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话佛经
楞严经 优婆塞卢荣章 译
第四卷
这时富楼那在大众中起立合掌,恭敬对佛说:你为我们善巧地演讲人生的真相,成佛的真理。又常在大众中说我说法,是同学中第一的。不过我今日听你微妙的演说,实在是不清楚的;犹如聋人在百步外,听蚊子叫一样,不但不闻其声,并且不见其形。你发挥得已经很透切,使我破除了不少烦恼,不过在我是真的未能明白其中义理的究竟,反被牵缠到疑惑的境地。今日阿难等众,虽然说领会和明白,可是无明和习气仍没有破除;我和会中已证得无漏道的,现在听了你所说的第一义谛,已经生起两个重要的问题,请佛再为我们详尽解释;例如世间的五阴、六根、六尘、十二处、和十八界,都是如来藏性清净的,为甚么会忽然生起山河大地、宇宙万有一切事物,生灭循环不息?其次是地、水、火、风,若本性圆融,周遍法界常住不动的;假如地大周遍法界,又怎会有容纳水的处所?水如周遍,火便不能发生,水和火是互相矛盾的,两方的势力怎可能同时周遍法界共存呢?而且地性是障碍的,空性是虚通的,怎样可以又同时周遍法界呢?我真的不明白其中道理。恳求你拨开我的迷云,使大众更无所疑滞。
这时佛对富楼那和会中有漏、无漏的阿罗汉说:我今天为在会大众,发挥最胜义中的真胜义,使沉空滞寂的阿罗汉、和未得人法二空的修学人、回向最上乘的阿罗汉等,同获一乘寂灭因地心、无喧杂寂静的修行处。你们大众都须留心细听的。
佛说:富楼那!照你所说四大是清净的、空的,为何无端忽生山河大地来。难道你没有听我常说:性觉妙明,本觉明妙的道理?性觉和本觉,同是一真觉。妙明和明妙,即是寂而常照和照而常寂的情况,而寂照是本具的。富楼那说:是的、我过去是听过你这样说。佛说:在你是怎样了解觉明的意义呢?是你认为觉性有所明白,就是觉;还是你觉性有所不明时、你弄清楚了,才是觉呢?富楼那说:如果觉性有所不明而后觉,其实是无所明的。佛说:如说是无所明,这是无明觉。若是有所觉,亦不是真觉。若觉有所不明、经弄清楚后才名觉,这觉亦不是真的明白。因为这时已落在无明里,这无明更不是本来真觉的湛寂圆明本体,它已失去觉的意义。性本来是觉的,若有所不明后才明的觉,实在已将妙明变成无明,真觉转为妄觉了。无明是业相,能产生各别的妄能,它使本有智光、成妄见能见的见分,转无明业相为所见的相分。在如来藏性无同异中,炽然有能所分别,变幻出晦昧空的境界。空是同相,境是异相,于是从无同异中出现许多同同异异。在不同的许多异相境界中,又出现一个同相的虚空;接着同异互相烘托,产生无同无异的生命体、和宇宙万有的一切。由此建立虚空世界、和生命体的界别,在藏识海中;扰乱浑浊、相待产生劳极相状,出现有知的识,无知的尘,跟着的便是尘劳烦恼。有形状活动的是世界,无形相清静的是虚空。虚空是一样的叫同相,世界各别的叫异相,至于无同异的生命体,由业果相续,在五阴三界中浮游,成为真有为法了。
现在先讲有形状活动的世界,是怎样相续的。由于觉性的光明,和虚空的晦眛互相对待,相映而动摇,因此产生很大的风力,支持个别的世界运转,使它们不致逸出范围,这是风大的起因。风和虚空,同样是虚浮无碍,它俩的对象是光明的觉性,觉性无形不变而有碍,和虚浮无碍的相对待,相映动摇,因此产生一层层的地质,这是地大的起因。由觉性光明和风力产生的地质是有碍的,和晦眛虚浮的虚空相对待,同样相映而动摇,风力和地层互相磨擦,便生出火来、氤氲变化出世间万有的事物,这是火大的起因。至于水大的起因,由因地大能生润湿,遇火时蒸发上升,遇热能化气成水,含容一切。故此虚空和地、水、火、风,都是依妄心而得住持。由本觉妙心一动,即成无明;无明变现的见相二分,自变自缘,所缘的相分,同相变作虚空,异相变成四大。四大体性不同、各有所偏的,故此变化成万有物体,亦各自有所偏。如地性偏多时,变化成金、石、瓦、砾等固体物。水性偏多时,变化成江河巨海。火性偏多时,变化成烈火洪焰、燃烧发热的现象。风性偏多时,变化成台风和龙卷风等风暴。由此可知现实环境中,所有山、川、草、木、金、石、瓦、砾、风、云、雷、雨等等,基本原素是不离四大的。显著的像高山大海,其它的金、石、草、木,亦是一样。而四大和虚空,是从妄心来;无明妄心,又从真心来。由妄念相绩,递相为缘,故此世界相绩。
