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续本文上一页头上,他也如前一样白色脑浆四处喷射,感受了难以忍受的剧烈疼痛。以此为缘,他对如自己一样的一切众生生起了猛烈悲心。他想:在此轮回中还有许许多多象我一样用脚踢母亲的头而感受此种痛苦的众生,愿所有这些众生的痛苦都成熟于我的身上,由我一人来代受,愿其他一切有情,生生世世不再感受这样的痛苦!这样想后,铁轮立即抛到空中,他从痛苦中解脱而在空中七肘高处享受无比的安乐。]。读过这样的故事后,我们由此升起不可动摇的信心。
有关实修的方式,《入菩萨行论》中说到:
“故为止自害,及灭他痛苦,
舍自尽施他,爱他如爱己。”
首先,我们应针对今生的母亲,这样来思维:“我的母亲为我消除了很多伤害,并给予我无量的利益,所以,我也应该避免伤害她并施与她利益。对母亲什么是伤害呢?被痛苦直接的伤害和间接地因业力烦恼而受害。所以,我将承担她的痛苦和苦因。”我们应该想,母亲所有的痛苦和苦因已转移到我的身上,并且我很乐意接受这样的事实。通过这样的观修,对自我的执着将被从根拔除。
“什么对母亲有益呢?直接从快乐中受益,并且从善业中得到最终的利益。所以我将把这两种利益施与母亲。”我们观想,豪不自私地将我们所有的快乐和善业转移到自己母亲的身上,母亲已得到暂时的身心安乐,并获得究竟的快乐之因---善业。如果事实如此,我们应生起喜悦。如此,我们把对母亲的观修同样地运用到其他所有众生身上。
观想的方法如下:首先,清晰地观想此生的母亲:“唉!我慈爱的母亲,她给了我这殊胜的人身使我得以证得菩提,并保护我免于遭受伤害和恐惧,做了很多不可思议的功德利益我,所以,她对我是具大恩德的。不止是今生,从无始以来,她就是我的母亲,没有间断地为我做了很多事,对我那么照顾,而她自己却仍然在轮回世间流浪,这是多么可悲啊!从现在起,我将为了母亲而成就圆满佛果。到现在我一直无法成佛,就是因为忽略我慈爱的母亲以及我自私自利的过失。在短暂的今生,我将降服自私自利的恶魔,不再做我执的奴隶。我将尽量用实修佛法来报答母亲的大恩。什么是对母亲有害的呢?即苦和苦因。所以,我愿承担母亲的苦和苦因。愿我母亲所有的痛苦、恶业和苦因都成熟在我的身上。”
我们这样来观想:母亲心相续中的苦和苦因,黑淋淋的就犹如用割皮刀挂掉的皮毛一样进入到我们的心中。我们应该长久地这样想:“如果真能这样该多么好啊!”
这样的观修,能够让我们的心相续中毫无自性的自私自利之心,被连根拔起,就如同从误认为花绳为蛇的颠倒梦想中清醒过来一样。
然后,我们这样思维:“如果想如前面一样对母亲有益的话,那么,愿我所有的快乐和快乐之因---功德,都成熟在我母亲的身上。”观想我们的快乐和快乐之因,从自己的心中射出,如初生的太阳光,照耀在母亲的身上。经由此,她立即获得极大的幸福,具足了一切修持佛法的因缘条件,增长了功德,得到成就的可能。我们应长久地这样想:如果真是这样该多么好啊!
我们从内心深处来观修,施与母亲快乐和承担母亲的痛苦,当我们的观想变得有些清晰时,我们这样来发愿:“愿所有如母众生的痛苦都成熟在我的身上,愿我的善业给她们带来快乐。”我们专注而不间断地观想,在念第一句时想像承担如母众生的痛苦,念第二句时想像给予她们快乐。最后发自内心地想:“愿我的母亲拥有乐及乐因,脱离苦及苦因,愿她能尽快成佛。”
“同样的,我的父亲和所有其他六道中一切众生,都是我的观修对象,尽管他们都不愿意痛苦,但是却都处于痛苦的折磨中,这样状况下的众生是多么可悲啊!现在起,为了这些众生,我要证得佛陀的果位。”如上所述,来观修施与功德和承担恶业。
最后,我们应长久地来思维:“在自他交换法之中的对境,如众生、我们自己以及被交换的快乐、痛苦和我执,这些在胜义谛中不是实有的,但是在世俗谛中,由于心被无明所迷惑,还要运用这些不存在的幻象,这是很可悲的。”从内心发愿:“为了众生的利益,愿我能尽快地得到圆满的佛果。”之后,我们应回向功德。
在自己所有的行为中,爱别人超过爱自己这样的菩提心应该时刻想起,并且念诵:
“愿我承担众生苦,善业施与众生乐。”
我们应该尽力用各种方法,使身口意三门的造作都成为利益众生的事业。
当自私自利的心生起的时候,我们应忆念以下《入菩萨行论》中的内容,这样我们将不会被我执所征服:
“彼为堕生死,百般折损我。
思及诸祸害,应速灭我执。”
