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開我的閱讀記錄 ▼

大佛頂首楞嚴經卷四(優婆塞盧榮章譯)

  

  白話佛經

  

  楞嚴經 優婆塞盧榮章 譯

  

  第四卷

  

   這時富樓那在大衆中起立合掌,恭敬對佛說:你爲我們善巧地演講人生的真相,成佛的真理。又常在大衆中說我說法,是同學中第一的。不過我今日聽你微妙的演說,實在是不清楚的;猶如聾人在百步外,聽蚊子叫一樣,不但不聞其聲,並且不見其形。你發揮得已經很透切,使我破除了不少煩惱,不過在我是真的未能明白其中義理的究竟,反被牽纏到疑惑的境地。今日阿難等衆,雖然說領會和明白,可是無明和習氣仍沒有破除;我和會中已證得無漏道的,現在聽了你所說的第一義谛,已經生起兩個重要的問題,請佛再爲我們詳盡解釋;例如世間的五陰、六根、六塵、十二處、和十八界,都是如來藏性清淨的,爲甚麼會忽然生起山河大地、宇宙萬有一切事物,生滅循環不息?其次是地、水、火、風,若本性圓融,周遍法界常住不動的;假如地大周遍法界,又怎會有容納水的處所?水如周遍,火便不能發生,水和火是互相矛盾的,兩方的勢力怎可能同時周遍法界共存呢?而且地性是障礙的,空性是虛通的,怎樣可以又同時周遍法界呢?我真的不明白其中道理。懇求你撥開我的迷雲,使大衆更無所疑滯。

  

   這時佛對富樓那和會中有漏、無漏的阿羅漢說:我今天爲在會大衆,發揮最勝義中的真勝義,使沈空滯寂的阿羅漢、和未得人法二空的修學人、回向最上乘的阿羅漢等,同獲一乘寂滅因地心、無喧雜寂靜的修行處。你們大衆都須留心細聽的。

  

   佛說:富樓那!照你所說四大是清淨的、空的,爲何無端忽生山河大地來。難道你沒有聽我常說:性覺妙明,本覺明妙的道理?性覺和本覺,同是一真覺。妙明和明妙,即是寂而常照和照而常寂的情況,而寂照是本具的。富樓那說:是的、我過去是聽過你這樣說。佛說:在你是怎樣了解覺明的意義呢?是你認爲覺性有所明白,就是覺;還是你覺性有所不明時、你弄清楚了,才是覺呢?富樓那說:如果覺性有所不明而後覺,其實是無所明的。佛說:如說是無所明,這是無明覺。若是有所覺,亦不是真覺。若覺有所不明、經弄清楚後才名覺,這覺亦不是真的明白。因爲這時已落在無明裏,這無明更不是本來真覺的湛寂圓明本體,它已失去覺的意義。性本來是覺的,若有所不明後才明的覺,實在已將妙明變成無明,真覺轉爲妄覺了。無明是業相,能産生各別的妄能,它使本有智光、成妄見能見的見分,轉無明業相爲所見的相分。在如來藏性無同異中,熾然有能所分別,變幻出晦昧空的境界。空是同相,境是異相,于是從無同異中出現許多同同異異。在不同的許多異相境界中,又出現一個同相的虛空;接著同異互相烘托,産生無同無異的生命體、和宇宙萬有的一切。由此建立虛空世界、和生命體的界別,在藏識海中;擾亂渾濁、相待産生勞極相狀,出現有知的識,無知的塵,跟著的便是塵勞煩惱。有形狀活動的是世界,無形相清靜的是虛空。虛空是一樣的叫同相,世界各別的叫異相,至于無同異的生命體,由業果相續,在五陰叁界中浮遊,成爲真有爲法了。

  

   現在先講有形狀活動的世界,是怎樣相續的。由于覺性的光明,和虛空的晦眛互相對待,相映而動搖,因此産生很大的風力,支持個別的世界運轉,使它們不致逸出範圍,這是風大的起因。風和虛空,同樣是虛浮無礙,它倆的對象是光明的覺性,覺性無形不變而有礙,和虛浮無礙的相對待,相映動搖,因此産生一層層的地質,這是地大的起因。由覺性光明和風力産生的地質是有礙的,和晦眛虛浮的虛空相對待,同樣相映而動搖,風力和地層互相磨擦,便生出火來、氤氲變化出世間萬有的事物,這是火大的起因。至于水大的起因,由因地大能生潤濕,遇火時蒸發上升,遇熱能化氣成水,含容一切。故此虛空和地、水、火、風,都是依妄心而得住持。由本覺妙心一動,即成無明;無明變現的見相二分,自變自緣,所緣的相分,同相變作虛空,異相變成四大。四大體性不同、各有所偏的,故此變化成萬有物體,亦各自有所偏。如地性偏多時,變化成金、石、瓦、礫等固體物。水性偏多時,變化成江河巨海。火性偏多時,變化成烈火洪焰、燃燒發熱的現象。風性偏多時,變化成臺風和龍卷風等風暴。由此可知現實環境中,所有山、川、草、木、金、石、瓦、礫、風、雲、雷、雨等等,基本原素是不離四大的。顯著的像高山大海,其它的金、石、草、木,亦是一樣。而四大和虛空,是從妄心來;無明妄心,又從真心來。由妄念相績,遞相爲緣,故此世界相績。

  

