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我的阅读记录 ▼

红史(亦名乌兰史册)▪P44

  ..续本文上一页的寺庙组织。

   (494)立体坛城:此为佛教密宗四部本尊之坛城,有彩色细砂画、布面画和立体坛城三种。如无量宫中的诸本尊所住的凸起的坛城,有各种泥塑、木雕塑、金银塑像等。现存完整无缺的是布达拉红宫顶端东南方的立体坛城。它是第十三饶迥的火鼠年(公元1756年)按照七世DL喇嘛的旨令,用各种金铜宝贝装饰了三十二尊密集神像、六十二尊胜乐拉乌义巴神像、十三尊大威德金刚神像的标准大立体坛城。第五世DL喇嘛圆寂后,第巴桑杰加措按照后藏昂仁寺和觉囊派达丹彭措林寺中的时轮立体坛城的形式用金铜合金铸造了标准的时轮立体坛城存放于现在布达拉红宫东面第二层时轮佛堂中。色拉寺的阿巴扎仓和哲蚌寺的阿巴扎仓有各自用泥土塑的“密集胜乐大威德”的立体坛城。

  

   (495)第四世转世(即第四世噶m巴乳必多杰):第六饶迥的铁龙年(公元1340年)——第六饶迥的水猪年(公元 1383年),生于堆阿拉扎热那宗,父亲名索南顿珠,母亲名宗追坚。幼年从多丹贡杰瓦等众学者,学习了许多显密经典和语诀。七岁时,随从措格顿岗巴堪钦顿珠贝巴和索南大师二人出家,起法名为却吉扎巴。此后,多年学习法相学和密宗教法,十八岁时,从以前的亲教师受比丘戒,此后受元顺帝妥懽帖睦尔之邀请,于第六饶迥土狗年(公元1358年)经北路到北京,因调解沿途部落之间的战争,故在路途拖延了很久,于第六饶迥铁鼠年(公元1360年)冬末才到达北京。他在北京住了一年多时间,给王臣们传授了佛教教法,于藏历水虎年(公元1362年)经北路返回卫藏。四十四岁圆寂。其事迹详见《贤者喜宴》[13]函49页背面4行——61页正面5行和比译师次旺贡杰著的《噶m巴教法史》。

   (496)邬金之成就:指成就者邬金巴传出的三金刚念修。

   (497)三角图案:无上密宗经典所说的三角图案或凸起的图案系表示三解脱门。

   (498)却科林:系蔡贡塘寺的一扎仓名。见《贤者喜宴》中噶m巴传记。

   (499)三想:指除了吃饭、睡觉、大小便以外,其它什么事也不干的僧人。

   (500)容顿多杰贝:他系旧密宗的一位著名大师,第五饶迥木猴年(公元1284年)——第六饶迥木蛇年(公元1365年)享年八十二岁。他善知新旧密宗,尤为善知旧密和时轮。二十七岁时,第五饶迥土狗年(公元1298年)受元文宗图帖睦尔之邀请赴京,在皇宫一住十年,皇帝死后,他才返回西藏。其事迹见他本人著的《珍奇传记——大海浪涛之声》,《青史》第 3函22页背面1行至23页正面2行,《贤者喜宴》第13字函48页正面7行——48页背面4行。

   (501)俄阿拉绒吉扎热:系一地名,今在昌都边坝县热域区阿拉多。

   (502)三涧湖水:即工布江达县三涧湖。

   (503)情投意合:略。

   (504)新旧密宗:八世纪中叶,西藏赤松德赞执政时,莲花生大师被邀清到西藏,讲授了很多密宗教法,这是密宗教法最初传入西藏。此后在九世纪中叶,朗达玛灭佛,到十世纪末叶,阿里仁钦桑波译师译出以前西藏未曾翻译过的很多新密宗教法,从此密宗教法重新得到宏扬。人们把佛教前宏期的密宗教法称为旧密,把仁钦桑波译师宏扬的密宗教法称为新密。

   (505)止贡巴进军觉摩隆巴地方:《红史》记载此次战斗是在噶m巴乳必多杰十二岁时(即第六饶迥水蛇年公元135年)发生的,《贤者喜宴》的第13函52页7行记载是乳必多杰十八岁时(即第六饶迥火鸡年公元1357年)发生的,是止贡巴派侦探部队到达觉摩隆巴地方之事件。

   (506)昂雪:拉萨附近止贡派的一地名称为“昂雪”,详见噶当派格西拉竹瓦贡布写的传记。

   (507)相互叩头致礼:佛教礼法规定,学者们之间如有上师与弟子的关系,会见时要互相叩头致礼问讯。

   (508)蔡巴司徒:蔡巴司徒前后有数名,此处指的是司徒贡嘎多杰,详见《红史》介绍作者部分。

   (509)金锭:见注释(451)条。

   (510)银锭:见注释(451)条。

   (511)盖加尔:系一地名。

   (512)保镖和仆人:这里指皇帝的保镖和仆人。

   (513)拉顶寺:在巴尔康地方的噶玛拉顶寺。

   (514)丹龙塘:系巴尔康地方一平坝名。

   (515)金沙江:金沙江是我国第一大河长江的上游,长江也是世界上最长的河流之一。全长五千五百多公里,金沙江从北流向南,从青海和四川的西部,经过高山峻岭,故流量和流速最大最快,后从四川省的东部穿过巫山,经过湖北、湖南、江西、安徽等很多高低不平的地方,汇集了很多支流,最后注入东海。

