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我的阅读记录 ▼

大般涅槃经卷第十二

  

  白话佛经

  

  白话大般涅槃经

  法会圣众 常亲近同修 翻译

  

  大般涅槃经卷第十二

  

  圣行品第七之二

  

  另外善男子。菩萨摩诃萨这些圣行者,观察此身,从头到脚,其中只有发毛爪齿这些不净垢秽的东西,还有皮肉、筋骨、脾肾、心肺、肝胆、肠胃、生熟二藏、大小便利、涕唾目泪,肪膏、脑膜、骨髓、脓血、脑胲、筋脉等等。菩萨这样专心观照的时候,谁拥有这个我,我又属于谁?住在何处?谁属于我?又思考:骨是我吗?骨之外是吗?菩萨这时除去皮肉只观白骨。心想:骨的颜色不同,有青、黄、赤、白以及鸽色(青碧色)的分别。这些骨相也不是我。为什么呢?我不是青、黄、赤、白以及鸽色的。菩萨系心作此观照时就断除了一切色欲。又想此骨从因缘而生,依靠足骨用来支撑踝骨。依靠踝骨用来支撑膊骨,依靠膊骨支撑膝骨,依靠膝骨支撑髀骨,依靠髀骨支撑臗骨,依靠臗骨支撑腰骨,依靠腰骨支撑脊骨,依靠脊骨支撑肋骨,依靠脊骨支撑项骨,依靠项骨支撑颔骨,依靠颔骨支撑牙齿以及头骨。又依靠项骨连接膊骨,依靠膊骨连接臂骨,依靠臂骨连接腕骨,依靠腕骨连接掌骨,依靠掌骨连接指骨。菩萨摩诃萨这样观照时,身上所有骨节全部分离。得此观后即断三欲。一是形貌欲,二是姿态欲,三是细触欲。菩萨摩诃萨观青骨的时候,见此大地东西南北四维上下都是青色。观其它颜色的时候也是如此。

  

  菩萨摩诃萨作此观时,眉间放出青黄赤白鸽等色的光芒。菩萨在这些光明中见到佛像。就问诸佛:如此身体由不净因缘和合而成,怎么能够作坐起行住屈伸俯仰这些动作,以及视瞬喘息悲泣喜笑呢。如果此中没有主使,是谁让身体动作的呢?此问后光中的诸佛忽然不现了。又想也许意识是我,所以让诸佛不为我解说。可是又观照此意识次第生灭犹如流水,也不是我。于是又想如果意识不是我,那么呼吸可能是我。可是呼吸是风性,而风性是四大。四大之中什么是我?地性不是我,水火风性也不是我。又想此身一切都没有我。只有心风依靠因缘和合而示现种种所作的事业。犹如咒力幻术变化,又如风吹箜篌无意的发出声音。所以此身如此不净,依靠众因缘和合而成。而在何处生此贪欲?若被骂辱又在何处而生嗔恚?而我此身三十六种器官不净臭秽,是谁接受骂辱呢?若听到骂声产生思惟,是哪种音声知道是骂我呢?每种声音都不能知道骂。如果一个不能多个也不能,因此不应生嗔。如果他来打也应思惟。这个打又是从何而生?因为手、刀、杖这些东西碰到身体所以叫打。我为什么要嗔狠那人呢?是我的身体自招到此咎啊,因我受此五阴身的缘故。比如因为是箭靶才有箭射它。我的身体也一样因为有身所以有打。我如果不能忍受心就会散乱,心如果散乱就失去正念,如果失去正念则不能分辨善和不善。如果不能分辨善和不善义就会做恶。因为恶法因缘则堕地狱畜生饿鬼。菩萨这样观照后得到四念处。得到四念处后就住于堪忍地中。菩萨摩诃萨住此地后则能堪忍贪、恚、痴。也能忍受寒热、饥渴、蚊虻、蚤虱、暴风、恶触、种种疾疫。恶口、骂詈、挝打、楚挞。身心苦恼一切都能忍受。所以叫做住堪忍地。

  

  迦叶菩萨摩诃萨对佛说:“世尊。菩萨没有得到住不动地净持戒时,还有因缘而破戒吗?”

