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续本文上一页转生人道和天道的能力;中士道的人具有解脱的能力;上士道的人具有得到一切智的能力。
也许我们要问:“其他道众生的身体是否也具备这样的能力呢?”回答是:“没有的。”总而言之,利用人身来作善或者作恶,力量都是很大的。在人类当中,南瞻部州是业果地(造业力大而所受果报的处所),所以,这里的众生造善恶力量很大,尤其是他们之中能具八暇十圆满人身者,力量更为强大。如在《弟子书》中所说:
“善逝道依将成导众生,广大心力人所获得者,
此道非天龙得非非天,妙翅持明似人腹行得。”
六道众生中,具备实修佛法之身体的,只有暇满的人身。因此,八暇十圆满的人身,是难以获得又有大利益的。如果不能依此身来修持神圣的佛法,我们不能确定来生是否还能再得到。如在《入菩萨行论》中所说:
“依此人身筏,能渡大苦海,
此筏难复得,愚者勿贪眠。”
也许有人会想:“虽然我今生没有利用此身修持佛法,但是只要我不造恶业,我将再得到人身,到那时候,我再修持佛法。”然而,即使一个人现在不造作大恶业,可是从无始劫以来,我们不能确定自己是否造作过那些来生使自己必将堕入地狱的恶业。那么我们怎么能确定自己来生会投胎于较好的善道呢?如在《入菩萨行论》中说到:
“刹那造重罪,历劫住无间,
何况无始罪,积重失善趣。”
我们不能为了此生(的世俗利益)只是在形式上或口头上来修持佛法,而应该如理如法地去实修。如果只是在形式上来修持,是得不到人身的,更何况暇满人身呢。如果得不到人身,所遭遇的将只有痛苦,因为其他道的众生是不能造作善业的。如在《入菩萨行论》中所说:
“凭吾此行素,复难得人身,
若不得人身,徒恶乏善行。”
同时,在另一段经文中说到:
“暇满人身极难得,逢佛降世亦稀有,
轮回苦海难舍弃,可叹痛苦之相续。”
总之,我们得到了珍贵难得的暇满人身,并且遇到佛陀的教法,如果在自己还有机会修持甚深法教时,我们没有善用此身,就如同去宝山空手而归,再没有比这更大的自欺了。如在《入菩萨行论》中云:
“既得此闲暇,若我不修善,
自欺莫胜此,亦无过此愚。”
观修方法
我们应该这样来想:“从无始以来到现在,从此生到来生,我不断地在轮回中受着痛苦地折磨,无法度越轮回的大海,在生、老、病、死的四条大河中随波逐流,永远无法从烦恼的鲸鱼口中得到解救。无论发生什么,我们一定要从轮回的苦海中得到解脱。而要度越轮回的大海,我必须要依靠暇满人身的舟筏。由于因、数量、本质等很多因素,暇满人身是很难得到的,得到暇满的人身就如得到如意宝一般,具有无比的利益。如果得到这样的身体,我就比较容易得到解脱和佛果。目前,我已得到所谓的暇满人身,并且知道了这比其他六道众生的身体都更为可贵,我必须实现生生世世远大的理想,尽一切努力来脱离轮回的苦海,从这里走上解脱之路。如果今生我不能善用暇满的人身,以后是否还能得到人身是不确定的。”无论怎样,我们必须从内心祈请,利用好这样真实而有意义的暇满人身。
(三)暇满人身的获得是难以持久的
如在佛经中提到:
“比丘们,观无常乃是礼敬诸佛,观无常即是诸佛的授记,
观无常即是诸佛的加持,
比丘们, 所有的脚印里面,
大象的脚印最殊胜,
所有的思想中,
观无常是最殊胜的。”
观修暇满人身的获得是难以持久的,此处分四部分:
1 破除对物质的贪爱
2 激发修行者的精进心
3 对治痛苦
4 有益于了悟究竟的空性
1破除对物质的贪爱
籍由观修无常,我们体会到,任何外在或内在的物质显现都不可靠,这样就不会对任何事物生起强烈的贪爱。
2激发修行者的精进心
由于了知死无定期的缘故,而成为我们开始进入佛门的因;继而,由观无常,会成为激发我们继续修持佛法的缘;最后,观无常法,会牢牢地我们的心相续中成为修法的助伴。
如果一个人不了解无常,即使他严守佛法的行仪,也仅如一个披了黄色僧衣的村民一样。虽然在口头上说他修行佛法,但如果他的内心充满世俗的欲望,一心追求名闻利养,无论怎么闻思修,也只能利益今生。如果能了解无常,就如同驱驰座下的良马一样,激发修行者的精进心,使未进入佛门者进入佛门,使普通的佛教徒成为中等的,使中等的佛教徒成为上等的,使上等的佛教徒成为特等的,使特等的佛教徒最终成就佛果。
3对治痛苦
一个了知因缘聚合的事物皆为无常的人,不会畏惧死亡的痛苦,那其他的小痛苦就更不值一提了。因此,观无常是从痛苦中得到解脱的最佳方法。
4有益于了悟究竟的空性
如果一切事物是实有的话,就不存在无常了。但是,由于各种不同的因缘,事物会不断的改变,因此,我们了知它们的存在是不具自性的。如弥勒菩萨所云:
“无常之义乃空性,其特性即生与死。”
5 如何观修无常
1思维死亡的必然性而抛弃对恒常的执着;
2思维死无定期而缩短世俗之心;
3思维除了佛法外,做其他世间琐事没有任何利益而实修佛法。
(1)思维死亡的必然性而抛弃对恒常的执着
a一旦出生就没有谁会长生不死而思维死亡;
b此身不具自性而思维死亡;
c生命不是恒久而思维死亡。
a一旦出生就没有谁会长生不死而思维死亡
因为一旦出生,没有谁会长生不死,我们应该依此暇满人身来真实地修持佛法,不能轻松悠闲的来修行。我们必须从现在开始,发勇猛精进之心,我们既没有时间慢慢来,也没有时间做闲暇式的修持,因为我们必然会死,而什么时候会死,我们并不知道。如在《除忧书》中说:
“地上或善趣,有生然不死,
此事汝曾见?曾闻或生疑?”
