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话佛经
白话大般涅槃经
常亲近同修 翻译 大般涅槃经卷第三 寿命品第一之三 佛对比丘们说:“你们对戒律如果还有疑问的,今天最边问吧。我会解说让你们欢喜。我已经修学一切诸法,本性空寂,了了通达。你们众比丘,如果对戒律有疑问的,现在可以问了。 这时众比丘向佛进言:”世尊,我们没有足够的智慧询问如来正遍知。因为如来境界不可思议。所有诸定不可思议。所演说的教诲不可思议。所以我们没有指挥向如来询问。世尊,比如老人年龄到了一百二十岁。身体像婴儿一样虚弱有病卧床不起。没有力气,就快要死了。有一个富人要去远方办事。把百两黄金寄存在老人家里,说:“我要远行,把宝物寄存在你这里。也许十年回来,也许二十年回来。到时候你再还给我。老人答应了。但是这个老人没有子嗣,不久就死了。富人寄存的宝物也就散失了。财主回来也就无法找回宝物。这样的傻人分不清是否应该寄存,所以也就无法找到宝物。世尊,我们声闻也是如此。虽然接受佛的谆谆教导,却不能受持,让正法久住。就象那个老人接受他人的嘱托。我们今天没有智慧可以询问戒律问题。 佛告诉比丘:“你们现在如果问我能利益一切众生。所以告诉你们随意提问。” 这时比丘们向佛进言:“世尊。比如有人二十五岁,正植壮年,有很多财宝金银琉璃。父母妻子眷属亲戚都在。也有人来他们这里寄存宝物。告诉他们;“我要远行,办完了事情你们再换我。于是这人守护着物品就象守护自己的一样。这人偶然生病就告诉家人金宝是别人的,如果主人来取就要给他。聪明人应该如此,知道宝物应该托付给怎样的人。世尊也是如此,如果把法宝托付给阿难等比丘就不能久住正法,因为一切声闻和大迦叶都是无常。就象老人接受别人寄托的财物。所以,应该把无上的佛法托付给菩萨。因为菩萨善于问答这些法宝,所以能让正法常住世间。利益众生。好像那个壮年人接受别人寄托的财物。因为这个原因,所以诸大菩萨才能问。我们的智慧跟蚊虻一样浅薄,怎么能询问如来深奥的佛法呢。于是诸声闻沉默不语。 这时佛赞叹诸比丘:“善哉善哉,你们真正得到无漏之心阿罗汉心。我也曾经考虑这两个原因,应该把大乘佛法托付给菩萨,令妙法永住世间。于是佛告诉一切大众:“善男子善女人。我的寿命不可称量。善于辩论的能力也无有尽头。你们应该随意提问。戒律也可,皈依也可以,其它问题都可以。 这时大众中有一个菩萨摩诃萨。本是多罗聚落人,姓大迦叶是婆罗门种,年纪很轻。因佛神力从坐位上站起。露出右臂饶绕佛千百圈。右膝跪地合掌向佛。向佛进言:“世尊。我现在有个小问题。如果佛允许我才敢问。” 佛告诉迦叶:“如来应正遍知随便你问。我会为你解说,断除你的疑惑让你欢喜。” 这时迦叶菩萨摩诃萨向佛进言:“世尊。如来慈悲允许我现在要问。可是我所拥有的智慧微小的如同蚊虻。如来世尊道德巍巍。只有栴檀师子都难以调伏的不可毁坏的人才能作为眷属。如来的肉身如同金刚。颜色如同琉璃。真正无法毁坏。又被如此大智慧的海洋围绕。那是这大会上诸大菩萨。他们都成就了无量无边的深妙功德,就象尊贵的香象一样。在这些大众之前我怎么敢发问呢?只是借着佛神通之力和大众的善根才敢稍稍提问。