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续本文上一页成塔,最后建起高楼大厦!
人为盗贼,掠夺钱财;时间比盗贼更恶毒,它专门掠夺人的生命!因此,人生在世,必须把握时间。
注:人总是这么想:「等一下再说吧!」将生命的努力寄托于无常的下一刻;而不想想:无数个此时此刻串连成有限的生命,当不经意地失去每个现在,生命已经浪费,即使有朝一日猛然惊觉,失去的已无法挽回。不是生命太匆匆,而是应该自问:把握了没有?又做了些什么?
愚痴的人到处寻找智慧,智慧的人到处搜集智慧;到处寻找的往往当面错过;到处搜集的,结果智慧如海。
注:佛法中说:智是一切的知识经验,慧是将它发挥成为有利益的力量。知识经验,除了是自己所经历过的,更可搜集他人的,由此发挥它强大的力量。可惜不明究理的人却向往智慧,处处寻找智慧,不知智慧是从平常事物中来,结果只是空耗了时间。
一滴雨,一滴露,可以滋养生命;一缕烟,一坛酒,可以丧身失命;可是,有几人重视那一滴雨露?舍弃那一份烟酒?
注:莫以善小而不为,勿以恶小而为之!小善或小恶,犹如滴水穿石,小小的水滴,恒远的影响,亦如业习的滋长源自于小问题,道果的成就开始于小地方,只要是与自己相关的,就是生命的内涵,历经日积月累,小善或小恶所发挥的影响是既深且危险的!
学佛如同吃饭,一顿不吃就会挨饿;因此,必须天天吃,月月吃,年年吃,吃到不能吃为止。
注:吃饭,延续了人的血肉身躯;学佛,则延续人的精神慧命。只要人活着,就不可能不吃饭;如果你一心学习觉悟的道理方法,以佛陀的成就作为标竿,那就必须日日月月摇动向前的桨,直到有一天,连这些帮助你走向觉悟的道理方法也是多余的为止。
如果说「道」像漫长的台阶,那么「修行」将是耐心地,一步一步往上爬的工作。
注:道,是一条正确的道路、是漫长的台阶,它指引我们走向圆满觉悟的那一端。走在这条道路上,不论看到或听到什么,都需要深入的认识了解;遇到了障碍,需要突破化解,如此不断地往前,一层层的向上,直到尽头、顶端,这就是修行的落实。
求生,只是争取生命的延续;奋斗,纔是完美生命的道路;人,须要求生;却也更须要奋斗。
注:人有别于花草木石,因为人即使在极困难的环境中,仍可发挥求生的本能,克服恶劣的环境,争取生命的延续;更可运用思想,发挥智慧,奋斗经营出丰富璀璨且利人利己的生命内容,所以老禅师说:「生活的目的,在于发挥生命的价值;生命的价值,在于饶益众生的生命」。
一个社会,一个团体,需要各形各色的组成分子;就像是一部机器,少不了每一部份或每一颗大小的螺丝钉一样。
注:一个角色、一种功用、一份力量,如果每一个角色都能善尽其职,那么团体中许多不同的角色也就发挥了多重功能,并结合成难以言喻的力量;所以小人物有大潜力、小事物具大影响、小地方却大有内涵,这并非不可思议的事。
情绪不稳定,就像是多变的天气,不但会影响自己的生活情趣;同时,更会失去他人喜欢接近你的机会。
注:当偶来阳光灿烂,突然又雷雨交加,那真是令人愁忧的一天,因为谁也不愿为下一刻的突来变化而担忧受怕;若不得已,就只好重重装备以应付它。如果你像这样多变的天气,别人就只好武装以迎接多变的你,这之间没有欢喜,只有怨言。
禅,简单的说:是一种过程,于此过程中,所有的思想和表现,而完成智慧的结晶,圆满彻然的觉悟。
注:禅,是静静地思考,运用思想,结合已有的知识与经验,让结果呈现圆融,减少缺失;在生活中一次又一次的知识经验累积,不断配合思想的运用,深入地发觉探究,在这过程中,随着知识经验的丰富,缺失愈来愈少,最后呈现圆满的觉悟、智慧的结晶。
不是太阳遗弃地球而造成黑夜,而是地球躲着太阳编制黑夜。
注:黑夜是如何形成的?为什么是黑夜?而不是黄昏、不是晨曦、更不是灿烂的艳阳天?许多的为什么可曾好好的想过?还是怨天尤人,责怪太阳的不是呢?黑夜、白天之间有道理,行星、恒星之间有证明,只是我们的「我」是否愿意去面对及认识!
计算一下每天所说,有几许是利己利人的?最喜欢发表的人,往往也是犯错最多的人;所以,有德者说:沉默是金哩!
注:说得出话不难,要会说话是一门学问,想说利人利己的话,靠的是修养的本钱;但意念才动,言语即出,一剎那间,能否运用思考的空间,作利人利己的言语?若不能,至少不伤害自己,也不伤害别人,这个时刻,保持缄默,想一想,反而于己于他都是好处呢!
