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续本文上一页做功德的最好机会。”于是她拖着三个小孩立刻匆匆赶上寺庙,将乞讨来的东西,拿在手上当供养。
当巴珠仁波切到达寺院时,他吩咐僧众:“请把人们供养我的所有食物收到一旁放;我有位客人不久就会来,会需要这些。”巴珠从不接受供养,也不积聚任何财富,以此闻名的上师这么说,僧众都很惊讶,但他们只有遵照他的指示去做。
寡妇到了以后,在一大群人的边缘,找到一个位子坐,离上师的法座很远,她仔细地听着。距离这么远,她竟没认出不停说法的巴珠。最后,当天的法会结束,所有结行的祈请文和功德回向,都唱诵完了,妇人走到法座前接受上师的加持。她惊讶地发现以前一齐旅行的同伴,正仁慈地对她微笑。
这惊愕的寡妇,恭敬又惶恐地请求上师原谅:“请原谅我不认识您,让您背我的小孩,向您提婚……及其他一切。”她哭着。
巴珠仁波切笑了,并要她不用担心。然后他向随从的人说:“这就是我的客人,她帮我来到这里,请将我们放在一旁的奶油、干酪和其他的物品全给她,且看看她的家人还需要什么。”
【智慧也可以传染】
直到近世,东藏的康地仍是一个相当原始、居民稀疏的荒凉之地,与一世纪前美国西部荒野类似,部落之间的争战也是常有之事。无法无天之事猖獗,由藩镇执法者盛行。
但是,与此恰恰相反的是,由于人口稀少、生活简单,独居生活相当容易做到,所以,康地在数世纪以来,就是西藏地方最主要的禅修及瑜伽修行的地区。
菩提心(觉醒的心)是真正伟大的心的同义词,它代表菩萨(意指精神英雄)的公正、利他的证悟之心。
巴珠仁波切,有一次独自在玛康附近崎岖山里流浪,夜里便露宿野外。他禅修寂天菩萨的菩提心教法,那是关于发愿利他以求证悟的教法。巴珠的愿力,是希望毫不偏私地对待他人如己一般。
一条崎岖的泥土小径横切过山脉,连接着山谷中二个争斗不休的家族。这位离群独修的上师,敏锐地感觉到四周的暴力气氛,激起他慈悲、虔诚的祈祷。
有一天,交战的双方,注意到一个流浪汉在路旁,大家都想知道他是谁、有何意图。他们发现巴珠横躺在山径一段狭窄转弯处,每一个过路人都不得不跨过他。以如此不寻常的姿态,巴珠便可以为每个过路的人个别祈祷,希望能平息他们暴力的情绪。
一段时间后,三个武装的年轻骑士,遇到这个饱受风霜的老行脚僧,他旁边的营火早已熄灭。他们被迫突然勒马,而且跨了下来,他们诘问:“你是病了、精神错乱,或者是个麻疯病人?你有什么毛病,这样横躺在路上?”
这位漫不经心的大师回答:“别担心,年轻人,你们不会感染上我的病,这叫做“菩提心”,很难传给像你们这样年轻健壮的战士!”三个人有些迷惑,跨上马急驰而去。后来巴珠说:“或许这无私的菩提心也是会传染的,因为你可以从伟大的精神修行者处感受到它。但是现在,虽然很多人宣称拥有它。却很少人真正发展出无缘大慈,同体大悲的征兆。”
然后他祈祷着:“愿一切众生无有例外,都能感染到这宝贵的菩提心。”
很神奇地,玛康地区原本不断地流血争斗,很快就平息了。当地的人们声称,年轻的战士,一定是从那挡在山路中,隐名证悟的流浪汉处,感染到和平的疾病,而且他们从此再也不曾见到他了。
【闹鬼的堡垒】
巴珠仁波切,以背诵方式,详细讲解寂天的《入菩萨行论》,不下百遍,《入菩萨行论》是梵文长卷的古典经典。他自己也为《入菩萨行论》做注解,阐扬菩提心的基本要义及六波罗蜜,这是西藏古典经典。
在他创作丰富一生的后半段,大师誓言不再在户内睡觉,且生活得如一个行乞的瑜伽士。巴珠是素食者,不曾骑马或榨取驮兽之力、不累积财富、不用侍从,他是大悲观世音的真正化现。巴珠也是寂天菩萨的化身。
在尼亚隆有一座闹鬼的堡垒,甚至光天化日之下都可以听到鬼灵的哭叫,没有人胆敢走近那地方。
有一次,在结束某次教学时,巴珠仁波切说,如果有人敢走进堡垒,并且读诵一百遍寂天菩萨的《入菩萨行论》,鬼灵就可以得到解脱。一个亲近的弟子──聪纽谢拉,立刻自告奋勇,所有的村民都摇头,害怕再也见不到这位年轻且受人敬爱的喇嘛了,多么可惜啊!