   其次說生命體的相續,是由本有覺性、因欲明白罷了。有了覺明的無明,便有無明的業相,有了業相,隨著有能見的轉相;這能見的見分,不能踰越業相的範圍。由業相爲因,轉相爲緣,故此聽不離聲,見不離色。于是色、聲、香、味、觸、法六種妄塵,便成就粗的煩惱,由此種種心生;將一個本覺心體,分隔成見、聞、嗅、嘗、覺、知而不能互用。胎、卵生的,由自業爲因,父母爲緣,互相纏縛入胎托世。若純由自業,合濕成形的是蠢蠕,或離舊成新的是化生。胎生的在暗冥中,由有緣的父母造愛,便感到一線光明,不管距離遠近,立即攝入胎中,次第成就丕胎各階段。卵生和胎生樣情形,還需加上暖緣,使卵孵化才成生命。濕生的只需自業和暖緣;化生的單靠自體的業緣便成就。故此四生不出情、想、合、離而生的;如果情想或離合互易,更改摻雜時,便有種種不定。四類生命體所受的業報,都是果不離因,或升或墜;遠因是無明和業識做助緣,近因是情、想、合、離,和父母、暖、濕、業識等緣,所以一切生命體,死此生彼、相續不斷了。

  

   致于業果相續方面,一般說同想成愛,愛是結縛因,想愛既深,便不能擺脫,世間父母子孫,因此相生不斷了,這是人類由貪欲成受生的因素。由貪欲而得身命,生活是以食物維持下去,隨力量強弱便遞相吞食,由殺害生命而成爲生死不斷的因由。如人食羊,羊死又做人,人又食羊,羊又食人。其它十類不同的生命體,無不互相噉食,和惡業俱生,沒有終止的一天。這些生命體,由貪盜成爲生死不絕的因素。你欠我命,我還你債,這些煩惱和造業的因,縱經百千劫,在生死中難有出期。你愛我心,我憐你色,由這些因緣,沈溺在愛河中,永在纏縛。總括來說;由殺生、偷盜、淫欲叁種習氣,業果便相績不斷。上來所講的世界、生命體、業果叁種相績,都是顛倒相,是由真覺中起無明,無明生起見分的了知性,妄見山河大地,一切有爲法的相分。這是你問爲甚麼會忽然生起山河大地的答複,它們不斷變化,循環不息,如是終而複始下去。

  

   富樓那說:若說生命體本有妙明覺體,和佛已經返本還原的心,不增不減,平等無二的話;爲甚麼無緣無故、生起山河大地,和一切有爲法呢?在佛今日己證得妙性真空、妙明本覺了,不知道在佛的山河大地,有爲相的生命體,和習漏業果等,何時又再出現?佛說:譬如迷途的人,走到一個聚落,分別不出方向。你想這迷路的人,是因爲迷呢?還是因爲悟呢?富樓那說:這迷途的人,是不因迷或悟的。迷本無因,悟就不是迷,那裏有因悟呢?佛說:那人在迷路時,如有人指示他路向,他雖然一時胡塗,但這時對走進聚落的方向,仍是迷惑嗎?富樓那說:這當然是不會的。佛說:十方的佛亦是一樣,因迷無本,性畢竟空的,過去根本就沒有迷,不過一下胡塗起來,好像是迷了;現在一經覺得是迷,這迷情便消滅,覺悟就不再是迷了。又譬如眼有翳病的人,見空中有狂花亂舞,到翳病治好時,花亦消滅。但這人太愚蠢了,他仍睜著眼看虛空,等待狂花的出現,你說他是愚是智呢?富樓那說:空中本來沒有花,由妄想才見到有花生滅,這已經是不正常;如再等待狂花再出,那是嚴重的精神病,不能說是愚是智了。佛說:照你所講的、已經清楚明白我的說話了,還問甚麼在我成佛後,何時再幻出山河大地等問題。例如金礦中必定有金,經過提煉後便是純一無雜的金。又如燒木成灰,就不再是木了。十方佛轉煩惱成菩提,轉生死證涅槃,亦是一樣的。

  

   富樓那!在前面你問如果地、水、火、風,本性圓融周遍法界的話;便使你懷疑到水火是相克的,虛空和大地亦互不兼容周遍的問題。你當知道,整體的虛空,雖然是沒有形相,而事實上宇宙萬有的一切,亦無一不在虛空中自由發展。爲甚麼呢?在虛空中,有太陽出現便有光明;有雲層結集就成黑暗;風起時便吼動;雨過了就天青;地氣凝聚又成混濁形相;動物在泥土上奔跑便塵沙飛揚;水清時就能映現萬象。你試想一下,這許多的景象,是它們自己顯現呢?還是因虛空顯現呢?若說有太陽出現便有光明,這樣全世界應只有一片白色,爲甚麼在空中仍見到太陽?若說虛空自有光明,那在夜深時又爲何沒有?你要知道,光明不一定屬太陽,因爲空中還有太陽;亦不一定屬虛空,夜深便沒有光明;光明亦不離虛空和太陽,觀依他起的、相似是有,觀偏計執的、境就不真實。本自圓融無礙,那有相克或不容的事。真心亦是圓融無礙,是不變隨緣而隨緣不變的;因此觀相元妄,實在是無可指陳,猶如期待空中狂花結果,怎會有互相陵滅的現象。若觀性就唯一妙覺明心,遠離一切顛倒夢想,那裏有不相容等事哩!例如虛空和地、水、火、風各別或同時隨緣,它們就各別或同時出現;真心雖然不是物,但由人各別業力不同,所以有四聖六凡、十法界生命體出現的差別。又譬如平靜水中出現日影,如有兩人同時觀看日影,各向東西不同方向前行,各別都看到日影、是隨著自己的方向走。因此不該說:一個日影,爲甚麼兩人走不同方向時,就各別出現不同方向的日影。當知道這些影子是妄相,你要考究它是沒…

《大佛頂首楞嚴經卷四(優婆塞盧榮章譯)》全文未完,請進入下頁繼續閱讀…

直接转到: 第2页 第3页 第4页

菩提下 - 非贏利性佛教文化公益網站

Copyright © 2020 PuTiXia.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