如《入菩萨行论》中所讲的内容一样,我们不要被自私自利的心控制。如果我们的身体有了一时的病痛,或者内心中有了无法忍受的痛苦,我们应该把这些转为道用,并这样想:“这个世间有相当多的如我一样受疾病或痛苦折磨的人,尽管他们并不愿意这样,却依然遭受着苦病的折磨,这是很可悲的啊!愿这些众生的苦痛都转移到我的身上。”并如前所述那样来观修;
同样的,我们也应同情那些遭受着不能忍受的冷热痛苦折磨的地狱众生,这也是地狱众生的可悲之处啊!并这样发愿:“愿这些众生所遭受的冷热痛苦都成熟在我的身上。”之后照前所述来观修;
同样的,我们也把这些应用在对六道中每一道众生的身上,观想施与他们快乐并承担他们的痛苦。如此于心中强烈地忆念并观修。
我们进一步来思维:“假如身体的病痛和心理上的痛苦并没有在我的身上发生,我可能只是为了此生忙碌的活动而放逸,因骄傲和自满而疯狂,我将不会对轮回产生悲伤,更不会思考对善恶的取舍。然而疾病和痛苦会使我想到皈依三宝和佛法,病苦也引发我强烈的出离心和对这个世界的厌离。许多原本使我在未来世遭受的地狱果报的恶业,都在此生成熟而得以净除。”如此这样观修,我们的疾病和痛苦也都将被转为菩萨道。如在《入菩萨行论》中所说:
“苦害有诸德,厌离除骄慢,
悲愍生死众,羞恶乐行善。”
假如我们被某些魔所伤害,我们应这样想:“这些魔在累生以来也都做过我的母亲,在那时候,也一样利益过我,保护我免于受到伤害。甚至到现在,当我的身语意放逸而忘记修持佛法的时候,他们仍在激励我的三门去实修善业。所以,这些魔真的非常仁慈。然而由于我认识不到这些,把他们看成是对我的伤害者,这是不对的。现在我必须籍由佛法来报答他们对我的恩德。什么是对他们有益的呢?让他们得到快乐和快乐之因,消除痛苦和痛苦之因,这才是对他们有益的。所以,愿这些魔的痛苦和苦因成熟在我的身上。”如此来观修,魔将会变成我们修菩萨道的助缘。如在《入菩萨行论》中所说:
“自身过患多,他身功德广。
知已当修习,爱他弃我执。”
如果我们的敌人等他人伤害了我们,使我们无法忍受的时候,我们应如前所述来观修慈心和悲心:“这些伤害者生生世世都做过我的母亲,曾那么慈爱地对待过我,甚至到现在还在帮助我消除我的我慢和自满。所以,他们对我是有大恩德的。”我们以报恩的心态来观想,施与他们快乐并承担他们的痛苦。
或者,我们还要这样想:“敌人和鬼两者,都曾生生世世做过我的母亲,他们曾经利益过我,保护我免于受到伤害,非常慈悲地对待过我。但是由于无明,他们现在伤害了我,这是很可怜的。”所以,我们观修施与他们快乐,承受他们的痛苦。如果我们用这样的方式来观修,这些逆缘都会转为菩萨道上的助缘。如在《入菩萨行论》中所说:
“故敌极难得,如宝现贫舍,
能助菩提行,故当喜自敌。”
(3)修学菩萨的行为
此包含三部分内容:
a修学菩萨的共同行为;
b为了成就己身,修学六度波罗蜜;
c为了成就他人,修学四摄法。
a修学菩萨的共同行为
如在《入菩萨行论》中所说:
“为利有情故,不吝尽施舍:
身及诸受用,三世一切善。
舍尽则脱苦,吾心成涅槃。
死时既须舍,何若生尽施。”
如此文讲的那样,我们要生出这样的心愿:布施我们的身体、财产和三世累积的善业,给一切如父母的众生。然后我们这样想:“由此布施的功德,愿所有众生各依所愿,现前得到无量的财富。”在自己力所能及的范围内,我们应利益他人创造快乐、消除痛苦,尽可能地以我们所拥有的一切物资来利益他们。我们可以首先训练自己布施一些微不足道的东西,然后逐渐地布施越来越大的东西,慢慢通过此种方式,由于习惯的力量,我们将能做到布施自己的孩子、妻子甚至自己的身体和生命。如在《入菩萨行论》中所说:
“佛陀先令行,菜蔬等布施,
习此微施已,渐能施己肉。
一旦觉自身,卑微如菜蔬,
尔时舍身肉,于彼有何难?”
b为了成就己身而修学六度波罗蜜
此处分三部分内容:
(a)六度波罗蜜的特性;
(b)实修六度的方法;
(c)六度的功德
(a)六度波罗蜜的特性
布施波罗蜜是将自己的一切布施给他人。这是从轮回和涅磐到达彼岸的方法,在这一点上,和其他五波罗蜜是一样的;持戒是舍弃所有伤害别人的恶行;忍辱则是在受到别人伤害时不生嗔恨心;精进则是乐于修行善业;禅定则指专注而无烦恼;智慧则是明辨一切法的真实意义。
如《宝鬘论》中所说:
“布施舍自财,持戒利他行,
安忍断嗔恚,精进即乐善,
定一缘无染,慧择谛实义。”
(b)实修六度的方法
有两种:实修和六度同品…
《道果前行引导文三现分庄严论(堪布泽仁扎西 译)》全文未完,请进入下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