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我的阅读记录 ▼

学修问答(汇集六)▪P2

  ..续本文上一页修习佛法如果没有恭敬心、没有信心就不可能有收获。

   还有的人现在也有方法了,会修持了,但是不够精进。你们为了生活那么努力、那么奋斗,把这些精力都用在解脱上了吗?都用在修行上了吗?为了解脱你付出过那么多吗?为了修行你那么奋斗过吗?修行是重要的事,没有什么事比修行还重要。你们把这些聪明都用在正事上,不要总是用在没有用的闲事上。天天忙着用自己学问、技术来造业,天天为了发财奔波,不要这样。如果都用在正事上,修行肯定很快就会有成就。

  

  在生活中修行的过程中,了缘了债的关键是什么?

   上师解答:我们度化众生的时候,要从家庭做起,但是不要认为是我的家人、我的孩子,然后去付出,去关心,而要认为这是与我们最有缘分、最需要我们的众生,然后去关心照顾。不求回报,没有要求地去为他们付出,这就是菩萨行,这样才能了缘,这样才能还债。没有这样的发心,你付出的再多,你为他们再奉献,也了不了缘,还不了债。

   如果心不正,心不清净,互相之间都还是报恩报怨,讨债还债。今天你欠他,明天你还他;今天他欠你,明天他还你。这样互相欠、互相还,冤冤相报,没完没了,没有结束的时候。这也是一种轮回。那怎么办?我们发清净心,不自私、不自利,完全为他们。发心正确了,内心清净了,我们才能了这个缘,才能还这个债。所有的债都还上了,再也不用欠了,再也不还了,这叫了缘、了债,而不是你做了一些事情就能了缘、了债。

  

  怎么才能过一个平平安安的日子?

   上师解答:现在很多人都说,“我的要求不高,能过一个平平安安的日子就行。”你的要求够高的了。发财不难,当官不难,但是要过平平安安的日子最难。

   怎么才能平安?就是心。心安住了,心平静了,那个时候你才能过一个平平安安的日子。怎么才能将心安住?怎么才能让心平静?只有佛法才能让你的心安住,让你的心平静。

   很多人都这么想,“我目前有这个事,所以才烦恼。这个问题解决了,我就可以安心地过日子,可以安心地学佛修行了。”不可能。这个事结束了,肯定还有那个事,没完没了,无始劫以来到现在一直没完没了!那怎么才能没有事呢?你放下就没有事了。没放下之前总会有事,不可能没有事。

  

  

  我们观修无常的目的是什么?

   上师解答:我们要明白一切都是无常,都没有恒常不变的,都在刹那刹那当中变。修好无常了,我们不是什么也不要,什么也不去做。

   我们现在不懂得寿命无常的道理,做任何事情的时候都不用心,所以没有成功,没有成就。我们真正懂得了寿命无常的道理,真正明白了一切离不开无常这个道理,我们做任何事情都是自己愿意做的,不会有不愿意做的事情。

   家里事、家外事,大事小事,都是一种因缘。既然结上了这个缘,就一定要了。我们了缘的过程中,一定会用心,一定会抓紧时间,一定会分秒必争,全力以赴。为了自己的解脱,或者为了众生而学佛修行的事,我们也不会一拖再拖,不会懈怠懒惰,一定会竭尽全力。这样的话,我们做任何事情都会有所成就,都会圆满成功,包括我们的修行。这就是我们要修无常的原因。

  

  怎样判断自己是否具足意乐圆满?

   上师解答:意乐圆满,就是业际不颠倒。不用说是学佛的人,就是做为一个普通的人,也应该要善良。然而业际颠倒的人不是这样的,正好是相反的。就是想骗人,想伤害他人。这种人心地恶劣,恶念特别重。行为也是,不行善、不积德,光造恶业,刚强难化。这种人就是业际颠倒。

   还有一种业际颠倒的人,刚开始显得很有善根,也接触佛法了,皈依三宝了,后来遇到一些违缘障碍,就灰心了,退步了,于是一点点也不相信因果,不相信轮回,不相信三宝了。心里生起了邪知邪见,恶念越来越严重。这种人,学佛修行也是有目的的。他没有达到目的,就开始怀疑,开始灰心退步,开始放弃一切了,然后还诽谤佛法,造恶业。这种人也是业际颠倒,不能修持正法。看看自己是不是这样的人?如果不是,意乐圆满我们就有了。

  

  出家和在家的修行人各自都有怎样的责任?

   上师解答:学佛修行不是必须要出家,也不是必须要在家,这要看缘分。你能成家生孩子,这是一种缘分;我在庙里诵经念佛,这也是一种缘分。各有各的缘分。

   你既然成家了,生孩子了,你有你的责任与义务,你必须要尽自己的责任与义务,你不能要求自己完全和出家人一样。家也不要了,工作也不要了,孩子也不管了,整天到庙里,这就错了。出家人既然出家了,就要度众生,他有他的责任与义务,出家人也不能完全要求自己像在家人那样,那样也错了!各尽各的责任与义务,这就是修行!

