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我的阅读记录 ▼

佛教的真理观——华中科技大学演讲▪P2

  ..续本文上一页这样说呢?大家都知道,马克思出生于1818年,1848年他和恩格斯在比利时,欧洲爆发了资产阶级民主革命,他们投身革命。革命失败后,他到英国伦敦写了200多万字的《资本论》。后来,他的思想得到前苏联与中国的推崇,成为社会主义国家的主流思想。我们从小接受的,就是马克思的哲学思想和无神论的教育。

  但马克思提出的无神论,和佛教是没有冲突的,也不是针对佛教的。虽然马克思精通多国语言,也研究过很多宗教,但在那个年代,佛教并没有在欧洲传播开来。当时最兴盛的是基督教和天主教,他们主张神或上帝是万物的创造者,这也是资产阶级政权的理论基础。马克思认为,正因为有了这样的基础,资产阶级才能在社会上占据主导地位,如果要发动无产阶级革命,推翻资产阶级政权,首先要建立与有神论相反的哲学思想,因此马克思就提出了无神论。

  其实,马克思提出的无神论,跟佛教的观点也有共同之处,因此并不能说:无神论完全违背了佛教教义。因为佛教也不承认万物都是神创造的,不承认佛是创造万物、主宰一切的神。

  那么佛是什么呢?佛教的本师释迦牟尼佛,诞生于2500多年前,是印度净饭王的王子,他出家并悟道后,创立了佛教,成为贤劫千佛中的第四佛。在印度,佛陀降生的地方、成道的地方、转*轮的地方、涅槃的地方,至今仍留存于世,这都是发生在公元前五六百年的事。因此,这是一段真实的历史,佛陀并不是人们虚拟的一个神。

  佛陀在2500多年前留下来的思想,不论你是大学生,还是政府官员,都值得去学习。倘若没有深入学习,就不可能了解其甚深含义;而只有深入研究了,从佛教这一东方神秘思想中,每个人才会得到不同的收获。毕竟,现代科学家的很多发现,也是从佛教等宗教思想中延伸出来的。

  四、佛教的真理能不能被否认

  现在很多人,从小到大被束缚在教科书的知识体系内,从来没有去认真观察和思考:这个世界到底发生了什么?人类探索真理的步伐,进行到了什么程度?而东西方的很多科学家,以公正的态度研究佛教后,惊讶地发现,佛教中竟然蕴含这么多的真理,而且这些真理,早在2500多年前就宣讲了。

  拿心理学来说,学过佛教唯识宗的人都明白,唯识宗把人的情绪说得清清楚楚,让现代心理学望尘莫及。比如烦恼方面,分为根本烦恼和随眠烦恼,其中根本烦恼包括贪心、嗔心、痴心等六种,而随眠烦恼则有十九种。其中的嗔心,也可以分为嗔、怒、恨等;善心方面,则有信心、悲心等很多分类。可以说,佛教对现代心理学所谓的情绪,分析得特别细致和清晰。

  公元前五六百年的这些思想,已经超过了人类21世纪的研究成果,这让很多学者觉得特别稀有。因此,现在不少科学家开始运用佛教的道理,探索心理学、生命学,以及整个宇宙的宏观世界和量子力学的微观世界等方方面面。因此,对于佛教的正确性,如果你还坚持不承认,那我也无话可说。

  可能有人认为:“佛教不一定是真理吧,因为现在这么多人不承认佛教所说的前后世等。”其实,大多数人不承认,并不能以此就否定真理,因为真理本来就掌握在少数人的手里。

  不仅是佛教真理,世间的科学也是如此。以前藏地有一位了不起的智者叫萨迦班智达,他曾说过:“珍宝的价值,牧民根本不能了知,同样,世间的真理,一般人也无法通晓。”

  所以,你们不要认为:“在熙熙攘攘的大街上、在人来人往的学校里,无数人都不信佛教,不承认前世后世存在。既然如此,佛教应该不是真理,我也不承认。”其实不应该这样。你翻开历史就可以看到,历史上有许多国家,为了稳固政权、发展经济等需要,对一些宗教和真理做过负面的宣传。因此,大多数人不承认的,并不一定就不是真理。

  面对佛教真理,有些人常常说:“反正我就是不信!”他不信成了最颠扑不破的理由。其实你不信,根本证明不了什么。对真理的不信,只会显露出自己的愚痴,对真理却无有任何损害。

  有些人经常说“我不信佛教”,认为这是一件很了不起的事,自己因此而变得伟大;他的不信,似乎成了这个世界的真理。其实,任何人如果不信真理,那在东西方的哲学思想中,只会被认为是一种个人的愚痴,除此之外,不能说明任何问题。

  当然,如果你有充分的理由,能说明佛教不合理,那么不信也没问题。法律上也说,信仰是公民的自由,信也可以,不信也可以。但若有些事对自己明明特别重要,比如前世后世确实存在,这是谁也无法推翻的事实,可是这些却被故意抛之脑后,从来没有为此做过任何准备,这对你来说,难道不是非常可惜吗?