于是在佛前说道:“ 云何得长寿 金刚不坏身 复以何因缘得大坚固力 云何于此经 究竟到彼岸 愿佛开微密广为众生说 云何得广大 为众作依止 实非阿罗汉而与罗汉等 云何知天魔 为众作留难 佛说波旬说云何分别知 云何诸调御 心喜说真谛 正善具成就演说四颠倒 云何作善业 大仙今当说 云何诸菩萨能见难见性 云何解满字 及与半字义 云何共圣行如娑罗娑鸟 迦邻提日月 太白与岁星 云何未发心而名为菩萨 云何于大众 而得无所畏 犹如阎浮金无能说其过 如何才能得到长寿和金刚不坏的身体。又依靠怎样的因缘,才能得到伟大坚固得能力。怎样才能依靠此经到达究竟的彼岸。希望佛开示密义,广为众生演说。怎样才能广为众生的依止。那实在不是阿罗汉和罗汉们能作到的事情。怎么才能了知天魔给众生留下的各种磨难。佛说的和魔说的怎么区分?怎样才能调理情绪,心中欢喜谈论真谛。成就正善,能演说四种颠倒。怎么才能做各种善业,请世尊为我们解说。为何诸菩萨能见道非常难见的本性。如何才能理解文字的意思,如何能和圣贤的行为一致,就象娑罗娑鸟、迦邻提的日月、太白星和岁星。如何还没发心,就可以称为菩萨。如何在大众中成就无所畏惧。就象阎浮金,谁都无法挑毛病。 云何处浊世 不污如莲华 云何处烦恼烦恼不能染 如医疗众病 不为病所污 生死大海中云何作船师 云何舍生死 如蛇脱故皮 云何观三宝犹如天意树 三乘若无性 云何而得说 犹如乐未生云何名受乐 云何诸菩萨 而得不坏众 云何为生盲而作眼目导 云何示多头 唯愿大仙说 云何说法者增长如月初 云何复示现 究竟于涅槃 云何勇进者示人天魔道 如何能在浊世中象莲花一样不被污染。如何在烦恼中不被烦恼染着。如何医治各种疾病却不被疾病污染。在生死的大海中,如何做指导航行的船师。如何舍去生死就象蛇蜕皮一样。如何观照三宝就象天意树一样。三乘佛法如果没有性相,如何才能说的出来。好像快乐还没有生起怎么能形容感受到的快乐。诸菩萨是如何成就不坏。如何为生来盲目的众生,当作他们的眼睛成为他们的向导。如何示现众多分身希望世尊演说。说法的人怎样才能想新月一样增长。如何最后又示现究竟的涅槃。如何勇猛精进得人,向人展示天魔道(此句不解)。 云何知法性 而受于法乐 云何诸菩萨远离一切病 云何为众生 演说于秘密 云何说毕竟及与不毕竟 如其断疑网 云何不定说 云何而得近最胜无上道 我今请如来 为诸菩萨故 愿为说甚深微妙诸行等 一切诸法中 悉有安乐性 唯愿大仙尊为我分别说 众生大依止 两足尊妙药 今欲问诸阴而我无智慧 精进诸菩萨 亦复不能知 如是等甚深诸佛之境界 如何知道法的本性而享受法的快乐。诸菩萨为何能远离一切病苦。如何为众生演说秘密法藏。如何演说毕竟法和不毕竟法。如何为人断除疑网,如何做不确定的说法。如何才能更快的得到最上道。我今天请如来为了诸菩萨,详细的讲解微妙诸行。一切诸法中都有安乐的本性。只希望世尊,为我们分别解说。世尊是众生的依靠,是众生解脱的妙药,今天要问诸阴(五阴)的问题,可是我没有智慧。就算诸位精进修行的大菩萨,也不能了解这等甚深难解的诸佛境界。 这时佛赞叹迦叶菩萨:“善哉善哉。善男子,你还没有得到我已经得到的一切种智(根本智慧)。可是你所问的这些问题跟具备一切种智之人所问的问题没有差别。善男子,我当时在菩提树下悟道的时候,有无量阿僧祇恒河沙等的诸佛世界中诸菩萨也来问我这些深奥的问题。他们的提问跟你今天的提问所作的功德没有差别。这些问题能利益无量众生。 《大般涅槃经卷第三》全文未完,请进入下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