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我的阅读记录 ▼

道果前行引导文三现分庄严论(堪布泽仁扎西 译)▪P8

  ..续本文上一页从因上思维人身难得;

  2从数量上思维人身难得;

  3从本质上思维人身难得;

  1 从因上思维人身难得

  如在《入菩萨行论》中提到:

   “若未造善业,唯积聚恶业,

   纵使历百劫,难闻善道声。”

  要想得到暇(八有暇)满(十圆满)的人身来修持佛法,必须先具善因。如果一个人未曾造善业,只积聚恶业,即使在多劫中亦难听闻到“善道”的声音,更不用谈获得十圆满和八有暇。因此,由于诸善奉行的人非常少,能得到暇满人身的少之又少。

  得到圆满人身的因是受持清净的戒律,仅凭些微的布施等,是难以获得暇满人身的。如在《入中论》里说道:

   “失坏戒足诸众生,于恶趣受布施果”

  守清净戒者是稀有的,因此,得到善趣的人身也是极其稀有的。

  2 从数量上思维人身难得

  或许有人会这样想:“世上人口那么多,怎么会说人身难得呢?”产生这样的想法,是因为没有经过深入的思考。总的来说,在一切众生中,没有得到身体的远比得到身体的多得多。举例来说,如果在夏天,我们只要保留一个动物尸体好几天,它就会长满蛆虫。同样,我们保留两个、三个甚至无数尸体,都一样会全部长满蛆虫。单单能成为蛆虫的中阴众生都是无尽的,更何况所有的中阴众生的数量呢!在《无垢经》中说道:“他们必须在中阴期间要停留很久。”显然这是非常正确的。形成身体的因缘还不具备的时候,就得不到身体。得到了的身体中,三恶道的身体是最多的,善道中的身体则是非常稀少。如在《律本事》中云:

  “善道众生堕入恶道的,

  就像大地的微尘;

  恶道众生趋向善道的,

  犹如指甲上的尘垢,

  善道众生趋向善道的,

  也如指甲上的尘垢,

  恶道众生堕入恶道的,

  就像大地的微尘。

  如是:

   “地狱众生如大地的微尘,

   饿鬼道众生如暴风雪,

   畜生道众生如鲜酒中之酒糟。”

  因此,和其他道众生的数目比起来,人类的数目是微不足道的。不用说其他的,仅仅考虑一下散居在善趣中的畜生道众生,我们就会看到,在夏季,山坡的草坪里,就有无量的细小生物。仅仅是一个蚂蚁窝,里面蚂蚁的数量都是不可思议的。《入菩萨行论》中这样比喻:

   “是故世尊说:人身极难得;

   如海中盲龟,颈入轭木孔。”

  也许,我们会问:“在哪里有过这样的开示呢?”在世尊所说的《杂阿含经》中云:

  “比丘们,如果这个宇宙是一片茫茫大海,在海底住着一个非常长寿的盲龟,这个盲龟每一百年浮上海面一次;在海面上,有一个木轭(牛马拉车、犁时套在肩上的工具,呈弓形,两端有穿绳索的孔)四处飘荡,比丘们,盲龟的头伸进木轭中机会是有的,得到人身比这更加难啊!”

  这是说,大海的广大无边,有如其他道的众生一样是无量的;木轭上只有一个孔,就如难得的人身,是稀少的;就像盲龟每百年浮出海面一次,要聚足善业来得到人身也是不容易的;如同海龟是盲目的,我们所造善业的力量也是微不足道的;如同木轭被风吹向每一个方向,投胎人身的缘起就会有很多的违缘。如在《亲友书》中所云:

   “大海漂浮木轭孔,与龟相遇极难得,

   旁生转人较此难,故王修法具实义。”

  3 从本质上思维人身难得

  或许有人会问:“什么是暇满的人身呢?”回答是:“具有八有暇和十圆满这十八种条件的人身。”

  八有暇指的是脱离八种无暇来修持正法(的条件)。颂曰:

   “地狱饿鬼及傍生,边鄙地及长寿天,

   邪见不遇佛出世,喑哑此等八无暇。”

  这八种无暇中,四种不属于人道中,另外四种则在人道中。地狱众生处在极度的痛苦之中;饿鬼道众生的心时常受到痛苦的折磨,处在焦虑的状态中;畜生道众生是愚昧无知的,本性是毫不知耻又不知忏悔的;长寿天人会生出邪见和增上我慢(七慢之一,指无而为有虚张声势的傲慢自得之心);边鄙地的人们颠倒取舍,如以母为妻、很难遇到善知识等;具邪见者不相信善业是往生天界和解脱的正因,不相信三宝和因果报应;不遇佛出世,指的是,出生在这样的世界(暗劫)里,人们没有办法实修佛法;暗哑(主要指心哑),如痴呆者或精神错乱的人等,他们不懂取舍,无法领会佛的言教。所以,六道中大部分众生都处在无暇状态中,暇满人身是极难获得的。

  十圆满者,包括五种自圆满和五种他圆满。五种自圆满,如龙树菩萨所说:

  “得人生中根具足,业际无倒信佛法。”