   (516)河州:系一地名,即今甘肃省临夏回族自治州临夏县。

   (517)驿路信使:原西藏地方规定驿路信使差有二种①大的为“宗吉”(意为把信送到宗里),即为把信从一个宗送到另一个宗。②驿站差不需要送往宗里,而是把信件从一个驿站送到另一个驿站。

   (518)帝师的尸体被反叛者劫走:帝师贡嘎坚赞死在北京,后将其死体运往西藏的途中,被农民起义队伍劫走。

   (519)王妃内热吐宾强:王妃是皇后的意思,内热吐宾强是皇后的真实名字。(应是王傅——编者)

   (520)慈氏(即慈氏五论):(1)杰尊绛巴贡布著的《现观庄严论》八函是在十一世纪中叶由西藏译师罗丹喜饶从梵文译成藏文的,收入纳塘版丹珠尔显宗部[1]函中。(2)杰尊绛巴贡布著的《庄严经论》三函是在八世纪末叶由西藏译师噶瓦贝寨由梵文译成藏文的,收入纳塘版丹珠尔显部[44]函中。(3)杰尊降巴贡布著的《辨中边论》是在八世纪末叶由西藏译师香益希丹由梵文译成藏文的。(4)杰尊降巴贡布著的《辨法法性论》是在十一世纪初由那措译师楚臣结瓦翻译的,此外还有译师夏玛森杰翻译的不同版本。(5)本尊降巴贡布著的《宝性论》是在十一世纪中叶由西藏译师罗丹喜铙从梵文译成藏文的。上述后四部论典皆收入纳塘版丹珠尔显部 [14]函中,关于此五部论典印度学者们著有不同版本的三十多种注疏,皆收入丹珠尔中。

   (521)本生:巴卧大师著的《佛陀三十四本生》共计十二函是在赤德松赞在位时,由译师妙吉祥瓦玛翻译的。达哈玛吉底并著了《佛陀三十四本生注疏》,在十一世纪初由西藏译师释迦罗追翻译的。此二部经典收入纳塘版丹珠尔[1]函和德格版丹珠尔[33]函中。

   (522)告天祝祷:蒙古语把告天祝祷称为祭天或祭天神,这是沿用苯波教的说法。还有一种说法,因国王是天神降临到人世间当人主的,故国王一定要祭天神。

   (523)意思为获得私人占有的权力。

   (524)国公:历代蒙古王朝按惯例把王族出身的官吏加封为“国公”。

   (525)三路都元帅:见注释(291)条。

  

   (526)路达鲁花赤:见注释(291)条。

  

   (527)乔道:此为蒙古语,是一种低级的官衔。

   (528)善逝:即逝于善道和善果间,也就是成佛。

   (529)帕莫竹巴:即怙主帕莫竹巴,第二饶迥铁虎年(公元1110年)——第三饶迥铁虎年(公元1170年),享年六十一岁。他生于康区金沙江流域的美雪吉达俄塞康,属韦氏家族,父亲名韦那阿塔尔,母亲名宗尼。幼年时,父母相继而死,他九岁时从甲奇寺的堪布核艾瓦楚臣拔尔和沃色坚赞二人出家,起法名多吉杰波。他在康区二十多年中随从十六位老师学习了很多显密教法,二十二岁到达前藏,随从噶当派的许多格西学习了噶当教法,二十五岁时,由甲堆瓦寨贝为堪布,格西加玛哇为业师授比丘戒,他还随从其他老师学习了密宗教法。此后,于四十一岁(藏历铁羊年)他和香喇嘛一同拜见塔布拉杰,跟塔布拉杰学法三年,得到不少教法。四十九岁(第三饶迥土虎年公元1158年)倡建帕竹寺,任住持。从此发展为帕竹噶举。噶举教派有很多组织,曾有“四大八小”的说法,“八小”指①止贡噶举、②达垄噶举、③绰浦噶举、④主巴噶举、⑤玛瓦噶举、⑥叶巴噶举、⑦雅桑噶举,⑧修赛噶举。此“八小”都是从帕竹噶举中分出的。关于帕竹噶举的详细情况见《古代历史文献注疏》。帕莫竹巴的论著有四部,其事迹详见类乌齐苯仓次旺杰著的《洛绒政教史》241页背面3行和《贤者喜宴》[12]函38页背面4行——42页2行。

   (530)甲堆哇:即甲堆哇寨巴宗祖拔尔,第一饶迥土羊年(公元1079年)——第二饶迥木狗年(公元1154年)享年七十六岁,其事迹详见《青史》第2字函8页背面5行——9页正面 2行。

   (531)降秋赛巴达瓦坚赞:系噶当派一格西,其事迹见策决林容增益希坚赞著的《禁食斋喇嘛派之传记》。

   (532)格西香松托巴:系噶当派一格西。

   (533)马年十月:即为藏历十月。

   (534)止贡巴:即觉巴久典贡布,第二饶迥水猪年(公元1143年)——第四饶迥火牛年(公元1217年),享年七十五岁。籍贯为多康地区支龙邓巴却穷吉玉扎热堆庸龙村,父亲名阿江多杰,母亲名宗玛。从六岁起即善知文字,二十五岁(藏历火猪年)随从帕莫竹巴学习了不少教法。三十五岁时,由贡塘香喇嘛为堪布、寨龙巴大师为业师授比丘戒。三十七岁(第三饶迥土猪年公元1179午)倡建止贡替寺并…

《红史(亦名乌兰史册)》全文未完,请进入下页继续阅读…

✿ 继续阅读 ▪ 觉囊派教法史

菩提下 - 非赢利性佛教文化公益网站

Copyright © 2020 PuTiXia.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