  

  佛说:善男子。菩萨没有到住不动地还是有因缘破戒的。

  

  迦叶尊敬的问:是什么呢?

  

  佛说:“迦叶。如果有菩萨知道破戒的因缘能让人受持喜爱大乘经典,又能让他们读诵、通晓、书写经卷,广为别人解说,不退转于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为了这些缘故而需要破戒。菩萨这时应想:我宁可一劫或者不到一劫堕于阿鼻地狱受罪,也要让别人不退转于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迦叶。因此因缘菩萨摩诃萨才毁犯净戒。”

  

  尔时文殊师利菩萨摩诃萨对佛说:“世尊。如果有菩萨为了摄取护持别人,让其不退于菩提之心。为了这个毁戒而堕阿鼻地狱是没有道理的。”

  

  这时佛赞叹文殊师利:“善哉善哉。你说的很对。我记得以前在此阎浮提作大国王的时候名字叫仙预。爱念敬重大乘经典。心中纯善没有粗恶嫉妒悭吝的毛病。口中经常宣说爱语、善语。保护贫穷孤独,布施、精进、从不停歇。那时候没有佛、声闻、缘觉。我那个时候喜爱大乘方等经典,十二年中供养婆罗门,过了十二年布施结束就说:老师们现在应该发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心了。婆罗门说:大王,菩提之性是空无所有,大乘经典也是如此。大王,为何要让人物跟虚空一样?

  善男子。我在那时敬重大乘,听到婆罗门诽谤方等经典。就立刻把他们杀了。善男子。因是因缘从此以后不堕地狱。善男子。拥护摄持大乘经典有如此无量的势力啊。”

  

  另外迦叶。还有种圣行叫做四圣谛。就是苦、集、灭、道。迦叶。苦就是逼迫相。集就是能生长相。灭就是寂灭相。道就是大乘相。另外善男子。苦是现相,集是转相,灭是除相,道是能除相。另外善男子。苦有三相,所谓苦苦相、行苦相、坏苦相。集就是二十五有。灭就是灭二十五有。道就是修戒定慧。另外善男子。有漏法有二种:有因,有果。无漏法也有二种:有因、有果。有漏的果报是就是苦。有漏的因就是集。无漏的果就是灭,无漏的因就是道。另外善男子。有八种相叫做苦:所谓生苦、老苦、病苦、死苦、爱别离苦、怨憎会苦、求不得苦、五盛阴苦。能产生这八苦的就是因。没有此八法的地方就是灭。十力、四无所畏、三念处、大悲就是道。

  

  善男子。生是出相,有五种:初出(受胎之初)至终(色心具足之时)、增长(名色增长)、出胎、种类生(指出胎后到老死之间,运运刹那新起,或人生而有贫富、贵贱、男女、丑端等差别。)。

  什么是老呢?老有二种:念念老(意识刹那生灭)和终身老(色身一期生灭)。又有二种:增长老(从少至壮念念增长)和灭坏老(壮至老念念灭坏)。这叫做老。

  什么是病呢:病就是四大毒蛇互不协调。也有二种:身病和心病。身病有五种:因水、者因风、因热、杂病(混合的)、客病(外来的病)。客病有四种:非分强作(不能做的逞强而导致)、忘误堕落(不小心坠落)、刀杖瓦石(武器外伤)、鬼魅所著。心病也有四种:踊跃、恐怖、忧愁、愚痴。另外善男子。身心之病有三种,所谓业报、不得远离恶对(不能离开坏的环境)、时节代谢(变迁)。因这些因缘而承受不同名字不同部位的各种病痛。所谓因缘就是风等各种病因。名字就是心闷、肺胀、气短、咳、呕吐、心惊、痢疾。所谓受分别就是头痛、目痛、手足等痛。这叫病。

