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我的阅读记录 ▼

学修问答(汇集六)

  什么是世俗菩提心?

   上师解答:从发心的本体的角度来分,菩提心可以分两种,一个是世俗菩提心,一个是胜义菩提心。世俗菩提心是登地菩萨以下的发心,胜义菩提心是登地菩萨以上的发心。

   世俗菩提心可以分两个,一个是愿菩提心,一个是行菩提心。对于初学者来说,世俗菩提心特别重要,尤其是愿菩提心。

   愿行菩提心是什么?我们天天讲法、闻法前念的,“为度化一切父母众生要发誓修持成佛”,这就是愿菩提心;“为早日圆成佛道要精进认真闻思修行”,这就是行菩提心。一个是为果而发誓,一个是为因而发誓。

   我们一定要反复地这样发愿发誓。直到有一天在我们的相续中自然而然就有那么个念头、那么个想法的时候,我们才算发出来世俗菩提心。

  

  回向的方式有哪两种?

   上师解答:回向的方式有两种,一个是三轮体空的回向,一个是相似三轮体空的回向。

   先说三轮体空回向。主体是自己,这是第一轮;做回向的对境,这是第二轮;我们要回向的功德,这是第三轮。从胜义谛的角度来看,三轮都是空性的,不是实有的,三轮都是如梦如幻的。有这样的见解,进入这样的境界,站在三轮体空的角度,用证悟空性的智慧来回向,这是三轮体空的回向。这是开悟、证悟的人才能做到的。

   我们现在还没有开悟证悟怎么办?我们可以有相似三轮体空的回向。什么叫相似三轮体空的回向?我们所作的善根、功德、福德,过去诸佛如何回向,我也怎样回向;现在诸佛怎样回向,我也怎样回向;未来诸佛怎样回向,我也怎样回向;那些大菩萨,文殊菩萨、普贤菩萨怎么回向,我也怎么回向;具德的上师善知识们怎样回向,我也怎样回向。这叫相似三轮体空的回向,这样也能代替三轮体空的回向。

  

  什么是证悟空性的智慧呢?

   上师解答:对世间、出世间所有的法,不管是众生还是佛,不管是净土还是娑婆世界,不管是寂静的法还是轮回的法,对一切法都不执着。

   证悟空性的智慧就是无我的智慧——人无我和法无我,破人我执和法我执。对人、对法,对自己、对他人,对内情众生、对外器世界都不执着,都能观为性空妙有,这样的心才是真正的证悟空性的智慧。

  

  有福报了就不用努力也能赚到钱吗?

   上师解答:善根和福德是因,努力和奋斗是缘,有因有缘才能产生结果。光有因、没有缘也不行,不努力、不奋斗也不能得到。光有缘、没有因也不行,没有种善根,没有修福德,光努力奋斗,拼命地、不择手段地去赚钱,没有用,得不到。

  

  对那些造业的人,我们应该怨恨他们吗?

   上师解答:发现有的人造业了,我们不应该不高兴,而应该可怜他,然后替他忏悔,愿他以后不要造这样的业,愿他以后不要感受这些果报。

   “我恨他,因为他造业造得太狠了。”如果你这样想,那你还不是菩萨,你还不会当菩萨。他造业造得太狠的时候,更应该对他生起慈悲心,不应该生起嗔恨心。造业造得越狠,我们就越应该可怜他,越应该替他消业,好好发心,跟他结个善缘。

  

  普贤云供咒有什么功德?为什么要通过供养仪轨来做供养?

   上师解答:我们平时都做供养,上香、供水果等。我们做供养的时候,首要的是要发心清净。靠清净的力量,这样才能跟诸佛菩萨相应。如果你的发心不清净,或者你的供品不清净,或者环境不清净的话,佛菩萨接不到你的供养。

   但是我们很多人都是初学者,都是凡夫俗子,很难做到清净。那怎么办?就是通过供养仪轨,尤其是通过普贤云供咒,通过念咒的力量才能达到清净。

   将我们所准备的供品通过供养仪轨、普贤云供咒来供养,第一,能清净;第二,能增长;第三,能变化,变成上师三宝、父母众生需要的,这样才能达到圆满。平时做供养的时候,必须通过供养仪轨来做,最起码也要念普贤云供咒,边念边做供养,这样功德才能圆满。

  

  修行的过程中,在对境中没有把握住,怎么办?

   上师解答:我们这些在家居士,总是在对境当中修行,刚开始肯定把握不住。别对自己没有信心,什么事都没有!我们的修行也是一场战争,我们拿正知正见的武器来对付邪知邪见,也有胜利的时候,当然也会有失败的时候,但是别退心!一定要下决心,坚持下去,有一天我们一定会胜利的,别害怕!总是害怕、担心,有点坎坷、有点磨难,就“怎么了?我是不是学的不好了?我修行怎么有问题了?是不是不能解脱了?”这都是真正的魔啊!不要这样。这都是很正常的,尤其是我们刚开始的时候,邪知邪见的习气特别重,正知正见是才有的,这个力量特别弱,经常会失败,但是没有事。我们慢慢可以加强正知正见的力量,一次两次就有经验了,就越来越好了。

  

  佛为什么说众生愚痴颠倒?

