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我的阅读记录 ▼

菩提道次第纲要(上册) 第七讲 暇满人身

  第七讲 暇满人身

   从无始以来轮回至今,我们在六道轮回中,如果说有从来没蒙受过的某些痛苦,和从来没享受到的某种快乐,那是没有的事。尽管说没有一种苦没有受过,没有一种快乐没有享受过,然而今天,在我们确实已经得到一个能修法的暇满人身,也就是说,所有修法的顺缘都具足的时候,尤其是释迦牟尼佛的教法,特别是宗喀巴大师显密双运的圆融教法,也让我们遇到了,是以在未死之际,直至临终之前,最起码我们也要能够入道。

   我们必须先修学“念死无常”,在此之上,舍下对今世的贪着;再进一步去思惟轮回的总别二苦,以摧灭对来世的贪着。同时我们应该在修习“爱他胜自”、“自他相换”的发菩提心的方法之上,以“为圆满一切众生的利益,我一定要成佛!”的意乐,来听受这一座法。

   所听受的教法是什么呢

   是十方三世诸佛所趣入的康庄大道──菩提道次第。如果你不想成佛,那就另当别论,如果有心想成佛,除了修习菩提道次第的教授之外无有是处;换句话说,一定是要依着菩提道次第的修习而成佛。可以这么说,我们所遇到的教法没有错误,所得到的教授也没有错误,只是自己不想修学,不去做罢了。

   关于菩提道次第教授,有四个门径。讲到第四个门径:“甲四、如何正以教授引导学徒之次第”。这分两点来说,就是:“乙一、道之根本亲近知识轨理”;以及“乙二、既亲近已如何修心次第”,依止之后如何修心的次第。道的根本在于亲近善知识的道理,这一点已经做过简要的说明。事实上,这个法行非常之深广,如果我们想要真正了解的话,应该再进一步,广大深入地修学。

   即便是今生,当你想要学习一种从前没学过的事,必定是需要老师的教导。更何况无始以来,因为三毒烦恼的驱使逼迫而轮回生死;想要成佛,这从来没有走过的道路,如果没有一位真正具量(具资格)师长的引导,根本不可能趣入的。否则就像是由盲人引导你往前走,或是盲目的走在佛道上,这是很危险的。

   我们依止的师长应该是什么样的呢

   是一位能够讲授,从最开始的依师之理到止观双运道,再进一步到密乘的生圆二次第(生起次第和圆满次第),整个显密双运的圆融道体的师长,这才是我们要依止的师长。一旦依止这样一位有能力教授我们,整个道体的师长之后,就必须如其所教授的去修学。

   关于 乙二、依止师长之后如何修心的次第,分两项:第一个“丙一、于有暇身劝取心要”。依止一位可以展示整个道体,告诉我们道次第的师长,虽然他会教导我们如何来修学这个菩提道次第的教授,但是如果没有修学“暇满人身”的话,我们可能会基于消极、放逸,乃至于懈怠等等的因缘,而不知道去取心要,因此经必须有一个劝请我们以“暇满人身”去取心要的法行。

   修学“暇满人身”这个法行,需要先思惟暇满的义大(意义重大、能力很大);以及思惟暇满的难得。当你能够如量的修学,应该是会日夜无间的想说,我一定要好好地把整个身心,放在道次的修学上,能够产生这样的效果,就是所谓的“劝取心要”的意思。

   我们现在正具有十八要件的暇满人身,就是离开八无暇、得到十圆满,这样具足十八要件的暇满人身是非常希罕珍贵的。可是,如果我们不能刻意的去思惟、修学暇满难得和(意)义(重)大,把它视为无价之宝的想法是生不起来的。譬如说,有一个非常穷困的人,捡到三块金子,以为是石头,不知道是金子,然后就把那三块石头当做砖块,叠起来煮茶而已。当有人对他讲,这不是石头是金子的时候,他就觉得很珍贵了,“原来我太小看它了”。于是他把这三块金子拿来用在生活的受用上,去除他的匮乏。

   虽然我们每个人都有修学佛法的欲求心,但是我们却很缺乏那种日夜无间地想要求取心要的心情。若是真心的修学暇满难得与义大,你会发现到,这样的暇满人身确实是非常之希罕,是珍贵的无价之宝。既然知道了,还让它空过,还不好好用它修学佛法,一定会遗憾的。

   因此,我们首先必须修学“丁一、正明暇满”,也就是,先了解暇满人身的意义是什么

   就是要离开八种无暇,得到十种圆满,就只有这种具足十八要件的暇满人身是超过摩尼宝珠的珍贵百千万倍。在这种价值远超过百千万倍摩尼宝珠之上,生起一种让我这个人身不能空过的想法。摩尼宝珠有能力让你今生的一切愿求圆满,可以让你去除匮乏,但却不能让你来世不堕三途;暇满人身却是可以生生世世,成办很重大的义利,得到究竟的安乐。

   得到这样的暇满人身,不但非常之难得,又可以成办很大的义利。天上的龙(龙是畜生道),有很大的福报、受用和力量,可是却不能当生成就这最胜悉地的佛位。相反的,密勒日巴尊者,虽然穷到连糌粑都没得吃,可是由于他好好运用所得到的这个暇满人身来修学,所以即身成就最胜悉地──成佛。有一次,小偷想来偷密勒日巴尊者的糌粑,尊者说:“我哪有糌粑可吃呢

