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我的阅读记录 ▼

大佛顶首楞严经卷五(优婆塞卢荣章译)

  

  白话佛经

  

  楞严经 优婆塞卢荣章 译

  

  第五卷

  

   阿难说:佛虽然说了二种决定的要义,指导我们从六根去解结,世间解结的人,要知道怎样起结,才可以解。我们结解都不识,所以认为这结是很难解的。会中许多初学的人,亦和我一样,从无始以来,随无明俱灭俱生。现在总算有些善根,听到一点佛法,名字上是出了家,信心仍是反复不定,如患了隔日发作的疟疾一样。期待佛慈悲,悯愍我们沦溺在生死海中,指示我们的身心,那些是结?怎样去解?亦可以使未来苦难的人,得免沦落三界。这时阿难和大众,悲切地等待佛重要的开示。

  

   当时佛怜悯会中大众,亦为未来世的人,指示出一条康庄大道,作为人天的眼目。随即伸手摩阿难的头顶,在这动作间,十方佛世界的佛光明,同时亦远来到只陀林,集中在佛的头上。这是一个罕有不可思议的境界,在会大众都欢喜踊跃,叹为稀有。这时在会大众亦听到十方佛,异口同声说:善哉!善哉!阿难!你想知道俱生无明,使你流转生死的结吗?那就是你的六根,并没有其它东西了。你又想知道无上觉道,使你速成常、乐、我、净,佛果四德吗?亦即是你的六根,并没有其它东西了。阿难听到这种微妙的说法,心中仍没有明白,于是问佛:为甚么令我流转生死、和速成常、乐、我、净,佛果四德,都是由我六根,而不是其它东西呢?佛说:六根和六尘是同出一源,即第八识的见相二分,犹如蜗牛双角,出入同时。结缚时向外出,解脱时向内伏。至于六识,不过是前尘落谢影子,像空中的狂花罢了。因为有六尘,就惹起六根的见;因为有六根,便显出六尘的相。它们并没有独立的本体,像两根芦荻交并生长一样,一根倒下,另一根亦倒下来。你们在知见上安立知见;所立的只是在明上加明的妄知妄见,是根本的无明。若你知而无知,见而无见,这个无知的知,无见的见,一念不生,一尘不染,才是不生灭涅槃的四德。

  

  佛于是将这些重要义理,用偈颂说出来:

   真性有为空 缘生故如幻

   无为无起灭 不实如空花

   言妄显诸真 妄真同二妄

   犹非真非真 云何见所见

   中间无实性 是故若交芦

   结解同所因 圣凡无二路

   汝观交中性 空有二俱非

   迷晦即无明 发明便解脱

   解结因次第 六解一亦亡

   根选择圆通 入流成正觉

   陀那微细识 习气成瀑流

   真非真恐迷 我常不开演

   自心取自心 非幻成幻法

   不取无非幻 非幻尚不生

   幻法云何立 是名妙莲花

   金刚王实觉 如幻三摩提

   弹指超无学 这观想方便

   十方所有佛 唯一涅槃路

  

   当时会中大众,听了这文采清明的诲示,心眼顿开,叹为得未曾有。阿难起立合掌致谢作礼说:刚才听了佛悲心所说的妙偈,说到根性清净微妙,真常真实等话。在我心中,仍未清楚六结解除,一巾亦不存在,和解结次第等。故仍望利益今后的人们,再解说明白;清洗我们积生遗下的重垢。这时佛在座上略为整理衣服,随手伸到几子上,拈起天人供奉的花巾,打成一个结,问阿难说:这是甚么?阿难和大众同说:这个是结。佛又将巾打成第二结,问说:这个是甚么?阿难等同说:这个亦是结。佛照样连续打了六个结,每次打完都拿着问阿难,阿难等亦依次第同说:这个亦是结。佛随后对阿难说:我开始打结时,你就说是结,这巾只有一条,我打了几个,你们为甚么仍说是结?阿难说:这巾本是一条,佛打一结就有一结的名,打百结同样有百结的名,何况这巾目前只有六结,没有停止在第五结,亦没有增加到第七结,为甚么你只许第一结的名、其余的就不许名结呢?佛说:你清楚巾只有一条,我打了六个结,就有六结不同名字。你细心看看;巾体是同,六结是不同,这是由同而成异,除去异相,就是同相。在我打成第一结时,你便说它是第一结;第二至第六,照例还是说第二至第六结。现在我想将第六结说是第一结可以吗?阿难说:不可以,因为第六结打成就是第六,怎可以说是第一呢?纵使我有最好的辩才,亦不能强把名次颠倒的。

  