  包括所依圆满,环境圆满,根德圆满,信心圆满和意乐圆满。(若未获得人身,则不能值遇佛法,而如今已得暇满人身,故所依圆满。如果生于无有正法的边鄙地方,则不能值遇正法,而如今生于佛教兴盛的中土,故环境圆满。不具足诸根,则将成为修法的障碍,而如今无有这类过患,故根德圆满。如果业际颠倒,则经常行不善业,违背正法,而如今对善法生起信解,所以意乐圆满。如果对信心的对境佛法不起信心,则意识不能趋入正法,而如今自心已趋入正法,所以信心圆满。这五种圆满是观待自己方面应该具足的,因此称为五种自圆满)

  人身的难得(所依圆满)如前面已经讲过;

  生于佛教兴盛的中土(环境圆满),也是极为难得的,无著菩萨讲过:“四众(比丘、比丘尼、优婆塞、优婆夷)中,任何一众居住的地方,就可称为【佛法中土】。”而他们不居住的地方即是边地。此四众不居住的地方犹如天空般广大,而他们居住的地方大小仅如车轮。

  诸根具足者(根德圆满)也非常稀少,如在《华严经》中云:

  “诸根具足极难得,

   听闻佛法亦难得。”

  具信心者(信心圆满),是说对正法具足信心的人,百不及一。

  业际无倒(意乐圆满),指的是自己不造,不劝说别人造以及不随喜别人造五无间业(杀父、杀母、杀阿罗汉、破坏僧团和合、出佛身血为五无间业)。

  五种他圆满是:“如来出世与说法,佛法住世入圣教,为利他故心悲愍。”指的是籍由他人而得到的五种圆满(如来出世,佛已说法,佛法住世,自入圣教,利他悲愍。)。

  如来出世极难得,如在佛经中云:

  “佛陀出世极难得,暇满人身亦如是,

   可悲于此世间者,具信闻法者更少。”

  通常,佛出世的劫我们称为光明劫,佛不出世的劫我们称之为黑暗劫。现在我们所处的时期,将有一千尊佛出世,所以被称为贤劫,之后将有六十个黑暗劫。然后再出现一个光明劫,称为功德庄严劫。之后又有一万个黑暗劫,才出现一个光明劫,称为大乐劫。之后又过了三百个黑暗劫后,出现一个光明劫,称为如巨星劫。因此,在这10360个黑暗劫中,只有四个光明劫。诸佛在光明劫中人寿增长的时候并不出世,所以,在大部分时间里,是没有佛出世的。如在《入菩萨行论》中所说:

  “如值佛出世,为人信佛法,

   宜修善稀有,何日复得此?”

  佛已说法也是珍贵难得的,没有具足根器的弟子来受法,佛即使出世也是不传法的。我们的本师释迦牟尼佛成佛后,也这样说:

  “深寂离戏光明无为法,吾得犹如甘露之妙法,

  纵为谁说亦不能了知,故当无言安住于林间。”

  当佛安住在这样的状态中的时候,大梵天以一千幅黄金*轮来供养佛陀并祈请的缘故,佛陀才出世转*轮。

  佛法住世亦难得。贤劫中,每尊佛的佛法灭后,直到下一尊佛出世前,是没有佛法住世的。

  入圣教者(自入圣教)也极为稀少的。大多数人信仰外道或者排斥佛教。即使声称自己是佛教徒的大多数人,听到经、律、论、密续以及那些真实的注解,也认为这些只是抽象的名词而已,不愿寻求听闻正法,宁可追随一些愚昧而不了经义者的说法,有许许多多的人就依据这些来闻、思、修。有的人则表面上装作精通三藏,却追逐那些空洞无益的教授,如同寓言故事里那个兔子一样自相惊扰。

  利他悲愍也是很困难的。比如,邪命者(用非正常的手段得到财物的人,如贪污者等等)往往会受到很多人的尊敬和宴请,反而那些不喜繁华、依靠少许供养就能生存的出家人,他们完全从事闻思和禅修,却很少有人来供养。如在《华严经》中教导:

  “正命(以正当手段获得生活必须的财物)的生存极为难得,如理如法精进修行的人更少。”

  法王萨迦班智达也这样说:

  “持戒行者难得获尊敬,

   获得敬者少能持净戒,

   施主少有佛法具信心,

   具有信者所作供奉弱,

   信众所供变成邪命因,

   不受邪命难得信众敬。”

  因此,我们必须了解:一个人能具足八暇十圆满,如同白天的星星般稀少。

  

  (二)得到人身的大利益

  也许我们会这样想:具足各种因缘得到暇满人身是那么困难,得到这样的人身又有什么利益呢?

  如果我们得到这样的暇满人身,其利益胜过如意宝珠。我们祈请如意宝珠,最多只能得到今生的富贵,但是如果我们依此具足八暇十圆满的人身,来努力修持佛法,所得到的不仅仅是此生的幸福,而是能来生投胎于善趣、证得小乘的涅磐或者无上菩提果。在《弟子书》中云:

  “何者能度轮回海?能植解脱菩提种?

   何者能胜摩尼宝?人身谁忍虚度之?”

  此外,在《入菩萨行论》中如是说:

  “暇满人身极难得,既得能办人生利,

   倘若今生利未办,后世怎得此圆满。”

  在梵文的原文中,人类这个词是“布惹卡”,指的是力量或者能力。暇满的人身中,下士道的人具有…

《道果前行引导文三现分庄严论(堪布泽仁扎西 译)》全文未完,请进入下页继续阅读…

菩提下 - 非赢利性佛教文化公益网站

Copyright © 2020 PuTiXia.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