有谁曾经看到过或者听过任何可靠的消息说,诞生在这个世界的人,能够随心所欲地留下而不必死
亡?我们无法怀疑死亡的必然性,因为死亡必然在等待着一切已出生的众生。因此,我们必死无疑。从母亲子宫受孕后,我们就接受了走向死亡之路的事实。如在《本生传》中云:
“汝等入母子宫始,即为迈向死亡路,
如此娑婆世界众,无误迅疾见死神。”
我们要了知有生必有死,即使是破除了业力和烦恼的圣者们,在出世后也一样要示现涅磐,何况我们这些完全受到业力和痛苦烦恼所束缚的众生呢?如在《除忧书》中所说:
“诸佛菩萨与声闻,以及诸如辟支佛,
最终亦需弃此身,何况你我凡夫等。”
因此,只要有生,就没有任何人可以不死,也没有任何地方,天上、地下、人间,是死神无法达到的。如《除忧书》中云:
“大仙具五通,能行于虚空,
然而却不能,诣于无死处。”
同时,《本生传》里这样说:
“无论住何处,死神皆能达,
任天涯海角,或是山谷中。”
总之,我们必须了解,因业力和烦恼而出生后,我们就脱离不了死亡的阴影。
b此身不具自性而思维死亡
如在《因缘品》中如是说:
“嗟乎有为法,其性皆无常,
生已随死至,应求寂灭乐。”
总的来说,因缘而聚合的一切有为法,终究逃脱不了刹那间因无常而毁灭的结局,所以没有丝毫的可靠性。即使是坚固广大的山川、洲陆和大海等,由有情众生长久以来积聚的共业所形成的世界,最后也会被一场劫火完全烧掉,不会留下任何灰烬,成为一片虚空。那么我们这些由微小短暂的因缘所聚合的身体,又将面临什么结局呢?它们也必然会遭遇到毁灭。如在《亲友书》中所说:
“大地山王与海洋,终为七烈日所焚,
有情无余化为尘,弱小人身岂堪言?”
成就了无上正等正觉的诸佛,其金刚身由无量功德所积聚,具有三十二相八十种随好,然而即使是佛陀的庄严妙身也是无常的,更何况我们凡夫这种因缘和合的幻化人身呢?在《除忧书》中说:
“相好庄严金刚身,亦难逃脱此无常,
如同空心芭蕉树,泡沫人身岂无死?”
因此,我们必须要了知,我们所珍惜执着的身体,终究会被烧成灰烬,或者抛入水中被水中的生物吃食以致污秽不堪,或者被阳光晒干,或者腐烂长满蛆虫被完全吃尽,或者被风吹走散布四方,或者埋在地下腐烂败坏,或者被其他生物切成碎片。如在《亲友书》中云:
“身际如灰干际坠,终究不净无实质,
当知一切皆坏灭,各自分散之自性。”
c生命不是恒久而思维死亡
通常,如果我们能够了知一切有为法的无常,就比较容易了解生命也不是恒久的。在一切有为法当中,人的生命衰竭比其他任何事物都快。比如,一个技巧高超的射手,向四个方向各射一支箭,在箭未落地之前,另一个更具善巧的人将它们一一接住,这被认为很快。比这更快的是地行的饿鬼;比这又更快的是空行的饿鬼,比这更快的是日、月的行走,比这又更快的是具大力的天人。比这些都更迅速的是人生命的衰竭。因此,如果,一刹那间也这样的消耗生命的话,每天、每月、每年生命的消耗又怎么能估计呢?从出生到现在,从去年到今年,从昨天到今天,不管时间过去多长,我们的生命就已经在消逝了。因此,生命只有消逝,而丝毫不会增加,我们也必然是要死亡…
《道果前行引导文三现分庄严论(堪布泽仁扎西 译)》全文未完,请进入下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