   上师解答:佛讲众生“愚痴颠倒”,你看,我们想要快乐,但是我们所做的一切都不是快乐的因;我们不愿意感受痛苦,但是我们所做一切都是痛苦的因。我们所想和所作所为都是背道而驰的,我们都想快乐,但是不会行善,这就叫愚痴颠倒!

   你执着痛苦而想逃避,这本身是个痛苦,你永远脱离不了这个痛苦;你执着快乐而去追求,快乐离你越来越远,你永远得不到快乐。我们不执着快乐,不去追求快乐的时候,快乐自然而然就来了。我们不执着于痛苦,更不想逃避痛苦的时候,痛苦自然而然就远离你了。

   心的转变是最重要的,心转变了,一切都会转变。我们持咒念佛、诵经打坐都是为了转心,如果你心没有转过来,这都没有太大的意义。从内心里不要再那么愚痴颠倒!

  

  想发出离心却发不出来,怎么办呢?

   上师解答:出离心是菩提心的基础,但是出离心也不是无缘无故、想发就能发出来的。如果没有人身难得、寿命无常、因果不虚、轮回患这四外加行的修法,不可能有出离心。四外加行修好了,出离心自然而然就会产生!

   对轮回没有丝毫的贪着,对世间没有丝毫的留恋,这才是真正的出离心。有些人偶尔遇到困难、遇到麻烦的时候,就对世间生起厌倦的心,但是这不是出离心,是逃避心。

   一定不要轻易舍弃加行的修法,别小看这些!这都是最殊胜、最重要的修法。

   正行不难,难就难在修加行的时候。修出离心、菩提心都特别难,修正行的时候没有什么可难的。地基已经打好了,盖楼就快了。为什么很多人修很多年了,却没有任何成就?原因就在于没有基础的修法,却直接抓那些高深的法,直接修正行了。

  

  有些人说,修破瓦法对身体健康和寿命有影响,是真的吗?

   上师解答:修持破瓦法不会堕落恶趣,一定能往生到极乐世界清净刹土。你今生有修持破瓦法的缘份和机会,这就说明了你是个有大福报、大根机的人,今生一定能解脱。相信自己,不要听别人说那些。很多人根本不了解佛法,尤其是不了解藏传佛教,说什么不能修三想破瓦法,出去之后就回不来了,还有怕身体不好什么的。不可能!我到汉地才听说有这些说法,我在藏地的时候就从来没有听说过。我们从小的时候都学修破瓦法,哪有什么事啊?这都是自己的烦恼、习气,不懂装懂。自己不修,还到处乱说,影响、障碍别人的修行,这种人真是太可怜了。

  

  怎么才算是把佛法这个药吃下去了?

   上师解答:你有病了,在家里摆着那么多各种各样的药,你不吃能治病吗?吃了才有用。头疼了就吃管头疼的药,肚子疼了就吃治肚子疼的药。这叫实用。

   佛法是能够医治好我们身心疾病的药。怎么才算是把这个药吃下去了呢?就是在日常生活中学修佛法,实践佛法,不要把佛法和生活分开,修行不要脱离生活。尤其是你们这些在家居士,没有那么多时间。把工作和生活变成修行,把佛法里讲的道理牢记在脑子里,融化到血液中,落实在行动上,在日常生活中使用,这样才能快速地解脱,成就。

  

  破瓦法是临终才用的,可以等到年老了再修吗?

   上师解答:修行不是那么稳定,学佛也不是那么通达的人,最需要修三想破瓦法。有些人以为,“我现在不需要学破瓦法,我可以等以后再学再修,我以后肯定能修成。”对,你既然遇到了破瓦法,以后肯定能修成。但是生命是无常的,万一你还没有什么成就、没有成佛就死了,那个时候你怎么办?所以现在你先把三想破瓦法修好。临终前你能证得圆满,那就更好了。不然的话,你也可以通过三想破瓦法往生。

  

  什么是解脱的障碍?

   上师解答:解脱的障碍,就是人活得快乐幸福的障碍。快乐和幸福被障碍住了,所以心里那么压抑,全是烦恼和痛苦。

   我们内心为什么不快乐呢?因为精神世界没有发展,物质世界的发展就变成了精神世界的压力。我们的精神世界越有压力,活得越累;越有压力,活得越苦。

  

   所以我们一定要通过修习佛法,让自己的精神世界发展起来。精神世界发展起来了,能跟上并且超越物质世界的发展,我们才不会活得累,不会活得苦。这是唯一的方法。

  

  我已经学佛好几年了,怎么还没有成就呢?

   上师解答:现在很多人都学佛修行,也特别精进,但是就是没有正确的方法,或者用的方法不完整、不圆满,结果始终没有得到成就。想学会、想修成,首先一定要有完整的方法,要有传承、窍诀。没有传承、没有窍诀,再聪明也不可能学会,也不可能修成。佛法的教育和其他的教育有区别,佛法的教育是用恭敬心、信心来获得的。…

《学修问答(汇集六)》全文未完,请进入下页继续阅读…

直接转到: 第2页 第3页

菩提下 - 非赢利性佛教文化公益网站

Copyright © 2020 PuTiXia.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