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話佛經
白話大般涅槃經
常親近同修 翻譯 大般涅槃經卷第叁 壽命品第一之叁 佛對比丘們說:“你們對戒律如果還有疑問的,今天最邊問吧。我會解說讓你們歡喜。我已經修學一切諸法,本性空寂,了了通達。你們衆比丘,如果對戒律有疑問的,現在可以問了。 這時衆比丘向佛進言:”世尊,我們沒有足夠的智慧詢問如來正遍知。因爲如來境界不可思議。所有諸定不可思議。所演說的教誨不可思議。所以我們沒有指揮向如來詢問。世尊,比如老人年齡到了一百二十歲。身體像嬰兒一樣虛弱有病臥床不起。沒有力氣,就快要死了。有一個富人要去遠方辦事。把百兩黃金寄存在老人家裏,說:“我要遠行,把寶物寄存在你這裏。也許十年回來,也許二十年回來。到時候你再還給我。老人答應了。但是這個老人沒有子嗣,不久就死了。富人寄存的寶物也就散失了。財主回來也就無法找回寶物。這樣的傻人分不清是否應該寄存,所以也就無法找到寶物。世尊,我們聲聞也是如此。雖然接受佛的諄諄教導,卻不能受持,讓正法久住。就象那個老人接受他人的囑托。我們今天沒有智慧可以詢問戒律問題。 佛告訴比丘:“你們現在如果問我能利益一切衆生。所以告訴你們隨意提問。” 這時比丘們向佛進言:“世尊。比如有人二十五歲,正植壯年,有很多財寶金銀琉璃。父母妻子眷屬親戚都在。也有人來他們這裏寄存寶物。告訴他們;“我要遠行,辦完了事情你們再換我。于是這人守護著物品就象守護自己的一樣。這人偶然生病就告訴家人金寶是別人的,如果主人來取就要給他。聰明人應該如此,知道寶物應該托付給怎樣的人。世尊也是如此,如果把法寶托付給阿難等比丘就不能久住正法,因爲一切聲聞和大迦葉都是無常。就象老人接受別人寄托的財物。所以,應該把無上的佛法托付給菩薩。因爲菩薩善于問答這些法寶,所以能讓正法常住世間。利益衆生。好像那個壯年人接受別人寄托的財物。因爲這個原因,所以諸大菩薩才能問。我們的智慧跟蚊虻一樣淺薄,怎麼能詢問如來深奧的佛法呢。于是諸聲聞沈默不語。 這時佛贊歎諸比丘:“善哉善哉,你們真正得到無漏之心阿羅漢心。我也曾經考慮這兩個原因,應該把大乘佛法托付給菩薩,令妙法永住世間。于是佛告訴一切大衆:“善男子善女人。我的壽命不可稱量。善于辯論的能力也無有盡頭。你們應該隨意提問。戒律也可,皈依也可以,其它問題都可以。 這時大衆中有一個菩薩摩诃薩。本是多羅聚落人,姓大迦葉是婆羅門種,年紀很輕。因佛神力從坐位上站起。露出右臂饒繞佛千百圈。右膝跪地合掌向佛。向佛進言:“世尊。我現在有個小問題。如果佛允許我才敢問。” 佛告訴迦葉:“如來應正遍知隨便你問。我會爲你解說,斷除你的疑惑讓你歡喜。” 這時迦葉菩薩摩诃薩向佛進言:“世尊。如來慈悲允許我現在要問。可是我所擁有的智慧微小的如同蚊虻。如來世尊道德巍巍。只有栴檀師子都難以調伏的不可毀壞的人才能作爲眷屬。如來的肉身如同金剛。顔色如同琉璃。真正無法毀壞。又被如此大智慧的海洋圍繞。那是這大會上諸大菩薩。他們都成就了無量無邊的深妙功德,就象尊貴的香象一樣。在這些大衆之前我怎麼敢發問呢?只是借著佛神通之力和大衆的善根才敢稍稍提問。