人,需要有希望,但更需要将希望变成为事实;不然,那无异是躲在象牙塔里做梦的人,永远只是个希望而已!
注:希望,可以为我们勾画出整个生命的蓝图,犹如伟大的建筑出自于完美杰出的构图,可是它令人期待的理想若没有实际的工程施工,那不过是曾经做过的梦而已,毕竟它只是一张图,不是实实在在的成果。
充实的生命,是具有支付不尽的爱心的人;多少不安于祥和而充满怨尤的人,他的生命中原本就是一片空虚!
注:爱心满怀的人,心中有自己也有别人,身处困顿的环境仍为自己的生命奋斗,也处处为他人着想;但有人活在平安幸福中却仍处处不满于现状,怨尤不断,事实上他并不曾体会到平安、幸福的可贵,更不曾为自己和别人真正着想过。
人,可以为知识和经验而劳碌度日;却不可以一生在什么都是贫乏中而养尊处优!
注:活到老,学到老,以一辈子的生命力累积丰富的知识经验,如同用心在一块地上,心血体力的付出可以造就一块好地,种出丰硕的成果,养活自己和别人;但终日养尊处优的人,最后就像经年荒芜、贫瘠衰竭的地,什么都没有,什么都不是。
道如逆水行舟,必须摇动精进的桨叶;不然舟倒退,道愈远;可是,精进之诀,如细水常流,不能像山洪暴发。
注:走在学习觉悟的道路上,像船逆着水前进,需要不间断的步步往前,稍许停顿就会后退,所以需要「精进」;但这漫漫长路上,精进必须像细水常流,而不是山洪暴发,山洪暴发的力道虽猛,却是短暂的,尤其是它的后遗症,往往不可收拾。
摩天大厦,不是楼高的雄伟,而是楼基的结实;外行人往往表现于雄伟的赞叹,内行人却从事于结实的分析。
注:摩天大厦,创造它的人必须扎实地分析设立结构,才得以进行严谨空前的工程,最后完成令人仰首赞叹的结果;而欣赏结果的旁人则仅能表现叹为观止的喝釆,因为从设计到完工的过程与内涵是他们难以了解的,人们的不凡成就正如同摩天大厦的创造者。
人,是一种具有欲望而且没有止境,长期中为欲望而烦恼的动物。
注:人,离不开财色名食睡,这就是五欲。人的欲望,永无止尽,也因为难以达到满足,所以感到烦恼、身心不安;既跳不出,又为之所苦,因此佛法中告诉我们,训练自己从多欲而少欲而清净欲,渐渐远离欲的藩篱,最后得以清净自在。
检讨自己而又诚心悔改的人,他的作为是智者的表现;原谅自己而又处处放纵的人,他的作为是愚者的表现。
注:自古贤圣的成就,无非是在检讨悔改之中酝酿,让好的更好,表现出智者的内涵,贤者的风范;但是一向不识己过、我行我素的人,则仅仅满足了放任人生的快感;若想追求全方位的圆满,检讨改过的工夫不只是一个基础,也是本分!
对一个经常拥有「自以为是」的人,如果有一天他失去了所有的听众;那末,他的自以为是也就跟着消失了!
注:有人活在自己编织的幻境里,陶醉于自己的好、自己的是、自己的了不起,尤其当有人愿意倾听时,这时候他更如同爱丽丝梦游仙境般神游其中,仿佛一切都是真实不虚的,更加肯定自以为是的一切;可是,当驻足的听众逐渐走远时,梦醒了,岁月也已随而远去。
蜡烛有燃亮自己,方便别人的德性;可是,有谁谈及制造蜡烛的人,又有谁,想到那些为蜡烛而助使发光的人
注:为别人牺牲奉献者,总是受人歌颂,甚至名留青史;至于背后造就他的人,还有那帮助他发挥力量、利益别人的关键者,却少被提及,更少有人学习。这三者,如果少了任何一个,蜡烛就没有发光的机会,但是我们往往忘了其中的两个。
不是日子不好过,而是自心自造作;如果感到日子很难过,只为自己从来不愿好好过!
注:在每一个日子里,自己做了多少努力?尤其是在不顺遂时,是否检讨自己?修正脚步?如果这一些都不曾去做,好日子是与自己无缘的;对自己所拥有的时刻不愿意好好把握,心目中期待的日子即使再美好,也只是个梦!
莲花,出污泥而不染,比喻洁净;却不要忘记,莲子的心偷偷告诉我们,欲超脱污染,原本是很苦很苦的!
注:爱莲的人,欣赏它出污泥而不染的洁净,流露出向往清净的心情;人不可能离开这片染污的现实世界,想要出污泥而不染,就得凭借修养,时时刻刻,岁岁月月,承受寸寸蜕变的苦,才能拥有超脱的自在。
莲藕,住污泥而不着,比喻节操;却不可忽视,莲藕的…
《白云小语》全文未完,请进入下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