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我的阅读记录 ▼

道果前行引导文三现分庄严论(堪布泽仁扎西 译)▪P11

  ..续本文上一页存的助因很少而死无定期

  也许我们会认为生有很多助因,如福寿法事、医药、食物等等。当生命、业力和福报这三者当中任何一种或两种尚未耗尽时,福寿法事等助因可能会保护,免受意外死亡,但是三者都耗尽的时候,助因没有一点利益,反而甚至会变成死因。类似的这种情况是很

  多的。在《宝鬘论》中云:

  “死缘极众多,活缘唯少许,

   此等亦成死,故当常修法。”

  有人也许会认为:即便如此,我仍然拥有年轻、健康、衣食等等,没有受到敌人和鬼怪的伤害,因此我暂时还不会死的。

  然而,年轻是无法避免死亡的,因为我们看到,刚出生的婴儿会死亡而许多拄着拐杖的衰弱的老人却依然活着。如在《因缘品》中说到:

  “早晨所见者,黄昏已不见,

   黄昏所见者,次晨已不见,

   诸多男女众,壮年亦能夭,

   故知年轻者,寿亦无定期。”

  健康避免不了死亡,年轻而健康的人也会突然夭折,甚至死得比常年生病的人还要早;衣食等条件也避免不了死亡,被食物、财产围绕的富人常常比三餐不继的乞丐死的更早;没有敌人的伤害也避免不了死亡,不知道何谓敌人者可能比被敌人包围的人死的更早;死亡也不可能因为没有鬼魔的伤害而得到避免,精神被鬼魔控制的人,常常因此作出伤害自己的事情,而那些精神正常的人可能比他们死的更早。《入菩萨行论》中云:

  “纵似今无病,足食无损伤,

   然寿刹那逝,身犹须臾质。”

  因此,如果别人无法避免死亡,我也没有任何理由能避免死亡,所以,如果仔细思维会知道,我和其他任何人都绝对没有任何理由,确信自己今天晚上不会死。

  观修方法 我们应该这样来思维:“可悲啊!从我出生直到现在,我一直在懒散中消耗了很多年,而我现在即将面临死亡。我们住在南瞻部州的众生,寿量是没有定数的。虽然我可能还会有一段生命,但随时都会意外死亡。让生命中断的违缘有很多,而被障碍的生命和身体又那么容易分散。死神这个障碍者是没有慈悲心的。我没有任何地方去逃避那些障碍的因素,而其中的任何一种都可能会致命,我没有任何信心确信我不会遭遇到那些障碍,因此,我无法知道自己今天还是明天就会死。如果我今天或明天死亡,我将无法完成我以前决定好的死亡前对佛法的修持。如果死亡真的来临时我该怎么办呀!从今以后,我要抛弃一切世间琐事,实修在我死时能真正对我有益的正法。祈请上师和三宝加持真正的佛法生起在我的心相续中。”

  在每坐修法的过程中,我们不应该有今天做这个、明天做那个的念头,而应该无论今天死亡还是明天死亡,都要与佛法相结合,坚定努力地修行善业。

  (3)思维除了佛法外,做其他世间琐事没有任何利益而实修佛法

  分三:

  a因食物财物无益而实修佛法

  b因亲戚和眷属无益而实修佛法

  c因权威和雄辩无益而实修佛法

  a因食物财物无益而实修佛法

  当我们真正面临死亡的时候,无论此生我们拥有多少食物和财产等等,都毫无益处。我们不可能拿这些世俗之物来贿赂死神,以求避免死亡,也不可能以此做为赎金来获救。我们无法带走任何财物,相反,如同从酥油中取出一根头发一样,我们走时只有一身赤裸,两手空空。如在《入菩萨行论》中所说:

  “设得多利养,长时享安乐,

   死如遭盗劫,赤裸空手还。”

  今生的一切受用不仅是无益的,反而如果对这些身外之物产生了强烈的贪爱执着,还将引来痛苦。如在《入菩萨行论》中上所说:

  “故汝愚痴意,无论贪何物,

   定感苦果报,千倍所贪得。

   故智不应贪,贪生三途怖。”

  b因亲戚眷属无益而实修佛法

  不论人曾拥有多少关爱自己的亲人、朋友、相识和仆人等,在死亡时都毫无益处。他们无法和死神搏斗来改变我们的死亡,也不可能因他们的面子而免除死亡,他们也不能分担死亡的痛苦,也不能陪你一起走,因为我们必须一个人走向死亡。如在《入菩萨行论》中所说:

  “临终弥留际,众亲虽围绕,

  命绝诸苦痛,唯吾一人受。

  魔使来执时,亲朋有何益?