   你是成家的缘分,你就成家,然后尽心地照顾家人,了缘了债。你是出家的缘分,你就出家,然后精进地学修佛法,救度众生。

  

  如果我们发心发愿将身口意供养上师三宝,供养众生,但是很多时候肯定做不到,这样会不会有过失?

   上师解答:虽然我们发心发愿将身口意供养上师三宝,供养众生,但我们作为凡夫,会有一些烦恼习气,不是一下子就能做到的,这需要有过程。在我们没有做到的情况下,虽然会有一些过失,但是不能因为怕有过失就不去做。

   我们的这些愿力,是我们努力的目标与方向。不这样发心发愿,我们永远都做不到。我们这样发心发愿了,并且严格地要求自己,慢慢业障清净了,有智慧了,就会完全做到了。做不到的时候,就要不断忏悔自己。

  

  都说念佛好,能治病,能消业,我也念了,但是怎么还不好呢?

   上师解答:念佛能治病、能消业、能积福、能往生。但念佛必须从心里念,必须真正懂得阿弥陀佛的含义。我们现在嘴里不断地念“阿弥陀佛”,但是心里都是贪嗔痴慢疑等烦恼。求阿弥陀佛、求观音,使自己或者家人健康长寿,求孩子有好成绩,能考上大学,求事业能成功。求的都是世间法,心里全是这些我执我爱,自私自利。这都说明出离心还没有生起来。

   还有的人求自己能往生。他知道人间苦,轮回苦,知道西方极乐世界好,想要快点解脱,想要往生到西方极乐世界,然后再也不回来了,于是就特别执著地念佛号。这样念佛求往生也是自私的,说明菩提心还没有生起来。

   有了出离心、菩提心、证悟空性的智慧,有了这个基础,达到这个层次了,念佛是很殊胜的。清净平等自在随缘念佛,才是真正的念佛。

  

  修行要积福,积福要供养,要布施,但是没有能力的情况下怎么做呢?

   上师解答:佛法里讲的布施、供养,我们时时刻刻都可以做。我们有条件,方便的情况下,可以做实物供养;没有条件、不方便的情况下,我们可以做意幻供养。

  

   在马路上,在单位里,我们所看见、听见、想到的珍贵稀有、清净美好的东西,都可以做供养。我们到超市买东西的时候,有各种各样的物品,摆得整整齐齐,这都是给我们准备的供养品啊,为什么不做供养呢?

  

   布施也是随时随地都可以做。我们身上排出去的这些不净的垢物,浪费的那么多水,那么多剩饭、剩菜都可以做布施。对我们来说这都是脏东西,但是很多众生都需要,都非常的期待。我们念“嗡啊吽”,通过“嗡啊吽”的力量,使这些布施品都变得清净,遍满虚空,都变成众生需要的东西。我们也可以念“嗡嘛呢呗咪吽”,通过观音菩萨的慈悲的力量,让众生都得到。

  

   供养、布施随时随地都可以做,谁都有这个条件。关键是你愿不愿意去做,有没有这样的信心。

  

  佛法不是讲因果报应吗,为什么有些人作恶多端还春风得意呢?

   上师解答:现在社会上,有些人心地非常恶劣,不择手段地到处造业,但是没有得到恶报。有的人心地善良,竭尽全力地行善积德,但是没有得到好报。于是很多人都怀疑因果。

   不用怀疑,因果不可思议。因缘果报有各种各样的,总有一天要现前,但是有过程。不是不报,没有到时候呢!到时候了一定报。有的是现世现报,有的是来世再报,有的是经过很多生生世世以后才能报。“不是不报,时候未到。”这个都要知道。

  

  做火施一定要在晚上吗?能有什么作用?

   上师解答:做火施,在下午做或者晚上做都可以。现在我们很多人都是初学者,做火施只能祛除一些病障、魔障,祛除不了内在的贪嗔痴慢疑等烦恼和习气。要祛除这些的话,还得有智慧。如果能用出离心、菩提心甚至证悟空性的智慧来摄持,就更圆满了。

  

  只忏悔以前的罪业,不发愿以后不再犯错,能清净业障吗?

   上师解答:忏悔的时候,在诸佛菩萨、上师三宝面前发誓发愿,我从今以后再也不造这些恶业,这个决心是返回对治力。有这个决心,才能彻底弥补,才能彻底恢复。没有这个决心,做忏悔做得再好再如法,也只能减轻罪业,不能彻底恢复,因为你没有返回对治力。

   你还想继续造业,你还想继续犯戒,你还有这个想法,就说明你不是真心的。你若是真心忏悔的话,还能有这些念头吗?刚才服毒药了,现在抢救过来了,以后你还想喝啊?我断不了这个,我以后还要喝。你能有这个想法吗?不可能吧?同样,忏悔的时候还想继续犯戒,还想继续造这些恶业,那你就不是真心忏悔了,不能彻底恢复了。

  

  唱金刚歌对修行有帮助吗?

   上师解答:学佛应该开开心心、快快乐乐地学,修行应该轻松自在地修,这样才能彻底了脱生死,彻底…

《学修问答(汇集六)》全文未完,请进入下页继续阅读…

菩提下 - 非赢利性佛教文化公益网站

Copyright © 2020 PuTiXia.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