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续本文上一页有结果的。
富楼那!你认为色和空,在如来藏中是相反的吗?但藏性本体不变随缘,和妄心相应变出的色和空,便周遍法界。于中妄见风动空澄、日明云暗;人们不知凡所有相、皆是虚妄,背觉合尘,发生尘劳烦恼,故有世间生死等相。我用妙明不生不灭根性作本修因,背尘合觉,和真心相应。故如来藏中唯一妙觉明心、圆照万有,能生起一多无碍、大小相容等境界。真心便是不动道场,能周遍十方世界。法身亦含藏无尽虚空;在一毛端上,出现佛大千沙界的国土。在一点微尘里,为大众转大*轮。这是由消灭一切虚妄想相,和妙觉真心融合一体,便发出真如的妙用。
在空如来藏的本妙圆心,是不变本体,故此否定一切;心不是心、空不是空、地不是地、水不是水、火不是火、六根不是六根;六尘不是六尘;六识不是六识。乃至明不是明,无明不是无明,如是老不是老,死不是死,老死尽不是老死尽。亦否定苦不是苦,集不是集,灭不是灭,道不是道,智不是智,得不是得。布施不是布施,持戒不是持戒,忍辱不是忍辱,精进不是精进,禅定不是禅定,智慧不是智慧,到彼岸不是到彼岸;甚至否定佛不是佛,如来不是如来,正觉不是正觉,大涅槃不是大涅槃;常不是常,乐不是乐,我不是我,净不是净。这样一切都否定的,世间不是世间,出世间亦不是出世间了。
在不空如来藏、元明真心的妙用随缘,能生万法的,故此肯定一切;心就是心、空就是空、地就是地、水就是水、火就是火、六根就是六根;六尘就是六尘;六识就是六识。乃至明就是明,无明就是无明,如是老就是老,死就是死,老死尽就是老死尽。亦肯定苦就是苦,集就是集,灭就是灭,道就是道,智就是智,得就是得。布施就是布施,持戒就是持戒,忍辱就是忍辱,精进就是精进,禅定就是禅定,智慧就是智慧,到彼岸就是到彼岸;甚至肯定佛就是佛,如来就是如来,正觉就是正觉,大涅槃就是大涅槃;常就是常,乐就是乐,我就是我,净就是净。这样一切都肯定的,世间就是世间,出世间就是出世间了。
在空不空如来藏、妙明真心的本来,是真空不碍妙有,妙有不碍真空,妙就是明,明就是妙。肯定和否定都不对,要离开肯定和否定的;离开是肯定、非否定。因为世间说话不能相应的,这正是口欲言而词丧,心欲缘而虑亡。如来藏有这不思议的微妙体用;世间上的人,和出世间的声闻缘觉,用意识心去分别佛的无上正觉,将世间的因缘自然、和合不和合等不澈底的论调,来窥测佛智的境界。譬如优质的乐器,像琴瑟箜篌和琵琶等,都能发出美妙的音声,但是没有高深技艺音乐家的手指,妙音到底弹不出来的。富楼那你和其它大众,同样有佛一样的宝觉真心,平等圆满的;而我手指按动,海印三昧便澄湛印可万象。你们心念才生,就烦恼万端齐集了,这由于意志不肯勤注在无上觉道,贪着方便小乘的解脱道果,以得少为足的原故。
富楼那说:如果我和佛同是有一个圆满、光明、清净、微妙的真心,只因我一直被妄想蒙蔽,一向浮沉在生死海中,今日虽证四果,仍未得到究竟;而在佛今已三惑永尽,二死已亡,我想问一句,为甚么所有的人会生起妄想,埋没自己的真心,甘心接受生死苦恼呢?佛说:你的狐疑大部已经消除,但仍有不少微细思想上的烦恼存在,现在将世间的事实,再来问你。你听过城里有个演若达多这个人吗?有一天早晨,他看见镜中的面孔,十分可爱,于是怪责自己的头,看不到自己面目,以为遇上鬼怪了,便发狂四处乱跑。你说这个人为甚么要这样做呢?富楼那说:这人大概是神经病发作,此外就没有别的原因。佛说:真心本来是圆满、光明、清净、微妙的,人们依真心起妄想,那有原因可讲。如果有的话,就不是妄想了。人们生起妄想后,不断连绩辗转纠缠下去,实在经过了许多劫的时间;虽然亦有值遇佛出世教育的,仍是不能自拔。这就是迷的因,如果明白它,迷根本便不再存在,妄想亦无所依托;妄想既然没有,要消灭个甚么呢?明心见性的人,就是睡醒的人,谈到梦中的经历,可以说得很清楚明白,但亦不可以拿出来展示他人的。何况妄想根本是没有因由,正如城中的演若达多发狂一样,那里有因缘可说;到狂性停下来,头脸依然存在哩!其实在发狂时,亦未尝遗失的。富楼那!妄想就是这样,还有什么原因?你只要不随妄想跑,跟着世间、业果、生命体三种相续因、去随波逐流;那时杀、盗、淫三缘断了,三种相续的因就不生,你心中演若达多的狂性自然停止,当下就是觉悟。同时你会清楚明白自己清净的真心,本来是周遍宇宙,不是从外得来的,何必千辛万苦,纡回曲折去符合甚么秘密方法,或寻枝摘叶去追求甚层秘笈哩!譬如有人,衣服里密藏有宝珠,日久忘记了,浪迹天涯,无食无住处,以至行乞度日。一日因遇上善知识指示,拿出宝珠来,于是便心想事成,万般如意,这时才明白一切不是从外得来的。