于是在佛前說道:“ 雲何得長壽 金剛不壞身 複以何因緣得大堅固力 雲何于此經 究竟到彼岸 願佛開微密廣爲衆生說 雲何得廣大 爲衆作依止 實非阿羅漢而與羅漢等 雲何知天魔 爲衆作留難 佛說波旬說雲何分別知 雲何諸調禦 心喜說真谛 正善具成就演說四顛倒 雲何作善業 大仙今當說 雲何諸菩薩能見難見性 雲何解滿字 及與半字義 雲何共聖行如娑羅娑鳥 迦鄰提日月 太白與歲星 雲何未發心而名爲菩薩 雲何于大衆 而得無所畏 猶如閻浮金無能說其過 如何才能得到長壽和金剛不壞的身體。又依靠怎樣的因緣,才能得到偉大堅固得能力。怎樣才能依靠此經到達究竟的彼岸。希望佛開示密義,廣爲衆生演說。怎樣才能廣爲衆生的依止。那實在不是阿羅漢和羅漢們能作到的事情。怎麼才能了知天魔給衆生留下的各種磨難。佛說的和魔說的怎麼區分?怎樣才能調理情緒,心中歡喜談論真谛。成就正善,能演說四種顛倒。怎麼才能做各種善業,請世尊爲我們解說。爲何諸菩薩能見道非常難見的本性。如何才能理解文字的意思,如何能和聖賢的行爲一致,就象娑羅娑鳥、迦鄰提的日月、太白星和歲星。如何還沒發心,就可以稱爲菩薩。如何在大衆中成就無所畏懼。就象閻浮金,誰都無法挑毛病。 雲何處濁世 不汙如蓮華 雲何處煩惱煩惱不能染 如醫療衆病 不爲病所汙 生死大海中雲何作船師 雲何舍生死 如蛇脫故皮 雲何觀叁寶猶如天意樹 叁乘若無性 雲何而得說 猶如樂未生雲何名受樂 雲何諸菩薩 而得不壞衆 雲何爲生盲而作眼目導 雲何示多頭 唯願大仙說 雲何說法者增長如月初 雲何複示現 究竟于涅槃 雲何勇進者示人天魔道 如何能在濁世中象蓮花一樣不被汙染。如何在煩惱中不被煩惱染著。如何醫治各種疾病卻不被疾病汙染。在生死的大海中,如何做指導航行的船師。如何舍去生死就象蛇蛻皮一樣。如何觀照叁寶就象天意樹一樣。叁乘佛法如果沒有性相,如何才能說的出來。好像快樂還沒有生起怎麼能形容感受到的快樂。諸菩薩是如何成就不壞。如何爲生來盲目的衆生,當作他們的眼睛成爲他們的向導。如何示現衆多分身希望世尊演說。說法的人怎樣才能想新月一樣增長。如何最後又示現究竟的涅槃。如何勇猛精進得人,向人展示天魔道(此句不解)。 雲何知法性 而受于法樂 雲何諸菩薩遠離一切病 雲何爲衆生 演說于秘密 雲何說畢竟及與不畢竟 如其斷疑網 雲何不定說 雲何而得近最勝無上道 我今請如來 爲諸菩薩故 願爲說甚深微妙諸行等 一切諸法中 悉有安樂性 唯願大仙尊爲我分別說 衆生大依止 兩足尊妙藥 今欲問諸陰而我無智慧 精進諸菩薩 亦複不能知 如是等甚深諸佛之境界 如何知道法的本性而享受法的快樂。諸菩薩爲何能遠離一切病苦。如何爲衆生演說秘密法藏。如何演說畢竟法和不畢竟法。如何爲人斷除疑網,如何做不確定的說法。如何才能更快的得到最上道。我今天請如來爲了諸菩薩,詳細的講解微妙諸行。一切諸法中都有安樂的本性。只希望世尊,爲我們分別解說。世尊是衆生的依靠,是衆生解脫的妙藥,今天要問諸陰(五陰)的問題,可是我沒有智慧。就算諸位精進修行的大菩薩,也不能了解這等甚深難解的諸佛境界。 這時佛贊歎迦葉菩薩:“善哉善哉。善男子,你還沒有得到我已經得到的一切種智(根本智慧)。可是你所問的這些問題跟具備一切種智之人所問的問題沒有差別。善男子,我當時在菩提樹下悟道的時候,有無量阿僧祇恒河沙等的諸佛世界中諸菩薩也來問我這些深奧的問題。他們的提問跟你今天的提問所作的功德沒有差別。這些問題能利益無量衆生。 《大般涅槃經卷第叁》全文未完,請進入下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