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续本文上一页罗奈国鹿野苑所见,且佛说大目揵连所见為卖色女所受之苦报。
(524)经文与第523经相同的部分有所省略,此经述目连见一大身眾生,举体火然,乘虚而行,啼哭号呼,受诸苦痛。佛说大目揵连所见為自在王第一夫人因瞋恚心以灯油洒王身上所受之苦报。
(525)经文与第523经相同的部分有所省略,此经述目连见一眾生,举体粪秽,以涂其身,亦食粪秽,乘虚而行,臭秽苦恼,啼哭号呼。佛说大目揵连所见為自在王师婆罗门,因有憎嫉心而受之苦报。
(526)经文与第523经相同的部分有所省略,此经述佛住舍卫国祇树给孤独园,目连见一大身眾生,头上有大铜鑊,炽然满中,群铜流灌身体,乘虚而行,啼哭号呼。佛说大目揵连所见為知事比丘因未将檀越布施之由分予客比丘而受之苦报。
(527)经文与第526经相同,此经述目连见一大身眾生,有炽热铁丸从身出入,乘虚而行,苦痛切迫,啼哭号呼。佛说大目揵连所见為沙弥盗取七果持奉和上所受之苦报。
(528)经文与第526经相同,此经述目连见一大身眾生,其舌广长,见有利釿,炎火炽然,以釿其舌,乘虚而行,啼哭号呼。佛说大目揵连所见為盗取石蜜者所受之苦报。
(529)经文与第526经相同,此经述目连见大身眾生,有双铁轮在两胁下,炽然旋转,还烧其身,乘虚而行,啼哭号呼。佛说大目揵连所见為沙弥盗取二石蜜饼著於腋下所受之苦报。
(530)经文与第526经相同,此经述目连见一大身眾生,以炽然铁叶以缠其身,衣被床卧悉皆热铁,炎火炽然,食热铁丸,乘虚而行,啼哭号呼。佛说大目揵连所见為比丘私用檀施衣食所受之苦报。
(531)经文与第526经相同,此经述目连见一大身眾生,炽然铁车而驾其颈,拔其颈筋,及连四脚筋以勒其颈,行热铁地,乘虚而去,啼哭号呼。佛说大目揵连所见為驾乘牛车者以自活所受之苦报。
(532)经文与第526经相同,此经述目连见一大身眾生,其舌长广,炽然铁钉以钉其舌,乘虚而行,啼哭号呼。佛说大目揵连所见為迦叶佛时出家的比丘因自私自利而受之苦报。
(533)经文与第526经相同,此经述目连见一大身眾生,比丘之像,皆著铁叶以為衣服,举体火然,亦以铁钵盛热铁丸而食之。佛说大目揵连所见為迦叶佛出家之恶比丘,以恶口形容或指称他人,因而遭受苦报。
(534)经文与第526经相同,此经佛说大目揵连所见為迦叶佛时出家而好起諍讼的比丘所受之苦报。
(535)记叙大目揵连以神通力自阿那律处闻四念处。
(536)经意同第535经,此经记叙闻得修习四念处之法。
(537)阿那律告诉舍利弗,他因反覆修习四念处而成就大德神力。
(538)大目揵连问阿那律如何成就大神力,答如第537经。
(539)阿难问阿那律以何功德成就大德神力,答以修习四念处之故。
(540)记叙阿那律於病苦中修习四念处,故能自安忍。
(541)经意同第540经。
(542)诸比丘问阿那律如何於正法律得尽诸漏,答以修习四念处。
(543)阿那律為眾多比丘说阿罗汉亦修四念处。
(544)阿那律告诉眾多外道,他因為修习种种佛法而出家,并特就四念处予以说明。
(545)阿那律告诉诸比丘,修四念处可顺趣向於远离、出要、涅槃。
(546)执澡罐杖梵志问摩訶迦旃延,為何王与王諍、婆罗门居士与婆罗门居士諍,迦旃延告以因贪欲及见欲故,而唯世尊能离贪欲及见欲。
(547)摩訶迦旃延為直执杖梵志说若於五欲不离贪、欲、爱、念、渴者,虽年八十、九十,亦非宿士反之,若年仅二十五,但於五欲离贪等,仍為宿士。经意同《增一阿含.劝请品》第9经。
(548)摩訶迦旃延為摩偷罗王说四姓平等,无有差别。
(549)记叙迦梨迦优婆夷以僧耆多童女问世尊之偈问摩訶迦旃延,迦旃延為之说十一切入处。
(550)摩訶迦旃延為诸比丘说圣弟子念六种功德,可离苦恼,减忧悲,得如实法。
(551)记叙訶梨长者以经集摩揵提经中之一偈,请教迦栴延。
(552)记叙訶梨长者以佛告帝释的话问摩訶迦栴延。
(553)经意同第552经。
(554)訶梨长者身遭病苦,摩訶迦栴延為说依四不坏净,修六念处。
(555)记摩訶迦栴延為陀施长者说法,如訶梨长者。
(556)眾多比丘尼以无相心三昧问佛及阿难,所答相同。比丘尼惊讶於佛及弟子同句、同味、同义。
(557)闍知罗比丘尼问阿难无相心三昧之果及功德,阿难所答和世尊同句、同味、同义。
(558)阿难為一比丘说无相心三昧之果及功德。