   我吃荨麻好几年了,你要吃的话,有荨麻可吃。”这个小偷就说:“好,你拿荨麻给我,但也给点盐巴配着吃。”“我哪有盐巴呢

   好几年都没有吃盐巴了,只有荨麻,你要吃,就自己拿吧。”密勒日巴尊者因为能够好好的运用,已经得到的这个暇满人身,所以成办很大的义利。

   我们事实上也得到了这个人身,但是因为我们不能好好运用它的缘故,所以一直在浪费。我们虽不能像尊者一样,百分之百的运用这个暇满人身,但总可以做到一部分吧! 我们丢了一两百块美金,可能你就马上放弃修法的因缘,工作去了,这是不懂关要的缘故而有的缺失。

   依着科判的项目来看,关于如何修学暇满人身,就是思惟“暇满义大”和思惟“暇满难得”。就思惟暇满义大这一项,我们可以分为四点来思惟。第一个是现前义大,第二个是究竟义大,第三个是日日义大,第四个是刹那刹那义大(注一)。依这个身我们可以清净持守净戒,行持善法。特别是持守净戒,以后可以获得人天的果报。你想要当人的话,应该持守净戒;你不想要贫穷的话,就应该布施;你要得到很多眷属围绕的话,应该修忍辱。依这个人身,以持戒、以布施等法行作助伴,使你能够行持无垢净愿,这三个法行具足,才可以成办暇满人身。来世如果你想成就转轮圣王位,以及梵天王位的话,还是要以人身来成办;不仅如此,能够成就究竟决定胜也是依这个人身而成办。

   在究竟决定胜里头分两项:一个是解脱果位,一个是成佛果位。依此人身,我们可以以增上三学(增上戒学、增上定学及增上慧学)的功德,来成就解脱之因。成就解脱果位主要是靠增上三学,尤其是以增上戒学为根基。我们所讲的增上戒学是指出离戒,因为我们这个人身有很多痛苦,上半辈子安乐,下半辈子可能就转变了,这种现象会让你产生出离。换句话说,这个戒的持守是基于出离心,这种出离戒除了人之外,龙族和天道众生是无法成办的。也就是说,依着这个暇满人身,你可以好好的持守成就解脱果位的主因──出离戒。

   能值遇宗喀巴大师的教法是非常困难的,曾经有位蒙古法师请教班禅大师:“请问您,以后我会继续得到人天身吗

   ”大师回答说:“可以!”又问:“以后我的果报能够继续再碰到佛陀的教法吗

   ”大师说:“可以!”再问:“那我以后还可以碰到宗大师的教法吗

   ”答说:“不可能!”

   宗喀巴大师的教法,他的见、行、修三项,都是甚深广大的。可以依教奉行这见、行、修三项的话,有可能三年三个月就能成就最胜悉地。即使我们今世努力的修学宗喀巴大师的教法,可是因为习气的关系,或许没有办法得到证量与成就,但是这个种子一旦种下去了,来世你还能够投生到宏扬宗喀巴大师教法的地方,继续修学,或者你可以投生香巴拉国(香巴拉国可以兴盛,就是因为宏扬宗喀巴大师的教法)。

   我们因为有这个人身,才可以成就究竟的决定胜──解脱与成佛,用这人身修学佛法,特别是宗喀巴大师的教法,最快速是三年三个月可以成就,不能的话,是十二年、十三年吧! 乃至于来世,有这样的说法,如果这个弟子具有清净具量的弟子相,上师也具有清净的上师相,师徒之间皆清净,都能够具量(具资格)的话,那么佛陀的果位如掌中物,得之易如反掌。

   大师的传承里头,有一种叫做口耳传承,这个传承的师长,依宗喀巴大师的教法修学当生成佛的很多。“噶当嘎举”,“噶当”指噶当派,“嘎举”指口诀教授传承,不知道大家有没有听过这种传承

   如果不浪费我们这个暇满人身的话,一天六时,二(昼夜)六时中,都可以用来积累无边的成佛资粮及福报。成就佛陀果位的因或是福报,是在刹那刹那转瞬之间,依着人身来成办的。

   当我们已经获得这种我执无明的暇满人身的时候,若能思惟它原来是可以成办这么多的重大义利时,你就会觉得,我真的不应该浪费这个人身。“固然说,这个殊胜妙善的暇满人身,是有能力去成办很重大的义利,可是我今生没有时间、没有空闲,那经由我真诚的祈愿,下次还能继续再得到暇满人身。”你也许有这种想法吧! 如果来世还可以有很多次机会得到暇满人身的话,那就算今生不成办佛法,还是可以等待来世。这就像说,手中有无价的如意宝,把它丢到水里去,丢了之后,又再祈愿希望得到如意宝,这不是很傻吗

   那表示他是空寄望,是愚笨的人。很明显的,我们好几世以前,就做过大的祈愿,才有今天这个人身。今世在手上已经有如意宝珠──暇满人身,就应该好好去运用,不要浪费。

   自己欺骗不了自己的,所以不需要去求人占卜,想知道你下一世会不会再得到这暇满人身,但看自己心里怎么想就知道了。有句话说,前世所做的…

《菩提道次第纲要(上册) 第七讲 暇满人身》全文未完,请进入下页继续阅读…

直接转到: 第2页 第3页 第4页

菩提下 - 非赢利性佛教文化公益网站

Copyright © 2020 PuTiXia.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