进到闹鬼的堡垒后,勇敢的聪纽谢拉,将他的坐垫放在一间空屋的地上。然后,他便生起强烈的大悲心和利他的菩提心,修空观,接着开始大声念诵寂天菩萨《入菩萨行论》十品。
日复一日,他继续持诵。当村人瞥见谢拉取火煮茶升起的烟后,都欢呼着:“毕竟,他没有死!”有一位最胆大的村民鼓起勇气,到闹鬼的堡垒看有什么变化。
他很惊奇地看到,谢拉平静地对着不见形迹的听众,讲授经典。他回村里,叙述给大家听。之后,每天有更多的村民去到堡垒听讲,到了聪纽谢拉圆满了一百遍念诵那部长的经典时,全村的人都坐在他面前出神地听着。
很神秘地,从那时起,再也不曾有鬼灵哭喊;相反地,人们常常到那里去祈祷、静虑、忆念巴珠仁波切并得到启示。
【鬼王】
秋吉林巴及巴珠,是蒋贡康楚与蒋扬钦哲旺波同一时代,较年轻的一辈。后者在十九世纪的东藏,为佛教的再兴大放光芒。这些大师都不是受限于某一宗派的教育,而是接受了当时许多位伟大的导师的教导,获得许多教法的传承及口传。
另外,据说“恶僧侣”会再生为各类如国王般的鬼魔与精灵。三昧耶是指密续的誓言与承诺。
有一次,秋吉林巴告诉他首座弟子之一的堪布仁千达给说:“你应该到札竺喀去向巴珠仁波切求法,特别是寂天菩萨的《入菩萨行论》,那整部论他已牢记在心。他是位伟大的老师,充满智慧与加持力。”
这位宝藏大师,亲切地为他博学的弟子写一封私人的介绍函致予巴珠,说:“请提供衣食与佛法,给我这位高傲的弟子。”
堪布仁千达给,是一个具足戒的比丘,一个典型的佛教三乘(小乘、大乘与金刚乘)的持有者。他外表呈现着全然出离、不执取、远离家园的徒步者,及比丘形相;而内心则拥有关怀他人远在自我之上的利他誓愿、大悲菩萨的心性;从密教而言,他也是佛教密续无分别金刚乘教法的自在修行者。
他肩上荷担着洁净的僧袍,背着大钵,手持行脚僧的拐杖,步行多日,堪布终于来到巴珠面前。当这位方丈欲向他顶礼时,巴珠叫起来:“唉哟!鬼王来了!”
巴珠猛地站起来,令堪布仁千达给没有机会行正式的三顶礼。仁千达给勉强设法献上介绍函,巴珠却将它迅速地掷入黑暗角落,然后仁千达给便被带出喇嘛简单朴素的寮房。
第二天,堪布鼓起勇气,再次求见巴珠──这位证悟的流浪汉。且如他的上师秋吉林巴力劝他的,向巴珠求法,特别是《入菩萨行论》的法教。
巴珠反驳:“我不能教那些,我不是一个老师,我也没有什么可以给你这么重要的人。你想从我这个老笨蛋这儿得到什么?”然后堪布又被带出去了。
隔天,仁千达给重新提出他的请求。巴珠告诉他:“好吧,在这儿等一阵子,我们看着办吧!”
一整个月,执拗的巴珠在堪布面前没有开口说任何一句开示,然而,仁千达给仍每天都来向上师顶礼,满怀希望地坐着,饮着稀薄的茶,最后告辞。因为札竺喀地处西康最高地区,寒冷又多风,巴珠粗陋的山区关房,更是异常严寒,那位优雅的方丈,觉得非常不舒服。最后仁千达给向大师坦诚:“宝藏大师秋吉林巴,送我来向您求法,但是如果您不传我只字半语的开示或忠告,我势必要空手回去见他,无论如何,出于您的慈悲关怀使您肯答应教导我,请了解我对您与您所代表的纯净传承有强烈的信心与虔敬,我是真正非常地希望能修行您的教法。我未曾破僧伽的誓言,也不曾损毁金刚乘的三昧耶戒,而且已经清净所有的邪知邪见,请慈悲教导您谦卑的仆人吧!”这位有名的方丈学者,不停地恳求那个穿着羊皮袍的上师。
巴珠对这篇动人的说词,丝毫不加注意,简言寡语地即刻回答:“好,明天再来。”
隔天早晨,当仁千达给到来,巴珠首先给他一件僧袍,说:“这是衣服。”接着,他给方丈一条干羊腿,“这是食物。”他说。第三,巴珠送堪布一部《入菩萨行论》,说:“这是佛法。”
然后,这位令人气结的上师总结说:“好啦,现在你已经得到衣服、食物和佛法,就如宝藏大师所希望的,明天你可以走啦!”
仁千达给完全绝望了,他在巴珠面前的泥地上,不停地顶礼又顶礼,剧烈地哭着说:“请为我开示!”
巴珠不为所动。“秋吉林巴说给你衣食与佛法,你已经都拿到了,就是这样。”
然而,仁千达给一再坚持,哀求巴珠传授他利益一切众生的珍贵教法,将他自迷惑中解脱。
最后,当巴珠直觉到仁千达给根器成熟,这位不轻易妥协的上师才开始教导他,并持续好几个月。堪布达给进步神速,终于成为当代伟大的教师之一。那位堪布永远感激他得自巴珠的个人教诲,不只是正式的教法,而且包括上师为了平服仁千达给的高傲和矫饰,所不断示现的粗暴行为,和令人不快的态度。
堪布经常叙述他们初次见面时,巴珠唤他做“鬼王”,并令他长久等待来清净他,因为巴珠已见到仁千达给背负着,身为典型比丘学者所潜藏的自负残渣。
【啥鬼东西也没有】
空丘巴准,是岩藏大师秋吉林巴的女儿兼法嗣,被公认是绿度母的化身。她同时也是一位伟大的上师,几个儿子都是转世的图古。
空丘巴准,由许多伟大的上师那儿,接受了无数的法教,包括两位文殊祜主──第一世的蒋扬钦哲旺波与蒋贡康楚。不过,是巴珠仁波切的口传精髓法要,唤醒了她本具的佛心。她后来也将巴珠仁波切的大圆满精要传给了很多行者。
有一天,巴珠仁波…
《祖师真影──大圆满隆钦宁提传承祖师口传故事撷英》全文未完,请进入下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