这时阿难起来恭敬向佛说:你刚才说杀、盗、淫三缘断了,三种相续的因就不生,心中演若达多的狂性自然停止,就是觉悟。同时清楚明白自己清净的真心,本来是周遍宇宙,不是从外得来的。这样不是很清楚就是因缘生的吗?为甚么在前又排斥因缘生的道理呢?我是从因缘道理,才得到明白;这一个层次、不单只是我们年轻同学们不容易懂得,现今在会中的目犍连、舍利弗、须菩提等,亦是从学长转述佛所讲的因缘道理,才发心常随佛学、而得到明白的,然后成就无漏道果。佛现在又说觉道不是从因缘生的,那一定是自然生了。那么,王舍城的拘舍梨等学者们,所主张的自然道理,岂不是亦成为第一义理吗?希望佛慈悲,拨开我们心中的迷闷。
佛说:阿难!我所讲城中演若达多故事的例子,你是听清楚的,他见到镜中的头脸便发狂奔跑,是因缘生吗?到狂性停下来,是自然得吗?在他平日中,亦不是自然生的。因缘自然,不过这样罢了。演若达多的头,原是本来自然有,是没有不自然的地方。是甚么因缘,使他惊慌乱跑?若说是因照镜致发狂,何以它又不因照镜而失去?头根本从来没有失或得和改变,何必说是因缘哩!若说狂性本是自然,那就本来时常都在惊狂了。又他在没有发狂时,狂性藏在那里?如说狂性不是自然,那就是因缘了,不过头并没有失掉,又是甚么因缘令他惊慌乱跑?如果明白头没有失掉,只是因发狂故乱跑,说因缘和自然,都是笑话。所以我说三缘断了,就是觉悟心,觉悟心生、生灭的妄心即灭。觉悟心本来无生灭,不管你说生灭心灭,觉悟心生亦是一样,都是落在生灭相对中。必定要到生灭俱尽,在无功用的运作境界,亦不能说是自然。若有自然,亦成为对待。由此可知自然心生,生灭心灭亦是对待。在世间有和合的就有生灭,不和合的就无生灭,无生灭的名为自然。例如药丸,是多种的药料组合成一体,名为和合性。不须要和合的,名为本然性或自然性。这些因缘和自然的讲话,都不真实的。若明白自然不是自然,和合不是和合,两方面都不执取、离和不离,亦排除净尽时,才是真实的。你的妄想理论未除,离开不生灭的觉道还远哩!你不错是辛勤学习,而且记得很多佛说的话和义理,亦不过成为增加妄想资源,将因缘和自然,说得天花乱坠,人们亦称赞你是多闻第一的学者;可惜没有真实明白体验,得不到力量和利益效果,不能抗拒宝吉娣的催眠术。如果你能从多闻有力证果,就不须我安排文殊菩萨去找你和宝吉娣回来,她在闻法后爱火熄灭,迅速精进,得到佛法对治的利益,同时亦和你解除多劫互相的缠缚。她和罗候罗母亲耶输陀罗,同是明白了宿世因缘,皆由贪爱而生出烦恼,在一念心明白后,宝吉娣已证三果,耶输陀罗亦证四果,并得授记了。阿难!你虽然积生累劫在文字上记忆不忘佛法,不真修实践力行,始终背觉合尘,留恋多闻知见而自欺吧!
这时阿难和大众,听过了佛的启导,正是疑惑销除,对真心又有深一层的了解,身心愉快是前所未有的。不禁感激流泪地合掌说:慈悲的佛陀!你用多种方便因缘,提携指导我们出离苦海的沉溺。我听了你刚的讲话,明白到真心周遍宇宙,同时含育十方佛国土的。佛又说我多闻得不到利益,不如脚踏实地的体验。我现在就像个流浪的人,忽然得到国王赐一豪宅,我是需要锁匙,才可以入内居住的。希望你指示我们这班学生,怎样放弃脑袋里的茅塞,全部明白你的说话,到底达到佛不生灭的真心境界,有甚么方便下手方法,去制伏一向的妄想,使身心均衡,和佛的知见一样。当时会中的人,同时安静地等待佛的演说。
佛于是对在场的声闻缘觉,和在会大众,文字上清楚而未能彻底明白的,亦是为未来久远的学生,设有发起利他做大前提心的人,先作安排一条康庄正直的大道。便对阿难和大众说:如果你们真的发心和我把手同行,学习我过去了解和明白的方法,努力实行决不退缩的话,是应该清楚发心的同时,有两种非常重要的义理,决定先明白清楚的。
第一、你们如果想放弃过去修习所得显浅的体验,从新学习我因行中,以利他做大前提的菩萨行,进入佛乘知见的佛法;这就应该时常审细观察自心,和菩萨修行成佛后的慈悲心,是相同或相应吗?若现前将生灭心,做将来成佛的因,冀求不生灭的佛果,是不对的。为此就要先从世间现象下手,细看这个有为法的世界,有没有不生灭的东西存在,它们全部是因时空而显现,亦即是因缘生法,怎样能够永恒不变哩!不过有一样东西,就是虚空、你有听闻过虚空坏灭吗?当知虚空不是有为法,不同有为法由不同原素组成,因此你们见它始终不二。在人的身体来看,就大不相同了。如坚硬的属地大,润湿的属水大,温暖的属火大,动摇的属风大。…
《大佛顶首楞严经卷四(优婆塞卢荣章译)》全文未完,请进入下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