  唯福能救护,然我未曾修。”

  亲人不但帮不了自己,反而自己因他们造作的恶业会追随着自己,由此产生更多的伤害。如在《入菩萨行论》中所说:

  “复次于此生,亲仇半已逝;

   造罪苦果报,点滴候在前。”

  c因权威和雄辩无益而实修佛法

  不管有多么大的权势和雄辩才能,这些我们所贪享的世间受用都是没有丝毫利益的。比如,兽中之王的狮子,有能征服大象群的威力,而且他的威力能使一只小动物仅仅听到它的声音就不能呼吸,但是当死神出现时,它的一切力量和傲慢都会失去而死亡。如在《本生传》中说到:

  “兽王猛狮震大象,余者闻声皆丧胆,

   一旦无情死神至,傲慢狮王亦被毁。”

  那些世间的事物,不但不能利益我们,反而因此而生的傲慢会带给我们更多的痛苦。所以,傲慢的果报如在《入菩萨行论》中所说:

  “吾富受恭敬,众人皆喜我,

   若持此骄慢,殁后定生惧。”

  总而言之,所有这些世间的事物只不过是短暂的利益而已,真正面临死亡的时候,死亡不可能被诸如物质、诅咒、祈福、权威、勇士的力量、富人的财富、高尚的品德、或是演说家的口才之类的因素所阻止,也不可能被聪明人躲过,或是被快跑者逃避,或是被魔术师蒙骗。如在《本生传》中所说:

  “虽然贤良者,能蔽众人眼,

   却无法欺瞒,具力之死神。”

  所以,除了佛法外,我们面临死亡时,没有什么能更加让我们受益。《教授胜光大王经》中云:

  “大王,当死亡来临时,

   我们的身体被死神的长矛刺穿,

   没有了傲慢,没有了依怙,没有了随从。

   我们受着疾病的折磨,口干而面目扭曲;

   我们手脚颤抖,唇枯齿颤;

   我们步履维艰,口出嘘声;

   我们身染粪便,遍体恶臭。

   我们拒绝了食物和医疗,

   最后一次睡在自己的床上,

   沉入了中阴的大河中,

   经历了阎魔使的各种恐怖,

   再没有了呼吸,口鼻大开。

   我们脱离了此生而进入了另一个世界。

   我们的神识坠入黑暗的深渊,

   在大海中沉浮,在业河中漂流;

   我们的神识进入一个完全陌生的地方,

   死时再不能享受自己的财富,

   哭喊着自己的父母和子女。

   大王,此时,

   除了佛法外,

   我再没有了任何依怙,任何随从,

   此时,只有佛法才是真实的护佑,

   就如我们的依怙、支柱、岛屿和随从。”

  因此,从现在开始,我们应该从内心深处生起努力修持神圣佛法的决心。现在我们的身心健全,这样的时候如果不知道修持佛法,等到自己身体老化、意识糊涂、精神老迈,成为一具只会呼吸的尸首,濒临死亡的时候,届时再想要修持佛法,已百般无奈了。措普译师曾说过:

  “若不精进修佛法,濒临死时才修为,

   有如伤后套盔甲,捶胸顿足已不能。”

   有些人可能会这样想:修持佛法也终将会死的。但是,死亡的方式是不同的。一个上等的修行者死亡时是快乐;中等的修行者死亡时不会恐惧;下等的修行者死亡时没有后悔。如《庄严论》中云:

   “了知诸法如幻境,生如百花丛中过,

   无论贫穷或富有,智者不畏轮回患。”

  如在《入菩萨行论》中云:

   故应除疲厌,驭驾觉心驹,

   从乐趋胜乐,智者宁退怯?

  一个没有修持过佛法的人,死亡来临时,首先,他会对曾经造作过的恶业以及未曾努力修持佛法,生出悔恨之心;然后他的躯体在四大分离时受到无比的痛苦;最后,在对死神的恐惧中死亡。如在《入菩萨行论》中所说:

  “若今赴刑场,罪犯犹惊怖,

   口干眼凸出,形貌异故昔;

   何况形恐怖,魔使所执持,

   大怖忧苦缠,苦极不待言。”

  观修方法 我们应如下来思维:“可悲啊!死亡终将会来临,但是我不知道死亡何时会到来。除了佛法之外,没有其他任何事物对死亡有益。过去,为了此生的理想,我一直为无用的世间琐事而虚度着光阴,一直把不真实的当成真实的,我从来没有抱着必将会死的心态来修持过佛法。可悲啊!死亡来临时我该怎么办呢?”我们应该如此来观修,直到心中生起最强烈的出离心和悲伤。

  我们应该更深入地去思维:“现在,我越来越贪着世俗的理想,如果我不能从心底深处来修持神圣的佛法,就像来到了一个充满奇珍异宝的岛屿却空手而归,再没有比这更大的自欺了。因此,我必须修持神圣的佛法,这样一旦死亡来临时,我才真正有所依靠。而且,我必须现在就开始,不能再懒惰和迟缓,我必须迅猛精进,如同扑灭头上和身上的火一样。此生的食物、财产、心爱的伴侣、朋友和亲戚等等,在我死亡时,对我是毫无益处的,我必须抛弃对它们的追求和贪执。在心依靠上师三宝后,除了修持佛法外,我不再从事任何其他的世间琐事,愿上师和三宝能了解,帮助我完成我的愿望。”从内心深处这样来思维并祈请。

  即使在下坐后,我们也要时时刻刻持续观想死亡的必然性,死亡随时可能来临,牢记死亡时只有佛法才能有所助益。如果我们听到或者看到别人的死亡,甚至看到死尸、枯骨等,也应该这样想:我也和他们一样,无法超越死亡。所以,应该切断对此生的贪着。当世俗的想法生起的时候,要以正念来约束自己,并把心安住在正念中。不要结交贪爱世俗之事的恶…

《道果前行引导文三现分庄严论(堪布泽仁扎西 译)》全文未完,请进入下页继续阅读…

菩提下 - 非赢利性佛教文化公益网站

Copyright © 2020 PuTiXia.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