其次说生命体的相续,是由本有觉性、因欲明白罢了。有了觉明的无明,便有无明的业相,有了业相,随着有能见的转相;这能见的见分,不能踰越业相的范围。由业相为因,转相为缘,故此听不离声,见不离色。于是色、声、香、味、触、法六种妄尘,便成就粗的烦恼,由此种种心生;将一个本觉心体,分隔成见、闻、嗅、尝、觉、知而不能互用。胎、卵生的,由自业为因,父母为缘,互相缠缚入胎托世。若纯由自业,合湿成形的是蠢蠕,或离旧成新的是化生。胎生的在暗冥中,由有缘的父母造爱,便感到一线光明,不管距离远近,立即摄入胎中,次第成就丕胎各阶段。卵生和胎生样情形,还需加上暖缘,使卵孵化才成生命。湿生的只需自业和暖缘;化生的单靠自体的业缘便成就。故此四生不出情、想、合、离而生的;如果情想或离合互易,更改掺杂时,便有种种不定。四类生命体所受的业报,都是果不离因,或升或坠;远因是无明和业识做助缘,近因是情、想、合、离,和父母、暖、湿、业识等缘,所以一切生命体,死此生彼、相续不断了。
致于业果相续方面,一般说同想成爱,爱是结缚因,想爱既深,便不能摆脱,世间父母子孙,因此相生不断了,这是人类由贪欲成受生的因素。由贪欲而得身命,生活是以食物维持下去,随力量强弱便递相吞食,由杀害生命而成为生死不断的因由。如人食羊,羊死又做人,人又食羊,羊又食人。其它十类不同的生命体,无不互相噉食,和恶业俱生,没有终止的一天。这些生命体,由贪盗成为生死不绝的因素。你欠我命,我还你债,这些烦恼和造业的因,纵经百千劫,在生死中难有出期。你爱我心,我怜你色,由这些因缘,沉溺在爱河中,永在缠缚。总括来说;由杀生、偷盗、淫欲三种习气,业果便相绩不断。上来所讲的世界、生命体、业果三种相绩,都是颠倒相,是由真觉中起无明,无明生起见分的了知性,妄见山河大地,一切有为法的相分。这是你问为甚么会忽然生起山河大地的答复,它们不断变化,循环不息,如是终而复始下去。
富楼那说:若说生命体本有妙明觉体,和佛已经返本还原的心,不增不减,平等无二的话;为甚么无缘无故、生起山河大地,和一切有为法呢?在佛今日己证得妙性真空、妙明本觉了,不知道在佛的山河大地,有为相的生命体,和习漏业果等,何时又再出现?佛说:譬如迷途的人,走到一个聚落,分别不出方向。你想这迷路的人,是因为迷呢?还是因为悟呢?富楼那说:这迷途的人,是不因迷或悟的。迷本无因,悟就不是迷,那里有因悟呢?佛说:那人在迷路时,如有人指示他路向,他虽然一时胡涂,但这时对走进聚落的方向,仍是迷惑吗?富楼那说:这当然是不会的。佛说:十方的佛亦是一样,因迷无本,性毕竟空的,过去根本就没有迷,不过一下胡涂起来,好像是迷了;现在一经觉得是迷,这迷情便消灭,觉悟就不再是迷了。又譬如眼有翳病的人,见空中有狂花乱舞,到翳病治好时,花亦消灭。但这人太愚蠢了,他仍睁着眼看虚空,等待狂花的出现,你说他是愚是智呢?富楼那说:空中本来没有花,由妄想才见到有花生灭,这已经是不正常;如再等待狂花再出,那是严重的精神病,不能说是愚是智了。佛说:照你所讲的、已经清楚明白我的说话了,还问甚么在我成佛后,何时再幻出山河大地等问题。例如金矿中必定有金,经过提炼后便是纯一无杂的金。又如烧木成灰,就不再是木了。十方佛转烦恼成菩提,转生死证涅槃,亦是一样的。
富楼那!在前面你问如果地、水、火、风,本性圆融周遍法界的话;便使你怀疑到水火是相克的,虚空和大地亦互不兼容周遍的问题。你当知道,整体的虚空,虽然是没有形相,而事实上宇宙万有的一切,亦无一不在虚空中自由发展。为甚么呢?在虚空中,有太阳出现便有光明;有云层结集就成黑暗;风起时便吼动;雨过了就天青;地气凝聚又成混浊形相;动物在泥土上奔跑便尘沙飞扬;水清时就能映现万象。你试想一下,这许多的景象,是它们自己显现呢?还是因虚空显现呢?若说有太阳出现便有光明,这样全世界应只有一片白色,为甚么在空中仍见到太阳?若说虚空自有光明,那在夜深时又为何没有?你要知道,光明不一定属太阳,因为空中还有太阳;亦不一定属虚空,夜深便没有光明;光明亦不离虚空和太阳,观依他起的、相似是有,观偏计执的、境就不真实。本自圆融无碍,那有相克或不容的事。真心亦是圆融无碍,是不变随缘而随缘不变的;因此观相元妄,实在是无可指陈,犹如期待空中狂花结果,怎会有互相陵灭的现象。若观性就唯一妙觉明心,远离一切颠倒梦想,那里有不相容等事哩!例如虚空和地、水、火、风各别或同时随缘,它们就各别或同时出现;真心虽然不是物,但由人各别业力不同,所以有四圣六凡、十法界生命体出现的差别。又譬如平静水中出现日影,如有两人同时观看日影,各向东西不同方向前行,各别都看到日影、是随着自己的方向走。因此不该说:一个日影,为甚么两人走不同方向时,就各别出现不同方向的日影。当知道这些影子是妄相,你要考究它是没…
《大佛顶首楞严经卷四(优婆塞卢荣章译)》全文未完,请进入下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