  或许有人会说:“假如人存在前后世,为什么我一点都想不起来?”其实,不要说你的前世,就算是今生中的很多事,比如孩提时代的经历,想不起来的也不胜枚举;不要说你的后世,就算是明天发生的事情,你现在也无法亲眼看见。所以,不能因为自己想不起来,或者自己看不见,就把前后世的存在统统抹杀。

  关于前后世,公元前400多年,柏拉图在《理想国》中就描述过,但很长一段时间里,西方哲学家无法解释这到底是怎么回事。后来,东方神秘主义思想传入了西方,尤其是1927年《西藏度亡经》被译成英文,在西方世界引起了轰动,从那时开始,西方的哲学家、心理学家通过催眠等方式,对人死后的中阴现象以及转世问题进行研究,得出的结论与中阴教法竟然不谋而合,所以,很多人感到特别震惊。

  而这些道理,在藏地却早已家喻户晓。人有前世后世,善恶到头终有报,故而要为了来世积累善根,这些都是天经地义的事,对他们来说已经司空见惯。

  可是在汉地的大城市,假如一个人信了佛教,身边的人就开始怀疑:“他是不是遇到什么挫折,想不通了?会不会出家啊?”子女学佛的话,父母也整天提心吊胆,觉得这种行为不正常,甚至大学的哲学系开设佛教课,他们也担心:“老师会不会把我孩子带到山里出家了?如果所有人都出家了,这个社会怎么办哪?”

  前两天我在一个大学里演讲,有个学生就提了这样的问题,但因为时间关系,我当时没有细致地回答。她语重心长地说:“堪布,您想一想,如果所有人都像您一样出了家,那我们的社会谁来种地,谁来养活大家?”她对学佛显得特别担心,害怕学了佛之后,所有人都会出家。

  其实这完全是杞人忧天,根本不必有如此顾虑。因为出家是一种崇高的追求,并不是人人都有这种境界。当然,我也不是说所有出家人都了不起,现在也有一些假冒的出家人,故意用出家的形象来败坏佛教。但真正看破世间的出家人,在这个世间上,确实是非常难能可贵的。

  就像当大学老师,是十分受人尊敬的职业,那会不会所有人都当大学老师了,而没有农民、工人了呢?根本不会,这种担忧没有必要。因为大学老师也不是什么人想当就当得了的,它同样需要很多的资格和条件。

  现在不少人对佛教有各种误解,这在很大程度上,也要归咎于媒体的片面宣传,以及一些不懂装懂之人的错误引导。倘若你们通过学习,对佛教有了正面了解,那么这些误解和怀疑,全部就会烟消云散。

  其实,在学生时代,每个人单纯得就像一张白纸,老师无论在上面画什么,都会影响学生的一生。一个好老师,在你心的白纸上画下善良、包容,那么,你的人生就会因此而灿烂;一个不好的老师,在你的心上画了很多丑恶,或许你从此会变得阴暗,人生渐渐背离光明。但不管老师怎么画,你自己也要有一种人生态度,否则,从来没有思考这个问题,一直都是人云亦云、随波逐流,那今后的生活也不会有正确的方向。

  五、对年轻人的一些肺腑之言

  1、苦谛:认识痛苦

  现在这个社会,学生们背负着很多压力——从小学一直到高中毕业,天天都面临考学的压力;大学毕业以后,又面临着就业的压力。所以,在大学期间,算是人生最开心、最快乐、最无忧无虑的时光了。

  前不久我就遇到一个年轻人,他以前在你们武汉上大学,毕业后到了其他城市工作。六七年后回到武汉,他深深地感觉到,大学时代的生活是多么快乐、自在,对此非常非常怀念。

  可是现在很多大学生,在上学时却不懂珍惜,一直期盼着、憧憬着:“我什么时候能走出校门,摆脱老师的约束,在社会上大显身手,自由自在地干我喜欢的工作,做我想做的事情?”其实,等你真正步入了社会,就会发现许多意想不到的东西,在各种光鲜、微笑的背后,常会隐藏着丑恶的行为。此时,你如果没有信仰,没有心理准备,一旦这些落到了自己头上,你可能就会很难接受。

  大家也清楚,如今的自杀率越来越高,甚至在大学中也屡见不鲜。为什么会这样?就是因为人们的压力过大。比如,上学时有各种竞争,毕业后面临着就业困难,走上社会还要承担工作、感情、家庭等许多责任……在这种情况下,你若没有信仰的力量,面对起来就会力不从心。

  此时,如果你能认识到:轮回本来就是痛苦的,但这种痛苦,依靠佛陀宣说的方法可以解除,这样一来,你的人生就会有离苦得乐的希望,遇到一些不顺时,也会想到这可能是自己业力现前,今生再怎么样努力,恐怕也没办法弥补。如此学着调整心态,遇到一些挫折时,就不会钻牛角尖了。所以,依靠佛法,能解除我们的很多痛苦。

  佛陀曾告诉我们:“三界无安,犹如火宅。”人生在世,原本就是苦多乐少,这即是“苦谛”。这一点,你们过去可能没有发觉,但现在不妨算一算:从早到晚一天当中,你开心了多少次,痛苦了多少次?或者在这一辈子中,让你开心的事有多少,痛苦的事又有多少?

  有些人总以为,有财富、有名声、有地位就会快乐。实际上也不一定。伊丽莎白·泰勒说过:“在这一生中,…

《佛教的真理观——华中科技大学演讲》全文未完,请进入下页继续阅读…

菩提下 - 非赢利性佛教文化公益网站

Copyright © 2020 PuTiXia.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