  佛说:对的!六个结名次确实不同,如你追究它的来源,都同是一巾所造,把名次颠倒当然不对。你需要知道,六根亦是一样,本来是相同,但六根六用不同,亦即是在毕竟同中,成毕竟异了。阿难!如果你不喜欢有这六个结,希望它还原一条花巾,怎样做呢?阿难说:我不喜欢有这六个结,是因为六结成立后,就有很多的是非。如甲说此结不是彼结,乙又说彼结不是此结,是非多麻烦就多。佛若将六个结一并解除,结没有了,那有六、一的存在。佛说:对了,有六才有一;没有六就连一的名字都没有。你六根的结、亦是一样。从无始来一念无明妄动,就是第一个结;此后发生妄知妄见,越来越厉害,颠倒到不可收拾时,六个结就把你身心缠缚得透不过气。如疲劳过倦的眼睛,见虚空有狂花乱舞一样。人从无始无明妄动,渐次妄出世间的山河大地,生死轮迥等。虽然亦有人厌生死,修习而得证不生灭的涅槃,但犹似狂劳颠倒空花的样子罢了。阿难说:这狂劳颠倒空花的样子,和那些巾结,又怎样去解除呢?佛于把打了结的巾,向左向右去拉,说:是这样解吗?阿难的答复都是不可以。佛说:你想个办法去解开罢!阿难说:你用手指从结心去解,就可解开了。佛说:对的,如想解结,一定要从结心去解;六根的结亦是一样,我说随你选摘一根下手,那只是世间因缘生法,在我深意是以不生灭的根性为因,次第解结的修证为缘,不是四大和合的粗相。我发明世出世间一切法、由因缘生,染净二法皆是循业发现;有情识和无情的总相别相,亦一样知道。乃至恒河沙数世界外下雨,亦清楚它的数量。眼前的植物,为甚么松树直和荆棘曲呢?飞鸟中鹄鸟是白色,和乌鸦是黑色呢?我都知道各别的原由。所以说解根结,是唯一方法。

  

  阿难!随你自己心意选摘一根下手,这一根结如果得解了,其它所有粗细的尘相,亦自然消灭。留下的只有一个真心,不是纯真还是甚么?我再来问你,我手中已打成六结的巾,可以同时拆开吗?阿难说:这些结是先后结成,仍要次第逐个去解的。六结虽然同在一巾中,因打结时间不同,所以不能同时解的。佛说:六根的结,亦是这样解的,第一根解的结是分别我执,次第的是分别法执、俱生我执、俱生法执、连俱生种子都净尽了。这时菩萨的空性坚固圆明,确实没有少法可得,忍可于定心中,便是得证无生法忍。

  

   这时阿难和大众,得到佛根结的说明,完全明白,没有一点怀疑。合掌致谢说:我们今日身心轻安,绝对没有挂碍了。对于六解一亡的道理,亦了解到不少,但关于怎样是圆通本根,仍未彻底晓得。我们多劫飘零三界,孤苦无援,今日真是梦想不到,能和佛一起,如失乳的婴儿,再遇母亲一样。若能籍此机会圆成道业,就再好不过了。不是的话,只牢记佛的说话,就算听了和没有听到是没有分别。希望你再为我们讲说最彻底微妙的了义方法,我们一定如说实行的。

  

   佛于是对会中各大菩萨和大阿罗汉们说:各位在接受我的教育后,今日已是成就无漏的圣人,现在你们各自说出,初发心时的因地,悟入十八界中那一样的方法,是最圆通的,最容易方便下手得到正定呢?

  

   这时阿若多、马胜、小贤、拘利、饮光五位比丘,起来敬礼佛说:当年我们在鹿苑和鸡苑时,见佛成道后,前来为我们说法,听到了苦、集、灭、道四种现实中的真理后,便问我们明白了没有,我们说:已经完全了解;佛就印可证明我们,名叫阿若多,意即最初领解的意思。我们从佛的声音而得悟入,明白声尘是因缘生,相妄而性真,原是妙觉明体,圆照法界。故此由观察声尘,证得阿罗汉境界。你现在问及那一个法门最圆通的,根据我们的证明,从声尘下手,最容易得入正定。

  

   优波尼沙陀亦随着起立敬礼佛说:我当年亦见佛成道,因为我性偏向贪欲、烦恼特别严重,你指导我修学对不凈方面观察,深厌自身九孔常流出的都是不凈,乃至死后最终余下的白骨,焚化成微尘后,被风一吹便散向空中去。明白了色空二俱无我可得,何况贪欲、烦恼、妄想哩!由此深入色尘观察,得成无学阿罗汉,佛为我作证明,名叫尼沙陀,是色性空的意思。由色尘空而知道色性不灭,色性才是微妙的色,圆遍法界。我以观色尘为因地心,得成四果。你现在问及那一个法门最圆通的,根据我证的,从色尘下手,最容易得入正定。

  

   香严童子亦随着起立敬礼佛说:佛指导我仔细观察诸有为的事物,无一不是从因缘生。我辞别后,搬入一间清凈房子,安居下来韬光养晦。有一次见到许多比丘燃点沈水香,它的香气无形声地进入我的鼻子里。我于是一心观察,这香气不是从木头来、不是从虚空来、不是从火来、亦不是从烟来;正是来无所从,去无所著。这样观察了一段时间,身心竟然进入空寂状态。香尘和鼻根不再合作,意识从此亦不生作用;根、尘、识都空掉了,故成就无学位。佛印证我,名叫香严。由香尘消灭,便发出自性妙香,圆满周遍。我从观察香尘得成阿罗汉果。你现在问及那一个法门最圆通的,根据我证的,从香尘下手,最容易得入正定。

  

   药王药上两位菩萨,和会中五百…

《大佛顶首楞严经卷五(优婆塞卢荣章译)》全文未完,请进入下页继续阅读…

直接转到: 第2页 第3页

菩提下 - 非赢利性佛教文化公益网站

Copyright © 2020 PuTiXia.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