  什么是死呢?死就是舍弃所受的色身。这又分二种。一是命尽死,二是外缘死。命尽死有三种。一是命尽非福尽。二是福尽非命尽,三是福命俱尽。外缘死也有三种。一非分自害死(自作自受),二者横为他死(替死),三者俱死(集体死亡,比如空难)。又有三种死。一放逸死,二破戒死,三坏命根死。什么是放逸死呢?如果有人诽谤大乘方等般若波罗蜜就是放逸死。什么是破戒死呢?毁犯过去未来现在诸佛所制禁戒就是破戒死。什么是坏命根死呢?舍弃五阴身就是坏命根死(自杀)。死是大苦。

  什么是爱别离苦呢?就是所爱的东西破坏、离散。其中也有二种。一是人中五阴坏。二是天中五阴坏。此种人天所爱的五阴仔细分别有无量种,叫做爱别离苦。

  什么叫怨憎会苦呢?就是所不喜欢的聚集到此。此中有三种。所谓地狱、饿鬼、畜生。此三趣分别计量有无量种。这就是怨憎会苦。

  什么是求不得苦呢?求不得苦有二种。一是所希望的求不能得。二是努力争取却无法得到。这就是求不得苦。

  什么叫是五盛阴苦呢。五盛阴苦就是生苦、老苦、病苦、死苦、爱别离苦、怨憎会苦、求不得苦的集合叫做五盛阴苦。

  迦叶。以生为根本的都有此七种苦,即老苦至五盛阴苦。迦叶。衰老不是一切都有。佛和诸天一定没有。人道不一定有。迦叶。三界的受身都有生、却不一定有老。所以一切道中生是根本。迦叶。世间众生颠倒覆心。贪爱生相、厌患老死。迦叶。菩萨不是这样,看到初生已经发觉问题了。

  

  迦叶。比如有女人进入别人的房屋。此女容貌端正,非常漂亮,身上装饰着璎珞。主人见到就问:“你叫什么名字,属于谁家?”女人回答:“我就是功德天天。”主人问:“你所到之处都作些什么呢?”女人回答:“我所到的地方能带来种种金银琉璃颇梨真珠珊瑚虎珀砗磲马瑙象马车乘奴婢仆使。主人听后非常欢喜、踊跃无量。因我福德尔让你来到我家,于是烧香散花供养恭敬礼拜。这时又在门外见到一女,容貌丑陋,衣裳褴褛,身上污垢,皮肤皴裂,颜色艾白。主人见到就问:“你叫什么,属于谁家?”女人回答:“我叫黑暗。”又问:“为什么叫黑闇?”女人回答:“我所到处能让家中所有财宝一切衰秏。”主人听闻就拿利刀作说道:“你要不走,我就杀了你。”女人回答:“你真是愚痴,没有智慧。”主人问为什么说我没有智慧?女人回答:“你家中的女子就是我姊。我和姊从来都是在一起的。你要驱赶我,也要驱赶她。”主人回屋问功德天:“外面有一女人说是你妹,是真的吗?”功德天说:“真是我妹。我与此妹从来都是形影不离。所到之处,我只作好,她常作恶。我常利益,她常衰败。如果爱我也要爱她。如果见我恭敬也要恭敬她。”主人就说:“如果是这样,我都不要,你们都离开吧。”这时二女就一起离开了。这时主人见他们走了非常高兴。

  

  这时二女一起又到一贫困之家。贫人见后心生欢喜就说:“从今以后希望你们常住我家。”功德天说:“我们之前被人驱赶,你为何请我们?”贫人回答:“你现在记得我。我因你的好处自然也会敬重…

《大般涅槃经卷第十二》全文未完,请进入下页继续阅读…

直接转到: 第2页 第3页

菩提下 - 非赢利性佛教文化公益网站

Copyright © 2020 PuTiXia.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