罗睺罗比较幼稚,性情矫慢,沉迷于玩乐,不喜欢听闻佛法。佛曾数次告诫警示,他都听不进去,谁也没有办法。舍卫国波斯匿王听到世尊的儿子出家做了沙弥,和群臣、王后、后宫妃子、婆罗门、居士一起在一天早上来到佛的驻地礼拜问候,并看望罗睺罗。大家一一落座,佛为大家说法。波斯匿王和诸位大臣贵族平素养尊处优,不耐久坐,听到佛为大家说法就想告辞回去。世尊知道波斯匿王刚刚有些觉悟,但是信心尚未坚固,想开导他和群臣。为了利益大家,他让阿难召集罗睺罗和那五十名孩子都到这里,听佛说法。阿难很快就把他们找来。佛对波斯匿王说:请稍待片刻,听我说法。波斯匿王说:我的身体素来安泰,所以不能苦坐,请佛宽恕。世尊说:这不是苦。为什么呢?您前身种下了福田,现在成了一国之君,住在深广的宫殿中,各种享受随意而有,出入都无需脚沾地面,怎么能叫苦呢?三界中最苦的莫过于地狱畜生恶鬼这三种苦难,这些我以前也和您们讲过。

  

  佛告诉罗睺罗:佛在世间的时候是很难遇到的,人命脆弱,得道自然很困难。现在你既然生而为人,又恰好有佛在世,为什么怠懈懒散,不听闻正法呢?罗睺罗说:佛法精妙,我心粗陋,怎能听受世尊的佛法?以前曾数次听闻,转眼就忘了,白白浪费了精神,没有收获。而且我现在年少,可以先纵情玩乐,等到年纪大了,能够担负一些小的使命的时候,再来学习不迟。佛说道:万物都在无常变幻,身体也是难以长久的,你能保证自己的性命会长久么?罗睺罗说:我自然不能,难道您不能保佑自己孩子的性命吗?佛说:我尚且不能自保,怎么能够保佑你呢?罗睺罗说:既然辛苦听法却不能今生得道证果。那听法有什么益处呢?佛告诉罗睺罗说:听法的益处,虽然不一定能在今生得道,但是在轮回之中有很大利益的。像我以前说的般若智慧又称甘露、良药、桥梁、大船,你没有听到么?罗睺罗答道:是的,听到过。波斯匿王向世尊跪下顶礼,问道:世尊您曾说过般若智慧四种名字,那么这些名字有什么意义呢?请为我们讲一下。佛告波斯匿王:如果你想知道的话,那么用心听法,我现在就讲。

  

  野干说法

  

  世尊说:“在无数劫以前毘摩国的陡陀山中,一天有只野干(形似狐狸,但体形较小的动物)被饥饿的狮子追赶捕食,慌忙之中坠落到一口井中,无法出来。经过三天的时间,野干已无生望,于是说道:

  祸哉今日苦所逼 便当没命于丘井

  一切万物皆无常 恨不以身餧师子

  呜呼奈何罪厄身 贪惜躯命无功死

  无功而死尚可恨 况复臭身污人水

  南无忏悔十方佛 表知我心净无已

  前世所造三业罪 愿于今身偿令毕

  众罪毕了三业净 其心不动念真实

  从是世世遭明师 如法修行速成佛

  时天帝释闻佛名 肃然毛竖念古佛

  自惟孤露无师导 耽着五欲自沉没

  不能得出恩爱狱 思惟感切目下泪

  即与诸天八万众 飞下诣井欲问讯

  乃见野干在井底 两手攀土不能出

  天帝复自思念言 圣人应现无方术

  今我虽见野干形 斯必菩萨非凡器

  今当请问除我疑 并令诸天得闻法

  

  遇到这样的灾祸,我的生命就要在这井中结束。一切万物都是无常变幻的,可是我这个身体不仅没有做一点功德,临死还要沾污井水,还不如当初让狮子吃掉。我的心已清净,向十方诸佛皈依忏悔,愿身口意造作的罪业于今生全部筹偿,三业清净,心住真实,生生世世遇到明师,如法修行速证佛果。

  

  这时帝释天主听到野干称念十方诸佛的名字,霍然想起过去诸佛,思忖自己没有教导的明师,沉迷五欲享乐,不能脱离恩爱的牢狱,不禁潸然泪下。于是带领八万天人来到野干所处的井边问讯法要。

  

  帝释天主看到野干在井底两手攀爬土壁无法出井,就想圣人应化没有固定的方法可循,我现在看到的虽然是野干形象,但一定是菩萨化现。应当向其请教除我疑惑,也让诸位天人听闻佛法。

  

  天帝曰:

  不闻圣教旷大久 常处幽冥无师导

  仁者向说非凡语 愿为诸天宣法教

  于时野干仰答曰 汝为天帝无教训

  不知时宜甚痴傲 法师在下自处上

  都不修敬问法要 法水清净能济人

  云何欲得怀贡高 天帝闻是大惭愧

  给侍诸天愕然笑 天王降止大无利

  而被惭耻甚可悼 帝释实时告诸天

  慎莫以此为惊怪 是我顽弊行不称

  必当因是闻法要 实时垂下天宝衣

  接取野干出于上 叉手辞谢说不是

  叩头忏悔愿垂亮 诸天实尔如尊诲

  缠绵五欲致迷荒 皆由不遇善师导

  为说苦乐常无常 诸天为设甘露食

  野干得食生活望 非意祸中致斯福

  心怀踊跃庆无量 

  

  已经很久没有听到殊胜的佛法,我们处在没有明师教导的黑暗之中,刚才您所说的绝非普通,希望能够为天人宣讲佛法教化。野干抬头回答:你身为天主却无礼仪规矩,不看时宜,愚痴傲慢。那里有法师在下,请法的却人在上。连恭敬都谈不上还请教佛法?

  

  佛法如清净之水,能够滋润利益于人,怎么想学习却又心怀贡高。帝释天主听了十分惭愧。诸天随从不禁愕然失笑,这次天主下到人间不仅白费功夫,还被教训得惭愧起来,真是可怜。帝释天主告诉诸位天人:不要为此奇怪,的确是我的举止行为不妥,惭愧自己的错误才能让我们听闻佛法要旨。于是立即垂下自己的天衣,把野干接出井中。…

《未曾有因缘经》全文未完,请进入下页继续阅读…

✿ 继续阅读 ▪ 佛说五王经

菩提下 - 非赢利性佛教文化公益网站

Copyright © 2020 PuTiXia.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