(559)迦摩与阿难相问答。虽有六根、六境,初禪乃至无所有入处具足住者,则為有想於有而不觉知;若於无想心三眛,身作证具足住者,则為无想於有法而不觉知。
(560)阿难為诸比丘讲述四说道,所為四说道即:一、作如是住心,善住心、局住心,调伏心止观,一心等受分别,於法量度。二、正坐思惟,於法选择,思量住心、善住、局住,调伏止观,一心等受。三、為掉乱所持,以调伏心坐,正坐住心、善住心、局住心,调伏止观、一心等受化。
四、止观和合俱行。
(561)阿难為婆罗门说為断爱欲而出家是有边际,非无边际。
(562)瞿师罗长者问云何為说法者、善向、善到,阿难答以若说法、若向、若调伏贪瞋痴便是。
(563)阿难尼揵弟子无畏离车与阿耆毘弟子聪明童子离车阐述佛所说之戒、定、慧使业不更造,宿业渐断、已断,便得现正法,离诸炽燃,非由苦行可得。
(564)有比丘尼对阿难起染著心,派人请阿难至其所。阿难告之以当断秽食、憍慢、爱欲,比丘尼闻后发露悔过,阿难记其於未来世得具足戒。
(565)阿难為婆头聚落童子说戒、心、见、解脱等四种清净。
(566)记叙质多罗长者与伽达多比丘就对佛所说偈文之了解相问答。
(567)记叙质多罗长者与那伽达多比丘,对无量心三眛、无相心三昧、无所有心三昧、空心三昧之见解相问答。
(568)记叙质多罗长者问伽摩比丘关於行等十个问题。
(569)记叙梨犀达多答质多罗长者问所谓种种界。
(570)记叙梨犀达多比丘代诸上座答质多罗长者问「凡世间所见,何本,何集,何生,何转」。
(571)诸比丘於质多罗长者牛舍中食诸酥酪蜜饱满,行路闷极,摩訶迦比丘以神通力使凉风起。质多罗长者随喜,愿见尊者过人法神足现化。摩訶迦示现之,并告之以不放逸而得。
(572)记叙眾多上座比丘论眼繫色或繫眼,质多罗长者说欲贪是其繫。
(573)记叙阿耆毘迦外道出家二十年不得证道,旧友质多罗长者导其入佛门家。
(574)叙说尼揵若提子欲诱质多罗长者為弟子,反被说服。
(575)记叙质多罗长者信念不动,从容而死,命终生於不烦热天,復以神通至奄罗林中礼拜诸上座比丘。
(576)有一天子对佛说不处忉利天上「欢喜园」,终不得快乐。佛告之阿罗汉寂灭之乐才是乐。
(577)叙说一天子不赞成佛执著於教化眾生,佛说以哀愍眾生故教化之。与《别译杂阿含经》第162经略同。
(578)有一天子说惭愧心者时时皆有,佛说惭愧心者希有。
(579)有一天子问佛,不习近正法者能否证悟,佛说必须专修正法始能证悟。
(580)有一天子说依止异见亦能证悟,佛反驳之。
(581)说漏尽罗汉即使说有我、我所亦无妨。与《别译杂阿含经》第166经略同。
(582)经意同第581经。
(583)记叙阿修罗王阻障月天子,月天子前往归依佛,阿修罗王闻佛所说偈即释放月天子。与《别译杂阿含经》第167经略同。
(584)佛因天子问而说自己解脱於母、妻、子之牵缠。与《别译杂阿含经》第168经略同。
(585)佛為天神说独一而住,无欢喜亦无烦恼。与《别译杂阿含经》第169经略同。
(586)佛告诉天子,当正念求远离,断除贪欲火,紧急如救头火燃、离刀剑害。与《别译杂阿含经》第170经略同。
(587)佛為天子说出离痴惑丛林之法。与《别译杂阿含经》第171经略同。
(588)佛為天子说若断爱喜、贪欲则得解脱。与《别译杂阿含经》第172经略同。
(589)佛為天子说当捨俗出家,以断贪爱。与《别译杂阿含经》第183经略同。
(590)佛為比丘说过去世有五百商人於旷野遭贼难,一天神前来问法。商人中一优婆塞能答,天神遂令彼眾免於贼难。与《别译杂阿含经》第184经略同。
(591)佛為比丘说过去世有一优婆塞於大聚会中极毁呰欲,而自没於爱欲,天神见而说偈教诫之。与《别译杂阿含经》第185经略同。
(592)说明给孤独长者初闻佛名乃至归依佛,并答应回舍
国造精舍供佛及僧伽等事。与《别译杂阿含经》第186经略同。
(593)说明给孤独长者命终生兜率天,来诣佛所,讚嘆佛法,激励诸比丘。与《别译杂阿含经》第187经后半部略同。
(594)说旷野长者於见佛、闻法、供养眾僧无厌足,故命终生於无热天。与《别译杂阿含经》第188经略同。
(595)记叙无烦天子与佛谈论有得解脱的七比丘,命终生於无烦天。与《别译杂阿含经》第189经略同。
(596)佛為一天子说当调伏诸根,弃捨一切而得见解脱。与《别译杂阿含经》第181经略同。
(597)佛為一天子说持戒定慧可得妙色,得乘出道,而為…
《杂阿含经 解题》全文未完,请进入下页继续阅读…